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罗斯之战,唐帝国败给了阿拉伯帝国,为何后人依旧认为唐很强?
原创

怛罗斯之战,唐帝国败给了阿拉伯帝国,为何后人依旧认为唐很强?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天宝十年。唐将高仙芝率领的安西都护府部队翻越葱岭。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远征阿拉伯帝国控制的怛罗斯城。这场战争起因是高仙芝的骄横跋扈。

天宝九年。身为安西四镇节度使的高仙芝。无故征讨石国。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先是应允。然后出尔反尔。掳走石国国王及其部众。残杀老弱掠抢财物。天宝十年正月。高仙芝入朝表功。廷前献俘虏。得到玄宗的嘉奖。石国国王被斩杀。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向黑衣大食。也就是阿拉伯阿拨斯王朝求助。

接到这个消息的高仙芝。决定先发制人。他主动进攻大食。率二万余唐军围攻怛罗斯城。在此之前。高仙芝在中亚是横着走的。对于刚刚平定布哈拉和粟特的叛乱的他而言。几乎是想灭谁就灭谁。他想以攻为守。阻止大食东进。阿拉伯人早就想对安西四镇动手。立即组织了十余万大军奔赴怛罗斯。双方在怛罗斯河西岸展开决战。

撒马尔罕就在怛罗斯附近。那里有大量大食军队。向来制霸东亚的唐军敢孤军深入。是没有把大食放在眼里的。大唐军队靠着步兵的强弓劲弩。先是占据了上风。唐骑兵一度压制了阿拉伯骑兵。战斗持续到第五日。唐军的葛逻禄番兵突然反叛。从背后保卫唐步兵。切断随后而来的唐骑兵。

阿拉伯的军队趁此出动重骑兵突击唐步兵。高仙芝两面夹击之下。无力回天。唐军向安西方向败退。两万人的大唐安西军。最后只剩下数千人生还。

高仙芝之败。并非唐军兵力不济。而是应了那句古话:“仁义不施而攻守势异也。”高仙芝以安西四镇节度使之威。欺凌西域小国。这对大唐的西域政策伤害很大。原来臣服于大唐的西域诸国。渐渐地都对大唐口服心不服。生出逆反之心。 为什么大唐输了怛罗斯之战。后世人依旧承认大唐很强呢?先来看看。怛罗斯之战对大唐有没有根本的影响:

第一。首先怛罗斯之战失利。并且是唐军的战斗力不行。而是主将战略失策。客场作战本就有许多不利因素。作为主将的高仙芝不能稳住联军中的葛逻禄部。导致了腹背受敌。深层次的原因。是高仙芝因骄横暴敛。失去了西域诸国的归附之心。

第二。怛罗斯之战。是唐军主动发起的。阿拉伯帝国属于防守的一方。阿拉伯调集十万军队来对付两万余唐军。证明大唐在西域之威。而最重要的是。此战没没有改变大唐和大食的疆域。也就是说。大食打的是一场怛罗斯保卫战。它的诉求是不失国土。赢了怛罗斯之后。也未敢逾越葱岭。向大唐本土进发。

第三。怛罗斯之战。并没有改变大唐在西域的控制影响力。安西都护府依然是西域诸国的话事人。大唐在西域失去控制。是在安史之乱之后。

总而言之。首先。这场战争大唐虽然输了。并没有堕了大唐的国威。大唐依旧是欧亚大陆上跟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并驾齐驱的雄武帝国。这也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折了两万多人的部队。并且还是安西四镇的兵力。并未动摇大唐的根本。真正让大唐失去对西域控制的。是绵延九年的安史之乱。大唐的主要精力在平叛。吐蕃和回纥乘势瓜分了西域。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割据。大唐再无力经营西域。 其次。大唐并不是亡于外患。而是亡于内乱。这与亡于金人铁骑之下的北宋、亡于蒙古人手的南宋、亡于后金崛起叩关而入的大明。有根本的区别。此三个亡于异族之手的王朝。特别是两宋。是亡于武力的羸弱。自两宋之后。华夏尚武之风渐渐被阉割。所以后人常思慕强唐盛汉。

来看看大唐最盛时的疆域:

“唐地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南、北皆如前汉盛时。东不及而西过之。”

再来看看唐极盛时的六大都护府:

安北都护府。治金山(阿尔泰山境内)。领碛北诸府州;单于都护府。治云中。领碛南诸府州; 安西都护府。治龟兹。领西域诸府州; 北庭都护府。治庭州。领天山以北诸府州; 安东都护府。治平壤。领高丽诸府州; 安南都护府。治交州(安南境内)。领交趾府和海南诸国。

平壤和安南。这两个域外地名。大家都不陌生吧?大唐自安史之乱后衰落。是事实。可强盛大唐帝国。值得敬重。

其他观点:

首先摆明本人的观点:唐朝虽然在怛罗斯失利。但是这仅仅是一场境外战争的失利。对唐帝国的国力影响甚微。这是阿拉伯与大唐多次边境冲突中唯一一次战胜唐朝。怛罗斯之战后唐帝国依然对西域拥有主导权。因此后人依旧认为唐的实力强劲。

唐朝军队未在怛罗斯战胜阿拉伯人与中亚诸国联军。其实有很多偶然因素。并非是因为唐朝国力不强。

漫画版唐朝军人与阿拉伯军人

偶然因素之一:唐军主帅高仙芝背信弃义、贪得无厌。导致中亚的藩属国投靠阿拉伯与唐为敌。

天宝九年(750年)安西都护府高仙芝以石国“无番臣礼”为由。率军讨伐这个中亚小国。石国国王请求投降。高仙芝表面上同意。随后却违背承诺。领兵攻打石国。掳走国王及其部众。杀戮老人与小孩。搜取财物。

纪录片中的高仙芝

《资治通鉴》指出高仙芝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自己贪婪的性格而导致的。如果接受石国国王的投降。那么就没有战功。由于贪财。所以大肆搜刮金银财宝。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六 唐纪三十二:(天宝九年)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伪与石国约和。引兵袭之。虏其王及部众以归。悉杀其老弱。仙芝性贪。掠得瑟瑟十馀斛。黄金五六橐驼。其馀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

高仙芝这种失信于人的做法。极大的损坏了唐朝在中亚的声誉。导致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向阿拉伯求兵与唐朝为敌。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六:高仙芝之虏石国王也。石国王子逃诣诸胡。具告仙芝欺诱贪暴之状。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

偶然因素之二:唐朝与阿拉伯在怛罗斯开战后第五天。作为唐朝藩属的葛逻禄部落突然反叛。与阿拉伯军队前后夹攻唐军。导致唐军大败。

当时的实际情况很可能是葛逻禄人认为唐军在数量上无法与阿拉伯人相比。且唐军属于劳师远征。后勤不济。因此断定大唐军队有可能会战败。为了避免自己成为炮灰。葛逻禄人选择背叛大唐。葛逻禄部的叛变完全打乱了唐军的方阵。阿拉伯人趁机发动了猛攻。唐军崩溃。最后只好选择撤军。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六: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恒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

惨烈的怛罗斯之战

不过怛罗斯之战后。唐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动摇。西域唐军的实力迅速得到了恢复。仅仅两年之后。代替高仙芝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就攻克了吐蕃控制的大勃律。并率领西域唐军继续扩张。

另外一方面。在经过了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人充分认识到了唐军的战斗力。所以第二年阿拉伯使者就向大唐求和。在随后的六年中。每年都有阿拉伯使臣来长安朝贡。甚至在753年来了四次。

真正导致唐朝失去西域控制权的原因是安史之乱的爆发。朝廷将几乎全部西域唐军调回内地与叛军作战。这导致在西部边陲的军事实力空虚。最终丧失了西域疆土。

因此。唐帝国的陨落源于自己内部因素。而非外敌。怛罗斯之战虽然失败。但也无伤唐朝的尊严。

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天可汗文化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私信。愿意与大家分析更多历史文化类的资讯。

其他观点:

不仅是后人认为唐朝很强。就连当时的唐朝人和周边国家的人都认为唐朝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因为。那个时候的唐朝就如同全盛时期的美国。无论在战场上胜利还是失败。都没有哪个国家敢小看他。

怛罗斯之战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就如同人们津津乐道白村江口之战一样。因为。咱们今天还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面对比较强大的外国或者外部文明的时候缺少大唐那种藐视一切的自信。

可是。在战争发生的时代。和白村江口之战一样。怛罗斯之战根本就没有被唐朝政府所重视。在李隆基看来这只不过是地方节度使发动的一场普通的对外战争。虽然失败了。但不能因此认为大唐已经由盛转衰。甚至不能认为安西镇军人战斗力不行。因为。就在怛罗斯之战的前后几年。安西镇军人多次对周边各国发动战争。几乎每战必胜。打得列国无不抱头鼠窜。

就拿指挥这场战争的高仙芝来说。早在怛罗斯之战爆发前的6年。就曾经率领1万安西军人越过葱岭击败吐蕃夺取小勃律。

怛罗斯之战爆发的前一年。高仙芝率领安西军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活捉撒马尔罕国王。并将塔什干国王杀死。

这两场战争的规模和艰难程度并不亚于怛罗斯之战。高仙芝和他手下的安西军已经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

就算是怛罗斯之战失利。主要原因也是在两军相持阶段藩属国士兵倒戈。致使唐军腹背受敌导致。而且。为了击败唐军。阿拉伯联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于是。在怛罗斯之战唐军败退时。阿拉伯联军并没有乘胜追击。说实话当时阿拉伯部队中拥有众多骑兵。如果利用骑兵机动性更强的优势骚扰追击。唐军的损失会更大。

但显然。战争结束后阿拉伯军队心有余悸。于是做出了保守的决定。巩固战果。

唐军在怛罗斯之战结束后并没有在安西采取消极防守的策略。而是仍然采取对外积极防御的策略。

怛罗斯之战结束后的第三年。安西副都护封常清率领唐军远征大勃律。一举攻破了这个国家。

这说明安西军没有受到怛罗斯之战的影响。不仅实力尚存。全军上下的士气仍然高昂无比。

最重要的是。安西军对外战争和唐朝中央没多大关系。完全是节度使调动地方力量在和周边国家掰手腕。而且还胜多负少。

这就好比今天的美国。一个小小的得克萨斯州的驻军就能吊打墨西哥。或者和南美第一大国巴西打的有来有往。就算是美军有失利的时候。也不能说美国就此衰落了吧。那时候的大唐同理。

实际上。公元751年不止怛罗斯之战失败。751年的大唐称得上流年不利。

除了怛罗斯之战的失败。这一年鲜于仲通败给了南诏。安禄山败给了契丹。

鲜于仲通8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安禄山6万人也是几乎全军覆没。比高仙芝的损失大多了。

(安禄山影视形象)

可是。因为现在南诏已经灭亡。契丹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所以就没人提了。

值得一提的是。南诏虽然对唐军大胜。但因为惧怕唐军报复。竟然刻石碑于国门。申诉和唐朝反目非本意。已经做好了再次臣服大唐的准备。这就是唐朝当时的影响力。就算是败了都能把对手吓够呛。

唐朝真正衰落是安史之乱的爆发。大量唐军精锐在这场战争中阵亡。唐朝核心区几乎变成废墟。唐朝政府也失去了对各地节度使的节制。

于是。唐朝由盛转衰了。

所以。为何后人在怛罗斯之战后还认为唐朝很强?

答:因为他真的很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55:17

    罗斯,大唐,安西,西域,阿拉伯,之战,唐朝,帝国,节度使,天宝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55:17

    没想到大家都对怛罗斯之战,唐帝国败给了阿拉伯帝国,为何后人依旧认为唐很强?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7:55:17

    天宝十年。唐将高仙芝率领的安西都护府部队翻越葱岭。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远征阿拉伯帝国控制的怛罗斯城。这场战争起因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