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时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屠夫刀子、营业员”是指什么?
原创

生产队时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屠夫刀子、营业员”是指什么?

好文

热门回答:

当时的确有这个顺口溜。

解释一下具体含义:

听诊器。说的是赤脚医生。那时候头疼脑热。没有钱去大医院。只能找村里的赤脚医生。比如感冒了。他可以开上三片阿司匹林。吃上很快就好。不用说。赤脚医生是很吃香的。

方向盘。指的是拖拉机驾驶员。一来。开拖拉机不用干农活。在大姑娘看来是一种高大上职业。特别有面子。二来。那时候没有什么先进的交通工具。有时候进城可以捎上一程。或者捎着拉些东西。算是有一定权力的人。

屠夫刀子。指的是屠宰场工作人员。那时候农民肚子了油水少。割猪肉的时候。如果和屠宰场的人有点远房亲戚关系。可以央求刀下留情。多割点肥肉膘子好炼油炒菜。如果没有关系。那只能多割瘦肉。没办法炼油了。

营业员指的是供销社门市部的店员。那时候各种物资少的可怜。几乎什么东西都供应不足。例如家里孩子多。煤油灯烧油就多。可煤油(所谓洋油)是限量的。有个营业员。可以“走后门”稍微多买点。不然的话学生晚上做作业。没有灯油。就有点麻烦。



其他观点:

\"听诊器、方向盘、屠夫刀子、营业员\"。这是70年代的顺口溜。

\"听诊器\"指的是乡里的医生。那时候乡政府也有医院。谁家里有了病人。就去请医生。医生看完病你得酒菜招待。当医生的能吃上。有口福。人们都羡慕。

″方向盘\"说的是开拖拉机或气车的司机。那时候。各乡镇都有农机站。农机站有拖拉机。也有的地方有汽车。开车的司机是个令人眼红的职业。出行坐车。拉煤等等。有个司机非常方便。

屠夫刀子是县城副食品卖肉的职工。他手里的刀子在割肉时、掌握着肥与瘦。那时候的人都要割肥肉。不熟悉他给你割的是瘦肉。

那个年代的猪都要卖到县副食品去。根据猪的肥瘦分3个等级。一个等级一个价格。一头百十斤大的猪卖个3等价。四十多块钱。村里杀猪、杀羊要交\"割头捐\"。每杀一头交3元。

营业员是指商业局和供销社下设的门市部里的售货员。各种疏菜、食品都很紧张。没熟人买东西很不方便。

医生、拖拉机手、汽车司机。卖肉的。营业员都成了热门岗位。人人羡慕。个个眼红。

这四种职业在当时着实让人喜欢。女孩们着意梳头打扮。在这些人面前一展质朴。而有幸站在柜台里的小伙子。使劲挑。喜欢哪个一准能成。

这几种职业红级一时。到80年代中叶就再没人提了。



其他观点:

客观的说。生产队时期也是非常困难的时期。由于新中国成立时间太短。一切基础建设还不完善。国民经济初具雏形。很多生活物质。都是以计划的形式供给。

生产队的解散。距今已有四十多年。很多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应该有所记忆。那时候粮食短缺。人们在填不饱肚子的情况下。还要参加繁重的劳动。因此很多人都向往着有一个好的职业。即可以不那么劳累。又可以有稍高的经济收入。

对于这种对特殊职业的羡慕与向往。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顺口溜流传。那时候我们这里流传的顺口溜是:一天吃一钱。饿不死饮事员。一天吃一俩。饿不死司务长。

“听诊器、方向盘、屠夫刀子、营业员”。单从字面我们就能理解。这是代表着四个不同的职业:乡村医生、车辆驾驶员、杀猪的、农村供销社营业员。

在大集体时期。所有的行业都是公有制的。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员。又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他们都是按全勤最高工分记工。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工资补助。

这里所说的四种职业。都是具有营业性质的。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而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员。肯定的也能有外块。经历过那时期的人都知道。这些行业人员的家庭生活。要明显的高于普通家庭。

那时候对于这些特殊职业的从业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但有专业的技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根红苗正。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是梦想和奢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难拥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9:27

    那时候,营业员,职业,的是,听诊器,的人,刀子,都是,顺口溜,屠夫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9:27

    没想到大家都对生产队时顺口溜“听诊器、方向盘、屠夫刀子、营业员”是指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19:27

    当时的确有这个顺口溜。解释一下具体含义:听诊器。说的是赤脚医生。那时候头疼脑热。没有钱去大医院。只能找村里的赤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