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过年贴对联。贴年画是必不可少的年俗活动。自小我就很留意有关过年贴对联的事。并且也是在较小的时候。就和家人一起贴对联。
最记得的春联。是小学生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讲的一副古人的对联:
古时有一屠夫。妻子已逝。留下一子与其相依为命。其子以阉猪为业。岁末。家家户户都在张贴对联过年。这对父子正愁不知贴何春联为好。恰好有一官员微服私访到此。见状。遂书赠对联一付:
上联:双手分开生死路。
下联:一刀割断是非根。
这付对联非常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这户人家的职业。幽黙诙谐。所以令人记忆犹新。
后来。我就比较留心那些职业对联。其中一些叙述得很好。比如。一家理发店的对联:
上联:除去一头暮色。
下联:迎来满面春风。
一家彩票站的对联:
上联:多买少买。多少要买。
下联:迟中早中。迟早必中。
当然。更多的对联都是年年如一的。例如许多商店门口。每年都张贴着同样内容的对联:
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
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
还有古人整蛊的对联。把人家好好的对联。弄成了晦气十足的意思:
上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下联: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齐夫人。
修改成了:
上联: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下联: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齐失夫。
本来是炫耀十足的意思。被人弄得丧气尽现。
而在贴年画上。我记得从来家中张贴的年画。在大门上张贴的往往都是门神画。例如秦叔宝与尉迟恭。关羽与张飞。而大厅里张贴得最多的就是财神画像。八仙过海。童子图等。全部都是充满欢乐喜庆的内容。那个时候。一看到这些年画。心中就觉得是年味十足。喜气洋洋。仿佛家中全都聚满了祥瑞之气。
而“福”字在春节期间用得最多。例如门额上多用“幸福”。“鸿福”作横幅。五福临门。福星高照。则作为窗头横幅常用。贴正还是贴倒则无所谓。其实我更喜欢正贴。毕竟做人做事。正字当头更合心意。对不对?
其他观点: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初见成效。特别是农村成效明显。实行包产到户。农民的粮仓满满的。腰包鼓鼓的。每到春节喜庆气氛愈加浓烈。家家户户买红纸写对联。我高中刚毕业。在我们村也算是个文化人。早些年练习过毛笔字。每逢春节。街坊邻居就买了红纸送到我家来让我写春联。当然是义务劳动。是谁家的纸、需要几副对联。我得记在本子上。不然脑子记不清楚。为此我专门买了一本楹联大全。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三、四开始一直到除夕。我大部分时间就是裁纸、书写、晾晒对联。有时累的腰疼手麻。但是我从没有拒绝过。那时的对联都是传统内容。比如:老者点头辞旧岁。童子拍手贺新年;红梅含笑迎春节。瑞雪飞舞兆丰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载;等等传统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好几年。直到我参加工作结了婚。然后到城里居住。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写对联慢慢被印刷对联取代。每逢年关。集市上卖对联的摊位很多。对联也越来越精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年味还是非常怀念的。写春联就是其中的一种。
其他观点:
记得的对联:
春花春酒春富贵。福禄福寿福贞祥。
天增歲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門。
春至百花香满地。時来萬事喜临門。
清风明月夲无价。逺山近水尽有情。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逄春。
春风楊柳呜金马。晴雪梅花照玉堂。
寶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書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福字倒贴代表福到家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5479.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对联,上联,下联,都是,年画,进士,有一,我就,父子,最多
没想到大家都对过年贴年画、贴春联:你能记得的年画、对联有哪些?其中“福”是倒贴好、还是正贴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过年贴对联。贴年画是必不可少的年俗活动。自小我就很留意有关过年贴对联的事。并且也是在较小的时候。就和家人一起贴对联。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