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B站的《后浪》翻车了!
当然。严格来说。后浪也不是完全翻车。视屏上线之初。网上还是有不少叫好之声的。朋友圈也有不少转发。但很快。大家就发现了问题——点赞、转发的。大多是70后、80后的网络老炮。而“后浪”的正主——90后、00后年轻人。则多对此极不感冒。甚至颇为反感——而后者才是当下网络舆论场的主体。随着后浪在网上的持续发酵。这波人纷纷卷进来。舆情顿时反转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后浪》为什么在“后浪”中翻车?一个神评论很能反映问题。这个评论是这么说的——前浪只需说一句“涨房租”。就可以让后浪哑口无言!
管中窥豹。精辟!而这个神评论背后。其实也点出了《后浪》翻车的原因——阶层固化。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大陆。阶层固化导致年轻人上升途径被堵死。这个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正愈演愈烈——在美国。后浪工人们。因为制造业的衰落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捧出了右翼的特朗普;而那些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型后浪。则被高昂的大学助学贷款压得喘不过气。于是把欢呼留给了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者桑德斯;在欧洲。年轻的黄马甲们一次又一次的占领香榭丽舍大街。愤怒的意大利年轻人则大把大把的加入失业大军。整个欧洲的年轻人。都在急速的向极右靠拢;在韩国、后浪们被财阀们剥削的喘不过气。韩国公考的热度。甚至超过了有着数千年学而优则仕传统的中国;而在日本。后浪们则一个又一个的沦为御宅族。跟社会彻底脱离;虽然表现不同。但触发他们异常举动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后浪们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
为什么全球的后浪们越来越不满?为什么现在的后浪们越来越不屑于鸡血和鸡汤?其实本质上。这是人类历史发展周期律的一个当下折射。
翻阅历史。任何和平环境持续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阶级固化的困境。原因很简单。一个社会的资源总量是相对有限的。而人的贪欲无穷。社会体系构建之初。大家面对的是一张白纸。谁都能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出财富;可当国家发展潜力被开发完毕。能供创造财富的资源被悉数挖掘。社会财富分配就从增量竞争进入了存量竞争;这场由做蛋糕向分蛋糕的转变过程中。前期获得了更多资源、财富份额的人。会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挤压弱者的生存空间;而弱者本身既无力与强者抗衡。又无法开发出新的财富增长点。所以注定在竞争中被挤压。被欺辱;最终以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终生无改变之望。且代际传承。
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最为明显。农耕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土地。中国王朝开国之初。因为经过战乱和社会洗牌。人口骤减。大片土地荒芜。人少地多之下。每个人都可以分配到足够的土地。只需认真工作就可以收获财富。同时。人的贪欲是无穷的。每个人都希望占领更多的土地。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有一部分人脱颖而出。成为地主。
这在开始可能没问题——反正荒地多得是。你有本事你占就成——只要你种的完。可天下之地有限。人之贪欲无穷。随着荒地被瓜分完毕。天下之地皆有主后。在这波浪潮中没跟上趟的后进者。以及他们的后浪子孙。也就丧失了翻身的可能;甚至。因为人之贪欲无穷。加之人口膨胀。地主们为了自己和子孙。还要不断攫取新的土地——这种情况下。土地兼并就愈演愈烈。弱势的后浪们。生存环境自然也就不断恶化。当这种恶化逼近极值。就是社会矛盾总爆发。改朝换代重新洗牌。
这就是中国王朝周期律。同时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周期律。阶级固化的背后。是社会财富增长的停滞——资源不够分了。没有新的资源。没有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点。非二代出身的后浪们就丧失了进身之阶。
这就是当下人类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而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接下来这些后浪的有限生存空间还会面临既得利益者的蚕食。最终引发天崩地裂。社会重新洗牌。
如何改变?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改革。让社会财富有序的重新分配——说直白点就是重新分蛋糕。
这是对社会伤害最小的方式。但同时也是最困难的。财富的占有者。同时必然是国家和社会资源的掌控者。自己割自己的肉。谈何容易?即便偶有明智者。基于卓越见识。而自愿被割肉(比如比尔盖茨。就呼吁美国政府向富人阶级征收“造反税”)。但这种人绝对是极少数。很难得到本阶级的普遍支持。
所以古今中外。改革都无比艰难。且大多以失败告终。
真正的解决方法。只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堤内不足堤外补。既然内部潜力挖掘殆尽。那就把目光投向外部。从外部去获取财富——这既可以获取新增财富。以在不损有余的情况下弥补不足。缓和内部社会矛盾。同时对外扩张的过程。鉴于其高风险高收益特征。非常适合后浪——尤其是寒门后浪参与。这既转移了他们的矛盾和怒火。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翻身向上的进身之阶。
至于第二种。就是点燃科技树。实现人类文明的跨越式发展。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意味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幅提升。这个过程中。人类财富的总量和上限值都会大幅增长。这意味着新的大门打开。大家都有机会。也有能力从中获得回报。社会矛盾也就因此得到充分缓解。
这两种道路都可以走通;尤其如果能同时走通。那就是超级的人品爆发。
近代的西方。就享受了这样一次人品大爆发。一手启动大航海时代。殖民全球;一手又利用全球殖民所获得的财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一步步点燃科技树。通过三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现代化跨越。西方的一代代后浪们也因此享受了巨大的红利。
而西方之所以今日陷入阶级固化危机。之所以后浪们越来越蠢蠢欲动。也正是因为这两条路的衰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红利逐渐吃尽。新的科技革命迟迟未能开启;而搜刮全球这套数百年来屡试不爽的套路。也因为碰上了中国这个硬茬而复制无能。当内外双修的神功被破。西方就逐渐养不起后浪。无法满足后浪们咸鱼翻身的诉求。这事儿就麻烦了。
而今天的中国。虽然也有阶级固化的势头。但情况比西方还是好的多:毕竟中国经济虽然已告别的过去的高增速增长。但依然能在中速阶段停留较长时间——这意味着留给后浪的空间还是有的——比如互联网、高科技这些。虽然996苦的一批。但还是供不少寒门实现逆袭;而且中国现在的国际影响力与自身实力高度不匹配——这意味着中国只要能突破美国的阻扰。就能享受大国溢价——这都是额外的真金白银;此外。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赋予了政府强大的权力。所以中国只要下决心搞改革。还是比西方那些政府更靠谱一些——毕竟政府实力相对更强的话。就更有能力突破利益集团的掣肘;而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正面对来自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强大战略压力。这种敌强我弱的外部环境。决定了中国要想生存发展。就不得不拿出更大的魄力来推进改革。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开拓出新的利益增长空间——这种外部倒逼。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改革强大动力!
所以。总体而言。中国的后浪。虽然处境跟70、80后的前浪没得比。但比起西方的同龄人。其实还是机会更多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高枕无忧。大家必须明白。规律就是规律。历史发展的周期律是不可能有例外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对内改革也好。对外经营开拓也好。其实都是有极限的。体制优越性的作用空间也同样有天花板;甚至改革。也不是真正的万能灵药——你可以说改革一直在路上。但你也不可能保证改革每次都成功。甚至你都不能保证随着中外实力对比的翻转。外部压力减弱后。中国是否还能一如既往的保持住足以安抚后浪情绪的改革力度;如果改革力度趋弱。或者有一两次改革失败。那后浪就会情绪激化。阶级固化甚至阶级矛盾就有可能突破阙值。。
所以。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要回到前面说的两条道路上来。要么外拓资源。要么点燃科技树。
而外拓资源。这个虽然也可以做——比如争取大国溢价。推动一带一路等。但这毕竟不是当年了。一方面有西方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势阻扰。另一方面。时代不同。中国也不可能像当年的欧洲人那样大搞殖民掠夺;而互利互惠的模式。共同发展的模式虽然更加科学合理。但天花板其实是有限的——毕竟地球资源有限。不是每个亚非拉都能成为发达国家的——甚至绝大部分亚非拉。注定连今日中国的高度都很难达到。所以这样的外拓。能提供的利益增长空间相对有限。所以提供给后浪翻身、改变阶级固化方面的空间也就自然有限。于大势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而非长时期的威胁消除。
真正能消除(当然。根本性消除是不可能的。这里指的是长期性消除)后浪困局。消除阶级固化危机的办法。就是点燃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科技树。通过科技的大爆发。让人类的财富增长空间大幅增加。从而创造出无数的潜在市场空间;同时。第四次科技革命。必然将人类文明引入太空。拉开星际时代的序幕。随着星际殖民的开启。大量空白物理空间展现在人类面前。这时候人类就有可以启动新一轮的的资源爆发和生存空间开拓——这才是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同时。赋予后浪无限翻身可能的最佳归宿。
当然。无论是第四次科技革命。还是星际殖民。这些都还是较为长远的事——至少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尚未真正触碰到其之大门。所以。这个只能作为一个长远方向;在这之前。大家还是要回到现实。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同时。尽可能的通过改革、地球内利益拓展、有限科技进步等等措施。为后浪提供尽量多的进身空间——这虽然不是从长远角度解决问题。但却是为长远争取时间;谁能在稳住社会秩序。避免重新洗牌的同时。为后浪提供尽量多的可能。保持住良好的经济发展的和财富技术积累的态势。谁就有可能最先触碰第四次科技革命。触碰星际时代的门槛。谁就最有可能在下一个人类文明阶段的大门开启之际摘到桃子。这个国家的未来后浪。就会在新的文明阶段笑傲江湖!
而很庆幸的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这一轮竞争中。中国虽然不是走的最远。但却是走的相对最稳、趋势相对最佳。只要中国能维持住这种趋势。那么未来。极大可能就是属于真正的中国后浪!
所以。对于《后浪的翻车》。云石君觉得。抱怨可以。但没有必要怨恨。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宿命。90后、00后面对的。本质上和前浪们一样。都是汹涌的历史洪流——只不过大家所处的波段有所差异罢了。历史洪流从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转移。所以怨恨是没用的。过度的怨恨。更会让自己丧失在波涛中奋力拼搏的意志。最终被洪流席卷淹没;努力调整身姿。学会顺势。学会随波逐流;你才有更多的概率。漂浮在水面上。甚至抓住机会。成为新的弄潮儿。成就自己的同时。为未来的中国后浪。创造更好的环境和空间!
所以。抱怨过后。还是加油吧!毕竟大势是向好的。纵然一时有波折。但只要你不被波涛所淹没。将来回过头来再看。今天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然。道理都懂。心里的槛却不好过。那么。又该如何破除这层魔障呢?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哲学问题。关于这个。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2032章。喜欢的读者。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持续收看全部云石原创系列文章。
其他观点:
恐怕就连B站也没想到。《后浪》这部五四青年节的纪念短片居然能引发那么大的争议。可以说几乎是全网翻车。
大家为什么反应如此激烈呢?其实用下面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在这部时间不长的短片中。出现了被誉为“后浪”的一代青年。又是豪车、又是滑雪、又是潜水、又是漂流、跳伞、玩单反、赛车以及出国旅游的场景。
请问。这是我国青少年的主流生活状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至少是城市中产阶层以上的家庭。才能负担得起的。
真正普通家庭的“后浪”。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我想大家都知道。
《后浪》其实可以改个名字。叫做《脱节》。
整部短片。都在反映贫富差距这个词语的真谛。那些挣扎于996的普通人。那些烦恼于房价的青年。那些援汉医护、外卖小哥和流水线工人。才是真正的“后浪”。
然而。这些占主体的“后浪”。却在短片中失语了。任由有钱人去代表他们。
这谁能接受呢?我是不能。
总而言之。这个视频被骂不冤。
其他观点:
五四青年节之际。B站官方放出了这条宣传短片《后浪》。由演员何冰老师以一个前辈的角度向年轻人献上了一段令人血脉喷张的演讲。
在这里给文案点个大大的赞!写得真好!配合视频中多姿多彩的快乐生活、激动人心的BGM。短片非常有感染力。
感动了谁呢?感动了前浪们。前辈们为如今年轻人追求自我、追求梦想的生活羡慕不已。也为自己作为时代的奠基和推动者而自豪不已。大家兴奋的点是现代世界所站上的科技和文化高度带给我们的生活乐趣。
反倒是后浪们。完全不买账。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争议的点在哪里呢?争议的点就是。视频中的青年们。所代表的群体看起来是小部分富二代。而不是广大青年的真实生活。没能引起多数后浪的共鸣。
《后浪》演讲里提到的年轻人都在干什么?学语言、学手艺、看电影、玩音乐、旅行、社交。但这些都属于上层建筑的事。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当然这很符合B站的运营思路。Up主们用非同一般的生活体验在B站进行分享、创作。
但是观看视频的人群是什么样的呢?可能是加了3小时班。回到家里。累得饭也不想做。思考下个月房租交完还能剩下多少钱。想了半天没什么结果。只好什么也不想。开始刷视频的青年。
当然还有一部分青年。忙于工作。根本没时间刷视频。更不会录制视频分享他们的生活。
所以《后浪》致敬的只有在B站上提供多元生活素材的Up主们(这些人也是从无数个Up主当中好不容易脱颖而出的人。也有的是转身就继承家族千万产业的人)。可是却想用“后浪”这个词。指代一代人。这就是问题所在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472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后浪,中国,财富,阶级,社会,前浪,空间,资源,周期律,翻车
没想到大家都对B站《后浪》引起争议是怎么回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B站的《后浪》翻车了!当然。严格来说。后浪也不是完全翻车。视屏上线之初。网上还是有不少叫好之声的。朋友圈也有不少转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