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上,你最欣赏哪位皇帝?
原创

在清朝历史上,你最欣赏哪位皇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清朝历史上总共有12位皇帝。除了宣统帝外。我觉得个个都是了不起的帝王。比起中国古代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帝王而言。都是非常优秀的。如果非要选择一位最欣赏的。我的回答是爱新觉罗·胤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雍正皇帝。为什么要选择他呢?我的原因如下:

储位之争历来是中国古代最血腥的政治事件之一。比如“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等。非常之残酷。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一子。但由于种种原因。按照健康成长的排名。胤禛却成为了皇四子。太子胤礽的两次被废。是康熙多年忍耐的必然结果。接着。胤禩、胤禵、胤祉等人觊觎皇位。个个都是权谋高手。但最终的皇位还是被胤禛夺来了。由此可见。胤禛有着非同凡响的政治才能。

从某种角度而言。吏治改革是最艰难的改革。因为这方面的改革与地主阶层的利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要想进行大规模的吏治改革就必须要有不同凡响的政治魄力和勇气。这样才会取得一定的效果。面对康熙后期国库空虚的情况。雍正一上台就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同时还实行了耗羡归公等制度。设立了军机处。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康熙后期失控的局面。

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是影响西南地区的大事。而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者就是雍正皇帝。具体执行者为云贵总督鄂尔泰。简单地说。就是废除了一切当地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地方官由清朝中央政府直接任命。这样一来。打击了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便利了清朝对地方的管辖。当然。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过于极端的处理方式。因为鄂尔泰具有“先斩后奏”的特权。但是从客观上来讲。促进了西南社会的发展。

雍正继位后的青海和西藏。有着突出的边疆问题。此时青海出现的问题为蒙古人罗布藏丹津的反叛。雍正任命年羹尧为全权负责人。进行讨伐。年羹尧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经过雍正元年整个冬天的努力。最终将罗布藏丹津赶到了柴达木。清代的西藏问题。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崇德、顺治年间的开创。康熙、雍正时期的发展。乾隆时期的巩固。其中雍正年间的积极平叛和设立驻藏大臣。为清朝西藏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结语

雍正与康熙、乾隆一样。是清代最杰出的皇帝。从他早年参与储位之争、继位后的吏治改革、改土归流与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皆有所体现。

其他观点:

最欣赏大清嘉庆帝

民间有句俗语。叫和珅跌倒。嘉庆吃饱。1795年登基。起初四年也就罢了。那时候还有太上皇乾隆。可1899年乾隆死后。嘉庆诛和珅。得到了相当于大清十五年赋税的和珅家产。他到底是怎么败坏光的?

从1875年北洋海军筹建。到1894年大东沟海战北洋覆灭。北洋海军总共也不过花了3500万两白银。他嘉庆赚的和珅家产。足够建设五十支北洋海军了。这么多钱。他到底是怎么花掉的?那时候。还没割地赔款呢

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1813年。北京天理教徒起义。百十号人。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攻破了紫禁城。还有五六十号人。竟然打到了皇帝居住的养心殿。王爷阿哥都一齐上阵了。身在外地游玩的嘉庆。也不得不作诗:从来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人家八国联军进军。还得从海上一路打到京城呢。这教徒再多一些。是不是就直接改朝换代了?不知道这得夸嘉庆仁义呢。还是骂他傻

据说。天理教徒众之所以打京城。就是为了拿回被嘉庆贪墨的和珅家产。也不知真假

其他观点:

雍正登位之前。他处身皇子之位。已有四十五年的经验和阅历。关于诸多兄弟之间的事故。以及八旗子弟与满汉之间的情形。他是深知利弊。尤其对满族旗人的贪婪和腐败情形。正如他祖先皇太极当年所说的“诸姑格格等。皆以贪得为心”。必须做出处置。因此。他即位以后。立即雷厉风行。毫不留情地先从宗室动手整顿。接着。就是清理八旗子弟的游惰和贪渎。所以他首先得罪树敌的不是汉人。却是他自己的宗室和满族旗人。因此。他的宗室族人勾结汉族臣民。造谣中伤不遗余力。甚至尽量宣传他是如何使用奸诈。取得权位的不正不顺。

其次。在康熙的晚年。朝廷(皇室中央)收入的财赋及库存银两。已渐见支绌。并且与各省地方之间的财赋库存。已有矛盾。康熙四十八年。已经有诏谕户部及各省。要“从长商榷”。其中有关宗室重臣及各省大吏的贪污侵占情形。雍正在藩邸的时候。早已知道得很清楚。但康熙以宽大为怀。雍正自己又处在诸王大臣及兄弟之间争权夺利的嫌疑地位。当然不好明显表态。所以当他登位以后。便着手严格处置满汉权臣。整顿田赋财税。即使是兄弟宗室。也毫不留情。

雍正在十三年中。改土归流。大大巩固了对西南的统治;“摊丁入亩”的实施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生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铁腕反腐、耗羡归公、并制度养廉银等措施改善了吏治、减少了贪污。集中了征税权利。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外官薪给。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政策更是体现了他不沽名钓誉。不怕得罪天下读书人留下历史骂名的务实精神。如果明朝崇祯有此胆量和气魄。又何至于亡国。日本史学研究者佐伯治曾评价雍正皇帝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若无雍正整饬。满清恐早衰亡。\"

雍正有鉴于历史上对储位之争的故事。如唐太宗李世民。也为了立太子的事。气得发昏。现在又亲自看到本身父兄之间立储和废太子的事。又加众多兄弟之间明争暗斗的惨痛内情。所以他开创了 “秘密立储制度”。在登位第一年的八月间。就命总理王公大臣等。将密封建储事的锦匣。收藏于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额后。并且明说是“以备不虞”。所谓“不虞”。就是意想不到的事。因为人的生命无常。况且身居高位。无常之变更多。万一本身不保。后继无人便难办了。而且如果自己所定的人选。因环境影响而变质变坏了。要想更换另一个人。也会引起很大的不安。“凡事以豫立而不劳”。他不如采用这种公开秘密的办法。早做准备为妙。

雍正是历代帝王中最为认真勤政。而且生活比较俭朴。嗜欲比较淡泊的一位皇帝。用“拼命四郎”形容他一点不为过。在位十三年。坚持每日亲自批阅奏折。在已保存下来的数万件奏折上某些所批示的批语甚至高达一千多字…

如果他无诚心办事的真情。没有过人的精力。的确是经不起这样昼夜勤劳文牍的工作。但他在做皇帝时所批大量公文的同时。却对禅宗佛学方面的编著。比起他所批奏折公文的分量还要多得多。批奏折、编著书。都要动脑筋。用手来写的。那个时候。没有打字机。更没有电脑。他身为帝王之尊。不要说日理万机。就是十多年来关门闭户。专心写作的人。也未必能有如此精辟丰富的成绩。对于雍正深入禅佛的学养方面。我相信将来必有专家去研究。

清朝入关定鼎八十年后。有了一位文学词章不亚于翰林进士。谈禅说道不逊于禅门宗师的雍正皇帝。他的为政之道。使人不敢欺。亦不可欺。内肃权贵。不避亲疏。外立纲常。赫如烈日。用此守成。当然可使内外肃穆。谁敢与之抗衡。

一般评论。便只能说雍正犹如汉代的文(汉文帝)景(汉景帝)。过于忮刻而己。

但他对用人之道。却真能实践“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原则。换言之。他在需要外派整治事功的人才。“宁可用黠而能者。不肯用愚而廉者”。如果学问好、有品德。如张廷玉等人。始终就给以高位。留置内廷。出身功名不高。但的确别有才能。如田文镜、李卫等人。便委以重任外放。至于科名循序渐进的人。虽词章华丽。也只能位任文员。安置在翰林馆职而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48:21

    雍正,嘉庆,康熙,乾隆,北洋,清朝,宗室,雍正皇帝,吏治,奏折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48:21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清朝历史上,你最欣赏哪位皇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48:21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清朝历史上总共有12位皇帝。除了宣统帝外。我觉得个个都是了不起的帝王。比起中国古代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