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导读:依题主所言。20万VS60万说的应该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最后以朱元璋的完胜而告终。这本来应该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但是结局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元朝末年。一个群雄逐鹿的局面。在这么多的势力中以陈友谅和朱元璋两只队伍最引人注目。当时元军的主力对付北面的刘福通。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也开始了惊心动魄的一战。
据《明史》等史料记载。鄱阳湖大战。双方都投入了自己全部的兵力。朱元璋20万。陈友谅是60万。陈友谅的总体兵力是朱元璋的三倍。补充一点。陈友谅的水师队伍以战舰为主。而朱元璋的战船和渔一般。在巨舰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船大既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最大的坏处是行动不便。尤其是在狭窄的水道。而在这样的水道。小船的优势。明显大于巨舰。
公元1360年闰五月初一。陈友谅率领10万水军。越过朱元璋军队占据的安徽贵池。先后拿下太平、采石。连续的胜利让陈友谅忘乎所以。连朱元璋最简单的诱敌深入之计都没看出来。诱使陈军从开阔的大江进入狭窄的新河之前。朱元璋先是命令各路人马。在各处要地设伏。为其准备了一个大口袋。朱元璋本人。则率主力埋伏于卢龙山。
随后朱元璋依刘基之计。利用康茂才与陈友谅的关系。用出了无间道。朱元璋要他做的很简单:给陈友谅写一封。信中说。友谅啊。好久不见了。其实我早就想见你。早就想和你一起干。之前投了朱元璋。那是没办法。我在那旮旯过得并不好。时刻想念咱们之前在一起的好时光。如此机会来了。让我做你的内应吧。咱们里应外合。把姓朱的干掉。咱们会合的地方。就定在江东桥吧。以“老康”为暗号。到时候你叫声“老康”就行了。接到康茂才的信。陈友谅竟然毫不怀疑有诈。率领大军就出发了。
陈友谅是1360年五月初十。率军自采石抵达大胜港的。来到江东桥。他依约连叫几声“老康”。谁知无人应答。陈友谅这才明白。该死的老康忽悠了他。天真的陈友谅同志。看来“除了自己谁也别信”这句古话。你不记得了。朱元璋立即下达进攻命令。顿时伏兵四起。水陆夹攻。陈军遭此突然袭击。顿时大乱。争先恐后登舟而逃。最后陈军被杀死者不计其数。两万多人被俘。
1363年二月。张士诚围攻小明王所在之地安丰。朱元璋立即率兵救援。给了陈友谅趁火打劫的机会。集中60万水陆大军围攻洪都。本来朱元璋想来个长期抗战的。但是老天爷却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机会:连日的干旱。河水下降厉害。有的地方甚至已干涸。不利于陈军巨舰行动。陈友谅打不进洪都又不甘心离去。朱元璋一看机会来了。他先命令洪都守军继续坚守。然后联系徐达。让徐达放弃庐州。夹击陈友谅。同时得到消息的陈友谅立马撤出了洪都。第一时间与朱元璋鄱阳湖内相遇了。
经过了两三天的试探。双方各有胜负。总体来说朱元璋的小船吃的亏大一些。朱元璋见亲自出战几次都无功而返便采纳部将郭兴建议。决定火攻。在傍晚时分。朱元璋挑选400名勇士。让他们驾驶7艘装满火药柴薪的渔船。径直冲向敌舰。靠近后放火。转眼之间。陈友谅一百多艘巨舰化为灰烬。陈军死伤过半。被困湖中一个多月后。陈友谅扛不住了。决定冒死突围。据《明史·卷一百二十三·列传第十一》。焦虑不已的陈友谅刚将脑袋伸出。指挥反击。突然一支流矢飞来。“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传闻在当时发生了非常巧合的事。陈友谅在冒死突围的过程中。被流矢击中身亡。而的刘基准确的利用天象和逻辑分析。得出了陈友谅已经死亡的消息。然后。利用几千弓弩手射出带信的箭。主帅陈友谅战死的消息传开后。60万的农民军立马军心涣散。不战自溃。
结束语:陈友凉虽有60万大军 , 却早已人心尽失。所以主帅战死。就大面积溃退逃亡。而运气加上足够的智谋。成就了朱元璋的成功。
其他观点:
此事说来话长。且听我慢慢道来:中国自三代以来。得国正者。只有汉与明。这句话首先给了汉朝和明朝一个崇高的地位。而明朝的建立就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朱元璋。朱元璋作为一介草民。从底层坐到了皇帝。本身充满了传奇色彩。今天让我们来看一下朱元璋起兵后的一步至关重要的战役—鄱阳湖海战!中国为数不多以少胜多的海战。被无数名将作为经典战役来研究。
在朱元璋攻打了应天后。准备营建自己的帝国。以应天为基地逐渐开始向周边扩展。以巩固自己实力。朱元璋希望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并且有源源不断的供应。在1356年。朱元璋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旅。不断派自己手底下的将领攻城掠地。例如:让徐达攻打镇江。邓愈打广德。并且在次年。朱元璋亲自出马攻打宁国。其余各将领也继续分配任务。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地。在三年后。朱元璋基本上把浙江。江苏。安徽三地连成一片。建立了一个以自己为首领的区域霸主。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不能算是老大。陈友谅的军队。领土。人口等都超过他。随着领土的扩张以及朱元璋按照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的势力稳步上升。但这个时候。陈友谅开始对朱元璋搞事情了。在1360年。陈友谅把他的老大徐寿辉杀了。自己当了老大。并且称帝。国号汉。随后带着自己的全部军队来攻打应天府。但是谁知道朱元璋先派了自己的部下胡大海断了陈友谅的后路。又让自己的部下康茂才假装诈降。里应外合在应天城外大败陈友谅。这朱元璋就是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后。又顺势把太平。安庆等地都给纳入了自己的领地。到了1361年后。朱元璋又和陈友谅打了几次仗。均大胜。朱元璋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张。江西基本也被占领。与陈友谅的领土完全接壤。随时有可能爆发战争!
转眼到了1363年。张士诚让自己的手下围布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谋士刘基力劝朱元璋让他不要去救。但是朱元璋不愿意。这一步差点让朱元璋的称帝生涯彻底结束。在前往救援翰林儿的同时。陈友谅带着自己这几年整顿的家底60万士兵水军攻打江西的洪都(就是今天的南昌)。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关键的人物。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此人平日里花天酒地。当时南昌城内大约有2万的守军。许多人都准备投降和跑路了。朱文正振臂一挥。吾辈岂是败军吗?带领城内的守军和人民艰苦抵抗了整整俩个月。真是个天才!朱元璋带领20万部队紧急赶往。陈友谅带着自己的部队前往鄱阳湖迎战。陈友谅的船只巨大。并装有火炮。朱元璋损失惨重。但是朱元璋充分利用这一点。模仿曾经的赤壁之战。用火攻。陈友谅船只不易掉头。大量船只遭到了损坏。
双方整日交战。互有胜负。但是这个时候为夏季。鄱阳湖的水位不断降低。朱元璋的小船优势就出现了。于是朱元璋分散船只。全面包围陈友谅。并且派步兵陆续把湖北全境都给拿了下来。而这个时候陈友谅准备退回到武昌。打不过咱们就休战呗。反正我人多呢!但是。这个时候朱元璋的军事天分又显示出来了。他相信陈友谅肯定要突围。所以在湖口埋伏下重兵。果不其然。陈友谅中招了。满山的箭雨射向陈友谅的军队。真是天命所为。陈友谅一代枭雄被箭射死了。军心大乱。几十万大军四散而逃。朱元璋步步为营。在各个水路出口进行拦截。大量士兵被俘虏和杀害。至此。江南再也没有任何势力能够威胁到朱元璋了。这一战朱元璋20万打60万。打出了自己的风格。并为朱元璋统一江南埋下了基础。后来。朱元璋不费吹灰之力陆续兼并土地。直至统一南方!
其他观点:
1363年。张士诚出兵围攻“小明王 ”。朱元璋率兵前去营救。陈友谅感到吞并朱元璋的机会来了。便亲率60万水路大军向朱元璋的老巢应天(南京)进攻。将洪都(南昌)团团围住。洪都的守军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他率军拼死守城。坚持了3个月。朱元璋击退了张士诚后于1363年7月率20万大军增援洪都。陈友谅听说朱元璋赶来救援就撤围洪都。进入鄱阳湖。朱元璋赶到湖口。截断了陈友谅的退路。准备和陈友谅决一死战。扫平南方最大的障碍。
此时的朱元璋高兴万分。终于可以消灭陈友谅。身边的谋士刘基怕他轻敌便提醒道: “陈友谅仍有60万兵力。主公不可轻敌。他退守鄱阳湖是自恃水军比我们强大。妄图通过水战消灭我们。他造了几百艘战船。都是大船。大的可以容纳3000人。小的也可以容纳2000人”。朱元璋看着湖中陈友谅那一排排战船。回身对刘基问道:“先生可有破敌良策? ”刘基回道“打胜仗必须有勇有谋。他陈友谅有勇无谋。他这次必败”。当晚。朱元璋和诸将饮酒。徐达、常遇春等将领一再表示要同陈友谅血战到底。最后。朱元璋端起酒杯说道:“朱某未给各位荣华富贵。这次打败陈友谅后建造功臣楼。我让你们享一辈子福 ”。将士们也共同举杯道“誓死消灭陈友谅。为主公打天下万死不辞 ”。
第二天。朱元璋亲率大将徐达、常遇春等驾驶战船向陈友谅的大船发起进攻。结果大败而归。
被陈友谅的大船撞翻的小船就有上百艘。陈友谅把大船用铁锁连在了一起。朱元璋无计可施。
接连几天的战斗。朱元璋并没有占到大的便宜。反而自己差点战死。在指挥战斗中。朱元璋的旗舰搁浅了。受到了陈友谅的部将张定边的围攻。后来幸亏部将韩成穿上朱元璋的战袍投江。张定边把注意力都放到了打捞朱元璋的尸体上面了。放松了对朱元璋旗舰的进攻。使朱元璋逃过了一劫。
几天的激烈战斗后的一个傍晚。朱元璋和众将饮酒。一部将提议:“三国时诸葛亮用火攻曹操战船大胜。咱们也可以使用这个办法 ”。朱元璋说道:“这个法子是好。但是要有东北风。否则火会烧到自己的 ”。话音未落。谋士刘基说道:“主公。我今日观天象。今晚就有东北风”。朱元璋一听。大喜。
回道:“就用火攻之 ”。
黄昏过后。湖面上果然吹起了东北风。风势越来越大。朱元璋命水军廖永忠、愈通海率7艘渔船。船上装满干柴芦苇和火药。战船前部安置稻草人外穿军士衣服。士兵躲在草人后面。每船后拖一小船。供军士点火后撤退时使用。
这七条渔船顺着东北风向陈友谅的连环大船划去。陈友谅的水军。见只来了七艘渔船根本没有把它们放在眼里。就等着靠近后放箭。等到这七艘船靠近后。才发现上面全是草人。再上报陈友谅已经晚了。这七艘船霎那间抛出数十只铁钩。死死地搭在连环船上。随后火光冲天、火势迅猛。乘着强劲的东北风将连环大船烧起。烧红了半边天空。
随后。朱元璋迅速出击。大败陈友谅。陈友谅的两个兄弟和大将陈普略被烧死。士兵损失大半。
第二天。双方又开战。陈友谅瞅准朱元璋的旗舰猛攻。朱元璋无奈只得换船。躲避陈军的进攻。接连几天。陈友谅被朱元璋打得落花流水。手下的两员大将也都投降了朱元璋。
陈友谅只能退守湖中藏了起来。部队的人心被打散。兵士士气低落。双方僵持了一个多月。陈军的粮草也快用尽。此时的陈友谅百感交集。唯一的出路只能突围。
8月26日。陈友谅率军企图经由南胡嘴突围进入长江。但遭到朱军毁灭性打击后转道。欲经泾江。被朱军傅友德部伏兵阻击。陈友谅战死。5万兵士投降。
这次朱元璋和张友谅的鄱阳湖大海战。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战。朱元璋以20万大军战胜不可一世的陈友谅60万大军。使用谋略以少胜多。最终消灭了陈友谅这一劲敌。为今后开创统一大业扫清了障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008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朱元璋,鄱阳湖,自己的,战船,这个时候,明王,洪都,大船,来了,东北风
没想到大家都对20万VS60万,穷小子朱元璋,如何上演“逆袭记”?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导读:依题主所言。20万VS60万说的应该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最后以朱元璋的完胜而告终。这本来应该是一场没有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