清康熙十三子胤祥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说有他在,雍正登基就不怕出乱子?
原创

清康熙十三子胤祥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说有他在,雍正登基就不怕出乱子?

好文

热门回答:

图为和硕怡亲王。胤祥画像。

图为孚王府。前身为怡亲王胤祥的府邸。

图为胤祥墓。也叫十三爷坟。占地600亩。是清朝规格最高的王爷陵。

有意思的是胤祥和雍正两人的死因都同出一辙。都是工作太忙。累死的。胤祥操劳过度。又有病所以44岁就积劳而逝。雍正也是工作太累暴毙。纵观胤祥一生。他始终站在雍正身边。前期是为亲情也是友情。雍正也需要笼络支持自己的皇子。胤祥在康熙一朝无任何封号。他母亲也是个宫女。直到死也没任何册封。是雍正即位后把这母子给封到了顶。还把胤祥母亲章佳氏迁葬康熙景陵地宫。所以后期胤祥是为忠心也是报恩。直到鞠躬尽瘁。

其他观点:

但是。正史中的胤祥是否也和《康熙王朝》中的一样呢?小说为了丰富剧情。自然是添了水分的。不过正史中的胤祥也是很厉害的。《四库全书》中记载了康熙在击败葛尔丹后每次出巡。必带胤祥。一来因为他年少有为。而来带这么一个英武的儿子。康熙特别有面子。可以看到在正式中康熙也是非常器重胤祥的。但他并没有参加消灭葛尔丹的战争。因为葛尔丹死的时候。胤祥还不到13岁。

不去争皇位。不代表胤祥没有根基和人脉。他和八阿哥胤禩一样。非常精明。雍正拉胤祥一起。就是利用他对付八阿哥。拖住他。在皇权争斗中。胤祥起到了稳住八阿哥的作用。但是。在雍正登基这个问题上。正史中记载跟胤祥没有关系。

他没有兵权。真正拥有兵权的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一个内。一个外。所以雍正登基后。隆科多封了一等公。还赏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这就是因为隆科多在雍正登基时做出的贡献。

在雍正登基后。雍正王朝将胤祥描绘成了一个帮助雍正出主意。办理各项公文的这样一个非常有能力的大臣。在正史中。胤祥比这个做得还要多。因为胤祥腿瘸了。所以特别器重他。将皇宫中一切大小事都交给他办理。内务府总管。皇家祭祀。雍正陵园、边防后勤等等都是他办的事。与电视剧相同的是。胤祥的能力确实非同凡响。同样。也是因为繁重的工作。积劳成疾。于雍正八年病逝了享年44岁。而胤祥的这个铁帽子王也不是雍正封的。而是乾隆。这就是正史中的十三阿哥胤祥。

其他观点:

像十三爷胤祥如此谨慎的人。“有他在。雍正登基就不怕出乱子”这句话就绝不可能是他本人说的。

文武双全。深得皇帝疼爱

史书上的十三爷胤祥是既精汉族文学。又通满族骑射的文武兼备人才。从他十二岁那年第一次随康熙去盛京。此后的十年间。康熙只要出京。随驾的皇子中就一定有十三爷胤祥。康熙对这个皇子的疼爱。比之十四爷胤禵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而且满朝文武一提起十三爷胤祥。那是个个都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就连八爷胤禩的伴读、康熙“贴学四大家”之一的何焯也说“十三殿下深受皇帝宠爱。前途无量”。可见十三爷胤祥不止能文能武。而且人际关系很好。做事做人都很到位。比起所谓的“八贤王”胤禩。他在群臣中的口碑甚至还要更高。

无故失宠。潜龙在渊

四爷和十三爷两人虽然不是一母同胞。可两人关系却是好得让人羡慕。两人离得近则“形影不离”。离得远则“书信来往”。一起吟诗作对。一起谈天论地。亲密无间。可大概也是因为十三爷的好人缘。康熙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十三爷也被扣上了“结党营私”的帽子。受到了圈禁。

正如《雍正王朝》里所演。十三爷胤祥在康熙一朝经历过大起大落。享过恩宠、得过殊荣、受过圈禁、有过冷落。而即使对父亲的感情变淡、对人情世理的看透。可唯一不变的还是那个他愿意拼尽自己全力去保护的四哥。这两兄弟的感情。始终没有被皇家的无情所冲垮。甚至连一点裂缝都没有。

康熙去世第二天。已经继位的雍正就任命十三爷为四大总理大臣之一。后面不断委以重任。俨然成为了雍正朝的第二号人物。只在皇帝雍正之下。所以问题中所说的那句“有十三爷在。雍正登基就不怕出乱子”是有道理的:十三爷有人望。有能力。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永远只忠于四哥胤禛。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对不起是种借口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12:42

    雍正,康熙,三爷,正史,两人,阿哥,王朝,皇子,的是,图为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12:42

    没想到大家都对清康熙十三子胤祥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说有他在,雍正登基就不怕出乱子?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12:42

    图为和硕怡亲王。胤祥画像。图为孚王府。前身为怡亲王胤祥的府邸。图为胤祥墓。也叫十三爷坟。占地600亩。是清朝规格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