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水浒传》中的老种。肯定是种师道。《宋史·种师道传》中说。金国王子斡离不(完颜宗望)屯兵汴京城下。宋钦宗召种师道勤王。种师道当时只有七千兵力。却沿途张榜声言有百万之众。斡离不闻知。立即北撤。种师道缓解了京城危急局势。声誉鹊起。“时师道春秋高。天下称为老种”。
老种就是种师道。那么。小种又是谁呢?《水浒传》中说。小种是老种的儿子。真的吗?
老种小种出场时的历史背景
《水浒传》中有一段精彩的故事。那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这段故事中。鲁达提到了老种。小种则出现在了故事中。
这段故事看似虚构。其实是隐藏着历史真实的。其背景就是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怎么讲呢?我们稍微扯远一点。看看这段故事是如何发生的。
书中交代。因为史进寻找师父王进。便来到了渭州城。而史进则是因为王教头私走延安府。才稀里糊涂地走错了道。引出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那么。王教头是什么时候从汴京出走的呢?书中写得十分清楚。这一年是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宋史·徽宗本纪》中记载:政和七年春正月。庚子。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高俅做了殿帅府太尉。上任的第一天。就赶走了王进。
鲁达、鲁智深此后的故事。就大致按照这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了。仅就“拳打镇关西”故事而言。施耐庵又在这个大的时间背景中。以“状元桥”这个地标。进一步点明了鲁达就是在重和元年时。三拳打死了郑屠。
郑屠的肉铺就在渭州城状元桥下。这个状元桥。隐藏的是中国第一个皇子状元。也就是宋徽宗的第三子赵楷。重和元年时。赵楷瞒着宋徽宗参加科举。斩获殿试第一名。因为避嫌。宋徽宗便没有钦点自己的儿子做状元。但赵楷就是名副其实的皇子状元。
施耐庵为何以这个时间节点来写这段故事呢?原因很简单。重和元年时。(宋徽宗)遣武义大夫马政由海道使女真。约夹攻辽。《宋史·徽宗本纪》的这则记载。说的就是北宋启动了“宋金海上之盟”。
历史真实中。种师道与“宋金海上之盟”深有关系。而且。是反对“宋金海上之盟”的。《宋史·种师道传》记载。种师道曾经对童贯说:今日之举。譬如盗入邻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焉。无乃不可乎?意思是说。金国是个强盗。去抢咱们邻家辽国。我们却乘人之危。与强盗瓜分邻居的家。这样干是不行的。
老种说这句话时。已经到了宣和四年(1122年)。当时。种师道随童贯应金人之约。来到北地攻打幽州。幽州问题解决后。金兵不久便发起灭宋之战。种师道南下解救汴京之围。种师中兵发太原。成为抗击金兵的一方主将。
这段历史。就隐藏在《水浒传》中。渭州城的故事就是“宋金海上之盟”的开端。曾头市的故事。则又是“宋金海上之盟”的一个阶段。梁山大聚义。宋江号召“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恐怕又是“宋金海上之盟”的终结。
老种、小种同时出现在这段故事中。他们实际上就是历史真实中的种师道、种师中兄弟。
谁是《水浒传》中的镇关西
这个问题。我已经解读过多次。《水浒传》中总共有三个镇关西。那就是文本中的郑屠、鲁达。以及文本背后的童贯。
拳打郑屠之前。鲁达低声骂道:洒家自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鲁达的这段话。说得十分清楚。他是先投奔了老种经略相公。然后才被分拨到小种经略相公那里帮衬。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鲁达做到了关西五路廉访使。因为如此。洒家便“不枉了叫做镇关西”。
有学者不愿意承认鲁达就是镇关西。否则。岂不是鲁达自己打自己?或者。假如承认了鲁达是镇关西。那么。所谓的见义勇为、行侠仗义的鲁达就立不住了。因而。学者便不顾文本语法。说关西五路廉访使是老种经略相公。
这便是闹了天大的笑话了。鲁达自我简介的这句话只有一个主语。那就是“洒家”。是洒家投奔了老种经略相公。洒家做到了关西五路廉访使。洒家不枉了叫做镇关西。“洒家”怎么就变成老种经略相公呢?
《水浒传》中的经略相公。其实是经略安抚使。以“拳打镇关西”的故事的背景而言。当时的种师道是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承宣使是经略安抚使的另一个名称。以《宋史·职官》来考察。鲁达骂郑屠时。老种已经升为正四品的掌管一路军政的边关大员了。
那么。关西五路廉访使是多大的官呢?这个官名其实不是常设的。是朝廷派出的巡察边关事务的使臣。一般由內侍(皇帝派出)或者三班使臣出任。也就是说。廉防使者就是皇帝派出去办差的。廉防使者原官名叫做走马承受公事。宋徽宗于政和六年(1116年)改为廉防使者。这也说明。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故事。一定发生在政和六年之后。
假如是內侍出任。那么廉防使者是没有品级的。如果是三班衙门派出的官员。那就以这个被派出的官员原品位对应。从北宋历史上来看。一般都只是派正七品以下的低级武官出任廉防使者(走马承受公事)。虽然这些人职位低微。还要隶属经略安抚使管辖。但是。他们的靠山却很硬。尤其是皇帝派出的內侍。他们具有钦差的性质。因而。这些人无端干预边事。欺压边将、鱼肉百姓。无恶不作。
假如老种由正四品的经略安抚使“做到”没有品阶的廉防使者。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宋史·童贯传》中就记载了。童贯曾经做过走马承受公事。也就是廉防使者。蔡京做宰相时。策划夺取被西夏占据的青唐。于是。举荐童贯为主帅。蔡京的理由是:贯尝十使陕右。审五路事宜与诸将之能否为最悉。
审。就是察看、考察的意思。与“廉(通覝)”的意思接近。童贯审五路事宜。就是他曾经被宋徽宗派到边关巡察边事。所以。《水浒传》中真正的“关西五路廉访使”是童贯。真正的“镇关西”也是童贯。
上文讲到了种师道、种师中与童贯的关系。那么。《水浒传》中的老种、小种是什么关系。小种是谁。也就不言而喻了。
老种小种是兄弟俩。又疑似一个人
《水浒传》中。把老种、小种写成了父子。但是。从历史真实。以及《水浒传》隐藏的故事来考察。他们既是兄弟。又是一个人的两层分身。
《宋史·种师道传》中说。种师道因为祖上功勋补三班奉职。经考试后改为文官。担任熙州推官、主管同谷县。后一路升迁。在做经略相公之前。官职是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洺州防御使、渭州知州。渭州。就是现在的甘肃平凉。也就是《水浒传》中小种经略相公的治所。书中设计小种也是经略相公。而且。渭州还有一个知府。
假如以这样的文本对照历史真实。老种、小种岂不就是一个人?
但是。假如从《水浒传》隐藏的故事来对照历史。那么。老种就是种师道。小种就是种师中。
师中字端孺。也曾担任侍卫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房州观察使。奉宁军承宣使。其职位与种师道几乎相当。当然也是个经略相公。而且。种师中也是长期戍守西北边疆。所以。书中说他是小种经略相公。
上文讲到。种师道与童贯的关系。童贯就是“宋金海上之盟”的发起者与积极推动者。施耐庵认为。“宋金海上之盟”是一个强媒硬保的“虚钱实契”。是导致北宋灭亡的虚假盟约。所以。鲁达大骂镇关西是“狗一般的人”。
宋徽宗就是属狗的。童贯做关西五路廉访使。当然是宋徽宗所指派。郑屠是杀猪的屠户。而宋太祖、宋太宗都是属猪的。狗。与狗一般的人联金灭辽葬送北宋江山。岂不是出卖祖宗家业吗?鲁达打镇关西。是替老种、小种出气。也是种师道反对“宋金海上之盟”的真实写照。
既然这段故事隐藏的是“宋金海上之盟”。那么金翠莲的父亲“金二”就暗喻了种师道曾经在汴京吓退的完颜宗望。完颜宗望就是完颜阿骨打的次子。北宋人称“金二太子”。完颜宗望又叫斡鲁补。所以。金二父女在渭州城就住在了“鲁家酒店”。后文曾头市的故事中。金国王子就是灭掉辽国的完颜宗望。他就是“金二”。
《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了一个梁山好汉。他便是“招安巨寇杨志”。攻打幽州时。杨志是种师道手下的选锋首。也就是先锋敢死队队长。金兵发起灭宋之战后。种师中奉命在榆次一带与金兵作战。此时。杨志便是种师中手下的选锋首。
杨志的在种师道、种师中手下的经历。被写在了鲁达的故事中。所以。施耐庵专门写了一段“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的故事。把这两个文本与历史交映的人物写到了一起。
鲁达先在老种手下做廉访使者。然后。又被分拨到小种那里帮衬。做了渭州城提辖。杨志则先追随老种攻打幽州。又在小种抗金时冲锋陷阵。以此。老种、小种实际上就是种师道、种师中兄弟。
从故事中所隐藏的历史真实来看。《水浒传》中的老种、小种就是兄弟而不是父子。他们就是种师道、种师中。至于施耐庵为何把他们写成父子。那时另外的话题。后文中还有“父子客店”这样的隐喻符码。说的也是另外一码事了。
其他观点:
老种经略相公是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不可能是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叫法。很有可能是仲师道的两个儿子种浩和和溪。
《水浒传》中。鲁智深说他做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帐下提辖。
病大虫薛勇祖父是老种经略相公帐下军官。金钱豹子汤隆也说过。父亲曾在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听用。拉大旗。做虎皮。这些梁山好汉对老种经略相公非常崇拜。
《水浒传》是文学演义。反映的是宋徽宗时期的农民起义故事。宋徽宗时期。西军名将种师道名望高。年纪大。被民间称为\"老种\"。
种师道(1051一1026)字彝权。原名建中。避宋徽宗建中靖国年号。改名师级。宋徽宗赐名师道。
种师道是北宋名将种世衡的孙子。父亲叫种记。种世衡(985一1045)字仲平。河南洛阳人。大儒种放的侄了。种家军开山鼻祖。
当初。范仲淹经略西北时。重点提拨了种世衡。另一个人是杨六郎的儿子杨文化。
种世衡善用苦肉计。美人计和离间计。使西夏李元昊杀了野利兄弟。种世衡有八个儿子:种诂。种诊。种咏。种谔。种记。种谊。种谘。人种\"老八种\"。
种家五代为将。战死沙场的有数十人。杨家将和呼家将的事迹被文学渲染了。种家将和折家将才世代为将。
种师道初学文。后从戎。可以说是文武全才。种师道文人出身。脾气非常有个性。西军统帅童贯任枢密使。太师。后来是广阳郡王。
别的将官遇到童贯大礼参拜。种师道只是拱一拱手而矣。\"童贯握兵柄。而西翕张威福。见者皆旅拜。师道长捐而已!\"童贯心里不满意。暗中弹劾种师道。而宋徽宗父子则装聋作哑。
种师道一辈子在西北抵抗西夏。己七十多岁了。民间尊称\"老种\"。
宋金订海上之盟。联合夹击辽国。种师道任静难军节度使。
种师道是反对攻辽的。他对童贯说:今日之举。譬如强盗入邻家。我们不能救。反而又趁火打劫。与强盗分脏。怎么可以呢?\"
北宋军队战斗力太差。十几万军队没打过耶律大石的两万残军。幸亏。种师道治军严。一人手一个长根。抵御辽军。才没吃大亏。
种师道极立主张撤兵。被则令以左卫将军身份退休。金军长驱直入南下时。种师道重新起用进京勤王。加检校太保。靖难军节度使。
种师道只有七千兵马。号称百万解京师之围。迫使金人后退扎营。
笏第一次宋金合议。金人北撤。主战派种师道被撤职。不久病逝。享年76岁。
种师道有个弟弟叫种师中。一直在他帐下为将。解太原之围时。孤军深入。战死沙场。
老种经略相公是\"老种\"种师道无疑。小和经略相公有争议。不太可能是种师中。
按照中国人习惯。老子为大帅。尊称儿子为少帅。
种师道有两个儿子都是将才。迪功郎种浩。阁门祇候种溪。
小种经略相公可能是人们对种师道两个儿子的尊称。
其他观点:
《水浒传》的写作。也是虚实相结合。其中很多人物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原著中多处提到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他们在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出现了:
洒家听得说。他(王进)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处勾当。俺这渭州却是小种经略相公镇守。
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都是历史人物。我们一一道来。
老种经略相公——种谔
种谔(1027-1083年)。今河南洛阳人。种家世代贤良。其父种世衡名气尚在老种、小种之上。为宋代种家将开山之人。按照演义小说的说法。可以称之为“种家将”!
种谔因其父推荐。子承父业担任延安青涧县令。当时的西北主要面临西夏国的威胁。这时年轻的种谔的军事才华就已经显露。种谔最有名的功绩要数“迫降西夏绥州将领嵬名山”了。
当时西夏大将嵬名山弟弟夷山请降种谔。种谔一面上报知州陆诜。一面飞奏朝廷。陆诜认为投降可疑。始终不赞成种谔接下来的军事行动。而种谔则兵贵神速。不待朝廷下令就派兵潜入绥州。围住名山大营。嵬名山猝不及防。手忙脚乱。被迫投降。种谔后因军功升任鄜延经略安抚副使。攻克米脂城。大败西夏援军八万余人。他在经略陕北延安抵御西夏期间。被后人称之为老种经略相公。
不过后来种谔因为“宋夏永乐之战”被牵连。最后郁郁而终。
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
种师道(1061-1126年)。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可能更大。是宋徽宗亲自提拔的青年将领。早期因为奸臣当道。种师道过得并不算如意。后起用为都指挥使。知渭州。种师道最有名的战绩要数“葫芦河之战”。依旧是宋与西夏的战斗。
当时种师道主持修建的苇平城还未竣工。西夏闻讯来犯。种师道列阵葫芦河(今宁夏清水河)。摆出一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战架势。然后暗中分出一支军队绕袭西夏后军。扬言宋军援军已至。趁着西夏人惊惶失措疑虑不决之时。掩军前后夹击。西夏人大败。
后来种师道还建议过“联辽抗金”。结果被弹劾。而在金军大举攻宋的时候。种师道又被启用。解决了京师的危机。不过后来因为反对割地求和再被贬谪。
种师道因为繁忙的军务。病死在任上。终年六十六岁。种家一门英烈。祖孙三代都有贤名。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当然。《水浒传》的内容也是有真有假。原著的背景是北宋宣和年间。老种经略相公确实在延安府镇守过。但当时他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小种经略确实在渭州。这点倒是不假。《水浒传》非常喜欢以这种世代传承的人物为蓝本。像杨家将的后裔杨志、呼家将的后裔呼延灼。甚至弄出了关羽的后人关胜。作者以他们的忠义来反衬小人们的奸邪。钟家的真实遭遇更是历史上的教科书。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512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经略,师道,相公,水浒传,关西,宋史,西夏,宋徽宗,故事,北宋
没想到大家都对水浒传里面说的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指的是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水浒传》中的老种。肯定是种师道。《宋史·种师道传》中说。金国王子斡离不(完颜宗望)屯兵汴京城下。宋钦宗召种师道勤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