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辛弃疾生活背景是怎样的?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一一1207年IO月3日)。
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
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挽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
开禧三年(I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鲅。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民命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朮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其他观点:
辛弃疾名“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
之所以叫“弃疾”。并非他身体有什么疾病。而是他与他祖父都有一块心病。即山河破碎。效仿当年霍去病的名字。叫了弃疾。
辛弃疾从小就出生在金军占领区。受祖父辛赞影响。辛弃疾从小就怀揣报国热情。希望有机会揭竿反金。报国杀敌。
22岁那年。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加入了耿京领导的一支起义军。并力劝耿京归顺朝庭正规军一共抗金。就在他前往南宋商量归顺事宜之时。耿京部队却出现了一个叛徒张安国。他杀了耿京。并带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军。
辛弃疾大怒。率领50多人夜闯5万多人的金军大帐。当众掳走了从宋军那边投降过来的张安国。并砍了他的头。
夜闯金营之后。辛弃疾得到了朝庭的认可。原本以为施展抱负的机会来了。却不料当局软弱无能。抗金只是辛弃疾的一厢情愿。加之受小人排挤。一再遭贬。留给他只能是一支软毫。
还好。他虽不能为国建功立业。却把满腔爱国热情付诸笔端。在文字上开辟了另一个天地。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后人有称东坡乃“诗人中的英雄”。稼轩则为“英雄中的诗人”。
再看看辛弃疾名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233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辛弃疾,青山,壮志,来了,爱国,知府,欲说还休,一支,兴亡,南宋
没想到大家都对辛弃疾生活背景是怎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辛弃疾生活背景是怎样的?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一一1207年IO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