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真的到达过中国吗?
原创

马可波罗真的到达过中国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马可波罗这个人我听说过。至少不陌生。要问他到过中国没?翻阅史料发现。马可波罗说的很多事儿其实和我们知道有他一样。都是听说的。由此得一结论。马可波罗没到过中国。但马可波罗是个中国迷。这是真实可信的。

说说为什么认为他没来过吧。

一是文献既然没有蜘丝“马”迹。马可波罗的事迹除了他本人的书之外。在元代的汉文、蒙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和其他任何文字史料文献中都没有记载。这种王婆卖瓜式的记录不足为证。

二是史实既然有悖“马”史。不知道是中国历史错了。还是马可波罗所述的情节错了。比如他说自己参加了元军攻打南宋襄阳城之役。并为蒙古军队制造了攻城用的回回砲。然而襄阳之战在马可波罗来华之前早已结束。至于回回砲的真正制造者则是来自波斯的亦思马因和阿老瓦丁。事实证明。还是老马想多了。东粘西贴把自己放进了中国历史。

三是马作虽好却有漏载之疑。马可波罗宣称自己在中国生活了17年。但他的游记里居然没提到很多在古代乃至现代中国都可称得上是中国特色的事物。比如:汉字、长城、茶、筷子。呃……还有女人的小脚。存在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而各取所需之嫌。


所以马可波罗到达过中国吗?显然并没有。这个原因可以证明。他很可能没有来过。而关于书中的一些描述。恐怕只是他的想象力和一些市井传言。也许他只是把自己的想象和很多流传的精彩故事融合在了一起。才有了这部游记。但是很可能他并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到达过中国。

其他观点:

我是尚武先生。我来回答!

由于《游记》有关中国的记载存在许多“遗漏”和不确定之处,尤其关于马可·波罗本人在扬州做官、献投石机攻陷襄阳等虚夸之辞,以及书中并未提及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等问题,有人认为马可·波罗并没有真正到过中国,书中所载只是源于他道听途说加上主观臆想。因此,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争论不决的问题。 马可·波罗研究专家,英国人亨利·玉尔在英译本的《马可·波罗游记》“导言”中,指出《游记》中有关中国的记载有多处疏漏,如万里长城、中国茶叶、妇女缠足、用鹭鸶捕鱼、人工孵卵、书籍印刷中国文字,以及民间的一些有名的奇技巧术、怪异风俗等。他还指出书中许多不准确之处,如地名多用鞑靼语或波斯语,记载成吉思汗之死及其子孙世系关系出现较多错误等。事实上,《游记》中确实存在不实和虚夸的描述,如有关襄阳保卫战及最后该城因遭炮击而失陷之事。

元军发生在1273年,而马可·波罗抵元都已是1275年了元军攻城中使用了回回炮,造炮者是阿老瓦丁、亦思马因,这在《元史》中都有记载,而马可·波罗将之掠为己功,谎言欺世。此外,《游记》谈及马可·波罗自己是如何受到元廷重用和恩宠的,这些记载有不少情节与元朝的史事并不相符,难免令人疑窦丛生。


应该看到,马可·波罗是在离开中国十年之后口述其东方之行此带的记载 故事的,因此,他不可能把过去的经历都记得一清二楚;当时他接受的传闻失实,或出现记忆失误,都可能导致记述的错误。况且,马可·波罗通晓蒙语、波斯语、突厥语等,但不懂汉语,在中国期间可能与汉人接触不多,这些都会影响到他所得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在一部带有冒险性的游记中有夸大或张扬自己作用的记载,其实并不奇怪,这与《马可·波罗游记》的整体叙述风格也是一致的。至于在汉籍文献中找不见马可·波罗其人的材料,也在情理之中;即便他当年真的是忽必烈宫廷中的宠臣,也不一定能列入正史。兀 按照历史学家蔡美彪先生的推测,马可·波罗很可能是一个斡脱游有 商人。当时的斡脱商人借助于牌符圣旨,为官府、权要牟取重利。他们所做的生意与经营方式,大多超出正常商业活动的范围。因此,他们不需要也不能深入到普通的汉人社会中去。马可·波罗的游记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国家了解中国提供了可贵的资料,激发了西方人开辟航道到东方探险的活动,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西交通的发展和东西文化的交流。

更多精彩内容。都在我问答里!

其他观点:

谢谢。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而且是两次来华。

元朝于公元1271年十一月建都燕京。改一国号为大元(源自巜易经》"大哉乾元")。1272年扩建燕京。改称大都。

元朝由于疆域横跨欧亚大陆。在被征服的欧亚大陆逐渐形成四大汗国。虽然名义上独立。但是仍然看元朝的脸色行事。从太平洋两岸到黑海之滨。欧亚大陆连接。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特定的条件。

元朝对来往商旅提供保护。沿路驿站完善。从现在的北京出发。到中亚、波斯黑海以北的钦察汗及俄罗斯、小亚细亚都有驿道直达。

海路可以从泉州出发直达波斯湾、红诲、到埃及亚历山大港。再向欧州驶去。

由于欧亚大陆交通方便。元朝时期到中国的欧洲人数量之多超过任何前朝。

最先到的是宗教。1245年罗马教皇派普兰迎儿宾到中国的和林。目的是劝蒙古大汗入教。没有成功。

以后数次由法国和意大利出使中国。于是中国土地上出现了教堂。如泉州、临清。

在这涌向中国的欧洲人流中。最具知名度的要算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

他的父亲叫尼古拉.波罗和叔叔玛赛.波罗都是意大利威尼斯做生意的商人。记得一部小说叫巜威尼斯商人》。他们相当精明。吃苦。反应快。富于开拓创新精神。

三个人来中国时。受到忽必烈欢迎。算是国宾待遇了。公元1271年夏天(就是正式定都现在北京那年)。已经十七岁的马可.波罗与父亲、叔叔又一次来到中国。随行的有两名传教士。但是只走了一段路。两个传教士虚火了。不敢再走。于是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继续从地中海的阿迎城出发。穿越叙利亚的两河流域。经过波斯。越过中亚大沙漠。翻了帕米尔高原。进入今天叫新疆的地方。经喀什。今天和田。罗布泊等地。到达上都。又一次受到忽必烈的欢迎。

马可.波罗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受到忽必烈信任。在京城供职。并受朝庭委托巡视国内各省和出使外国。

他巡视了今天的山西、陕西、四川等省。而且深入川藏地区。到过云南和缅甸。据说当过扬州总管。也奉命出使南洋。到了安南、爪哇、苏门答腊等地。

他们在中国共生活了十七年。1295年回国。1298年马可.波罗参与战争。兵败被俘。牢中关了一年。狱友鲁思蒂谦用记事本把马可.波罗的口述记录了下来。于是巜东

有朋友认为书本中的一些描述存在分歧。异议。这个可以理解。因为外国人的语言表达在当时。确实显得生硬和歧义。

举个例。关于丝绸的描述。我们肯定会用柔软、光洁、富丽堂皇等语言表达出来。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外国人却是这样表达的:"晨䂀照耀中的赛里斯人(中国人)。前往小树林中釆摘树枝上的绒毛"。这是古罗马人对中国丝绸的认识。

实在是不可思议!

参考书目《文物天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0:24

    波罗,中国,马可波罗,欧亚大陆,游记,襄阳,元朝,到过,波斯,书中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0:24

    没想到大家都对马可波罗真的到达过中国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9:10:24

    马可波罗这个人我听说过。至少不陌生。要问他到过中国没?翻阅史料发现。马可波罗说的很多事儿其实和我们知道有他一样。都是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