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羞辱纪晓岚,纪昀一句话,短短16字,为何让老太监羞愧自尽?
原创

太监羞辱纪晓岚,纪昀一句话,短短16字,为何让老太监羞愧自尽?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纪晓岚(1724~1805)。乾隆时期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河北献县人。

其实不用我多介绍。亲们对纪晓岚比我懂得都多。电视剧《铁齿钢牙纪晓岚》太深入人心了。剧中纪大烟袋与和珅斗智斗嘴的桥段令人捧腹。讲真老纪就是乾隆时期的“段子手”。

当然戏说不能当历史看待。真实历史上老纪与和珅交集并不多。

老纪、和绅二人年纪相差26岁。纪晓岚中进士进入乾隆的“圈子”时。除了“玩文字”别无所长。于是被乾隆外放地方为官。出任地方上的“教育部长”。

老纪外放为官后。和珅这才崭露头角。随后火箭式上升。后来居上。和珅的仕途令老纪望尘莫及。

真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并不受乾隆的宠信。相反有点嫌弃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纪晓岚不修私德和官德。比如。纪晓岚是个纵欲狂。

纪文达公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引自《虫鸣漫录》如此看来老纪就是典型的“一日七次郎”。私生活暂且不说。做官时他也不检点。曾被乾隆处理过。

这是乾隆三十三年的事了。老纪的亲家卢见曾从前曾任两淮盐运使。到70岁时退休了。

但是卢见曾没有平稳落地。有官员揭发他在任期间贪污。造成了江淮盐业财政亏空。朝廷要派“检查组”去查账。

当时纪晓岚是乾隆的“秘书”。他得知了这件事。想通知亲家。意思是让他赶紧把贪污的钱补上。

纪晓岚不敢明目张胆的写信通知亲家。通风报信是犯法。是要受大清律法制裁的。当时又没有手机、电报等先进通信工具。怎么办呢?

老纪不愧为一甲进士出身。他灵机一动。用空白信封装了一点盐和茶叶。然后派人送给了亲家。

卢见曾受到信后感到莫名其妙。自己在房间研究了半晌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亲家通知我。意思是:“盐引亏空。立案侦查(茶)。卢见曾连夜把贪污的钱退了回去。

尽管老纪和卢见曾做得天衣无缝。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过多久事泄。老纪被罢官发配新疆劳动改造三年。亲家卢见曾也得到了应有惩罚。

事后乾隆感慨道:“老纪把点子用歪了。否则这是个治国之才。可惜了!”

乾隆说的没错。纪晓岚才华没得说。可谓“学富五车。满腹锦绣文章”。但没有用到治国之策上。他没有和珅的能力为国开源财路。他只会嘴尖舌利讽刺人。

比如他曾经用16个字讽刺老太监。结果老太监不堪其辱上吊自尽了。活活逼死了一条人命。

其实太监才是社会底层人。想想看。有钱的人家谁送儿子去宫中伺候人呢?况且还要把“鸡鸡”切掉。

纪晓岚没有同情心也就罢了。不应该拿着人的缺陷开涮!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纪晓岚经常去宫中和乾隆吟诗作赋。久而久之就和太监们混熟了。双方都开些玩笑。

有一次。一个小太监拦住刚要进门的老纪。出了一个对子:“三元解、会、状”。对老纪开玩笑说:“答对下联就放你进去”。

原来小太监想长点知识。求老纪对下联。

(古代的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三者都得了第一)。所以小太监说出了上联:三元解、会、状。

老纪嘿嘿坏笑一声。随口对出下联:“四季夏、秋、冬”。说罢纪晓岚就要进去。

小太监听了下联觉得有毛病。于是拦着老纪说:“不对啊。四季咋没春呢?老纪坏笑着说道:“没鸡鸡哪来的春啊?小太监被羞的无地自容。

小太监吃了哑巴亏。回去给师傅老太监讲了这件事。老太监说。看我的。我把春、夏、秋、冬四季都说全。看他如何对?

老太监想为徒弟出口气。于是拦住了纪晓岚。非要让他对下联。

老太监马上说出了上联: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

当时纪晓岚是翰林学士。老太监把“春、夏、秋、冬”都说全了。本意想难一难老纪。

谁知纪晓岚又一次嘿嘿一笑。张口对出:“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纪晓岚用东、西、南、北对仗上联的春、夏、秋、冬。同时用“东西”代表老太监裤裆里没有的“鸡鸡”。确有一语双关之妙。但意思太邪恶了。

老纪可是得意了。老太监为徒弟没挣得面子。反而被一顿奚落。回去想不开就自缢而亡了。

结语:纪晓岚不把文采用在安邦治国之上。不为振兴大清建言建策。反而用来讽刺挖苦身体有残疾的底层人。我觉得这不是光彩的事。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观点:

老太监跟纪晓岚的不愉快有两件事。

第一件、纪晓岚刺激和珅、御史

1779年。郭御史邀请理藩院尚书和珅以及礼部侍郎纪晓岚吃饭。三人吃着火锅唠着嗑。喝着美酒搂着妞。席间尚书、御史一伙。可总是自取其辱。酒过三巡后。和珅开始亮大招“欺负”纪晓岚了。你喝高了还能赢我吗?门前恰有一狗。和珅问: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回:上竖【尚书】是狗。下垂是狼【呷吹侍郎】。说完吃一口肉。喝一杯酒。郭御史说:纪大人。您在仔细看看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说:上竖这条狗。它遇人【愚人】咬人。遇屎【御史】吃屎。自古狗改不了吃屎!御史一想到自己姓郭。再想到唐朝的御史郭霸【吃屎】。怒道:礼部侍郎真无礼!然后。拂袖而去。

第二件、纪晓岚逗弄小太监

纪晓岚看不惯小太监们收进门费。但他有急事觐见皇帝。老太监有交代。要小太监们狠狠敲诈这个并非高富帅。纪晓岚说给他们讲故事。希望他们让他进去。小太监们知道他有才华。讲的有趣。就同意了。纪晓岚就给他们讲了一个有趣的太监故事。在最精彩的时候。戛然而止。小太监问:怎么不讲了?纪晓岚说:太监下面没了。小太监:为什么?纪晓岚说:你们好好猜猜。实在猜不着就问你们老大。后来小太监因此挨了打。受了骂。

老太监是这样被纪晓岚玩死的。

老太监听闻纪晓岚侮辱和珅、御史才让小太监们敲诈纪晓岚。没想到纪晓岚让小太监问:纪晓岚讲的太监下面为什么没了?老太监气又骂又打小太监。老太监还不解气竟病了一场。病好后。老太监搜肠刮肚。多人参谋。以与纪晓岚切磋学问为名。文报私仇。

纪晓岚手执雅扇。身穿棉袄。挂着烟袋。别着烟斗。哼着曲儿。愉快地赴约。聚贤亭中。老太监首先发难:抽烟茶。着冬衣。挥夏扇。两页春秋可览乎?老太监很毒舌。不仅说纪晓岚丑【抽】。还说纪晓岚发配轮伤心事【烟茶=盐茶=严查。纪晓岚因泄密被流放新疆】。还说纪晓岚傻。冬天扇扇子。读过书吗?扇子明明是雅嘛!

纪晓岚当时差一点都懵圈了。春夏秋冬地揭自己的伤疤骂自己傻!他略镇静。以东南西北对出了下联:申祖贵。生江南。漂河北。一根东西还有耶?纪晓岚更毒舌。老太监叫姚祖贵。老太监最在乎的就是他的宝贝。纪晓岚却说他是申明祖贵。直接侮辱他。而且申代表和珅。说他与和珅勾结。他远离家乡。还被侮辱。这些都激起了老太监的思乡、愧祖、不是男人的痛苦思绪。而且说他跟和珅结党营私。皇帝最忌讳结党营私。老太监完全崩溃。两日后。三尺白绫。悬挂在梁。

这些全是福垊脑洞大开的杜撰。不要当真哦。如果您感觉有点意思。就关注、评论、点赞鼓励吧。

其他观点:

当然这里说的是电视剧。实际上的纪晓岚“贼眉鼠耳”。不符合当时的审美。而和和珅斗更不可能了。因为不是一个档次。

言归正传。下面内容大都是野史。紫禁城看着恢弘大气。实则宫内生活枯燥无聊。对于这一点宫内的下人感受颇深。

纪晓岚不仅能接触到外界的新鲜事物。而且言语诙谐。因此听纪晓岚讲笑话也就成了宫人枯燥生活的调味剂。

纪晓岚嘲笑太监

一日。纪晓岚有急事要面见皇上。遇上了一群不知情的小太监。他们哪里肯轻易放过纪晓岚。缠着纪晓岚讲个笑话才肯罢休。

虽说纪晓岚并不是有意为之。但这个玩笑开的似乎有点过了。但纪大学士又怎会放在心上?小太监明白后又羞又愤。就把此事告诉了太监总管。

太监总管知道后。心里就有点怨恨纪晓岚。觉得自己被羞辱了。想着如何能让纪晓岚在对联上出丑。

纪晓岚逼死老太监

当时正值隆冬时节。有一天正好赶上纪晓岚翰林院值班。虽然外面雪下的正紧。但纪大学士依然折扇轻摇。一副诸葛孔明转世的样子。

素来有“毒舌”之称的纪晓岚也不甘示弱。再次用行动证明了他的毒舌和才华。只见他也不慌不忙的答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不得不承认这个下联对的十分工整。上联“春夏秋冬”均在。下联“东西南北”齐全。同时还顺带着嘲笑了老总管的生理缺陷。据说太监总管因为这短短十六字羞愧自杀。

但笔者认为。老太监不可能仅仅因为一个小小的对联。就羞愤到自杀。一位在深宫中呆了这么久的太监。怎么可能连这点承受能力都没有?野史还是野史啊。

你所不知道的纪晓岚

不过笔者最近了解到纪晓岚其实是个口吃。 电视剧害人不浅。它与历史相差甚远。

“宗伯河间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余。抑扬百代上。浩博衡锱铢……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非真佛不度。凭君意踟蹰。”

而且历史上纪晓岚并不得乾隆重用。乾隆肯定他的才能。但是却没有给他足够的信任。

其中原因也令人啼笑皆非。竟然是因为纪晓岚相貌丑陋。和珅得乾隆重用。也和他本身相貌堂堂有关。看来乾隆帝也是个外貌协会成员呐。

纪晓岚在文学方面的价值绝对是值得肯定的。在相貌和性格方面确实有一定缺陷。不过无伤大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38:05

    纪晓岚,太监,乾隆,小太监,御史,下联,亲家,总管,侍郎,出了

  • 风流种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38:05

    没想到大家都对太监羞辱纪晓岚,纪昀一句话,短短16字,为何让老太监羞愧自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6:38:05

    纪晓岚(1724~1805)。乾隆时期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河北献县人。其实不用我多介绍。亲们对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