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韩安国是法家代表人物。同时又兼具儒墨之风。法家人物基本有两个共性:一是有能力;二是品行受质疑。韩安国大体也是如此。他的能力主要体现识别人才的能力、看穿时局的能力、危机公关的能力和统兵御边的能力。
韩安国的“四才”
识才、举才之能
对政治家而言。识人用人恐怕是第一要务。汉武帝就是当时最具识人眼光的牛人。他所器重的韩安国。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
“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西汉官员选拔。有举孝廉、举贤良方正、举茂才等多种方式。举孝廉侧重于品行。举贤良方正侧重于才学。举茂才侧重于特殊才能。我们无从得知臧固和郅他的信息。但是从壶遂身上。大致可以看出韩安国对人才的标准。
壶遂有两大才能:一是通律令。二是通历法。既是法律专家。又是天文历法专家。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太初历》。就是在他和司马迁等人的组织下修订的。
由此可见。韩安国崇尚实用性、技术专家型人才。这个标准既符合韩安国法家的身份。又与当时的治国方略基本吻合。
“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壶遂官至詹事。天子方倚以为汉相。会遂卒。不然。壶遂之内廉行修。斯鞠躬君子也。”
他闭口不谈壶遂的技术水平。而是说他“深中隐厚”和“内廉修行”的“鞠躬君子”之风。可见韩安国关于人才的标准不是一般的高。既要有济世之能。还要有比天之德!这就是稀罕物种了。韩安国能有识宝的眼光。还要有举荐任用的能力。只能用一个话来形容他: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看穿时局的能力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
大略。就是卓越的看透大局的能力。七国之乱爆发后。韩安国坚决站在中央政府一边。力挺梁王刘武做屏障先锋。就是典型的例子。梁国与吴楚毗邻。最先能感受到七国之乱的压力。也最容易产生思想混乱。如果不能看出七国的虚张声势。很难坚持自己的信念。
七国之乱后。刘武受公孙诡和羊胜的挑唆。僭越妄为。韩安国几句话就说得刘武醍醐灌顶。痛哭流涕。从利益的陷阱里拔出来。如果没有韩安国穿透时空的预见。恐怕越陷越深的刘武。早晚会酿出另一起国家大乱。
危机公关的能力
梁王刘武与汉景帝的矛盾。其实远比《汉武大帝》描述的还要严重。稍不留神就是引发汉帝国动乱的祸源。韩安国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作为梁国大夫。他既有辅佐匡正梁王的责任。也有维护汉帝国的义务。考虑到汉帝国家天下的本质。他还要兼顾皇家血缘之亲。这个度很难把握。偏废有违法度。一味公事公办又会激化矛盾。看着公正。其实解决不了问题。甚至有抱薪救火的嫌疑。
韩安国把梁王的骄横违制。硬是涂脂抹粉。描绘成刘武对汉景帝的忠心。和对皇恩的过度炫耀。在这种情况下。汉景帝不知不觉地放松了对弟弟的戒备。
同时韩安国又站在“法度”立场。严厉的之处。他这种过度消费“亲情”。早晚会把自己带向绝路:
“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语曰:‘虽有亲父。安知其不为虎?虽有亲兄。安知其不为狼?’今大王列在诸侯。悦一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王。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而大王终不觉寤。有如太后宫车晏驾。大王尚谁攀乎?”
统兵御边之才
韩安国有过两段统兵打仗的经历。一段是七国之乱。奉命保卫睢阳。一段是驻扎北境。抵御匈奴。其中。七国之乱的表现。让他声名显扬:
“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扞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吴楚已破。安国、张羽名由此显。”
马邑之谋。汉武帝分兵四路阻击匈奴。韩安国就是四路人马的统帅。其实韩安国是极不赞成对匈作战的。在这种状况下。汉武帝依然安排他做统帅。可见汉武帝对韩安国军事能力的信任。
晚年的韩安国不得志。由于与汉武帝对匈作战的方略不合拍。他被迫出守边疆。由于坚持停止军屯。恢复边境农业生产。受匈奴人袭击。遭到汉武帝切责。郁郁而终。
韩安国的“二德”
传统的法家思想代表者。往往表现得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所以他们大多是尖刻、寡恩、阴鸷、狠毒之徒。功业大成之日往往就是他们遭遇清算之时。
韩安国却表现出与法家人物不一样的品性特质。这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他在学习法家思想的同时。又同时兼修杂家。深受儒墨之法的熏陶。不缺仁爱、和平的思想基因。另外。韩安国主要学习韩非子的思想。较少涉猎法家的权谋之道。
韩安国的宽仁。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他入狱期间。遭受狱吏侮辱: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
还记得李广不?当年被罢职后出城狩猎。回来晚了被城门卫挡在城外。李广自报家门。卫士也没拿他这位落职的将军当回事。害得李广在城外露宿一夜。后来李广复职。强行带这位城门卫出征。并找了个借口杀了他。
韩安国的“广博”也随处可见。比如他举荐的人才。大多才能德行比他出众。丝毫没有狭隘的自我。又比如。他在协调梁王与汉景帝、窦太后关系时。说得泪流满面。甚至痛哭流涕。其实都是一颗广博的爱心。
在汉匈问题上。韩安国明显受到墨家“非攻”和“兼爱”的思想。主张以和亲的方式解决问题。先不管能不能解决问题。至少这个思想。体现的就是韩安国的“博爱”。因而。他在守北境的时候。非常关注民生问题。主张尽可能地恢复生产。保障老百姓的生计问题。
韩安国的“智意”
韩安国一生。有三件事受到诟病:
1.贪财好货;
2.贿赂田蚡谋职;
3.东朝廷辩时左右逢源。
第一条准确地说应该叫“爱财”。贪。是指有贪墨行为。实际上韩安国为官并没有贪污受贿的记载。
第三件事东朝廷辩。韩安国左右逢源。既不帮窦婴。也不帮田蚡。抛出一句“唯明主裁之”。把皮球踢给汉武帝。其实。我们回到东朝廷辩的经过。就会发现。这件事根本不需要辩。汉武帝心里明镜似的。之所以来个东朝廷辩。其实就是汉武帝耍滑头。想拿大臣们当枪使。
汉武帝拿韩安国等人当枪使。韩安国凭什么配合?这种事本来就是皇室内部的事。大臣们谁参与谁倒霉。你这不是坑人么?所以。你把皮球踢过来。我就完美的再给你踢回去。
做臣子需要忠诚。但是不能愚笨。更不能愚昧。伴君如伴虎。再没点自我保护的能力。天生不就是皇帝的靶子吗!
以今人眼光看韩安国
古人看待问题。其视角受历史局限性严重。常常被道德和利益立场牵制。我们不存在古人的儒家士族立场。也不存在忠君限制。更没有当时的道德立场左右。所以。我们更能公正地看待韩安国的为人。
其他观点:
韩安国出生在梁国成安县。从小好读书。为人机警。善于辩论。在名师田先生精心教导下。学习成绩十分出色。成为很有名的学者。
梁孝王刘武闻名将韩安国招至麾下。任命韩安国为中大夫。替梁王出谋划策。韩安国以自己的实力取得了刘武的信任。成为刘武的得力助手。
七国之乱时。梁国被叛军围攻。形势危急。韩安国亲临前线指挥。多次化解叛军的攻势。令吴楚叛军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随着七国叛乱被平定。韩安国也被天下人所熟知。
景帝和刘武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窦太后十分喜欢小儿子刘武。刘武也恃宠而骄。出行的仪仗堪比天子。景帝大为不满。但由于有母亲窦太后的庇护。景帝只能暗气暗恼。
洞若观火的韩安国很为梁王着急。他以梁国使者的身份去晋见馆陶长公主。他用声泪俱下的表演和文彩四溢的说辞。成功的打动了馆陶长公主。馆陶长公主通过太后把韩安国所说的话传给了景帝。景帝从此与梁王冰释前嫌。和好如初。太后和梁王都很感谢韩安国。
韩安国曾因犯罪被下狱。狱吏对韩安国百般羞辱。韩安国对他说:″你不知道死灰也会复燃么。\"狱吏笑道:“你若复燃。我就一泡尿灭了你。\"
不久韩安国就被再次起用。狱吏惶恐不安的前去谢罪。韩安国对他笑了笑说:“你的那泡尿呢?\"狱吏吓得不断的磕头。韩安国向他摆摆手说:″你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我去惩治。″十分大度的放过了狱吏。并未去为难他。刘武去世后。韩安国也随之赋闲在家。
建元年间。武安侯执掌大权。韩安国通过贿赂武安侯获得北地都尉的职位。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韩安国任御史大夫。大行王恢向汉武帝提出攻打匈奴的建议。韩安国极力反对出兵。并说出了自已的见解。群臣支持韩安国的居多。武帝暂时打消了进攻匈奴的想法。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王恢的武帝提议。用雁门马邑的商人聂翁壹做间谍。来引诱匈奴的军臣单于。汉军则在马邑埋伏了三十万的大军。静待匈奴人上钩。韩安国作为护军将军随军行动。
狡猾的军臣单于在离汉军埋伏圈不远的地方抓获了一个汉朝的小官。从而得知了汉军的埋伏计划。吓出一身冷汗的军臣单于。一溜烟逃了回去。汉军的伏击计划落空。
韩安国当了四年多的御史大夫。丞相死后。韩安国代行丞相职权。其间因为跌伤脚踝不能上朝。武帝另用他人担任丞相一职。后来韩安国任材官将军。驻渔阳。匈奴来犯。韩安国与之接战。因兵少难于取胜。只得退守。匈奴人大肆劫掠后离去。武帝对韩安国很不满意。将他调往匈奴活动更为频繁的右北平。
官职一降再降的韩安国本已很郁闷。匈奴人又打上门来闹事。更让韩安国心烦。忧愤成疾的韩安国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韩安国为人机智圆滑。又不失厚道。有人将他与陈平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极有智慧的人。韩安国文武双全。胸具韬略。很有战略眼光。但却仕途坎坷。数次因病错失升迁机会。他虽然贪财。但他举荐的人才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贤士。他还有过行贿求官的污点。但汉武帝对他的评价依然很高。
其他观点:
韩安国。西汉名臣。擅长杂家学说。初事梁孝王。在抵御“七国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又多次帮助梁孝王化解危机。
田蚡当政时。韩安国“以五百金物遗蚡”。被举荐给太后。皇帝“亦素闻其贤。召以为北地都尉”。韩安国入朝后。率部平乱。升御史大夫。
后来。“匈奴来请和亲”。汉武帝令群臣讨论。韩安国舌战群儒。力主和亲。使大多数人赞同。“于是上许和亲。”
在窦婴与田蚡的权力争斗中。韩安国选择中立。让皇帝裁决。并开导田蚡使其认错。
其后。他因多种原因被疏远降职。又因辖区常遭匈奴欺侮而自愧。抑郁成疾病亡。
概言之。韩安国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足智多谋。他自己贪腐。却敢于举荐比自己高明的廉士。深为士人称道。连汉武帝都认为他是治国人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207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安国,汉武帝,匈奴,狱吏,太后,法家,能力,馆陶,单于,之乱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韩安国,他的能力怎么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韩安国是法家代表人物。同时又兼具儒墨之风。法家人物基本有两个共性:一是有能力;二是品行受质疑。韩安国大体也是如此。他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