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伊甸园,乌托邦,诺亚方舟有什么区别?
原创

桃花源,伊甸园,乌托邦,诺亚方舟有什么区别?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桃花源是避世之地。

伊甸园是欢爱之所。

乌托邦是理想之国。

诺亚舟是迁移之舟。

侧重点不一的!

所谓避世。名为避秦之暴政。实为出世。即厌恶人间。讨厌争斗。淡泊名利。是以鸡犬相闻也。多应用于名士隐居。或者远离尘世之意。

伊甸园是色情男女欢好之所。虽原为世界之初。但后引伸为男女之间初尝禁困。更有纵欲享乐。不思凡间之意。此为情爱之地。

乌托邦有些近似于共产主义。充满着文人的无限YY。而这个YY背后实际上是人文的悲哀情绪。有些近似于中国的桃花源。

诺亚方舟是人类最后的希望。算是人类被贪婪和文明所毁灭。然后需要逃离地球并且重建一个世界。

其中区别如下

桃花源倾向于逃避。

伊甸园倾向于驱逐。

乌托邦倾向于居住。

诺亚舟倾向于逃离。

或者

桃花源倾向于失意的人想要进去。

伊甸园倾向于快乐的人不想出来。

乌托邦倾向于居住的人不想离开。

诺亚舟倾向于世人的不得不离开。

或者

桃花源只是一村落。

伊甸园只是一个家。

乌托邦只是一个城。

诺亚舟只是一个舱。

或者

桃花源一般人无法找到。

伊甸园出来了就回不去。

乌托邦每个人都能居住。

诺亚舟少部分人逃出来。

或者

桃花源只属于不得志的文人。

伊甸园只属于刚欢好的男女。

乌托邦却属于每个世间之人。

诺亚舟只属于人间精英阶层。

或者

桃花源很宁静。

伊甸园很浪漫。

乌托邦很和平。

诺亚舟很迷茫。

其他观点:

桃花源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臆想出的一个理想境界。那里与世隔绝。桃花成片。环境清幽。人们自给自足。衣食无忧。邻里和睦。安谧和谐。自得其乐。与当时的现实黑暗。民不聊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居住在桃花源的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并非传说中的神仙。说明桃花源不仅是陶渊明一人之所想。同时也是当时的老百姓所期待的。奈何当政者贪婪昏庸。陶渊明也只有在文字中聊以慰藉。幻想一下罢了。

伊甸园是《圣经》里的乐园。园内有潺潺流水。琼林玉树。硕果累累。是许多人向往的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环境。

《圣经》中记载:耶和华在创世第六天根据自己的形体用尘土塑造出了男性亚当。在亚当熟睡时。耶和华从亚当体内抽出了一根肋骨。创造出了女人夏娃。上帝令亚当夏娃看守伊甸园。他们可以吃院内的任何果子。唯独不能碰善恶树上的果子。起初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内生活的无虑无忧。逍遥自在。但是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夏娃受蛇的驱使。偷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她还把一颗果子拿给了亚当。亚当夏娃因偷食禁果。犯下原罪。被上帝逐出了伊甸园。因此基督教中有“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罪”的说法。只有行善积德才能够获得救赎。

乌托邦首次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理想国》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作品《乌托邦》中也描绘了一幅乌托邦式的生活画面:人人平等。按需分配。财产公有…… 现在理解的乌托邦是一种想象的。理想的生活环境。也可指某些极好的但却不容易实现的愿望等。

诺亚方舟是《圣经》里的故事。故事的大致情节:上帝造人后。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残暴的人以及他们的邪恶行为。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位叫诺亚的好人。上帝决定用洪水消灭掉人类。却通知诺亚建造一艘方舟以躲避洪灾。就在诺亚建好方舟之际。洪水涌现。诺亚和家人以及动物一起逃进方舟躲避洪水。诺亚方舟一般用来形容躲避灾难。保全自己并重获新生的佳境。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9:11

    乌托邦,桃花源,亚当,伊甸园,的人,倾向于,诺亚,诺亚方舟,夏娃,方舟

  • 笑红眼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9:11

    没想到大家都对桃花源,伊甸园,乌托邦,诺亚方舟有什么区别?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9:11

    桃花源是避世之地。伊甸园是欢爱之所。乌托邦是理想之国。诺亚舟是迁移之舟。侧重点不一的!所谓避世。名为避秦之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