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男人们都是如何要求女人们守节的?
原创

中外历史上,男人们都是如何要求女人们守节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在中国。失节的概念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准确的讲是宋明理学才严格的提出“饿死事极小。夫节事极大”。

先秦时期:贞节观比较淡泊。几乎没有失节一说。

原始社会时期。处于群婚状态:《淮南子.本经训》记载: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聘不媒。

西周时期。随着周礼的确立。对人伦交往已经有了诸多限制。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着书立说。尤其是儒家学说的确立。对妇女的贞节进一步提出诸多要求。汉朝董仲舒改造儒学后。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三纲五常逐渐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系统。维系了男子在家庭中的绝对地位。 汉唐时期:贞节观念逐步发展。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汉唐对妇女的贞节要求多是在婚姻期间。对女子童贞和寡妇守节的要求并不高。

汉武帝的母亲在嫁给景帝之前就在民间已结婚生子。唐朝女性没有受太多贞节观念束缚。人身与心灵都较为自由。唐朝公主再嫁的就多达二十三人!

(宋美女)

两宋时期:贞节观念强化。

宋朝皇帝赵佶就是青楼常客。但约会不是公开的。赵构逃难时与民女搞在一起被吓成阳痿。

宋朝官僚士大夫蓄养家妓。苏东坡、欧阳修等文人都蓄养家妓...《水浒传》里。潘金莲勾引西六庆。最后惨死。如此种种说明此时婚姻内的贞节观已渐渐强化。

婚姻内不守贞节是会被世人指责的。 明清时期:贞节观念到达顶峰。

明清时期。随着宋明理学的强化。“存天理、灭人欲”学说的体系化和世俗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价值观的灌输。对女子的贞节观念到达变态的地步。并从婚姻内的贞节。延伸到对童贞和寡妇守节的要求。

明清时期。妻子新婚之夜被要求准备白布以检验贞节。行房结束。如果白布见红。就说明新娘是处女;反之。则面临悲惨的人生: 被婆家人虐待。被遣返回娘家。受尽羞辱。更惨的是有的人会因此被活活烧死!

女子定亲后就算没有过门。也要为夫家守节。有的会被要求在婚期继续办完婚礼。没有新郎就用公鸡或抱着灵牌之类的代替。

寡妇再嫁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重则直接付出生命的代价。轻则背上终生都洗刷不掉的耻辱!

如果平民女子婚内出轨。通常会被剥光衣物接受杖责之刑。

之后可能被卖入青楼! 再来看看国外: 其实纵观国外的贞节观念与中国的发展进程大体相似。不一样的是对不贞节妇女的处理方法。

下面我就说一下国外是如何处罚不贞节行为的。 朝鲜惩罚失贞:烙脸!

朝鲜在失贞妇女脸上烙印。一辈子洗不掉! 马绍尔群岛惩罚失贞妇女:吃大便! 女子在婚后失贞。会被处罚当众吞下粪便!

匪夷所思的日本贞节观:新娘初夜要由新郎之外的男子来破身。

  这个贞节观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但肯定是女子的奇耻大辱!

印度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比德地区:堕胎女婴尸体会被喂狗。

有的女婴一生下来就会被勒死、溺死于开水之中。这个国家每年约80万的女婴还没有来得及看这个世界一眼就下了黄泉。

当然。这个社会是个马戏团。也许来到这个世界更为悲苦。 古代印度的女孩子。一般长到10岁就要嫁人。但是没有嫁妆嫁不出去。有嫁妆也不是幸福的开始。

印度从2005到2007年因嫁妆争议死亡的女性有8093人。2007年遭丈夫虐待未死者有7万多人。

在印度。丈夫烧死妻子不用死刑。坐几年大牢就出来了。 这个国家对女人似乎从来都没有厚道过。

最不幸的是印度寡妇:他们会被烧死! 后来英国占领印度后。见不得这种残忍的习俗。于1829年废除火烧寡妇的陋习。英国殖民者宣称:谁敢烧死寡妇。他们就绞死谁!

但是。印度的某些农村里。却并没有彻底消失。2006年。一位寡妇被活活被烧死的新闻震惊国人。

印度火烧寡妇的制度被英国人废除后。印度未过门就守寡的女子。和其他众多的寡妇因为宗教等各种原因。先后来到印度的维伦达文。即“寡妇城”。这里生活着近万名寡妇。

(印度电影《月亮河》剧照 )

这些死了丈夫的女人都会被家庭所不容。被家人抛弃。

生活在这里的寡妇几乎是与世隔绝。她们生活艰难。靠着别人的施舍勉强度日。有姿色较好的寡妇也会被迫从事地下情色交遇以维系某些人的利益或生存。

(寡妇城)

2017年。印度政府出台一些相关文件。鼓励寡妇再嫁。再嫁的寡妇可获得一笔不错的奖励。可是社会是否真的能接受他们?

出嫁后没有守寡的少女。命运可能也很悲惨。 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乌拉坦部落。如果结婚时新娘不是处女。就会被关进粪池。新娘往往会晕倒在粪便池里。

印度惩罚出轨的方法: 印度实行严格的种姓制度。实质就是一种等级制度。

同一等级的男女私通。要被砍掉两个手指。或处罚金。

如果私通双方的阶级不同。处罚方式如下: 低阶级的男子与高阶级的女子私通。男的被捉到的话下场很惨。躺在烧得通红的铁床上。用火烧除男根;女子的整个下身生殖器会用烧红的铁器灼坏!

热得中暑也不能扯下。 当然。面纱比起非洲的割礼。那实在是太温柔了。

残忍无比的非洲贞节观:割礼! 非洲原始宗教的禁欲主义。认为女子下身是肮脏的。女子的性趣是罪恶的。因此非洲实行割礼以保持女子的贞节。

手术大部分都是年长的妇女按着小女孩在家做的。没有任何麻醉就在女孩子最敏感、痛觉神经最发达的私处任意切除和缝合。

这些女孩子嘶声力竭的哭喊着直到晕死过去。 当然他们长大后。又给自己的女儿实行割礼。曾经的受害者又会变成施害者!

当然。有的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有的女孩子就直接死于手术感染或败血病了!

新婚时。夫妻交合时缝合的伤口被撕裂。过一久愈合。然后再过夫妻生活后又再撕裂。周而复始、非常残忍。

但可以确保女人的贞节。 割礼分布于东非多达15个种族、30多个国家之中。而且目前虽然联合国已经干预。但它依旧大范围盛行。

这种出自男子对女子贞节的需要的酷刑。让我觉得上帝当初造出男人。真是女人最大的灾难! 拿什么拯救你。无辜的女孩们?

阿拉伯国家处罚方法:要将失贞男女用乱石击死。 如果娶到的女子不是处子。直接用石头打死!

阿富汗对失贞的女子:新婚之夜如果发现新娘没有流血。那新娘会被休掉或处死。女方家还要用姐妹去顶替或给男方巨额赔偿以示谢罪。

(荒谬的欧洲贞节观:贞节带!)

这玩意出现于欧洲中世纪。一直延用到17—18世纪。丈夫外出时。让妻子戴上贞节带。钥匙在丈夫手里。只有打开贞节带的锁。卸下贞节带。才能交合。

拉伯雷的《派特克鲁儿的故事》中就记录了贞节带。 当然。欧洲的贵妇并不像亚洲的妇女那样温顺。丈夫出门远行后。他们很多人用钱买通锁匠。配置钥匙。然后就开锁和情人享受生命的和谐了。

什么样的锁能锁住女人的心呢?

没有爱情。何来忠贞? 同样。在今天的社会里。如果没有爱情。婚姻也锁不住贞节!

其他国家处罚失贞的总体情况:火刑、活埋、切臂等等。 从古至今。男人们想尽各种办法来惩罚妇女的不贞或出轨!但如果没有男人。女人会失贞吗?

  上帝创造女人时。是希望男女相亲相爱。免受孤独。

可是男人们却因为自己的狭隘。残害她们、羞辱他们!谁创造了万恶的男人?

谁又能拯救那些哭泣的女孩子? “性”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男女之间发乎情。止乎礼。 贞节观在开始之初。其目的是排除性紊乱。建立道德的人文秩序。

但是。后来贞节观发生了变化。成为压迫妇女的锁链。

在思想解放的今天。不合理的、压迫人的贞节观应该全部否定。

现在。性观念的更新淡化了人们的贞德观。结出了纵欲的恶果。各种性疾病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艾滋病的患病人数在一年年的递增。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家庭的不稳定。更加深了人们的危机感。使人们越来越不相信感情。社会也更加趋于冷漠化。人们在精神上也愈发的冷漠……

参考文献: [1] 梅晓焰.传统贞德观的现代嬗变.苏州大学。2010.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陈贤

其他观点:

1.守宫砂。便是用朱砂喂养野生壁虎至七八斤。吃了朱砂的壁虎皮肤颜色会渐渐变成红色。之后将其捣碎。将捣碎的液体涂抹在手腕上。呈现的赤红色的点便是守宫砂。守宫砂不会消失。除非与男子行鱼水之欢。破了处子之身。正因如此才命名为守宫砂。

2.爱的枷锁。这个方法很自私。有士兵便是让妻子穿上这种有枷锁的东西。只有自己有钥匙。这便保证了妻子不会红杏出墙。也没有办法红杏出墙。而士兵若死在战场上就代表女子要穿着这种东西守一辈子寡。

3.缝合术。用针线把出轨女子组的门户封闭起来。让她再不能行房。这种方法卑鄙下流。剥夺了女子做女子的权利。

4.有无落红。在阿富汗的一些地区。一直流行着“落红”崇拜。男子娶亲。新婚之夜合苞要“见红”。新娘有没有因处女膜破裂而流血。这件事成为第二天早上大家最关心的事。大家把整个贞操问题都放在性器那“一层薄膜”。如果新婚初交未见“落红”。即被视为不贞女子。新郎可以把不贞女子休掉。甚至可以把她处死。女方家庭不得有任何异议。还要将新娘的妹妹送去顶替。这种落红监别法也有其缺点。一则不落红不一定就表示不贞。因为处女膜会因其它剧烈运而破裂。不是只有发生性行为才会破裂。二则落红也不定表示贞洁。因为现在许多医院都可以替女人施行处女膜整型手术。把非处女变回到处女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3:06

    贞节,寡妇,印度,女子,割礼,妇女,的是,守宫,时期,新娘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3:06

    没想到大家都对中外历史上,男人们都是如何要求女人们守节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3:06

    在中国。失节的概念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准确的讲是宋明理学才严格的提出“饿死事极小。夫节事极大”。先秦时期:贞节观比较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