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救过左宗棠一命,是怎么回事?
原创

肃顺救过左宗棠一命,是怎么回事?

好文

热门回答:

咸丰四年(1854年)4月。左宗棠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入佐湖南巡抚幕府。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骆秉章对他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左宗棠也因此日渐居功自傲。

左宗棠。其才干、性情皆类杨仪。与其逆者固有损。与其近者亦不免矣

咸丰九年(1859年)。已被罢免的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到长沙请罪。乐得清闲的骆秉章令其直接找左宗棠听候发落。两人见面后。樊燮向左宗棠作揖施礼。左宗棠喝道:“武官见我。无论大小。皆要请安。汝何不然?”不料樊燮也是个倔性子。顶撞道:“朝廷体制。未定武官见师爷请安之例。武官虽轻。我也朝廷二三品官也。”左宗棠一时语塞。竟然打了樊燮耳光。还骂道:“王八蛋。滚出去!”

樊燮后将此事控至都察院。湖广总督官文也严厉弹劾左宗棠。咸丰帝下令密查:“如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即可就地正法。”左宗棠被迫离开骆秉章的幕府逃亡。左宗棠的好友郭嵩焘(两人是同乡。还是姻亲。左的侄子是郭的女婿)便找到了咸丰最信任的重臣肃顺求助。

一代权臣肃顺

肃顺当时以协办大学士的名义管理工部、户部政务。他“才气开朗。勤于任事。治则袭申韩法家之绪余。以严为尚。盖欲承帝意以求起积弊于衰靡之世也”。敢于打破清代二百年来不信任汉人的陈规。惟才是举。是曾国藩的推举人。

肃顺爱才。有心营救左宗棠。便提醒郭嵩焘要获得内外臣工的保荐。郭嵩焘遂辗转恳求胡林翼、潘祖荫等高官上书为左宗棠求情。接到上书。咸丰帝果然向肃顺咨询:“今天下多事。如左宗棠确有才干。自当弃瑕录用。”肃顺对道:“听说左宗棠赞划军谋。颇有成效。人才难得。自当爱惜。”

湖广总督知朝廷意欲起用左宗棠。遂与幕僚商量。具奏结案。结果左宗棠非但没有被处分。还被授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 一向睚眦必报的左宗棠不依不饶。上书弹劾樊燮。导致樊燮被革职查办。

晚清著名诗人樊增祥

樊燮大怒:“伊区区孝廉尔。可气焰如此!”返乡后。在先人牌位旁边。写下“王八蛋滚出去”六个字之木牌。名为“洗辱牌”。并聘请名师教导其两子。要求两子超越只有举人功名的左宗棠。为父报复。且命令两子有所成就前须身穿女装。以作激励:“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中举人。脱内女服;中进士。焚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

樊燮每月初一、十五必带其二子跪拜祖先神位。在洗辱牌前发誓。后到抗日初期。史学家刘禹生到恩施“寻云门老辈故居”。仍见樊家楼壁上。尚存稚嫩墨迹“左宗棠可杀”五字。樊燮长子早夭。次子樊增祥不负其父所望。把对左宗棠的家恨埋在心里。发愤苦读考秀才、中举人、中进士、点翰林。一直做到江宁布政使权署两江总督。光绪三年(1877年)。樊增祥高中丁丑科进士时。焚烧洗辱牌以告慰当时已作古的樊燮。已有后人在功名上压倒左宗棠。

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

至于搭救左宗棠不遗余力的郭嵩焘。1863年出任广东巡抚。1865年。太平军残部由康王汪海洋率领入闽。眼看就要打到广东。粤军战斗力不强。因此郭嵩焘请求左宗棠派军“调派劲旅。严密分布。截其西窜之路。以便方耀等军专顾粤疆。力保完善”。不料却遭到左宗棠拒绝。“本省堂奥有贼。不能为邻省代固藩篱;本省腹地渐清。自必与邻省共谋夹击”。

左宗棠不仅不派军支援郭嵩焘。还上奏撤走了近在广东的李鸿章帅下的淮军。这下广东更挡不住太平军了。清廷遂令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闽、浙、粤三省军务。左宗棠乘机一连四封奏折。直言广东军务的种种失误。皆因郭嵩焘不顾大局。“迹近负气”之故。最后一疏。竟隐隐然说郭有贪污行为(这是捕风捉影。郭素以清廉为称)。郭嵩焘当即被免职。左宗棠随即保荐自己的亲信蒋益澧接任广东巡抚。

之所以左宗棠如此对待郭嵩焘。源于1864年的灵芝之争。当时湘阴文庙里生出一株灵芝。郭崑焘写信给时任广东巡抚的哥哥郭嵩焘说:“文庙产芝。殆吾家之祥”。这也许是玩笑话。但同为湘阴人的左宗棠听说后很不高兴。他刚刚因为肃清浙江太平军而被封为一等伯爵。区区巡抚算个毛?怎配得上灵芝?有祥瑞。那肯定“亦为吾封爵故。何预郭家事乎?”于是。他写信给郭嵩焘争这株灵芝到底是因为谁而生。两人由此闹掰成仇。“以兹小故。寖成大郄”。

而肃顺作为咸丰帝去世后的顾命大臣。因行事过于跋扈。则早在1861年就因为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发动政变而被杀了。

其他观点:

当咸丰八年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中时。一切独断独行;一天骆秉章在签押房里看书。忽然听见辕门放铳。看辰光不是每天正午的“午时炮”。便问是怎么回事?听差告诉他:“左师爷拜折。”连上奏折他都不知道。湖南巡抚等于左宗棠在做;因而得了个外号。叫做“左都御史”。巡抚照例挂“右副都御史”衔。叫左宗棠为左都御史。意思是说他比“右副都御史”巡抚的权还要重。

其时有个湖南永州镇总兵樊燮。湖北恩施人。声名不佳。有一次去见左宗棠。谈到永州的防务情形。樊燮一问三不知。而且礼貌上不大周到。左宗棠大为光火。当时甩了他一个大嘴巴。而且立即办了个奏稿。痛劾樊燮“贪纵不法。声名恶劣”。其中有“目不识丁”的考语。也不告诉骆秉章就发出去了。樊燮是否“贪纵不法”。犹待查明。但“目不识丁”何能当总兵官?当下先革职、后查办。

樊燮当然要报仇走门路。于是告到骆秉章的上司。湖广总督官文那里。又派人进京。在都察院递呈鸣冤。官文和骆秉章不和。为此案出奏。有一句很厉害的话。叫做“一官两印”。意思是说有两个人在做湖南巡抚。名器不可假人。而况是封疆大吏;这件事便很严重了。

其时郭嵩焘是南书房翰林。他跟左宗棠的胞兄左宗植是儿女亲家。与左宗棠当然很熟。深知他才气过人。于是郭嵩焘先托王闿运找肃顺求情。肃顺表示不方便为此事说话。最好有人能先上个折子为左宗棠说好话。那他就可以顺水推舟的为左宗棠说话了。于是郭嵩焘便跟同为南书房的翰林潘祖荫说:“左季高如果不在湖南。一定保不住;东南大局。不复可问。我跟他同乡。又是姻亲。不便进言。老兄何妨上个折子。”

潘祖荫听他的话。果然上了上折子。铺叙他的功绩以后。作了个结论:“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咸丰一看。为之动容。当即传旨问曾国藩。左宗棠是仍旧在湖南好呢?还是调到曾国藩大营中。以便尽其所长。曾国藩回奏。左宗棠“刚明耐苦。晓畅兵机。”。于是奉旨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

其他观点:

有句话叫“宰相门前七品官”。那么宰相身边亲近的人就更高级啦。你认同吗?

先看1个问题:你碰到领导家的管家。一个说话刻薄、不留情面的管家。你会跟他顶嘴吗?

再深入扩展问题:面对领导家的霸气管家。而你也有一些小背景。你是忍一忍呢?还是杠起来?

肃顺救左宗棠。就起源于当没品级师爷的左宗棠。要永州总兵樊燮给自己下跪。结果樊燮死活不肯。左宗棠用老板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名义。闹出“湖南巡抚参劾永州总兵(樊燮)案”。

左宗棠很有才情。但没有考试命。一生3次科考。没有中进士。后来。死心的他去另谋出路。来到1854年入佐骆秉章的湖南巡抚幕府。

很快。左宗棠就名声响于湘、鄂。深受骆秉章信任。永州总兵樊燮做官的名声不怎么好。曾被左宗棠以贪污腐败、责罚下属一事而参劾。当然明面上是骆秉章提交。

樊燮仗着后台是湖广总督官文。为免受参劾牵连前程。跑来跟左宗棠搞好关系。他给左宗棠行礼。但左宗棠不肯。一定要他下跪请安。

“我堂堂朝廷二三品官。要向你没品的师爷下跪。不合朝廷规矩。”左宗棠一听贪官还这么嚣张。开口就扔出“忘八蛋滚出去”。

清高害死人。双方互不妥协。当下闹得不欢而散。左宗棠提起笔马上再次参劾樊燮。

樊燮连遭2次参劾。就跑去找官文诉苦。官文二话不说。立刻写折子。参劾左宗棠是“劣幕”。

咸丰帝看到双方的折子后。就命人严查此案。由于左宗棠是骆秉章的事师爷。骆秉章就不好明着帮忙。不然就有包庇的嫌疑。

湖南名师爷出事。在京城挺有势力的湖南人不干了。他们立即动员找朝中要人说清。湖南人会搞关系。找着找着就攀上大红人肃顺这条线。

肃顺。隶属满洲镶蓝旗。铁帽子王济尔哈朗的七世孙。从看门侍卫一直做到朝廷重臣。是咸丰的宠臣。

肃顺爱惜左宗棠的才华。也为拉拢湖南人。就答应为左宗棠开脱。

当年太平天国运动在南方声势浩大。肃顺对咸丰云:“听说左宗棠赞划军谋。颇有成效。人才难得。自当爱惜。”

结果左宗棠一点事也没有。还被朝廷授予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按照左宗棠的性格。睚眦必报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他的一封参劾书。导致樊燮被革职查办。

终归肃顺的相救。左宗棠躲过灾祸。接收曾国藩的一部分湘军后。建立起自己的“楚军”。开始叱咤风云的岁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写相思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37:57

    左宗棠,巡抚,湖南,咸丰,湖广,总兵,师爷,广东,朝廷,折子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37:57

    没想到大家都对肃顺救过左宗棠一命,是怎么回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37:57

    咸丰四年(1854年)4月。左宗棠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入佐湖南巡抚幕府。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