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适合教育3岁之前的孩子吗?
原创

孔融让梨适合教育3岁之前的孩子吗?

好文

热门回答:

不适合。虽然说尊老爱幼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但是3岁之前的孩子是不适合接受这样的教育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孩子的生长特性决定的。 一岁的孩子刚刚能分辨出自己是一个个体。也就是才刚刚跟母体分开。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妈妈是另一个人。他自己和妈妈不是一个共同体。

两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萌发。会有一些想法。也能知道哪些东西是属于自己的(当然。也可能他们认为看到的就是自己的)。

而两岁到三岁之间。是孩子物权意识最重要的时刻。他们会非常维护自己的东西。别人都不能碰。哪怕是多看两眼。他们都会异常紧张。要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上才行。我家老大那时候哪怕捡根树枝都当宝贝。要我好好保护好。不能让别人拿走了。更别提玩具了。

这是他们的生长特性。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如果这个时候一定要他跟别人分享。一是没有尊重孩子;另一则是混淆了他的物权意识。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抱怨。这孩子怎么这么小气。给我们玩一会儿都不让;那个孩子怎么见别人东西就抢。真没礼貌。 我们首先要告诉孩子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只有孩子明确了物权才会尊重他人。知道拿别人的东西要经过他人的同意。

有人会说孔融让梨和这个物权意识没什么关系啊。孩子有了物权意识。才可能被大人引导和别人分享。才能决定是跟别人分享大的还是小的。还是平分。

3岁之前强迫孩子与人分享。或者是要求他这样那样都是不符合他们生长特性的。我们可以引导他。但是这个年龄段不能强迫。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孔融。东汉名士。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

42岁的时候受刘备举荐。官为青州刺史。一年后。袁绍之子袁谭攻打青州。弃全城百姓于不顾而逃。

后辗转投靠曹操。官为将作大臣。因恃才傲物。屡逆曹操。因为说过“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被曹操以蔑视礼教、离经判道的借口诛杀其全家。享年56岁。

4岁懂让梨的孔融成年后发出的却是那样一番言论。4岁懂让梨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用教“孔融让梨”就能教会孩子知礼懂分寸。我帮您支一招。算是经过验证的成功经验吧。

拿梨举例。一家3口。1个梨分3份。一人一份。没有特殊;2个梨甭管大小。每个梨分3份。大小搭配仍然每人一份。只要没人吃独食。家里的分配制度公平合理。孩子自然懂得只吃自己那份。当然也就懂得把自己的梨分成3份。保证每人都能吃到。

不要教孩子“让”。“让”意味着牺牲自己的利益或者为了谋得更大的利益耍奸暂时妥协。这两种都不利于孩子的道德成长和人际交往。

要教会孩子懂得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照顾到周围其他人的利益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因为其思想更贴近人性考量。

以上仅供参考。

其他观点:

温良恭俭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交车上不给孕妇或者老弱病残让座。“母子上车处”一大堆抠脚大汉“选择性失明”。公共场所故意插队不顾他人感受的现象屡禁不止……

作为头条号授予的教育问答达人。我认为无论是胎教。还是孩子瓜熟蒂落之后的懵懂时期。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倾听类似孔融让梨的正能量故事。

当然。当孩子懂事的时候。要教育孩子:谦让必须让对人。比如给乞丐施舍——如果对方表面上是乞丐。而实际上是开着豪车过来“乞讨”的。那我们当然要收起善心。不让恶意骗取同情的行为得逞。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樱花吻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28:07

    孩子,自己的,物权,青州,这是,利益,意识,东西,会有,都会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28:07

    没想到大家都对孔融让梨适合教育3岁之前的孩子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28:07

    不适合。虽然说尊老爱幼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但是3岁之前的孩子是不适合接受这样的教育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