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两首《如梦令》,你更喜欢哪一首?
原创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你更喜欢哪一首?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暂不表更喜欢哪一首。首先让我们来赏析一下一代箸名女词人所写的几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谁伴明窗独坐》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

这三首《如梦令》词皆是李清照的作品。读来忍不住为其叫好。让人沉醉其中。每首各有其独有意蕴藏于其中。让人不襟好奇于这位女词人当时的所感而发!如何的心境能成就其这样的作品呢?让我们先去了解下李清照其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今山东省济南商丘人。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古今有“千古第一才女”著称。其词也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前期所作多为描写悠闲及自然风光等闺中生活题材。后期因环境所致。多有悲叹伤感情调。抒发浓浓念旧和怀乡悼念之情。所写的几首如梦令正是其前期所作。

了解了到这里。我又该做何选择喜欢那首呢?其实不管哪一首都是其名篇佳作。都让人难以释怀。只能说我们所在的当下。哪一首最能应时应景而己。我此时在读第三首。而你呢?此时在读哪一首呢?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都是对大自然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她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两首词意象不同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我个人比较喜欢《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赏析:

这首小令大约是李清照17岁左右写的。少女的心思敏感、细腻。借酒醒后询问暮春花事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之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夜晚下起了雨。虽然雨点稀疏。但疾风却一直吹个不停。李清照一生钟爱海棠。且以花自喻。她喝着小酒。望着帘外雨潺潺。心想“满庭院的海棠花怎么办?”。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多喝了几杯。之后便悄然入梦。早上起来。尽管酣睡了一夜酒劲还是没有全部消尽。

如果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初春风雨。是诗人心中的催花使者。那么“昨夜雨疏风骤”的暮春风雨。则是送花的煞神了。词人起笔“雨疏风骤”带着几分伤春惜花的清愁。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醉酒的词人“浓睡”醒来。回想起“昨夜”情景。于是试探问正在卷帘的侍女。院子的海棠怎么样了?此时。侍女却漫不经心回答:“海棠花依旧像以前那般美丽鲜活。”

词人敏感心细。她早料想到“ 一朝风雨,满地残红。”。只是她一生钟爱海棠。不忍心亲眼目睹落红满地。所以。心存侥幸。来“试问卷帘人”。可“卷帘人”却回答“依旧”。

“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心亲见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侍女的回答。这于词人心中所料大相径庭。于是她忍不住连续两个反问:“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春意阑珊。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已经凋零了。”。

真是“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风雨湿了花香,几许悲凉。奈何世间无常。

一主一仆一问一答。卷帘人粗心大意。词人聪颖心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唏嘘不已。

“绿肥红瘦”。“绿”与“红“对比鲜明。“肥”与“瘦”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真切。使意象更为生动传神。这四字也揭示了春归夏至的景象特征。

结语

这首小令仅仅30来个字。语言清新亮丽、活泼灵动。意象有创意。意境深远。时隔一晚一早。事涉室内屋外。有景有人。问答之间意绪一波三折。因惜花而醉。因明知花谢却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卷帘人”回答再次反问。层层转折。步步递进。将惜花的情表达的摇曳多姿。

花开花落。周而复始。古人喜欢把感受到的自然景象与生命对应。人与自然气息的相通。看是惜花。更蕴含了词人对青春和生命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这样是喜欢这首词的理由!

其他观点:

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我都喜欢。但是如果必须要在两首之间选择一首。我会选择《昨夜雨疏风骤》。虽然《常记溪亭日暮》令人感觉清新别致。仿佛词人娓娓道来。但我更喜欢《昨夜雨疏风骤》的生动自然。情景交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一一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您瞧。全词短短七句。有情有景有对话。是不是真的很自然很生动。

总会在风大雨急的夜里。想起这首词。真的有一种感觉。像看一个短视频。词人心绪的躁动和不安。饮酒释放后的沉沉入眠。都活生生的在眼前一一浮现。

对比\"卷帘人\"口中的\"海棠依旧\"。我更喜欢词人的那句\"绿肥红瘦\"。词人惜花如命。对花如醉如痴的情感。都在这一句中得到体现。可以说用“红\"与\"绿\"。\"肥\"与\"瘦\"代替的花与叶。充分饱含着写词人的感情色彩。在这里。人情与花态。天衣无缝的融为一体。

或许可以这样说。此词虽然短小精炼。但它的曲折往复。层层深入。一步一境。可以堪称古诗词中的绝唱。

个人浅见。不喜勿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34:50

    词人,卷帘,昨夜,绿肥红瘦,海棠,李清照,喜欢,知否,花事,如梦令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34:50

    没想到大家都对李清照两首《如梦令》,你更喜欢哪一首?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34:50

    暂不表更喜欢哪一首。首先让我们来赏析一下一代箸名女词人所写的几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