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是假的!我们来据事实分析:
一直以来。武则天的弑女事件在民间广为流传。说的是在永徽四年。武则天为高宗生下一个公主。不幸夭折。这个夭折的女孩是武则天的第二个孩子。当时的武则天已经二次进宫并被封为昭仪。属九嫔之首。此事记载如下:
“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后之意。”《唐会要》卷三
这个女孩死得突然。称作“暴卒”。聪明的武则天把公主之死的责任推给了王皇后。于是。高宗开始萌生废黜王皇后的念头。
“武后夺嫡之谋。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
“振喉绝襁褓之儿”。就是指武后为争夺皇后之位。扼杀了亲生女儿。既然如此。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事在《旧唐书》的正文只字不提呢?。而“史臣曰”可以不出示确凿的证据。容易一笔带过而在负责任。显然。武后杀女是推测出来的结论。没有说服力。
而到了《新唐书》呢。此事就活灵活现了。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佯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娼。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新唐书·后妃列传》
“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佯欢笑。发被观之。女己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是说。皇后来看望新出的小公主离开后。武媚偷偷进入房间扼杀了自己的公主。然后用被子盖上。唐高宗来看女儿时。武媚假装欢笑。掀开被子。才发现公主已经死亡。这时其它宫女说:刚才皇后来过。
公主是被王皇后害死。在废黜废皇后时关没发生作用。
唐高宗知道要废立皇后。必须取得太尉长孙无忌的支持。于是。高宗和武媚姿态低就。造访长孙无忌家。宴会席上给无忌宠姬子三人加官晋爵。还载金宝缯锦十车赐给无忌。
“莫大之罪。绝嗣为甚。皇后无胤息。昭仪有子。今欲立为皇后。公等以为何如?”《旧唐书·褚遂良传》
如果说唐高宗确认小公主之死是王皇后造成的。那么。这个事实是废后最为充分的理由。高宗为何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只字不提呢?难道无子嗣比杀人的罪过还大吗?所以。武则天杀女是没有确凿证据的!
其他观点:
对于这个问题。要从正史上去寻找答案。真的很难。毕竟在唐高宗以后。武则天的后代们。还是没有贬低和诋毁武则天的意思。因此唐朝的正史不可能记载太多武则天的秘密。尤其是像这种禽兽不如的行为。历史之所有很多费解之谜。关键就是当政者。会想尽一切办法洗白自己。
武则天很多事情做得不光彩。如安定思公主之死。李弘、李贤之死。都有说是武则天所为。大家之所以把这些人的死因之谜。跟武则天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武则天确实心狠手辣。想当初。不得宠的王皇后。为了制衡唐高宗李治宠爱的萧淑妃。想利用的就是武则天的狠毒。
王皇后不顾一切的。让人把武则天从感业寺接到宫中。就是为了了击垮萧淑妃。武则天确实不是一般的女人。她把萧淑妃打败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对手。原来是王皇后。有王皇后的存在。她就没有任何机会。于是武则天想方设法暗害王皇后。
王皇后虽然知道武则天觊觎自己的位置。也知道武则天阴险狡诈。她也是处处留意和设防。但没有想到的是。武则天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女儿做诱饵。王皇后和李治一直没有孩子。这对皇帝的女人来说。可是致命的打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只有王皇后自己知道。作为后宫之主。王皇后母仪天下。武则天生的女儿。唐高宗李治特别喜爱。那天不知道王皇后是哪里来的兴致。竟然去看武则天出生不久的女儿安定思公主。这一看却把小公主看死了。
除了王皇后没有别人。唐高宗李治大怒。王皇后因此遭受厄运被废。虽然很多大臣反对。这这些大臣里还包括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可李治是铁了心的要废王皇后。武则天因此上位。武则天在上位后。对长孙无忌等人进行了打击。
从后来武则天对待李治的其他儿子和嫔妃们的行为来看。武则天实在是够狠毒的。就算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和李贤。武则天也没有放过。长子李弘之死也是个迷。李贤是以谋反的罪名赐死的。
武则天守株待兔。等的就是王皇后钻进她设置的圈套。王皇后去看她的孩子后。孩子就去世了。当唐高宗李治赶到。问起原因。武则天的矛头就直指王皇后。李治竟然绝对相信武则天的说法。看来李治真的是让武则天迷懵了。也不来个调查。就做了结论。这就注定王皇后要倒霉。谁叫她碰上了武则天。
武则天的言行其实彻底暴露了她的目的。她对王皇后的陷害是有预谋的。机会来了。她不惜牺牲自己的女儿。成全自己。这就是不一般的武则天。通过种种推断。我认为武则天就是弑女的真凶。依据就是她的心中权力比什么都重要。
其他观点:
我认为武则天“弑女”事件是无稽之谈。根本没有依据。无论从小公主的出生时间还是武则天的作案方式。跟现实情况都有一定出入。值得人深思。
废后前的政治环境
唐高宗李治原先的皇后姓王。长得闭月羞花非常美貌。只是他们婚后多年无子。按照古之帝王家的习俗。后宫嫔妃是否能够生育是首要大事。那么贵为一国之后的王皇后没有子嗣。难免政治地位就会下降。
而这时候成为昭仪的武则天。已经为李治生下了两个皇子李弘(公元652年八月左右出生)和李贤(公元654年十二月出生)。而公元655年春季。唐高宗李治便迫不及待的给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封王。没有孩子的王皇后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在武则天枕头风的作用下。也就逐渐失去魅力被高宗厌倦。这不才刚刚在皇帝面前失宠。王皇后的亲舅舅、位高权重的柳奭就被贬出京城。王家的权势相继被打压。与此同时。高宗李治多次跟朝臣们说“王皇后不孝。应该废掉。武昭仪贤淑。当立为皇后”。其实这时候的武则天虽为昭仪。然在后宫的地位已经不低于王皇后。可谓是势均力敌针锋相对。所以她们之间的矛盾就在所难免。
由于高宗李治毕竟是新皇。刚登基不久。朝中大事还不能完全决断。更换母仪天下的皇后。难免不引起大臣们的反对。于是一场后宫血雨腥风的争斗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当然是长孙无忌。他是皇帝的亲舅舅。资格老权威最大。也可谓老谋深算。他跟武则天没有任何关系。武则天做皇后他也讨不来半点好处。所以坚决抵制。高宗数次暗示他都不为所动;第二个敢于反对的人。是那个书法大师褚遂良。他反对武则天为后的声音最高。他说武氏曾跟随先皇。现在儿子立父亲的女人为后有悖人伦。直把高宗李治气的半死;第三个辅政大臣是军事家李勣。他比较中庸没有直接表态。或许也是为了讨好武则天。所以暗中提示高宗皇家内部事务可自己做主;而第四个大臣于志宁则比较暧昧。唯唯诺诺。一直拿不定主意。不敢说出所以然。
皇帝毕竟是皇帝。经过再三跟文武大臣商议。最终不但失了面子而且龙颜大怒。既然一帮老臣都不给他这个面子。干脆就不再咨询他们了。一怒之下就下诏废黜王皇后。于公元655年十月封武则天为新皇后。
世上传言。武则天为了顺利当上皇后。曾亲手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安定公主”。《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54年。(王皇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武)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我们都知道这一年的十二月。武则天的第二子李贤出生。如果安定公主也出生在这一年。按照记载她应该是在李贤的出生之前。那么这一年武则天从三月至十二月都处于怀孕期。即便她足够残忍工于心计。可是这位长公主怎么来的(皇女出生肯定要载入史册)。偏偏这个重要日期史书没有记载。只说是在公元654年;根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在公元664年三月十九日。唐高宗追封这位小公主为安定公主。依照惯例。追封逝去的人都会选择一个跟出生日期相关的时间点。由此可以猜测小公主出生在公元654年的三月十九日(十周年纪念)。刚好这一年是闰年(当年有两个五月)。那么按照这个推论。这一年武则天生下小公主后。不到2个月就怀孕。而且武则天是在孕期掐死女儿嫁祸王皇后。是不是很不正常?
根据古人拥有的医学知识。与皇家生养相关的禁忌绝对非常严格。李治和武则天不会没有一点生理常识。这么快就生育孩子!所以从时间和逻辑上。这个安定思公主不太可能出生在公元654年。可能是在李贤(654年12月)出生后李旦(公元662年)出生前。而武则天被封为皇后是在公元655年十月。而公元656年十一月武则天第三子李显出生。传言武则天是借助安定思公主的死上位的。如果安定公主不是出生在武则天当皇后之前。那么这个谣传就不攻自破。
根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说当年武则天藏在密室。等王皇后逗完小公主后悄悄地掐死女儿。然后装作欢声笑语的迎接高宗。发现女儿死后。宫中的仆人证明说适才只有王皇后来抚摸过小公主。于是高宗怒不可遏。下定决心废后。
但这两本书都是出于宋代。毕竟时隔久远。未必可信。而成书于唐代的《旧唐书》中。并没有这样记载。说是公主突发急病暴毙。只是被武则天利用。按照后人推算。这种事情若非亲眼所见怎么能描写的如此栩栩如生。所以《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那段对武则天“弑女”近乎生动传神的描写。实在是有点言过其实。
日本学者原百代对这个事情曾做如下推测:唐代婴儿死亡率较高。北方地区天冷可能是房间木炭烧的太热。产生了一氧化碳遂使公主中毒而死(古人尚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常识);或者是王皇后没有带过孩子。她因为害怕冻着小公主。出于好意不小心把被子盖在小公主头上。致使小公主被闷死了;也或者是由于当时医疗条件不好。公主患上伤风感冒。最后呼吸困难不治而亡。凡此种种不一而论。
毕竟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描写。都是出于唐人的笔记。以野史的形式弥补正史的不足。这在古代也很常见。但是放在佐证武则天弑女这件事上就有点可笑了。那么这两本书又为什么这样记载呢?很可能是编撰者忽略了李贤的出生时间。为了过于渲染武则天“劣迹斑斑”的罪行。而武则天作为一个女子僭越帝位。后世很多史学家对此都大为不满。以至于他们把民间的传闻当成了事实。堂而皇之地写进史书。
由此看来。关于武则天“弑女”的事件未必是真的。也缺乏依据。其中真相。想必只有武则天自己知道了。在此潦草探索。是为趣味吧。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怎么和父母说自己有男朋友了?
- 你心中的炉石传说橙卡强度排行榜是怎么样的?
- 炉石传说理论上可以最快在多少费时完成斩杀?
- 小说《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哪些地名?你知道多少?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462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武则天,皇后,高宗,公主,公元,长孙,自己的,小公主,是在,安定
没想到大家都对废王立武中,武则天的弑女事件是真的吗?有没有依据?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是假的!我们来据事实分析:一直以来。武则天的弑女事件在民间广为流传。说的是在永徽四年。武则天为高宗生下一个公主。不幸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