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老萨谈舌尖上的抗战--拯救了二战的美国午餐肉
萨沙平时整天瞎忙。很少去逛超市。今天带着小朋友去超市购物。无意中发现有梅林午餐肉罐头卖。当时很激动。买了一罐回去。记得老萨小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或者有远客来家里的时候。才会放上一盘梅林午餐肉。绝对是珍惜的食物了。那时候觉得午餐肉非常好吃。恨不得天天都吃一罐。但这次买的梅林午餐肉。却让萨沙极为失望。味道和小时候差不多。吃起来已经根本谈不上美味了。而类似于廉价的火腿肠。吃不出肉味。废话少说。来谈谈二战时期的午餐肉。以及同中国抗战的关系。
新概念食品午餐肉
午餐肉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罐装压缩肉糜。所谓肉糜。就是被打碎的肉。混合淀粉、食盐、香辛料、亚硝酸钠和少量的水。
午餐肉罐头和传统的猪肉火腿罐头。是有很大不同的。最直接不同就是。猪肉火腿罐头是成块的猪肉。添加的东西很少。吃上去基本还是猪肉的味道。但午餐肉罐头则是肉糜。肉只占其中一部分。大部分是淀粉。吃起来是淀粉的味道。
美国历史上。压根没有午餐肉的概念。
美国人的饮食。以偏重肉类为主。强调肉类的纯粹和新鲜。介绍美国饮食的书中写道:美国饮食的特色是“粗狂实在”。食用新鲜的原材料。不靠添加剂。调味剂。食 物保持原汁原味。烹调的过程不拖泥带水。无论是烤、煎、炸都没有很复杂的做工。也不讲究细火慢炖。没有太多的花俏装饰。只要放在盘子里的食物都能吃下肚 里。痛痛快快、实实在在地吃个饱。美国食物的主要结构是一二三四制。如同三角形状。最主要的一是牛肉。二是鸡、鱼。三是猪、羊、虾。四是面包、马铃薯、玉 米、蔬菜。
对于美国人来说。吃饭就是扎扎实实的吃点肉。其他都是搭配。一块优质的猪扒牛扒羊扒鱼排。比什么都重要。19世纪最后10年。美国经济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也有很大改善。对于一个勤恳的美国工人或者农夫来说。每天都吃一顿肉并不算什么。美国人每周吃一块优质的牛排。也不算是什么奢侈了。
遗憾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到来。改变了一切。约四分之一的美国男性劳工失业。仅能依靠失业救济金维持全家最基本的生活开销。不失业的家庭中。收入也锐减了百分之四十。
对于很多美国事业家庭来说。一块面包、一些廉价的蔬菜就是一顿美餐。而且这些面包往往买的是隔天。而不是当天烤的新鲜面包。这样可以偏一些。当时美国时代周刊上写到: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蔬菜从码头装上卡车。她们就跟在后边跑。有什么掉下来就捡。中西部地区一所旅馆的厨师把一桶残菜剩羹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人们还看到。有人全家走进垃圾堆捡骨头和西瓜皮来啃。
平时的日子可以将就着过。但到了圣诞节、复活节、家庭成员的生日怎么办?美国的主妇们彻底犯了愁。原本这些节日都必须庆祝。吃一些新鲜的肉类。可是。现在连面包都快要吃不上。哪里有钱去买肉呢?
这种窘迫的悲剧。却让午餐肉脱颖而出。
地处美国明尼苏达州奥斯汀市的荷美尔食品公司(Hormel Foods。 LLC)。创建于1891年。这家公司开始是专门经营猪肉销售的食品企业。出售整猪、火腿和香肠制品。公司规模中等。并不算什么一流企业。
在20世纪初期。荷美尔食品公司在同美国肉类巨头的竞争中。逐步败下阵来。公司的董事们反复研究。认为几大巨头控制了美国传统的猪肉市场。荷美尔食品公司难以争取到大的市场份额。必须另外想办法。
此时。正巧遇上了1929年美国大萧条。企业领袖精明的看到了商机。尤其是公司创始人的儿子杰伊·荷美尔。
杰伊·荷美尔认为。这种困境之下。传统的猪肉销售必然遭受极大打击。却是低端猪肉商品的好机会。
猪的各部位价格不同。对于美国人来说。猪肩膀肉用处不大。一般以低廉价格销售。杰伊·荷美尔决定就用这种肉。制作成廉价的罐头销售。
杰伊·荷美尔认为。这种罐头是大萧条时期的救世主。一定会畅销。谁知道。这种叫做荷美尔五香火腿的罐头投放的第一年。在市场上遭遇惨败。
改变一个国家的传统饮食习惯是极为困难的。美国人根本不接受这种怪模怪样的食物。
老萨扯几句题外话。看过李安电影的人都知道一个菜:左公鸡!李安好几部电影里面都有这个菜。似乎是中餐顶尖菜肴的代表。左公鸡全名称为左宗棠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湘菜。左宗棠鸡的发明人是彭长贵。是一个著名的湘菜大师。有意思的事。1973年。彭长贵前往美国发展。在纽约曼哈顿东44街开设彭园餐厅。依靠的主菜就是左公鸡。这道菜在美国大受欢迎。一次著名建筑师贝聿铭邀请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到彭园用餐。基辛格甚为喜爱。后来经常前往。每次基辛格赴彭园。维安人员都基于安全考量将整家餐厅包下。结果形同彭园的免费广告。基辛格特别喜爱左宗棠鸡这道菜。加上ABC电视台报导此菜的特别节目。使此菜在美国声名大噪。ABC并在随后短短数天接到1500封来信索取食谱。各地中菜馆纷纷推出。成为美国人认知中最著名的中国菜之一。
彭长贵的餐馆。也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湘菜餐馆。有意思的事。在美国大获成功以后。彭长贵曾回到湘菜的老家长沙开设彭园餐厅。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美国餐饮界首屈一指的彭园餐厅。并不被真正的湖南人接受。以这道左公鸡为例。其实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将单纯的辣变为甜酸辣。湖南人对此极不适应。认为这不是湘菜。彭园餐厅在长沙惨淡经营1年就很快倒闭。
道理就是这样。美国人也一样。
况且。当时荷美尔五香火腿罐头价格虽便宜。因使用猪肉较多。罐头比较贵。失业家庭仍然承受不起。加上罐头没有太多防腐措施。肉的颜色灰暗。看起来像腐烂的肉。让人一看就毫无食欲。几乎上不了餐桌。
最关键的是。自称为荷美尔五香火腿。其实里面压根就没有火腿。有些客户当作火腿肉买回去。一吃发现根本没有火腿的味道。下次就不会受骗了。
第一年市场的惨败。迫使杰伊·荷美尔进行改变。
杰伊·荷美尔认为首要的就是降低成本。
猪肩膀肉虽便宜。制造罐头也需要购买很多设备和工人投入。这样一来。猪肉价格的优势就被冲抵了。
考虑再三。显然只有一个办法解决。杰伊·荷美尔决定大量加入淀粉。猪肉仅仅占其中一小部分。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罐头成本。这样一来。罐头的热量很高。价格却为普通猪肉的三分之一。仅仅卖40美分。
至于保质期短。肉的颜色难看。只能用一个办法解决。就是加入亚硝酸盐。这可以大大增加保质期。还可以让肉保持一种鲜肉的色泽。自然。亚硝酸盐有毒。控制在微量即可保证大体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
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下面还要考虑改名字。本来就不是火腿。不能随便谎称就是火腿肉。公司向社会征集方案。同时也是一种广告宣传。最终。还是一个小演员肯尼思·达格纽(荷美尔公司副总裁达格纽的哥哥)提出了一个好创意。
他提出用‘猪肩肉加火腿。(shoulder of Pork And haM)的缩写SPAM作为新产品的商标。获得了荷美尔公司100美元的奖励。
这种罐头也曾销售到中国。主要是为西餐的材料。当时中国人吃西餐基本都是午餐。于是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午餐肉。重新包装且廉价的午餐肉重新投入市场以后。逐步被美国人所接受。
到了1940年。百分之七十的美国家庭曾经吃过午餐肉。
这种肉最大特点就是便宜。远远低于鲜猪肉价格。还有猪肉的热量。很多美国失业家庭。就买这种标明为猪肉。其实是一种肉糜的廉价罐头回家。味道和真正的猪肉有差别。至少也是吃肉了。相比之前吃面包和廉价蔬菜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享受了。
于是。午餐肉作为美国一种低档次的肉类代替物。开始流行起来。美国中产阶级社会和上流社会。也曾一度流行过午餐肉野餐。不过是偶尔尝个新鲜。这种罐头。基本还是在平民中流行。
午餐肉终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商品!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好转。午餐肉的销售量会剧减。甚至会逐步沦为可有可无的东西。
-----------------梅林午餐肉说是最正宗的。其实淀粉含量也非常高。老萨买的梅林午餐肉罐头。打开可以看到基本就是肉糜!
午餐肉罐头成为美军主力食品
有意思的是。战争改变了一切。
1937年。美国陆军认为全面的世界大战很有可能在几年内爆发。开始做军事上的备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战的首要部门就是军需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式。美国基本没有准备。他们的主要武器不全。到了法国才开始补充。装备了大量的法制武器。其中诸如绍沙轻机枪之类其烂无比。
好在美国国力惊人。他们后来者居上。为美国大兵提供了全世界最好的军队给养。在供应正常的时候。美国大兵每天除了肉类、面粉和豆类之外。还有土豆、梅干、炼乳、黄油、糖果和4支香烟。从1918年8月11日上午8:15的记录可以看到一个有代表性的日补给申请:125万个西红柿罐头、100万磅糖、75万个肉丁土豆罐头、60万个咸牛肉罐头和15万磅干豆。
除了这些战地补给以外。士兵随身携带一份应急口粮。包括:1磅罐头肉、1磅面包干、1盎司咖啡和3盎司糖。约1公斤重量。
只是。这些都是补给线稳定的情况下。而战时很难保证这点。在很多时候。士兵们只能吃着五花八门的拼凑军用食品。战争刚刚爆发时。由于没有准备。美国陆军紧急将生产于50年前南北战争前生产的腌肉干。送到前线。
美国水兵们对这种腌肉痛恨无比。认为他们是比德国鬼子更可怕的敌人。这种肉。在今天就是标准的僵尸肉。由于保存时间太长。腌肉坚硬无比。吃之前要用刀用力切成一片片。靠牙齿是不行的。
美国水兵们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居然将腌肉干雕刻成军舰状。打磨光滑。然后涂上油漆。挂在舱内的梁上。这种艺术品让美国海军高层哭笑不得。也被媒体强烈抨击。
同一个坑。不能连续跌倒两次。
美国军需部认为。要保证士兵的正常热量消耗。每天应该在午餐和晚餐都吃肉类食物。
不过。战场能否搞到鲜肉是没把握的。必须大力发展肉罐头作为军粮。
当时美国军需部继续要一种廉价的罐头肉类。来装备美军部队。
这种肉类第一需要有很高的热量。可以弥补士兵每天大量的身体消耗;
第二。必须要廉价。以便大量购买;
第三。就是需要一定的保质期。最少需要存在三年作用。还要易于携带。
以上都是军用品的基本要求;放在最后一位的是。这种罐头吃起来至少不会让人作呕。
对于这四点要求。最符合的显然不是美国现在流行的牛肉罐头。猪肉火腿罐头。羊肉罐头。鸭肉罐头。甚至火鸡肉罐头。
相比这些价格较高的罐头。午餐肉罐头要便宜的太多。
美国军需部毫不犹豫的将午餐肉选中。作为美军主力制式罐头。买一罐牛肉罐头的钱。可以买三四罐午餐肉罐头。傻瓜也会选择后者。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著名的K级口粮等战时口粮中有午餐肉罐头。但绝大部分午餐肉罐头是作为非紧急时候的补给。也就是B级口粮。而不是战斗补给的。
美国的军粮主要是B级。C级。K级和D级口粮。D级口粮是巧克力。C级K级口粮都是以罐头为主。是前线作战时候士兵们自己携带的口粮。是所谓应急口粮。兄弟连中。101空降师的E连空降诺曼底时。每个人携带3天份量的K级口粮。
这种都是冷食。可以直接冷着吃。自然。也可以给罐头加温食用。
一般非战斗期间。部队不会吃这些口粮。而会集体供应热餐。也就是B级口粮。B级口粮一般是美军野战厨房。用鲜肉或者半成品罐头肉制作。然后送到部队里。
美军作战的欧洲。北非等地。不是因为战争破坏。就是本来就很贫穷。搞到新鲜的肉类是很困难的。况且。美军在欧洲的数量巨大。仅仅诺曼底登陆的美军就超过百万。靠法国荷兰的小镇供应也是不现实的。
即便能够买到。鲜肉难以长时间保存。必须立即食用。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后勤部门的压力。
于是。鲜肉自然让位给午餐肉罐头。几乎所有的热餐里面。都有这种午餐肉罐头。
在战争期间最高峰。荷美尔食品公司每周向军方交付1500万罐午餐肉。生产量巨大。公司24小时轮班。人休息机器不休息。而一墙之隔的屠宰场也一样忙碌。每天都要宰杀2万头肉猪。同时还需要向其他屠宰场购买大量猪肉。
在战争期间。午餐肉罐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热量很高。完全可以满足士兵战时热量消耗。
每罐斯帕姆午餐肉重12盎司(340克)。含42克蛋白质、12克碳水化合物和80克脂肪。能提供1020大卡热量。每日所需三分之一摄入量的盐。
众所周知。士兵在非战时每天消耗热量不过2000大卡。即便战时。也不过消耗4000大卡。
换句话说。中午和晚上两个午餐肉罐头。就可以完全补充非战时的热量消耗。自然。普通美军士兵不可能一天支吃两个罐头。还有大量的饼干。麦片。葡萄干。水果糖。果酱。可可饮料粉和褐色牛奶糖等。
以午餐肉罐头为主的这种军用口粮。一天的热量高达4300大卡。什么热量消耗都可以补充。
这种不起眼的午餐肉罐头。让美国大兵没有得营养不良。个个膘肥体壮。不过。午餐肉除了高热量以外。并不含其他的东西。是一种垃圾食品。如果常年吃午餐肉。会导致人虚胖。维生素缺失。会得很多疾病。
让美国军方没有想到是。美国大兵们对午餐肉罐头却仇恨到了极点。
大萧条时代此时早已过去。美国经济大体就完全恢复了。美国大兵来自于社会各阶层。基本的饮食还是都挺不错的。在这些小伙子看来。只有牛扒猪扒这些扎扎实实的肉。才算是肉。所谓的午餐肉罐头。是大萧条时期无可奈何的垃圾食品。现在经济已经好转。谁还吃这种玩意。
况且。这些小伙子们也是美国国内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他们认为自己为国家卖命。至少有资格吃美国普通家庭的食物吧。怎么用这种廉价垃圾食品来打发他们。
萨沙看过一个美国老兵的回忆录。写的颇有意思。
这个老兵回忆午餐肉罐头。完全是魂不附体:欧洲很多小镇都毁于战火。居民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连面包都买不到。无奈之下。我们一日三餐吃的都是罐头午餐肉。 连里的伙夫。将午餐肉同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一起煮。最终就成为一种肉糊糊。不管配菜怎么变。都没有别的味道。就是午餐肉味。午餐肉这种东西。吃起来根本就不是肉。而是一种肉酱面粉味。难以下咽。这种东西。如果平时野餐或者没空做饭时候。偶尔吃一次还是可以的。如果天天吃这种东西。正常人是绝对受不了的。以我们为例。后来只要闻到大锅里面午餐肉的味道。就食欲全无。几乎要吐了。吃了1年多午餐肉。我的战友们都有一种午餐肉恐惧症。以为我例子。退伍以后的40多年。我从来没有吃过午餐肉。即便在超市中看到这种肉。立即转头就走。看都不想多看一眼。
美军最著名的一个午餐肉的段子。是关于艾森豪威尔的:二战结束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有一次偶然碰到了荷美尔公司的总裁。艾森豪威尔斟酌了一下。诡秘地笑着说:在二战当中。我和其他几百万大兵一样.吃了我那份午餐肉。我必须坦白。我对它有过一些不厚道的评论——当时我真想枪毙了你们。现在想起来。你知道。无论如何。我得感谢你们的斯帕姆午餐肉。不过。作为前任总司令。我想你们唯一的罪过是-你们送来的太多了。似乎永远都吃不完。
更有意思的是。不单单是美国人。中国的看法也差不多。
----------------------美国午餐肉罐头品牌其实很多。但SPAM无疑是最擅长宣传的。它的广告众多。
午餐肉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
抗战初期。国军曾经采购过一小批美国午餐肉罐头。并没有装备部队。主要作为一种战略储备。国军湖南老兵卿伯金曾经在淞沪会战。用重机枪击落了一架日军飞机。他的师长非常高兴。除了奖励给他一笔钱以外。还给整个团发了一堆罐头。其中就包括午餐肉罐头。让他们大吃了2到3天。
要知道。当时国军每天就是几两米饭和萝卜白菜。能够吃上肉就是很大的奖励了。但这个班的战士居然对午餐肉罐头不太满:这些罐头都不怎么好吃!
可见。这种午餐肉真的是不好吃。
国军尚且如此。美国大兵就更别说了。他们一致认为。这根本就不是肉。而是不知道用什么东西造出来的代用肉。人造肉。下水肉。
美国大兵都说:这个午餐肉公司。肯定是美国陆军某个将军的亲戚开的。
他们还说:这种肉是比德国人的子弹。流行的性病还要可怕的东西。
有意思的是。美国陆军可不会管什么好吃不好吃。战争的几年内。美军花费高达3.73亿美元。采购了7亿罐斯帕姆午餐肉。如果把吃光的午餐肉罐头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
万幸的是。荷美尔食品公司对于午餐肉生产控制极为严格。虽然是廉价的罐头。利润很低。质量却毫不含糊。
就原料的选择上。病猪、配种猪、老母猪、黄膘肉猪。一律不会使用。选择猪肉上。严格选用猪肩膀肉。并不用价格更低廉的猪颈肉。为什么呢?因为猪颈上有淋巴。 而淋巴上面很可能有病毒和细菌。这种肉如果长期吃。容易让食用者得病!之后每个加工过程。都严守质量。所有的淀粉、水。研制时间。杀菌的温度等等严格控制。毫不马虎。
美军午餐肉质量很好。无论在北非的沙漠还是在苏联的极地。这种肉都保存很好。不会变质。
美国大兵对于午餐肉极为厌恶。其他国家却不是这样。
午餐肉罐头作为民主工兵厂的一部分。送到全世界各地。尤其是英国、苏联。也包括中国。
英国人在战时保守封锁之苦。不要说肉类。即便鸡蛋也变成了鸡蛋粉。蔬菜成为每家花园里种植的胡萝卜。坚硬的鳟鱼干。成为了英国人最常见肉类。著名的记者萧乾二战期间就在英国。他多年没有吃肉。停战以后。萧乾奉命去美国采访。刚刚入海关。第一件事就是和一群英国记者冲到餐馆。点了砖头一样厚的猪扒。大吃一顿。连吃了几周。这才逐步缓过劲来。不会见到肉就走不动路了。
在这种情况下。午餐肉罐头成为英国家庭的美食。英国餐馆大多关闭。只有少数高档餐馆工作。而他们供应的肉类。就是这种午餐肉罐头。在上流社会的聚餐中。 每个参与的人一般都会带一些食物交给女主人。如果客人能够带一罐午餐肉罐头。女主人就会极为高兴。这是最好的礼物了。
苏联人也极为欢迎午餐肉罐头。苏联已经饥荒横行。普通平民以土豆充饥勉强活命。在苏军中。每天的食物只是黑炭一样的黑面包。一些农村常见的圆白菜汤。最多还有一些鱼干。美国人提供给苏联肉类罐头78万2973吨之巨。占苏联生产的肉罐头总量的17%。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午餐肉罐头。
苏联士兵对午餐肉罐头极为喜爱。他们多将罐头和各种蔬菜、佐料熬成糊状。然后浇在黑面包上直接吃下。午餐肉罐头。大大提高了苏军士兵的体力。对苏军意义极大。在著名的电影《解放》中。一个苏军士兵甚至把午餐肉罐头叫做第二战场。
至于中国人。对罐头并不喜欢。
虽没肉吃。但中国人对于食物的新鲜看得很重。据统计。去年美国人均罐头年消费在 90 公斤左右。西欧约为 50 公斤。日本 23 公斤。中国仅为 1 公斤。
抗战中。美国曾经将一批午餐肉罐头运到缅甸前线。提供给中国驻印军。
驻印军官兵对这种罐头并不喜欢!之前他们吃的都是英国人提供的腌牛肉。猪肉香肠等等。都是扎扎实实的肉。他们吃的肉罐头。也是英国的牛肉罐头或者缴获日本 人的牛肉罐头!这两种罐头。前者很咸。后者很甜。但也是货真价实的纯肉!美国的午餐肉罐头。同这些牛肉罐头比起来。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美军也好。国军也罢。都吃过不少午餐肉罐头!
倒是1945年中印公路开通以后。一批午餐肉罐头运到中国国内。交给国军部队。才有完全不同的评价。国内的国军战士基本一个月吃1到2次肉。这个肉不是大块肉。而不过是肉丝或者肉末。主食一天只有1斤多米。副食就是白菜豆腐。根本不够吃。根据美国军官检测。中国国内的士兵。基本百分之百严重营养不良。尤其抗战后期。人人身体衰弱。在著名的常德会战中。后来五大主力之一的18军曾经奉命连续急行军。攻击日寇。没想到。急行军期间生病掉队甚至死亡的士兵。和作战伤亡差不多。打仗的时候。国军官兵体力不支。冲锋都追不上日军撤退。战果不佳。为什么?就是因为身体太差。长时间都有热量的大亏欠。身体的脂肪基本都消耗光了。体质极差。
那么。本来吃萝卜白菜和粗米饭的国军士兵。现在居然能够吃上午餐肉罐头。自然是狂喜不已。高兴的手舞足蹈。
在这些士兵眼中。这种午餐肉绝对是无上的美味。只是。由于运入的罐头很少。能够吃上午餐肉罐头的。基本都是国军的主力部队。而且也是偶尔吃一顿而已。
午餐肉罐头。也是中国抗战的一个功臣吧!
其他观点:
德吹祖师丘中堂
这个梗来源于当年的丘吉尔对U艇和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评价。原文如下:
“它是一艘威力强大的战舰。是军舰建造史上的一项杰作。”
“在战争中。唯一让我感到恐惧的就是U型潜艇的时代。”
丘中堂类比晚清名臣李鸿章。意思指殚精竭虑维系国家生存的重臣。现代还有卡中堂等称呼。意思指英国衰落中的重要领导人。常被提及的还有大英亡了等等梗。
大英药丸
结局:俾斯麦号最终在英国舰队的围攻之下葬身法国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
U艇的无限制潜艇战在护航驱逐舰和飞机的打击下战损逐渐升高。最终被迫结束。
小豆丁坦克。也有叫豆战车
这个梗的来源是指日本二战时期的坦克。如日本的95型轻型战车和98型轻战车。由于相对于同时期德美苏等国的坦克防护和火力都很弱。被戏称为豆战车。日本研发过一些中型坦克。不过在那时日本的国内经济和资源都以及几近崩溃。质量自然也不咋地了。
95式
德棍。肥皂和黄纳
对现代还崇尚纳粹主义崇拜第三帝国和希特勒的人的蔑称。由于有将德国士兵冻僵的尸体插在路边作为路标的图片。和希特勒当年残忍的集中营中将杀害的犹太人的脂肪炼为肥皂而得名。意指如果当年在德国。会被做成肥皂或是插在路边当路标。黄纳意思便是黄皮肤的纳粹。
木屑面包
指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军队和平民的主食大列巴。也就是一种俄式黑面包。由小麦烤制而成的全麦或是麸皮面包。而在当时乌克兰被德国占领的情况下。粮食供应短缺。面包内会夹杂松木屑一起烤制。很硬。不过这种粗糙的食物支撑着红军坚守和反攻。不得不佩服。
问答签约作者。欢迎关注
其他观点:
“我还会回来的!”这句著名的话可不是灰太狼说粗来的。而是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接着向菲律宾发起进攻。时任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司令。结果指挥失误。被日本打到麦克阿瑟都要自杀算了的程度。
美政府一看菲律宾失败在即。为了避免麦克阿瑟这样的高官被俘。要求麦克阿瑟撤出菲律宾。
于是麦克阿瑟抛弃菲律宾七千美军。扔下那句著名的:“我还会回来的!”
就自己带老婆孩子坐飞机跑到澳大利亚。让自己的副手温莱顿将军率军投降日本。
二。巴顿相信自己是拿破仑转世
巴顿将军可以说是美军二战期间涌现的最出名也是最有争议的将军。
今天我们不提巴顿的战绩如何。单说一说巴顿的迷信。
巴顿一直认为人的灵魂会转世。而自己的前身中有汉尼拔、拿破仑这样的名将。也有古罗马军团战士、古希腊重甲步兵、东罗马贝利撒留将军的骑兵、斯图亚特王朝的苏格兰高地人。。。等等。
基本上认为自己的前身不是英勇的战士就是伟大的统帅。
而且不仅仅是巴顿个人。巴顿家族也非常迷信。巴顿家族曾公开宣称曾经明确目睹祖先的灵魂。
证据之一是巴顿在做军校制服时发现。他的制服尺寸在高度、肩宽、腰围、胸围上与祖父、父亲都一致。
三、希特勒相信黑魔法
纳粹占领欧洲后。曾大肆搜刮相关资料和传说中的神器。
而且纳粹德国曾派出多支探险队前往中国西藏、尼泊尔、希腊、北极以及南极等地。寻找黑魔法或者神秘力量。
现代影视剧、网络中关于南极、北极甚至月球上纳粹秘密基地的消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这些谣言的根源还在希特勒身上。
我是头条号以史为鉴。埋没的历史真相、误解的历史人物、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我来为您讲述。欢迎关注。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2533.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午餐肉,罐头,美国,猪肉,口粮,巴顿,的是,都是,肉类,美尔
没想到大家都对二战中有哪些有趣的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老萨谈舌尖上的抗战--拯救了二战的美国午餐肉萨沙平时整天瞎忙。很少去逛超市。今天带着小朋友去超市购物。无意中发现有梅林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