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负荆请罪有哪些点让故事更精彩?
原创

《将相和》负荆请罪有哪些点让故事更精彩?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将相和》出自《史记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分别由渑池相会丶完璧归赵丶负荆请罪三个历史传奇组成。

这三个历史传奇都非常精彩。且环环相扣丶惊心动魄。附文抄如下:

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杰出的将军。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将领。率兵攻打齐国。一举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于是被封为左上卿。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

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心中起了贪心。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目的是让赵国把和氏壁乖乖送到秦国来。赵王与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骗;如果不给秦国和氏璧。则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

宦官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智勇双全。遇事灵活机动。是个可造之才。可以出使秦国。”赵王问:“您是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做好这个差事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止我。他对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我告诉他。我曾跟从大王在中国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我就凭这个。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那时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要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质上请罪。这样也许侥幸能够免罪。’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应该能办好这个差事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他。”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王请求用城换璧。而赵国(如果)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那就是秦国理亏。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相如说:“如果大王实在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和氏璧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看。群臣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要把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相如。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婪。倚仗它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得不到。’打算不将和氏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呀。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邑。所以又把璧取回来。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蔺相如手持璧玉。斜视着柱子。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以璧击柱。并召来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明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城邑的。他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量此事。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住宿。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麻布衣服。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个是坚守约定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考虑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侍从中有人想要拉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置。秦王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赵国去了。

完璧归赵

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璧给秦国。

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了石城。第二年秦军再次攻赵。杀了赵国两万人。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如果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辞别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

秦王喝酒喝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让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递上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要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身边的侍从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眼睛呵斥他们。他们都退却了。于是秦王很不高兴。只好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回头召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献礼。”

渑池之会

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未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秦军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右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齐规谏说:“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节义啊。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却害怕他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蔺相如坚决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廉颇听到这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两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30:28

    秦王,秦国,和氏璧,城邑,赵国,赵王,蔺相如,大王,渑池,相如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30:28

    没想到大家都对《将相和》负荆请罪有哪些点让故事更精彩?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30:28

    《将相和》出自《史记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分别由渑池相会丶完璧归赵丶负荆请罪三个历史传奇组成。这三个历史传奇都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