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楚辞有两个概念。①楚辞是一种文体。楚辞。亦作“楚词”。本为楚地歌谣。有诗论者说:“楚辞者。楚人之辞也”。这里的楚人具体是指:“屈原及其跟随者”。
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有主名的大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和屈原争第一。大约生于公元前343年。初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后来。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屈原愁愤幽思而作《离骚》。《离骚》皆是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谓之楚辞。其后虽有许多非楚人作楚辞。虽未必皆纪楚地。名楚物。然其作楚声则皆同。
《诗经》时代之后。继之于《诗经》就是楚辞的时代。
②《楚辞》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剖析注释章句。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和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辞赋。全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余各篇均承袭了屈赋的形式。作品具有楚地文学特色。故名《楚辞》。
《楚辞》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和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与古朴的《诗经》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比较活泼。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与《诗经》相对。分别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鼻祖。
楚辞用辞跌宕神奇。其思缱绻恻隐。义兼《风》、《雅》。其它词赋不可与之相比。於是楚辞代《诗》而兴。蔚然成家。
《诗经》的影响。至秦汉已微。虽高居圣经之林。然而在文学上的影响却已经不是很深广了。而《楚辞》的影响至深且久、至巨且广。因为汉代是“辞、赋”的时代。自汉、魏、晋、宋、齐、梁、陈。自隋唐以至明清。几乎没有哪一代的作家不模仿《楚辞》而作诗。辟如项羽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刘彻的“草木黄兮雁南归”。“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等等。
请欣赏汉高祖刘邦作的具有楚辞风韵的《大风歌》。有诗论者认为。刘邦的《大风歌》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楚辞。只是有楚辞之韵的楚风。
《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请欣赏汉武帝刘彻楚辞题材的《秋风辞》。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军事才能和文学水平出众。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楚辞》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极大。后世诗人变更了强劲而不易流转的四言格式。变更了纯朴短促的民间歌谣。变更了教训式的格言诗。变更了拘谨素质的作风。诗人们大胆的诉说出自己抑郁的情绪。开始婉曲入微。真挚美丽的倾诉。
其他观点:
覆水难收的故事。为楚辞的传播增加了趣味性
汉代曾经有一个叫做朱买臣的读书人。天天读书。不去谋生。他的老婆看不下去了。言语羞辱他一番。大概就是:“你天天就知道读书读书。也不去赚钱。读这些东西能当饭吃吗?”然后他的妻子就离开了他。
不料。朱买臣用实际行动告诉她。这东西还真能当饭吃。因为他会读《楚辞》。而被汉武帝刘彻欣赏。入朝做官。这个时候他的前妻又来找他要求复合。朱买臣马前泼水。意为覆水难收。拒绝了他的前妻。
汉代《楚辞》曾被当做儒家经典
《离骚》在汉代被称作《离骚经》。很多人把它当做儒家经典来看待。所以后面加了一个“经”字。也有人反对这一观点。所以二者之间就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
淮南王刘安做了一篇《离骚传》。认为《离骚》兼具了“国风”、“小雅”的长处。好色不淫。怨诽不乱。所以是一部具有儒家思想内涵的著作。
王逸认为。屈原就和古时的诗人一样。他的作品是根据儒家经典来写成的。并列举了其内的一些语句。与《易经》等儒家著作联系起来。
汉宣帝说《离骚》的内涵完全符合儒家的思想。
然而。有一个人站出来表达了不同的意见。这个人就是《汉书》的作者班固。
班固认为。屈原创作楚辞这一类作品。是为了卖弄自己的才学。即“露才扬己”;在楚王那里受了点委屈就沉江自杀。这就是以死来表示对国君的不满。即“忿怼沉江”。里面所记载的事情和《左传》等儒家经典也对不上。哪里能算做儒家经典呢?
楚辞不是儒家经典。但其地位并不因此而衰减
通过这些文人的口水仗。楚辞的热度也就越吵越高到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对其《楚辞》一一点评。并做了一个详尽分析。认为楚辞不是儒家经典。但质量极高。并留下了八字评语:
取熔经意。自铸伟辞。楚辞的地位还和屈原的文化内涵相关
屈原在古时就是爱国的代表。所以历代文人在表述爱国热情的时候都难免联想到屈原和其作品。因为屈原的象征意义。所以楚辞的地位自然就被抬得极高。
当然。这也和楚辞自身的确精美异常有关。对后世汉赋、七言乐府诗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另一发源。
其他观点:
《楚辞》和《诗经》一样都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与《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不同。《楚辞》主要以屈原的作品为主。而屈原不畏逆境、特立独行的节操。被历代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广泛认同。
1、《楚辞》的句式结构比《诗经》更自由而富于变化。并直接影响力汉赋。
3、《楚辞》强烈的象征手法影响巨大
比如以“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和忠贞贤良之士。并被后世所继承。
比如东汉的张衡《四愁诗》便以美人比喻君子:
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或者我们可以说。《诗经》犹如儒家。《楚辞》类似道家。均是我国文学领域的两大源头。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215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楚辞,屈原,儒家,诗经,离骚,汉代,经典,总集,后世,作品
没想到大家都对楚辞在古代文学史上为何与诗经齐名,有很高的历史地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楚辞有两个概念。①楚辞是一种文体。楚辞。亦作“楚词”。本为楚地歌谣。有诗论者说:“楚辞者。楚人之辞也”。这里的楚人具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