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小人物因为勇敢,突然间一举成名天下知的?
原创

历史上有哪些小人物因为勇敢,突然间一举成名天下知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有一个小人物。击败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黄克诚、陈赓等200多位开国将帅。

战前他默默无闻。战后他天下皆知。 一战成名。莫不如是。

这个人叫郭勋祺。一个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名字。

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小人物。怎么能不提起郭勋祺?

准备好了吗。史上最疯狂的一举成名故事。现在奉上。

01、川军莽娃

郭勋祺。字翼之。四川双流人。1895年出生。

由于他长得圆脸圆眼睛。看起来就跟圆嘟嘟的熊猫一样。因此有个绰号叫熊猫。

1912年。17岁的郭勋祺弃笔从戎。参加川军的成为入藏新兵的一员。

四川这地很怪。自古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

四川地势封闭。又有天府之国之誉。人口众多。是军阀割据的天然之地。

古往今来。涌现了很多割据川蜀的军阀。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四川总督岑春煊开办了四川武备学堂。开启川军近代化之路。

此后。川中大地先后出现了四川总督锡良在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开办的四川陆军小学堂;

四川总督赵尔巽在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开办的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辛亥革命后。四川都督尹昌衡又开办了陆军军官学堂;

1919年四川都督熊克武开办了四川陆军讲武堂。

这些军事学堂。在各个时期为四川造就了大批军事人才。其中不少人就成为了四川各派系军阀的首脑人物与高级军事将领。

辛亥革命后。四川陷入漫长的军阀大混战。四川军阀总共有武备系、国民党系、速成系、保定系、军官系几大派系。

派系之下。又涌现了很多割据一方的军阀。黄复生、熊克武、胡景伊、刘存厚、刘湘、刘文辉、刘成勋、周骏、杨森、但懋辛、王缵绪、孙震、田颂尧、邓锡侯、唐式遵、潘文华、吕鹿鸣、李雅材、王陵基、罗纬、何光烈、冯德斋、杨启文、费东明、鲜英、罗泽洲、冷熏南、王铭章、朱家宗、杨春芳、蓝文彬、廖维源、龚伯凯等等数都数不清的司令、军长、师长。

四川军阀割据图

四川各派军阀势力是此消彼长。长期混战不停。几乎是年年大战不休小斗不息。在辛亥革命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四川军阀之间发生了大大小小数百次战争。

而郭勋祺就是速成系潘文华的心腹爱将。

郭勋祺在潘文华部历任排、连、营、团长。

1921年。郭勋祺跟随潘文华投靠四川总司令、四川省长刘湘。潘文华任第四师师长。郭勋祺任第七旅旅长。

由于他作战勇猛。是川军少有的悍将。因此被称为莽娃。

不过嘛。旅长看上去还挺大。可四川各种司令、军长、师长都一大堆。郭勋祺这个旅长只是一个小萝卜头。压根就没什么名气。

02、进步将军

郭勋祺是一个爱国将领。和我党交情很深。我党有很多人都是他的朋友。比如刘伯承和陈毅。

1922年。郭勋祺在万县经陈孟熙介绍。与陈毅相识。是一个足球队的球友。

不久。郭勋祺奉命调往重庆。正好陈毅也到重庆《新蜀报》作编辑。

因此。郭勋祺和陈毅在重庆过往甚密。陈毅经常对郭勋祺讲一些革命道理。对郭勋祺启发和影响很大。

而郭勋祺和刘伯承交情就更深了。刘伯承本来就出自川军。是川军宿将。两人在军中就已经相识多年。

1925年8月。郭勋祺参加了由我党人领导的莲花池国民党左派省党部的活动。结识了杨闇公(杨尚昆之兄)、吴玉章、李筱亭、肖华清、周钦岳等我党党员。并与素有旧谊的刘伯承会见。思想逐渐倾向进步。

刘伯承就是由杨闇公和吴玉章介绍入党的。而郭勋祺却遗憾的差了那么半步。

1926年9 月。郭勋祺参加了由杨闇公主持召开的军事会议。引起刘湘猜疑。被明升暗降为副师长。撤去实权。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重庆民众举行庆祝集会。遭到英国军舰开炮轰击。打死打伤2000余人。

3月31日。重庆群众在杨闇公、冉钧、陈毅等人领导下进行抗议活动。刘湘率军镇压。打死137人。打伤千余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重庆“三三一”惨案。

惨案发生后。杨闇公、冉钧等人遇害发生后。 郭勋祺曾曾掩护一些革命人士和学生脱险。陈毅也是在他的掩护下登船出川的。

可惜。由于种种原因。郭勋祺还是没能参加革命。

1931年。四川军阀混战继续。21军军长刘湘击败杨森后。面临最后一个对手。自己的叔叔保定系首脑24军军长刘文辉。

二刘叔侄俩为了争夺四川统治权。爆发前所未有的大战。双方武装到了牙齿。

大战前夕。刘湘顾不上猜忌。启用郭勋祺。委任为就被21军第二独立旅旅长。后又任教导师第三旅旅长。

二刘混战。从1932年10月一直打到1933年9月。是四川军阀四百多次战争中规模最大、参与军阀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大混战。也是四川军阀的最后一次大战。

最终刘湘获胜。基本统一四川。结束了漫长的川军大混战。刘湘成为四川王。

就在这时。刘湘将面临另一个对手的打击。这个对手与其他四川军阀都不同。是一个让蒋介石都有些绝望的对手。他的名字叫红军!

03、红军长征

就在刘湘击败刘文辉后。刘湘就任四川“剿匪”总司令。

刘湘在获得蒋介石大批军费和武器支援下。随即纠集四川各派军阀部队。分6路围攻川陕苏区。

著名的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就此打响。

最终。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指挥下。打退了刘湘的“围剿”。取得反“六路围攻”战役的胜利。共毙伤俘国民党军8万余人。其中俘2万余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川陕苏区。

然而。红军形势急转直下。1933年9月25日至1934年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

这时。在博古、王明、李德“左倾”教条主义三人错误指挥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

长征期间。三人继续错误指挥。执行只走不打的逃跑主义。

红军损失惨重。尤其是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湘江战役中。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虽然突破国民党军第4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8.6万中央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

1934年12月15日。中央红军举行黎平会议。 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

他这个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人的赞同。

毛泽东红军照片

1935年1月7日。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召开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逐渐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指挥地位。

此时。蒋介石调集150多个团、40余万人。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妄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乌江西北地区。

敌人来势汹汹。我军损失惨重。兵力对比之悬殊超过1:10。中央红军随时有可能被吃掉。

毛泽东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改变了之前在黔北地区建立根据地的设想。计划在黔北一带调动敌军。跳出敌军的包围圈。然后由川南进入四川。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四川建立根据地。

军委采纳了他的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

这样一来。中央红军和刘湘的川军。矛盾不可避免。

04、狭路相逢

遵义会议结束后。中央红军撤出遵义城。逐次向北转移。在川黔交界的赤水、土城地区集中。

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分3路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向土城方向开进。

1月27日。中央红军全部进抵赤水河以东地区。准备由赤水北上。在宜宾和泸州之间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争取在四川建立根据地。

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

行进过程中。毛泽东制定了目标。如果尾追之敌穷追不舍。中央红军就要集结部队。突击尾追之敌。重创敌人一部或多部敌人。

这时。蒋介石妄图将中央红军压迫至赤水河以西的狭小地带聚而歼之。

于是。他一方面命令中央嫡系部队抓紧时间往上赶。缩拢包围圈。另一方面令刘湘的川军拦住中央红军的去路。

面对蒋介石的催促。本不想和红军交战的刘湘。只好先派廖泽模范第三旅入黔狙击红军。

蒋介石对此非常不满。要求刘湘增派2个师。

刘湘没有办法。委任潘文华为南路总指挥。狙击红军。而后又从潘文华部队中。选派郭勋祺教导第三旅、潘佐独立第四旅、廖泽模范第三旅。由郭勋祺统一指挥。

刘湘是个老狐狸。他此时做了两手打算。中央红军如果想进入四川。那他拼了命也要拦住。如果去了贵州、云南或是湖南。他就会放慢脚步。

临行前。他对郭勋祺面授机宜:

“除非红军北渡长江。只准虚张声势进行牵制。如果红军真系借路。则千万不可斗硬堵截。只要能掩得住中央的耳目就行了。”

于是。在刘湘的授意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南路总指挥潘文华作出了部署。分兵三路拦住红军去路。

第一路。范子英率5个团驻守四川古蔺、叙永地区;

第二路。陈万仞率所部进至赤水。同时派总预备队郭勋祺和潘佐进入黔北温水进行拦截;

第三路。廖泽率部伺机发起进攻。而后与第一路形成合围之势。

川军部队。以郭勋祺的教导师第三旅和潘佐的独立第四旅进军速度最快。

1月20日。郭勋祺率部抵达贵州温水。尾随中央红军主力向良村前进。

行军至习水。郭勋祺收到刘湘密电。告知红军主力指向赤水。要他迅速行动。制止红军主力入川。

此时中央红军准备夺占黔军教导师第一旅刘翰所部3个团驻守的土城。

说实话。黔军是出了名的战斗力弱。中央红军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最大的威胁还是紧追不舍的郭勋祺。

1月23日。董振堂率担任后卫任务的红5军团在梅溪展开了一场狙击战。有力狙击了郭勋祺部。

狙击结束后。红5军团并没有恋战。当晚撤出战斗。

1月24日。林彪率红1军团进攻土城。驻守土城的黔军一触即溃。红1军团轻松拿下土城。

随后彭德怀率红3军团、董振堂率红5军团、罗炳辉率红9军团。各自占领土城附近的要地。

1月25日。红1军团继续向赤水县城进攻。

就在这时。川军第21军第5师师长陈万仞率该师及教导师第1旅章安平所部已经占据赤水县城。

中央红军正式和川军交上手了。

1月26日。红1军团第1师师长李聚奎、政委赖传珠正式攻打赤水县城。

川军不比黔军。赤水不比土城。这一战红1军团没能拿下赤水。双方在黄陂洞僵持不下。第二天。无奈退军。

而暂时归红1军团管辖的红9军团。也退出战斗。向官渡撤退。

军团长林彪得知此讯后。急令第2师由复兴场包抄赤水城。

然而红1军团两个主力师和红9军团都没能夺下赤水县城。中央红军北渡长江计划实际宣告破产。

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进驻土城。并打掉郭勋祺的追兵。

郭勋祺成为中央红军必须要解决的对手。中央红军和郭勋祺来了个狭路相逢。

05、土城伏击

毛泽东在同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人勘察地形后。决定由彭德怀率领的红3军团和董振堂率领的红5军团打个伏击战。歼灭郭勋祺所部。

1月26日。军委二局(即侦察局)截获了潘文华下达的作战命令。得到一个重要情报。郭勋祺尾追之敌只有4个团约有6000人。

而红3军团下辖2个师1个团。总计7个团;红5军团直辖4个团。

两个军团合计有11个团。约10000人。

10000打6000。又是我军最擅长的伏击战。这仗怎么看都是必胜之局。

1月27日。中央军委作出了围歼郭勋祺部的命令。总司令朱德到红3军团第4师师部指挥作战。参谋长刘伯承去红5军团指挥所指挥作战。毛泽东、周恩来居中策应。

1月28日5时。红3军团彭德怀率3个师、红5军团董振堂率两个师。一南一北。对紧紧尾追的川军发动夹攻。

著名的土城之战正式打响。

这是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的第一场大仗。关系到全军的士气。

为了打好这一仗。毛泽东特意派吴亮平到三军团协助做动员工作。

可以说。中央红军对这战是志在必得。 如果是一般人。面临这种情况。不是被突然打散。就是弃地而跑。

但郭勋祺不愧是莽娃。当他遭遇红军的突然伏击后。他迅速占据永安寺两侧山地。组织火力。凭借有利地形拼死顽抗。

尽管红军拼死争夺。往复冲杀。依然没有击溃敌人。

一直打到上午10点左右。郭勋祺不仅丝毫没有崩溃的迹象。而且越战越强。随时有可能突破红军的包围网。

战斗变得异常激烈。交战双方陷入胶着状态。歼灭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拉锯战、消耗战。

此时形势相当不妙。川军各路援军确实正源源不断的赶来。郭勋祺只要坚守阵地。拖住红军。就能获得战斗的胜利。

而红军恰恰相反。必须尽快击溃郭勋祺。

就在这时。红军从俘虏口中得知一个惊人的消息。土城战役中。郭勋祺不仅只有自己的对面不仅有自己的教导第三旅。还有潘佐独立第四旅。合计两个旅六个团一万多人。

更致命的是。后面的廖泽旅正火速赶来。其他川军部队也正在往这里赶。川军总指挥潘文华能迅速集结8到9个旅。

也就是说。红军在兵力上已经完全没有优势了。

毛泽东急令红1军团红2师火速返回增援。以求变被动为主动。

可是。红2师赶到阵地还需要时间。

郭勋祺抓住这个时间差。趁红军久攻不下。利用火力衰弱。缺乏重武器。弹药不足的缺陷。突然集结部队。发起反击。发动正面、多波次冲锋。

郭勋祺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了红军一个措手不及。红军万万没想到郭勋祺还能组织冲锋。

郭勋祺这一冲。直接突破了红5军团阵地。甚至都快打到军委指挥部门前。

郭勋祺要是一突破。此战危矣!

毛泽东赶紧投入了最后一支预备队。急令陈赓、宋任穷率领军委纵队干部团上前线增援。才稳住了阵地。

朱德也直奔红5军团前线督战。

战斗形势危急万分。

这仗打得真是相当的窝火。宽容大度。仁慈友善的朱德总司令。一辈子都被发过几次脾气。这次他对黄克诚大发脾气。

幸亏红2师救援及时。打退了郭勋祺的进攻。并且发起反攻。拿下郭勋祺的永安寺指挥部。逼得他往后收缩防线。

然而。就算这样。红军还是没能吃掉郭勋祺。要命的是。川军后续部队还有4个旅迅速增援土城。

战打到这地步。一旦继续僵持。红军命悬一线。

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决定迅速撤出战斗。放弃原来的北渡长江的计划。立刻在土城附近西渡赤水。借助赤水河来隔绝追兵。

1月29日拂晓。土城战斗的部队撤出战斗。 至此。土城战斗宣告结束。

06、战后论英雄

战斗结束后。红军随即兵分三路从猿猴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这就是著名的一渡赤水。

毛泽东随即演绎了世界军事史上的神话——四渡赤水。奠定其不可动摇的军神地位。

不过盘点土城战役。可以发现。这一仗红军吃了大亏。

土城战役。红军击溃川军一个旅。毙伤3000余人;而红军牺牲2000余人。伤亡5000左右。

红军不仅伤亡大于川军。而且战前北渡长江计划破产。

这一仗。实际上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败仗。

后来毛泽东在云南扎西总结此战时。说道:

“这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我军没有消灭川军。反而受到很大损失。不合算。也可以说是一场败仗!”

后来。毛泽东更是将土城战役与1930年的长沙战役。1931年的高兴圩战斗还有1935年的鲁班场战斗。并称为平生四大败仗。

而郭勋祺则因为土城战役。一举击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罗荣桓、陈赓、黄克诚等一众名将。从此一战成名。

郭勋祺从一个普通川军将领。成为天下皆知的名将。

1935年5月。郭勋祺因为此战有功。晋升为21军模范师师长。

1937年。抗战爆发后。模范师改编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23集团军(集团军司令刘湘)第23军(军长潘文华)144师。由郭勋祺担任师长。

郭勋祺率领这支部队奔向抗日战场。

而后。郭勋祺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与日军精锐第六师团展开鏖战。郭勋祺身受重伤。

1938年春。郭勋祺伤愈出院。升任50军军长。下辖144师、145师、新7师。 当时。50军的军部就设在皖南青阳木镇。和新四军军部云岭。仅仅相距50公里。

在这里。郭勋祺和自己的老朋友新四军一支队队长陈毅相谈甚欢。交往甚密。

在抗日战争中。郭勋祺多次支援新四军。甚至还想直接脱离国名党队伍。投奔新四军。只是因为统战需要。陈毅等人才拒绝了他的好意。

皖南事变前夕。郭勋祺拒绝把枪口对准新四军。因此被蒋介石撤职。押回重庆软禁。 1947年10月。解放战争爆发后。郭勋祺出任第十五绥靖区副司令(司令为康泽)。所辖整编第104旅,整编第163旅,整编164旅。

结果。1948年7月。在襄樊战役中。郭勋祺被解放军俘获。

刘伯承闻讯后。特电将其护送河南中原军区政治部。

随后。刘伯承和陈毅一起看望这个老朋友。

故友重逢。沧海桑田。往日谈笑风生。如今已成阶下之囚郭勋祺也不该如何面对故人。

郭勋祺握着陈毅的手。连呼\"仲弘、仲弘”激动的说不出话来。(陈毅字仲弘)

接着他转向旁边的刘伯承。内疚的说:“战场上的对抗。我很惭愧。”

刘伯承一摆手。笑着说:“你啊。说过的明打的不算。不要介意。”

进屋后。三人畅叙旧情。相逢一笑泯恩仇。此时只是三个故友在叙旧。

而后。郭勋祺接受回川策动中国国民党军队起义的任务。于1949年初由南京返回成都。开展策反工作。成立西川人民保卫军总司令部。自任司令员。促成和平解放成都。

兜兜转转。郭勋祺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纵观郭勋祺的军事生涯。他的巅峰就是土城战役。这也算是一桩历史趣事了。

其他观点:

刘双是个傻乎乎的壮丁。当年如果不是哥哥逃脱的话。哪轮到他名噪一时?

一九三七年冬。家有两男的刘家必须出一个壮丁。按说哥哥年满二十。轮不到刚满十五的弟弟当兵。但哥哥百般推脱。甚至以死相逼。弟弟只好顶上。

部队在大别山一带转战数月。武汉失守后只好化整为零。深入敌后。刘双随班长及十来个兄弟在白雀园一带活动。负责锄奸及敌后破袭。当时。白雀园驻扎一个汉奸中队。在几个日军的带领下“清乡”。汉奸中队长叫李兴固。和刘双是同乡。按辈分。刘双该叫他表叔。班长听说这层关系后。觉得可以利用。便问刘双是否想立功。立功就可以领赏。可以娶媳妇。刘双咧咧嘴。谁不想立功呢?班长说。改日让他带着枪。去“投靠”他表叔。然后见机行事。来个里应外合。端掉这帮狗日的。

那时。敌我都在争相瓦解对方。我们在争取伪军。说是投诚的赏大洋。带枪的赏官;敌方也在争取我们。扬言带人带枪来投的赏金条、赏女人!于是。一天夜里。刘双带着枪去找表叔的父亲。说是受不了山上的那份罪。要投奔“皇军”。见有人引见。鬼子们热情起来。表叔也显得十分有面子。刘双留了下来。但鬼子们不让他参加战斗部队。甚至连枪也不让他摸。只能在队部里当“火头军”。日子久了。伪军们再也没有提防刘双。队部可以随便出进。甚至是放弹药的地方也能随意出入!很快。刘双藏了十来颗手榴弹。他在寻机大干一场!

当日离开班长时约定。如果决定动手。刘双便把鬼子队部面前山上松树上的一个喜鹊窝拆掉。大约腊月初二。外出的鬼子伪军陆续回来。并且据说最近没有外出的任务。于是。刘双决定动手。中午拆掉了喜鹊窝。说是弄些柴火烧锅。鬼子伪军没有一个人在意!入夜。除了几个站岗的伪军。其余的都呼呼大睡。按例。刘双要为站岗的弄夜宵。于是。假装洗菜。悄悄拿出手榴弹。溜到屋的后墙边。那里有提前扒松的一块土坯。又顺势扒下几块。直到露出一个大洞。可以清楚地听到鬼子和伪军们的鼾声。那里并排睡着三十多个鬼子和伪军!没容多想。刘双将十来颗手榴弹悉数塞进去!随着几声巨响。埋伏在四周的自己人冲了上来。很快解决了漏网的敌人!

刘双出名了。当时战区的主官甚至和他留影纪念。一时名声大振!本来可以提干。弄个一官半职。但刘双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加上又在另一次战斗中负伤。于是。带着一些奖赏复员回乡!

如果这一次是勇敢让他出名的话。抗战胜利后他的表现更让人称奇!刘邓大军南下时。战乱又起。人们纷纷逃难。但刘双又主动支前。并大方地献出了自家的财产和粮食。算是参加了革命队伍。直到一九七九年以正处级离休。而他的哥哥六八年去世。到死还是一个农民!

勇气成就了傻乎乎的刘双。不服不行呀!




其他观点:

杨育才奇袭白虎团。

1953年7月13日。韩军首都师第一团。也就是“白虎团”团部突然来了一个“美军顾问”和十几个随员。由于当时“白虎团”正在准备撤退。团部人来车往煞是热闹。十多辆运物资的汽车大剌剌停在公路上。堵住了“美军顾问”的去路。

搬运物资忙成一团的韩军对“美军顾问”习以为常。都没人上去打招呼。结果这位人高马大的“美军顾问”脾气也挺大。一拔枪就赏了两颗子弹。顾问的随员也纷纷拔枪开火。韩军的车队没有任何防备。顿时死伤惨重。一片混乱。

陕西汉子杨育才

“美军顾问”和他的随员们飞快地冲过了抱头鼠窜的韩军。冲向了正在开会的“白虎团”团部。“白虎团”团长陆根洙和美军顾问正在会议室召开作战会议。结果几颗冒着青烟的手雷直接扔在了会议桌上。这个团长当场被击毙。剩下的韩军也被“美军顾问”和随员照顾了一顿冲锋枪。非死即伤。挂在会议室的“白虎团”团旗被一把扯下。至今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在打掉“白虎团”团部后。牛逼哄哄的“美军顾问”又带人炸掉了附近的韩军油库、弹药库。爆炸声此起彼伏。熊熊烈火映红了天空。等到韩军回过神来组织反击时。这个“美军顾问”和他的随员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一个多小时的战斗里。化妆成“美军顾问”的人民志愿军20兵团68军203师607团侦察连副排长杨育才和他的战友们共毙伤敌军223人。包括“白虎团”团部97人。并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令人称奇的是。在作战过程中志愿军战士无一人伤亡。

杨育才和他的战友。看起来憨憨的。其实个个都是百战精兵

这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场大战金城战役序幕的经典战斗。给了妄图继续战争的南朝鲜李承晚政权当头一棒。当年27岁的陕西小伙子杨育才和他的战友们一战成名。1953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侦察班荣立集体特等功。1954年。杨育才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归国之后。杨育才深藏功与名。整整十年都在基层担任侦察连副连长。直到1964年根据他和战友奇袭白虎团事迹改编的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走上舞台。毛主席亲自向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上将询问主人公“严伟才”的情况。杨育才终于闻名全国。并升任副师长。

被杨育才一把夺来的“白虎团”团旗

1981年退休后。杨育才担任了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和德育顾问。给孩子们讲述抗美援朝的艰苦斗争故事。他作革命传统报告的足迹遍及全国。被山东省评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1999年5月26日。杨育才在北京病逝。张万年上将和迟浩田上将两位军委副主席亲自到场向杨育才家属表示慰问。并赠送了“英雄一世。精神长存”的挽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34:19

    红军,土城,川军,军团,赤水,中央,战役,伪军,部队,军阀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34:19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有哪些小人物因为勇敢,突然间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5:34:19

    有一个小人物。击败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黄克诚、陈赓等200多位开国将帅。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