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认亲真的靠谱吗?
原创

滴血认亲真的靠谱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电视剧中经常有滴血认亲的台词。甚至看到两个人把血滴到碗里、寻找失散多年的亲兄弟的情节。那么这种滴血认亲的方法真的靠谱吗?

先来看看古代的滴血认亲到底是怎么回事。

滴血认亲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两个人同时将血液滴到碗里。观察血液是否会融合到一起。这种方法最为大家熟悉。叫合血法。大概出现在明代。另一种叫滴骨法。就是把活人的血滴到死人的骨头上。观察血液是否能渗入。能渗入就说明是亲属。这种方法早在三国时期就出现过。

合血法与今天的血型鉴定相似。不过血型鉴定需要的是血液与抗体。而合血法需要双方的血液。实际上。不管是不是亲属、是何血型。只要把血液混在一起都会凝合。采用这种方法认亲显然不靠谱。

而滴骨法就比较有意思。此方法较少出现在电视剧里。毕竟真的挖出先人的骨头来滴血也瘆得慌。程序也比合血法复杂。因此不被大家熟知。暂且不论这个方法靠不靠谱。先来看看用滴骨法认亲的实例。这位实例就是南梁人萧综。

说萧综是南梁人。是因为他名义上是梁武帝萧衍的儿子。但在他自己看来。他是东昏侯萧宝卷的儿子。萧综的亲生母亲叫吴景晖。是萧宝卷的妃子。萧宝卷被杀、萧衍入主建康城的时候。吴景晖已经怀孕。偏巧不巧又被蒙在鼓里的萧衍纳了妾。于是顺理成章生下了萧综。

萧综被封为豫章王。深受宠爱。长大后萧综经常梦到一个人提头来见自己。这个梦困扰了他很久。把这人外貌向母亲吴景晖一描述。吴景晖也很害怕。这人不就是萧宝卷么。于是她将身世告诉萧综。并让他保密。萧综也不知道从哪听说滴骨法有效。于是弄来萧宝卷尸骨。用滴血一看。血液完全渗入。将信将疑的萧综又杀死自己亲生儿子。把他埋了后。掘墓滴骨一看。血液又一次渗进去。此后。萧综对自己的身世深信不疑。

萧宝卷的弟弟、萧综的叔父萧宝夤恰好逃到了北魏。萧综与其暗中联络。趁着一次北伐的机会也逃到北魏。被封为丹阳王。此后。萧综为自己的身世做了两件事。一是改名字。萧衍儿子的名字一律是绞丝旁。萧宝卷有个儿子叫萧诵。是言字旁。于是萧综改名为萧讚(赞的繁体字);二是为萧宝卷举哀。服丧三年。

身在关西、镇守一方的萧宝夤还专门派人观察过萧综的外貌。听说和萧宝卷长得像。也感叹不已。后萧宝夤反叛被杀。萧综则在北魏末年的乱世中出家为僧。后病死。

吴景晖嫁给萧衍后七个月就生下萧综。因此后人往往认为萧综是萧宝卷遗腹子无疑。不过萧综的滴血认亲实在是很荒唐。人死后。软组织会腐败。骨骼会白骨化。此时不管是谁的血液滴上去都会渗入。并没有科学依据。为了验证此事而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就更荒唐。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金陵物

其他观点:

滴血认亲这种事情。不光现代人认为不靠谱。古人也不是完全相信的。

(《阅微草堂笔记》)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读起来很有意思:山西有一哥们儿。把所有家当都托付给自己的弟弟。然后出外做生意了。可能是很有生意头脑吧。在外面也算是风生水起。还娶了老婆生了个儿子。十多年之后。老婆病死了。这哥们儿一琢磨。带着儿子回老家吧。准备安享晚年了……

结果。弟弟一看哥哥回来了。还带着一个儿子。就害怕哥哥把托付的财产都要回去。所以。弟弟就开始闹了。说这个儿子不是哥哥亲生的。是抱养的。没有资格继承财产……然后。这事儿就闹到了县衙。

知县也懒得花心思查证这种事情。于是就按照“滴血认亲”的方式。要确定哥哥这个儿子是不是亲生的。结果一验。两血相合。是亲生的。

然后。弟弟就被打了一顿。踢出了县衙。弟弟心里很不爽啊。觉得这个滴血认亲肯定不准。于是就拿自己的儿子做实验——结果是。他的血和儿子的血不能融合。

(电视剧里的滴血认亲)

弟弟就开始闹了。说知县用滴血认亲的方式。是不准确的。你看我亲儿子的也不行啊……

乡亲们都看不过去了:你家儿子是隔壁老王的。就你一个人不知道吧?拿出来闹丢不丢人?

结果。知县也怒了。把他老婆抓过来一吓唬。啥都招了。弟弟头上硕大一顶绿帽子。闪闪发光。于是。羞愧的逃跑了……

纪晓岚最后说。那些衙门里的老衙役都知道。滴血认亲也不准。比如说冬天把盆子放在雪上冻一段时间。或者夏天用盐醋擦拭盆子。把血滴进去就会快速凝结。怎么样都不会融合的……

滴血认亲肯定不靠谱。懂点科学常识的都知道。但是咱们回到古代。人们就完全不知道DNA是啥东西了。

保持血统纯净不仅是皇家贵族最关心的事情。普通小老百姓也希望辛苦养大的是亲儿子。所以就算不科学。也需要一套检测方式。

(电影里的滴血认亲)

最传统的就是看长相。这个方法最简单便捷且成功率极高。而且也是很科学的。所以古人很少玩滴血认亲。孩子稍微长大一些。街坊邻居就会说了:“你看这孩子。跟他爹长得一模一样。绝对亲生的!”

至于滴血认亲。你看纪晓岚那时候都不相信。民间看法可想而知了。不过电视剧喜欢玩这一套。毕竟一群人盯着盆子里的血看。还是很刺激的……

其他观点:

滴血认亲不科学

观众熟悉的“李府连环案”是《大宋提刑官》中很精彩的一段。宋提刑运用“滴血认亲”的方法验证出了和魁父女并无血缘之亲的事实。进而破获了李府连环案使和魁伏法。石岩彬说。“滴血认亲”是古代的检验方法。但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这种方法缺乏科学性。但由于当时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科学手段的缺乏。宋提刑将滴血认亲运用到法医勘验实践中已经很了不起。在宋提刑所处的时代仍不失为先进方法。

现代的\"滴血认亲'就要选用DNA亲子鉴定了(基因技术)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的理化结构

DNA是大分子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DNA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值升高;当变性核酸可复性时。吸光值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温度、有机溶剂、酸碱度、尿素、酰胺等试剂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使得DNA双键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

DNA复制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这种核酸高聚物是由核苷酸链接成的序列。每一个核苷酸都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以及一分子碱基组成。DNA有四种不同的核苷酸结构。它们是腺嘌呤(adenine。缩写为A)。胸腺嘧啶(thymine。缩写为T)。胞嘧啶(cytosine。缩写为C)和鸟嘌呤(guanine。缩写为G)。在双螺旋的DNA中。分子链是由互补的核苷酸配对组成的。两条链依靠氢键结合在一起。由于氢键键数的限制。DNA的碱基排列配对方式只能是A对T或C对G。因此。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就可以决定了另一条的碱基序列。因为每一条链的碱基对和另一条链的碱基对都必须是互补的。在DNA复制时也是采用这种互补配对的原则进行的:当DNA双螺旋被展开时。每一条链都用作一个模板。通过互补的原则补齐另外的一条链。分子链的开头部分称为3'端而结尾部分称为5'端。这些数字表示脱氧核糖中的碳原子编号。

事实上。原核细胞(无细胞核)的DNA存在于细胞质中。而真核生物的DNA存在于细胞核中。DNA片断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是单链的分子。严格的说。DNA是由两条单链像葡萄藤那样相互盘绕成双螺旋形。根据螺旋的不同分为A型DNA。B型DNA和Z型DNA。詹姆斯·沃森与佛朗西斯·克里克所发现的双螺旋。是称为B型的水结合型DNA。在细胞中最为常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01:05

    滴血,儿子,双螺旋,血液,自己的,碱基,缩写,弟弟,核苷酸,氢键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01:05

    没想到大家都对滴血认亲真的靠谱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01:05

    电视剧中经常有滴血认亲的台词。甚至看到两个人把血滴到碗里、寻找失散多年的亲兄弟的情节。那么这种滴血认亲的方法真的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