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美剧《使女的故事》?
原创

怎么看待美剧《使女的故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最近。美剧观众可以说是进入了疯狂追剧的阶段:等待了两年的《西部世界》第二季终于回归;去年艾美奖的大赢家《使女的故事》也回归了。

《使女的故事》在艾美奖斩获剧情类最佳剧集、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五项大奖。更是在金球奖上拿下电视类最佳剧集和最佳女主两个奖项。

去年可以说是女性题材剧集井喷的一年。《使女的故事》、《大小谎言》、《傲骨之战》、《宿敌:贝蒂和琼》、《王冠》、《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以及《名姝》等优质热剧塑造了不同时代坚强独立、富有个性的女性角色。在这里没有玛丽苏的意淫。有的是对过去的反思、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隐喻。

《使女的故事》改编自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同名反乌托邦小说。由hulu制作出品。第一季就把小说所有的内容都讲完了。第二季虽然讲述的是原著之外的内容。但是从已经播出的两集来看。精彩程度丝毫不逊于第一季。豆瓣评分高达9.5分。烂番茄新鲜度达到96%。观众喜爱程度达到91%。IMDb上的评分达到了8.6分。

在这里要称赞一下《使女的故事》这部剧的镜头语言。画面看上去很精致。构图布局还有摄影灯光都有着电影的质感。

《使女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美国绝大部分已经沦陷。变成了一个由宗教组织把控的政权——基列国。由于环境污染、核辐射等原因。人类生育能力下降。即便能成功怀孕。顺利把孩子生下来。婴儿的存活率也不高。

眼看着人类后代繁衍缓慢甚至停滞。未来可能会面临物种灭绝的危机。基列国的高层指挥官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全国所有能生育的女人集中在一起。统一管理。

这些能生育的女子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使女。使女无疑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她们被规定两两结伴而行。有着统一的着装:身披红袍。头戴白帽。她们头上帽子的形状也是统治者为了方便管理。遮挡住她们的一部分视线。

使女的耳朵上都被打上了序列号。就好像贴了标签的商品一样。不同国家可以用来进行贸易交换。她们丝毫没有做人的尊严。

这些使女大多都是从各地被抓来的。她们一开始都会在莉迪亚嬷嬷那里接受专业的培训。

被洗脑后的使女相当于签了卖身契。她们沦为“行走的子宫”。被送到没有孩子的指挥官家中。为这些指挥官传宗接代。

按照规定。这些使女不允许用自己的真名。她们的名字是由具有从属关系的英文单词of(奥芙)和她们所服务的指挥官的姓构成的。比如女主的名字奥芙弗雷德(Offred)就是of+fred的格式。

如果使女在这家完成生孩子的任务。就会重新分配到下一家。名字相应有所改动。但是格式不变。前面依旧有奥芙两字。后面变成了新主人的姓氏。

使女每个月都要和指挥官来一次交配。统治者为了让这种强奸行为看起来理所应当。他们把这个举动神圣化。称之为“受精仪式”。

仪式需要指挥官、指挥官的原配妻子还有使女都在场。使女躺在指挥官妻子的两腿之间。象征着使女和妻子两人融为一体。三人以神奇又别扭的体位完成受精这一全过程。每个人都是一副生无可恋的冷漠脸。纯粹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毫无任何情趣可言。

讽刺的是。这个荒谬的受精仪式还是女主所属指挥官沃特福德想出来的点子。

使女生孩子的时候也是相似的体位。孩子快要生出来的时候根本不能甚至不配躺在床上。而是在一个可以容纳两人的椅子上。坐在指挥官夫人两腿之间生孩子。这样就好像把使女的子宫和夫人的子宫连在了一起。

在这之前发生了十分搞笑的一幕:使女珍妮在房间里痛苦的使劲。另一边指挥官夫人则用尽浑身解数在表演生孩子。旁边一众身着蓝衣的指挥官妻子们在配合她的表演。

孩子出生后。夫人就在床上抱着孩子。给孩子起名。接受众人的祝福。

使女珍妮拼命生下了孩子。却没有资格躺在床上。也没有资格做孩子的亲生母亲。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抢走她的孩子。

珍妮在刚被抓来的时候是最有个性的那个。然而再怎么反抗也总会有一种强硬的力量让你屈服。电棍殴打已经是最轻的惩罚了。对待像珍妮这样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必须要用重拳——挖掉一只眼。这样才能达到震慑和教化的双重效果。

珍妮所属的指挥官曾经承诺和她私奔。她满怀希望的生下孩子。最后得到的却是失望。于是。她偷走孩子想要跳河自杀。最后她被救了上来。等待她的将是使女们的公开处决。

第一季女主带头拒绝用石刑的方式处决珍妮。众多使女纷纷效仿。违抗莉迪亚嬷嬷的命令。使女的反抗和斗争才刚刚开始。

第二季承接第一季的剧情。这些违抗命令的使女被送往刑场。即将处以绞刑。当然。这又是莉迪亚嬷嬷给使女们上的一堂富有震慑意义的教育课。让每个使女体验一回濒临死亡的恐惧感。

在生育率急速下降的情况下。这些使女是宝贵的资源。在没有彻底榨干她们的剩余价值之前。又怎能轻易让她们得到解脱呢?

莉迪亚嬷嬷让违抗命令的使女们淋雨受罚。女主因为怀有身孕免于受罚。莉迪亚嬷嬷很好的利用这一点挑拨离间。她让一边喝粥的女主看着这些使女接受电刑惩罚。也让这些使女们看到带头违反命令的女主并未受到任何惩罚。

莉迪亚嬷嬷一开始看上去是一个无比恶毒的“容嬷嬷”。她对待这些使女们的手段太过严苛。稍微不如她的意。就动辄打骂甚至电棍伺候。

不过。当指挥官夫人拒绝让残疾的使女参加宴会时。莉迪亚嬷嬷站出来为残疾的珍妮争取参加宴会的机会。她说这些使女以牺牲自我成全伟大。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得到应有的尊重。

她在惩罚这些使女的同时也在为她们争取应得的尊重。珍妮在她的眼中。不过是一个犯错的傻姑娘。

虽然莉迪亚嬷嬷的所作所为让人无法饶恕。但仔细想想她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她不过是一个走火入魔的虔诚信徒。在得知女主怀孕后。她会激动的敲钟报喜。就好像是她自己怀孕了一样。

在基列国的统治之下。每个人都是可悲的存在。不光是女性。男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自由。

女主所属指挥官沃特福德的司机小哥尼克。原本是混迹于底层的废柴。后来他被组织高层人员看中。成为了以监督别人、获取情报为职责。为高层人员服务的天眼。

他喜欢女主。但是地位低下的他却对一切无可奈何。他甚至劝女主放弃抵抗。放弃他们之间的关系。直到女主怀了自己的孩子。他终于不再安分守己。

第二季女主在司机小哥尼克的帮助下成功出逃。她烧掉使女的衣服。不惜用自残的方式去除耳朵上带有标号的铁片。这个场面在全剧压抑的氛围之下无疑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存在。

那一刻她不再是奥芙弗雷德。也不是谁的附庸。而是做回了她自己——那个有老公有孩子已经怀孕五周的琼·奥斯本。

第一季中提到犯下重大过错的女性会被发配到殖民地清理毒性废料。辐射会严重危害到她们的身体甚至会令她们痛苦的死去。

第二季增加了殖民地的戏份。因为女同身份接受割礼的奥芙格伦还有免除石刑的独眼珍妮都被发配到此地。我们得以看到殖民地的面貌:这里的生活更加残酷。一边是戴着防毒面罩的监工。一边则是辛勤劳作痛苦不堪的女性。

第二季依旧是过去和现在的两条叙事线。女主在过去的故事线里经历了女性账户被冻结、女性失去工作被开除、国家遭遇恐怖袭击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这也说明基列国的政权从萌芽到垄断其实早有征兆。只是人们在安逸的环境中沉睡太久。完全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就这样放任垄断政权滋生。从量变到质变。等到人们完全意识到大环境的改变。想要幡然醒悟却发现为时已晚。这就是所谓的“温水煮青蛙”了。

原著作者阿特伍德曾经说过:“在这本书中我所用的所有细节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的。换句话说。它不是科幻小说。”

《使女的故事》中所描述的专制制度乃至人物原型。都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在当下已经发生或者将来可能发生。正是此剧对现实和未来的隐喻。让看过此剧的观众感到压抑和恐怖。

莉迪亚嬷嬷教导使女的一番话更是让人细思极恐:“你们现在可能觉得这不正常。但时间会改变一切。这会成为新正常。”或许有一天。看似不正常的事情会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那时在整个大环境下已经被洗脑的人类会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很稀松平常。

有人可能会说《使女的故事》是一部打着女权主义标签、绝对政治正确的美剧。这种说法过于片面。剧中看似荒谬的剧情却戳中了部分现实。也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当女性沦为了生育机器。男性就真的幸福吗?剧中处于底层的司机小哥尼克同样失去自由。身在高位的指挥官也没有正常的夫妻关系。更不用说能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了。

到那时。人性被扭曲。人权被剥夺。处于悲惨境地的已经不仅仅是女性群体。而是全体人类。

本文首发FIX字幕侠

其他观点:

《使女的故事》是一本由加拿大女性作家玛格丽特·爱特伍所著的反乌托邦小说。

这部美剧极具讽刺意味。其实现今很多中东的女性。以及非洲或者落后国家的女性。其实都没有得到基本的尊重。在这样男权集中的地方。不就是《使女的故事》讲的内容吗。

我们看到《使女的故事》里面的剧情很夸张。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剧中的女性地位。却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而且是正在进行时。 这正是《使女的故事》深刻的地方。把女性当做行走的子宫。

不说远的。就说我们国内以前的社会风气。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男的可以三妻四妾。女性裹小脚。

其他观点:

大家晚上好。我是十年。

去年春季档。资历根基尚浅的美国hulu(读音:葫芦。取自中文葫芦谐音)电视网。推出由伊丽莎白·莫斯领衔主演的剧集《使女的故事》。一经上线。备受瞩目。


根据著名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同名著作改编的本剧。具备严肃文学的内核探讨。涉及反乌托邦。女性人权、政教极权等故事主题。

中文版图书宣传版面&作家本人

作为2017年度风评最佳讨论热度极高的新剧。该剧从HBO(《西部世界》)Netflix(《怪奇物语》《纸牌屋》《王冠》)两位霸主的多部佳作重围中脱颖而出。双杀斩获艾美奖与金球奖。最佳剧集与女主等在内的多项大奖。

时隔一年。载誉归来的第二季如期而至——

《使女的故事》

The Handmaid's Tale

使女。是剧集的中心主体。而若想走进使女的世界。便要先从使女政策谈起:

作为典型「反乌托邦」内核类型的作品。战争。往往是不可或缺的背景起源。

剧中虚设美国在历劫核战争期间。一伙宗教组织趁乱夺取政权。并统建政教合一的极权国度———吉列国。

“独裁者发动战争。男人们因此难育”

受核辐射影响人口生育率暴跌。政教合一下的独裁权贵截取《圣经》中的典故。洗脑民众制定“使女政策”

即为:

征占具备生育年龄的女性。轮送到高官府邸服役(3年一轮换)生育。并在其妻子的配合下完成“受精仪式”

生育成为至高无上的政策。但女性却被物化到至为可怕的地步。

沦为生育工具的使女不过是“长着腿的子宫”

女主奥弗瑞得(Offred)身为使女中的一员。在被发配给弗瑞德(Fred)主教备孕后。随即相应改名为Of-fred。即为:Of(从属)Fred的附属物品。


而使女们与主人正室妻子的关系最为微妙:

妻子们妒忍配合丈夫与使女的“受精仪式”。又真切渴求使女受孕生育。一旦度过哺乳期便驱逐使女。

红衣的是使女。绿衣的为正室妻子。服饰等级区分。

首集中。自知丈夫不育的主教妻子不惜铤而走险。安排奥弗瑞得与家族司机暗合受孕。

如果说。独裁权贵的正室妻子被驯化与疯魔的程度还不够极致。

那么「红色感化院」中“教导”摧残使女们的嬷嬷则是彻底里外被男权洗脑的女性败类极权爪牙。以走火入魔的宗教观。从另一个纬度去反映暴政下泯灭扭曲的人性。

眼下回归的第二季。紧承首集季终奥弗瑞得因带头违抗石刑同伴的举动。以使女们被押送刑场作为衔接无缝的开场。

使女如牲畜般被对待的使女们面临集体绞刑处决。

当然。独裁政权怎肯牺牲稀缺的生育资源。这不过又是嬷嬷精心策划的“濒死体验式”驯化手段。

众人淋雨处罚的戏份从形式上。再次还原了季终的石刑场面。反复出现的使女围圈戏份。都在加深使女命运与共的悲惨处境。


日常围圈批*斗

同仇敌忾撕碎强奸犯

然而。嬷嬷所代表的极权就是要惩罚击垮一切试图反抗的联合力量与自由意志。

最先反抗带动士气的奥弗瑞得因怀有身孕免于刑罚。而毒辣善弄人性的嬷嬷则充分利用这一点。瓦解团结粉碎希望——

吃着热粥保胎的奥弗瑞得面对淋雨多时的受罚姐妹的镜头场面。有着一股颤栗的窒息感。

首季故事完全覆盖了同名原著的内容。而眼下回归的第二季剧情则是完全由作家与编剧全新创作。

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剧中隐去样貌客串

本季中。奥弗瑞得的出逃故事线令人意外振奋。焚烧使女服。自残取下使女耳标。都昭示着她决绝顽强的意志力。

除此之外。本季还着重新增了原著与首季捎带提及的罪犯被发配核战辐射区做奴工的故事线。

首季中处以“割礼”(切除外阴)的使女。以及免除石刑处决的“瞎眼使女”都被发配于此惨遭奴役。

对核战辐射区殖民奴役的展现。甚至比首季中两国之间以财物交易使女的剧情更加丑恶不堪。

总之。新一季的更压抑。更暗黑。故事的格局也更为野心宏大。

时代在前行。历史也可能会覆辙重演。极权则永未消亡。而贼心不死试图死灰复燃的独裁者在窃取我们自由人权时。往往采取如剧中所说的“温水煮青蛙”。

有部分观众质疑本剧故事近乎建立在“被迫害妄想症”的创作基础之上。利用极尽想象力的丑恶制度意淫女权主义。

然而。女权即人权。女性虽为的主体但却可置换理解成任意一项边缘弱势的群体。

政教合一的独裁者上台后。处死了宣传正统教义的牧师。处死了曾经的人流医生。处死了同.性恋……

对人权的不以为意。就是对独裁暴政的毫无警惕。

有时。人们质疑苦难可能是因身处平和之中太久。而那残酷的风暴中仍有我们需要关注的生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3:04

    使女,嬷嬷,指挥官,珍妮,故事,女性,女主,剧集,孩子,第二季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3:04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么看待美剧《使女的故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3:04

    最近。美剧观众可以说是进入了疯狂追剧的阶段:等待了两年的《西部世界》第二季终于回归;去年艾美奖的大赢家《使女的故事》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