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相信看到这个问题。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因为“巴西人懒”。“南美混血人不勤奋”。还有人说“人的问题是关键”。“那么好的土地。送给我们中国人开发。马上就好了”……
对于这种回答。我想说一句:话说你们这些人的地理。都是体育老师教出来的吗?
事实上。“巴西地理位置非常好”。“风调雨顺、资源丰富”只不过是一些对地理一知半解的“地图炮”作者想象出来的说法罢了。且不用说巴西根本不缺洪水、森林大火、瘟疫、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单纯说巴西的地理位置好。这个说法站在农业时代的角度尚可。到了工业时代。事情就变了味。
事实上。站在发展工业角度。巴西可以说是世界上地理位置最差的大国。发展工业。对于巴西完全是从头到尾打“地狱模式”。难度非常之大。之所以很多答主会发现巴西完美避开了历史上的诸多战争。远离欧洲主战场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巴西这块地方实在太差了。那些政治、军事精英搁谁都看不上。
甚至可以说。过于恶劣的地理环境。无法大规模开展工业建设。无法大规模开展工业建设就无法充分就业。无法充分就业就会有大量劳动力闲散街头。这才是导致我们很多自媒体作者看到的“巴西人懒惰”的现状根本原因。
换句话说。巴西人懒惰是果。地理位置差才是因。随意把很多东西归咎到人的层次上面。其实是一种因果倒置的说法。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看不懂了。你说巴西地理位置差。我成天看到某些新闻上说。巴西的铁矿石有XXX亿吨。铝矾土有XXX亿吨。铜矿石有XX亿吨。水力发电可装机容量XXXX亿千瓦时。每年还出口XXX万吨大豆。XXX万吨粮食。这不是很好吗?看看我们国家。哪有那么多自然资源?怎么可能赶得上巴西的自然条件呢?
其实。我就一句话。地理位置并不是没有自然灾害、资源多就是好的。
刚才说过巴西发展工业是“地狱模式”。我们就看看什么叫遍地是矿的情况下依然是地狱模式。
相信很多人当年都玩过红色警戒这款经典游戏。游戏中也应该遇到过白令海峡这张经典地图。里面有个位置——没有记错是3号位置——特别狭窄。被两道绝壁夹住。如果是经验比较丰富的玩家遇到这种情况还好些。游戏一开始不要展开基地车。把它拖下山。到其它有平地的地方去发展还可能有救。但是如果是AI比较低的电脑被指派到了这里。基地车展开以后建设发电厂、兵营、采矿工场这三样就已经塞得满满当当了。最多再起几个机枪碉堡、爱国者飞弹啥的就彻底无法再进行任何建设。啥也搁不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手出战车工厂、高科技中心、超级武器。然后一大波天启坦克、基洛夫飞艇压境……
当然。不出意外。Game Over。
最气人的就是。这个位置周围的各种矿石还特别多。足足两大片。别的地方都是一片……
巴西人民:WTF。守着一堆矿石。却没地方建战车工厂。这不是就是在说我们吗?
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点清奇?其实稍微懂一些巴西的都知道。一点都不清奇。就是这么回事。
那么的巴西到底缺什么?答案很简单:能够汇聚大量人口的。适合低成本建设工业区的大江大河入海口冲积平原。或者后接足够规模腹地的岩质湾区港口。
我们看看巴西的地图:
关于巴西。地理课本上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巴西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巴西高原和大西洋之间。隔着一道曼蒂凯拉山地。巴西的主要人口分布在巴西高原之上。首都巴西利亚。最重要的城市是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这些估计都是大家熟知的了。巴西的北部赤道地区。是人迹罕至、瘟疫横生、毒蛇恶蝎、沼泽密布、洪水泛滥、土地贫瘠的亚马逊平原。这里不适合发展经济。甚至不适宜人类生存。
这里再次强调一下。热带雨林虽然对维护生物多样性、控制地球二氧化碳总量有重大意义。但是站在发展经济的角度。亚马逊平原和雪域高原、西伯利亚、撒哈拉沙漠一样。都极端不适合人类生存。觉得巴西可以大规模开发亚马逊平原的。请先去恶补一下自己的地理知识。
抛开亚马逊大平原。巴西的绝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南部的巴西高原和曼蒂凯拉山地地区。相比我国的三级阶梯地形。巴西正好“掉了个头”。越是沿海人口密集区。地势越高、越崎岖。海岸线都是悬崖峭壁。这才是“巴西地理位置差”的真谛。
如果不能理解这句话。看看我们的宝岛台湾。
为什么我国台湾省数得着的大城市。像台北、基隆、台中、新竹、嘉义、台南、高雄都分布在半岛西部。岛屿东部只有花莲和台东两座小城——没错。人口只有30万左右的小城。
为啥?台湾旅游的时候。去花莲登临一下那里的太鲁阁国家公园。走一趟那里号称“一寸公路一寸血。一里公路一条命”的中横公路、苏花公路。看到高耸入云一线天。海拔2000多米的太鲁阁。悬崖峭壁般的清水断崖。亲自体验一下随时有可能塌方的险境。晕车吐得七荤八素之后。诸位也就明白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我们的邻居韩国。
韩国的大城市、人口都聚集在半岛西部。东部海岸线虽然很长。但是放眼韩国日本海沿岸。居然连像样的城市都没有。韩国的最大城市汉城(首尔)。宁可放在“三八线”门口对方的火炮打击之下也不肯挪窝。为什么?看一眼半岛地图立刻能明白:朝鲜半岛西部多平原丘陵。东部是高大的山地。故韩国优先发展西部地区经济是必然的。
韩国和台湾东部地区沿海地带发展不起来。也要归咎于人的问题吗?这个没法用人来背锅吧……
回到巴西这里。一句话。“一面高山、一面深海”的地形。看起来风景优美。但是如何建设大城市、如何建设工业园区、交通物流如何开展。都是严峻的问题。巴西的腹地和海岸线被曼蒂凯拉山生生隔断。大山直插海滨。海岸线和韩国的日本海沿岸、我国台湾省东岸一样。都是悬崖峭壁。巴西内陆地区的货物送到港口。要么走曼蒂凯拉山。翻山越岭、修路架桥;要么绕道亚马逊平原。排干沼泽、筑坝挡水。这两条路都是非常艰难的。
了解了这些。看到巴西虽然有大把海岸线。却低三下四的哀求邻国巴拉圭、乌拉圭借巴拉那河下游水道。绕道走拉普拉塔河。巴西有自己的港口不用。大批内陆货物都是借别人港口出海。和一个内陆国别无二致。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这种地形。海畔升起一堵高山。直接把整段的海岸线封死。在中国是不多的。充其量也就是刚刚提到的台湾花莲一处。所以在很多国人的脑洞里思维根本延伸不了那么远。故而很多人只能意识到巴西“风调雨顺、资源丰富”。简直是“上帝眷顾之国”。然而实际上。受制于高山深海之困。说巴西是“上帝遗弃之国”还差不多。
当然。这么说。上帝可能不太乐意。
上帝:我就在里约热内卢。说我遗弃巴西人民。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都说上帝是公平的。从“上帝的视角”看过去。很明显可以得知。里约热内卢实际上建设在山和海之间的一小块平地之上。城市里面都是峰峦叠嶂。用地极其紧张。哪怕是山脚下。见缝插针。每一块稍微平坦的位置都建满了建筑。哪怕一小绺。几十米。一百米宽的地域也不放过……
都说“环滁皆山也”是欧阳修笔下的浪漫。然而到了巴西。“环里约皆山也”。连上帝都呵呵了。
图上很明显可以看出来。以里约热内卢的地形。学学我国上海、南京、天津、青岛搞个什么浦东新区、江北新区、滨海新区、西海岸新区……那是不现实的。城市住宅用地都紧张到这个程度了。还搞什么新区发展工业呢。想得美……
更重要的是。如果把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比成我国上海的话。那么巴西的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卫星城们。都在哪里?
事实是里约热内卢周围根本就没有地方可以建卫星城好吧???
里约热内卢附近地区的地图上可以看出来。巴西沿海就只有一小绺狭窄的地方被涂上了低海拔的绿色标记。更要命的是。从里约热内卢的实景照片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即使这一小绺。也绝不是什么坦途。峰峦叠嶂是少不了的。
这时候里约热内卢的企业家来到上海考察。看到苏州、嘉兴等地一眼望不到边的各式各样的保税区、工业园区、进出口加工区、外商投资区……他们的表情是:
中国上海周围是大片的平地。有足够的场地兴建工厂、开办加工基地。而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被大山紧紧包围。到处都是崇山峻岭——这不正是“守着金山银山、大片矿脉却连基地车都展不开只能坐看别人过来推平”的地狱模式吗?
所以。文章开头说的。巴西的地理位置对于发展工业是“地狱模式”。说到这里。我想诸位已经很清楚了。
博索纳洛:我觉得如何拯救里约热内卢的事情还是不要问我这个巴西总统了。去问上帝可能更好一些……
里约热内卢已经没救了。巴西还有圣保罗这个最大的海滨城市呢。等等。海滨城市?且慢:
760米。相当于泰山中天门。半个泰山的高度。你确定这是一个海滨城市应该有的风格?相比之下。我们的“山城”重庆的那点山。在圣保罗面前弱爆了。重庆的最高建筑顶端比圣保罗的建筑基准面还低100多米……
所以。重庆这个远不如圣保罗的山城都是这种画风:
那么。圣保罗通往海滨的道路。画风一定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巴西人民:我太难了……
当然。我知道很多网友看到这里。肯定已经“愚公”精神大发。两扎青啤下肚。不知道天高地厚喊着“派点中国工程队过去。把山挖掉就好了。正好挖下来石头还可以填海”。
有这么简单吗?稍微懂造价的算一下土石方量都知道。挖平一座1000米高、坡度30度、绵延1000公里的高山。土石方的量是一千立方公里还要多。也就是万亿立方米。把挖下来的砖石送到300公里外去填海。组织一个1万辆重卡的运输车队。每天往返一趟。按每辆车装50方(已经超载了)。以现在最先进的工程手段。大约需要2500-3000年。
结论:从秦始皇时代就开始忙。到现在都干不完。
孟姜女:巴西人民挺难。我也挺难。要哭3000年。哪来那么多眼泪……
至于在大山中间挖几条隧道、修几条大桥。这个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修桥架路不是白忙活。更重要的是。以上海这种城市。港口卸了货。运往苏州、嘉兴这样的卫星城的工厂里进行加工制造。难道挖通一座山。修一条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就够了吗?答案肯定是不够的。核心城市/城市群要有紧密联系的话。路网概念了解一下。
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在烟台和大连之间建条隧道。这两个城市的关系就会变得像上海和苏州、深圳和东莞那么密切吗……谁都知道。不可能的。一条隧道只能让大连和烟台之间的交通变得便捷而已。要想两个城市紧密无间、一体化的话。可能十条隧道还差不多。就像上海、武汉的过江大桥那样……
千米高山说挖就挖。千米深海说填就填。给喜马拉雅山开个口子。说得和建一栋写字楼似的那么容易……几瓶啤酒下肚。吹得没边。网上说说可以。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
而在山地开展大规模建设。纵使各项黑科技加成。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修路架桥的成本也终究是迈不过去的坎。而这些钱。最终都是要由巴西的企业家和人民来埋单、不管怎么样。绕来绕去。都是会拉高巴西的工业生产成本、削减巴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资源类产品譬如矿石、大豆只需要一次性运输还好。很多工业品在上下游配套的过程中需要十几次、几十次、上百次的运输。这对于巴西的工业来说。是致命的。
不管怎么看。巴西这片土地。对于发展工业而言。“地狱模式”都是跑不掉的。
因此。巴西这个沿海国家。比很多人经常调侃的口小肚大的刚果金、伊拉克、约旦等好不到那里去。虽然不缺海岸线。但是哪哪都别扭。怎么看都憋屈……
所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在羡慕巴西“资源丰富、风调雨顺”的时候。可能想不到。巴西最紧缺的东西。恰恰是我们习以为常。甚至不觉得有啥珍贵的平地。因为缺乏适合发展经济的平原地带。上帝给巴西安排的命运。恐怕注定就是依赖广袤国土下丰富的资源。卖大豆、粮食、铁矿石维持生计……而一个依赖资源的巴西。居然要成为超级大国。想什么呢?
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能知道红色警戒里的基地车在被鼠标点到时候总能时不时冒出来的那一句琅琅上口的美式英语:“Location is key。let us find some flat land.”(位置是关键。让我们找寻平地)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了。
不管地图里有多少矿。游戏开始。先得能把基地车展开。才能开始建设啊!
其他观点:
如果你把东亚三国中日韩。欧洲各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排除在外。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不靠谱的国家居多。靠谱的国家比较少。拉美地区不止一个巴西。很多国家都是类巴西的情况。
以巴西为例。弹劾总统。逮捕前总统。国家博物馆被烧。官员出访被发现藏毒。监狱骚乱。想想当年的巴西还是金砖国家。一瞬间从金砖变成了板砖。
1500年。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到达巴西。开始了巴西近代化的过程。巴西的资源特别好。有大批的可以出口的产品。巴西在葡萄牙语里面的意思就是“红木”。早期的出口品就是巴西红木。
1630年。荷兰人夺取了巴西。开始种植甘蔗。
1654年。葡萄牙夺回巴西。继承了这片种植园。不但种植甘蔗。还种植烟草。出口到非洲部落交换奴隶。
17世纪末。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地区发现了黄金。巴西开启淘金时代。大量人口涌入巴西。18世纪。巴西引进咖啡种植。19世纪中叶掌握了全球一半的咖啡种植。
谁也没想到这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拿破仑。拿破仑太猛。打下来整个欧洲。作为宗主国葡萄牙都灭国了。葡萄牙王室只好迁都到巴西。1821年拿破仑去世。葡萄牙王室又回到葡萄牙。但是王子佩德罗留在巴西摄政。佩德罗后来居然造反。自立为皇帝。建立巴西帝国。巴西独立----这种王子造反当皇帝独立的。还真少见。葡萄牙也没有和巴西打起来。毕竟当皇帝的也是自己儿子。
巴西工人在提取橡胶
1880年亚马逊雨林地区开始种植橡胶。实际上巴西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看出来了。巴西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全是种植园经济。巴西是和欧洲联系紧密的国家。而不是像中国一样。而即便是当时的中国都开始了洋务运动。巴西还在浑浑噩噩。
巴西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配合欧洲和北美的工业化。橡胶是为了给欧洲和北美提供原材料。咖啡是为了满足北美和欧洲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生活的需求。
美国和巴西有一个重大不同在于。美国北方是工商业经济。南方为种植园经济。在南北战争后。代表工商经济的北方打败了种植园经济的南方。因此南北战争绝对不能仅仅以解放黑奴的角度去看。但是整个巴西都是种植园经济。庄园主长期把持巴西中央和地方权力。
于是巴西的经济几乎全部依赖于世界原材料。原材料上涨。巴西经济就好。原材料下跌。巴西经济就差。
巴西总统瓦加斯
而这种庄园主经济直接导致巴西的中央和地方割裂。中央有军人把持。地方是庄园主把持。终于原材料下跌的时候。军人推翻了政府。建立了军政府。推举瓦加斯出任总统。瓦加斯在任期间。大搞工业化。采矿。石油。炼钢。电力和化工。就是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二战刚结束。军政府再次造反推翻了瓦加斯。此后巴西处于极度动荡时期。期间八个总统全部没有做满任期。1969年。推举梅迪西担任总统。此后巴西由于在西方的支持下。GDP增长率非常快。每年达到11.4%。巴西的工业化过程中没有能很好的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过于依靠外资。巴西本国的工业品竞争力低下。国内市场被外国商品占据。
巴西世界第一的贫民窟
由于巴西地方和中央的割裂依然存在。中央缺乏征税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地方势力强大。因此巴西政府的运转基本上是靠借钱。底层人民并没有受益。大批的巴西农民被征收土地后没有得到补偿。进入城市后形成了现在巴西世界第一的贫民窟。
1985年。巴西开始民主化。80年代正是新自由主义风行的年代。民主政府上台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开始了去工业化。发展重心落在了大宗商品出口。比如说蔗糖。咖啡。大豆。矿石和石油。到现在巴西的大宗初级产品占出口额的50%。经济多样性贫乏。严重依赖全球经济表现。
说句不好听的:全球有相当多类似于巴西这种国家。比如说智利是出口铜矿石的。基本上是依靠着中国来过生活。由于中国是高度工业化国家。中国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世界第一。因此中国的需求旺盛。则那些大宗商品出口国就顺风顺水。中国的需求下跌。所有的这些大宗商品出口国的大宗商品价格全部跌为熊市。经济疲软。
最近智利的问题其实和巴西没什么两样。
当大宗商品出口越来越多。外汇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很简单。推高币值导致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外国商品进口比重越来越高。90年代的外国商品比重为56%,现在为72%。巴西制造业惨不忍睹。
因此巴西就出现世界特别奇怪的现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应该是以制造业为主。而对于拉美包括巴西来说。居然是以服务业为主的。而由于制造业不振。导致巴西的服务业只能在很低的水平运行。
这就是今天巴西的现状。不仅仅是巴西。这是整个拉美地区的问题。今天智利的新闻是圣地亚哥骚乱。 智利人把圣地亚哥的一个天主教堂的耶稣像拖出来烧了。
一个连基本的制造业都无法自立的国家。谈什么超级大国?
其他观点:
当然了。以上仅仅是巴西无法成为世界强国的因素。世界强国距离超级大国还有着遥远的距离。这其中除了客观和主观原因外。还有着太多的机缘巧合。总之。超级大国可遇不可求。巴西从哪方面都不具备成为超级大国的条件。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我们的头条号“照理说事”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993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巴西,都是,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亚马逊,葡萄牙,工业,城市,经济,平原
没想到大家都对超级大国路漫漫?为何说巴西始终与超级大国无缘?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相信看到这个问题。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因为“巴西人懒”。“南美混血人不勤奋”。还有人说“人的问题是关键”。“那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