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观?
原创

你如何看待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观?

好文

热门回答:

这两句话出自苏轼的名词《定风波》。其实这两句不是连着的。一句是词上片末一句。一句是词下片末一句。

苏轼其人。

苏轼的大名。我们基本知晓。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生性乐观豁达。万事悠然于心任其风雨。譬如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他一生其实是风雨兼程。坎坷无数的。几起几落。生活也是几近潦倒。但他的词赋中。却难见到悲哀抱怨的意思。这与他自己人生观和性格有莫大的关系。

《定风波》其词。(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括号里是小序。说的是写这首词的背景。途中遇雨。而之前的雨具都没带。同行的人觉得在雨里淋着很狼狈。但是苏轼偏偏没有感觉。况且天气一会儿又晴了。于是想到自己的人生。颇有感慨。即兴就作了这首《定风波》。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其意。

字面意思为:一生中风风雨雨不断。是很平常的事情。不存在风雨之说也没有晴天之别。两个不在一处的句子。放在一起解释。看着确是有点费力。但放在整首词里。再结合词人的写作背景去看。就好理解了。

写这首词时。苏轼已经被贬到黄州到了第三个春天了。尽管如此。他无所谓贬与不贬。也不像范仲淹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只是就自己的人生感慨万千。却不见半分悲伤与落寞。所以一生风雨实平常。哪有风雨晴之说。

两句话。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尽显;两句话。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不愧是苏轼。不愧为大文豪!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看书和写字。感谢喜欢。感恩相遇在头条。

其他观点: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能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觉得李白潇洒。杜甫忧伤。看起来苏轼既豪放又风流。既快乐又潇洒。

事实上。苏轼所经历的人生坎坷。远远大于常人。个人认为远超李白、堪比杜甫;一个人看起来越是快乐。说明他经受的苦难越是深重——活不出来就是灭亡。活得出来就是自己的王。苏东坡用他的一生。活成了自己的王。为后世所景仰。

此时此刻

如果不了解苏轼的人。会想着团练副使也是一个官。有什么不好?

可苏轼是一代大文豪。曾被宋朝皇帝钦点的才子。也是欧阳修等当朝重臣极其欣赏的杰出青年。就因为太过正直。在党争当中竟成为牺牲品。


此情此景

1082年 。应是他到黄州的第三年。他和朋友春游。先遭遇了雨。被淋得狼狈;尔后雨过天晴。又让他感到欣喜。

于是。他落笔写下了著名的这首《定风波》。词牌名“定风波”。始词比喻平定社会动乱。词风豪健。正好符合苏轼豪迈洒脱的个性。

此词此意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下雨了!

在风雨里安步当车。还在山林里吟啸放歌。不是疯子就是伟人。苏轼自然不是疯子。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有着强大的内心和坚毅的力量。才会在风雨面前无所畏惧。

他的强大不是口号。人生的风雨远比自然的风雨更让人难以承受。而苏轼展现的便是饱经人生坎坷之后。归于自我的那份淡然和宁静。

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停了。

春天的雨就是这样。偶尔来一阵。过一阵又换个脸。给你个明媚。春天的风有点冷。吹醒了醉酒的诗人。让他看见了从山头上斜照过来的太阳。似乎特意迎着他而来。

于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刚刚还风里吹雨里打。现在却恍如一梦。回去吧!“也无风雨也无晴”。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天。天气而已。

诗人感慨风雨随性。刚刚还被春雨浇得狼狈。现在却有阳光相迎。这天气可是丝毫不能预测。其实。人生的际遇不也一样?

你以为身在低谷。永不得翻身。谁知道下一刻会不会雨过天晴、时移世易?起起伏伏本就是平常事。看透了。无所谓低谷无所谓高峰。人生而已。

言有尽而意无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的一首名词。虽不如《浪淘沙》那么大气磅礴。却自带一种傲骨。傲骨当中又有些许禅意。读来意义深远。品味无穷。

写词时。苏轼已经45岁。经历了母亲离世。爱妻病逝。父亲辞世。至亲一个个离去。苏轼饱受心灵之摧残;时局不稳。诗人又数次被贬、壮志难酬。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中年的他。少了锐气。多了豪气;少了倔犟。多了沉着;浮浮沉沉。已经不复在意。他一生与佛有缘。有诸多趣事流传下来。成为千古美谈。

不愧文坛大家。豪放派主要代表。若换作常人。也许一生碌碌、怨天尤人。可他不会。他只会涅槃重生。成为人中豪杰。写下不朽诗篇。

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神。知晓人生际遇无常。然后尽自己的力量。去最好的远方。谁说不可以呢?

:)加油吧!

其他观点:

我二十岁时候就很喜欢这句。还有“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句。后来读了有关苏轼的书《大江东去》才能明白苏轼在雨中跋涉的艰辛。更能体会到苏轼的豁达。苏轼是个实干派乐天派。面对人生诸多坎坷。都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又让我想到“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的“武林秘籍”。世间一切道理都是相通的。面对人生只有心不动。万物都随他去。所以。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天。只管“吟啸且徐行”就好。我也希望自己有这种乐观的心态。遇到困境时候。也能找到自己的东坡肉。荔枝。生蚝!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难入眠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09:36

    苏轼,风雨,自己的,人生,一句,无所谓,烟雨,狼狈,定风波,坎坷

  • 难入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09:36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如何看待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观?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09:36

    这两句话出自苏轼的名词《定风波》。其实这两句不是连着的。一句是词上片末一句。一句是词下片末一句。苏轼其人。苏轼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