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红楼梦》这部书是中国文化的\
原创

为什么说《红楼梦》这部书是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如何理解?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

首先。要读懂《红楼梦》这部小说。如果不了解作者曹雪芹的生活时代和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是无法回答这个问题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就不对\"天鹅\"一词作解释了。因为。醉翁之意不在酒!

笔者认为。评论作品既要\"论其世\"又要\"知其人\"。是因为文艺作品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学养、思想以及它所产生的时代环境。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作品。作者曹雪芹就是生活在清朝乾隆时代。也就是十八时期的封建社会。但当时已萌芽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如书中人物贾宝玉就是不满意封建社会制度。出现了大观园里那一群小说人物的社会背景。在清代就有手工业。如丝织业、棉布加工业、矿冶业、制咨业、制盐业、木材采代业、造纸业。在江宁(今南京)、苏州等地出现一些很富有的机户。经营着较大的手工业作坊或工场。如曹雪芹家从他的高祖曹玺、祖父曹寅到父辈曹颙、曹頫。三代四\"专差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丝织、铜斤、制盐都曾经在其管辖经营范围之内。其采用的经营方式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产生方式是共同的、一致的。当时曹雪芹就在江南这种社会环境中长大。社会生活在缓慢变化。他的思想不可能不受其影响。

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尽管曹雪芹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它必然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产生新的思想和文化形态。新的思想文化意识慢慢的滋长起来。曹雪芹通过小说《红楼梦》透露反咉出来的反封建传统、反礼教、反程朱理学以及要求给人以自由的思想文化。正是新的思想文化意识的反映。

如《红楼梦》第六十回写到:春燕转述宝玉的话说:\"将来这屋里的人。无论家里外头的。一应我们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与本人父母自便呢。\"\"自便\"的主张即是摆脱束缚获取自由的主张。

又如第六十五回写到:尤三姐对贾琏那一班人坚决表示:\"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自过了一世\"。可见。这是反对包办婚姻。主张择偶自由的。

再如第十九回写到:小说书中人物袭人转述宝玉的话:\"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禄蠹’\"。宝玉又在一处说:\"说了半天并没个明心见性之谈。不过说些什么文章经济。又说什么为忠为孝。这样的人可不是禄蠹么?\"可见。这又是贾宝玉反对热衷功名利禄的\"经济之道\"。斥责国贼禄鬼的观点。

上述章回中。充分说明曹雪芹在《红楼梦》书中多处痛斥封建社会的道德、功名、利禄和等级制度。痛贬那些虚伪的封建社会的忠孝子。痛骂那些凌辱别人的个性自由的残暴行为。可见。《红楼梦》小说的伟大之处。作者曹雪芹显然受了当时反映着萌芽状态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兴市民思想文化的影响的结果。这也就正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而且在于它准确、丰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它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时代精神集中的文化艺术反应。

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曹家经济衰败原因。使百年望族的曹家在雍正时代衰落了。可以说。这个灭顶之灾。是极大的不幸。但是。这个灾难和不幸对《红楼梦》的产生来说。却创造了历史的契机。提供了助产的温床。造就了绝世天才小说家――曹雪芹。催生了千古杰作――《红楼梦》。由然而生。曹雪芹家境不衰败也就没有《红楼梦》了。

其实。这个话题道出了生活与创作的因果关系。一个遭遇不幸经历坎坷的作家。比生活道路平静稳定的常人。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对现实与理想、对过去与未来、对繁华与穷困、对尊严与屈辱、对热情与冷漠……都有较多的求索。较深的理解。较丰富的体验。可见。清朝时曹雪芹的家境衰落。使他有了不同常人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因此。也造就了他在《红楼梦》的著述上成了不朽的巨著。

其次。要知其人。曹雪芹不是科场出身。不是进士。只是个拔贡。但他很聪明。很出色。比那些状元、翰林、进土心高明得多。

笔者认为。曹雪芹在生活环境上是不幸的。但在创作机遇上是幸运的。家庭衰落为曹雪芹日后创作留下丰富素材。曹家是\"军功出身\"。又是\"书香门第\"。军旅不乏战功。从政不乏业绩。论文更有\"秀才\"。有思想头脑。有精神产品和创造者。曹寅、曹雪芹都是了不起的大文人。他们又是家庭剧变的亲历者。生活内涵丰。承载认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密集的信息量。它的倾覆和毁灭。使更多的生活内容涌现出来。裸露出来。凸显出来。使曹雪芹获取了大董的创作素材。它的创作思想。促使形成独具一格的美学文化观念。可见。家庭的衰败孕育出了中国历文化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世界文化巨人。也就留给后人一部伟大的的小说《红楼梦》。

由于曹的家庭被抄的日去败落。他是亲历者。见证者。他写《红楼梦》不是为了稿费。而是因为\"有一肚子的火\"才写的。可以说。《红楼梦》是曹雪芹的\"抒愤\"之作。他在第一回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写《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堵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诺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

曹雪芹以\"甄士隐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见。《红楼梦》是作者发愤所著。曹雪芹\"实有奇苦极郁\"。小说全书一把幸酸泪\"。他声明写书不是为自己而哭泣。而是为了\"闺阁昭传\"。这实质上是普天下女子悲惨存在状况而哭泣。正如曹雪芹自己所记: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亿繁华\"正真实、准确、充分地记录了曹雪芹的内心感受。不由得知。《红楼梦》是伟大的现主义杰作。更是发愤而著。这正是作者曹雪芹对中国历史文化即\"天鹅之歌\"的真实悲剧。

第三。曹雪芹是个学养深厚。知识渊博。才艺双全的伟大作家。只要人们读过《红楼梦》。从书中广泛涉及诗词、绘画、建筑、烹调、工艺、戏曲、典故、宗教、典章、花草、民族、外洋等等知识。书中的每个章回都会很自然地推测作者是个多才多艺的作家。正如评家王希廉听评:\"一部书。韩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爱书戏曲、对联匾额、酒令灯迷、说书笑话、匠作构造、栽花种草、畜养禽鱼、针凿烹调。无不精善。巨细无遗……\"可见作者无所不知。上自诗词文赋。琴理画趣。下至医下星相。弹棋唱典。叶戏陆博诸杂技。言来悉中肯綮。想八斗之才。又被曹家独有\"。如清人明义在《题红楼梦》绝句中称赞大观园:

佳园结构类天成。快绿怡红别样名。

长槛曲栏随处有。春风秋月总关情。

曹雪芹\"造\"园的目的还是写人。描写大观园。构思之新颖。文笔之灵动。格局之别致。气势之恢弘。令读者之折服。为之倾倒。确有令人顿生气盖世之慨!

\"千古文章未尽才\"。曹雪芹的《红楼梦》全书贯穿了\"一把幸心酸泪\"情境。它将《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创作功夫。其内容特别丰富。思想深刻。是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精湛杰作。是中国历史古典小说创作之巅峰。

作者曹雪芹用毕生经历\"一把幸酸泪\"贯穿于《红楼梦》全过程。全书体现了儒家、道家、佛家的三种人生哲学。他依据自己的生活感受经和高度艺术手法。描绘出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暗示了封建时代必然消亡。唱出了中国历史文化\"天鹅之歌\"的社会现实。



`

其他观点:

试想一个画面:一只天鹅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它最后一眼看了看湖面上自己美丽的倒影。用尽所有的力气。发出它这一生最凄美的叫声。跟生命作最深情的告别。

这只天鹅就是曹雪芹的写照。他家道败落。曾经的繁华付之一梦。在完成《红楼梦》之前。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以致于字字血泪。然而他把这些人生磨难都化作了绝美的音符。流传后世。与他人评说。

由于以下几点。《红楼梦》成为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毫不为过。

一、残缺美。断臂维纳斯因为残缺。所以美。所以闻名于世。张爱玲的人生有三大憾事:鲫鱼有刺。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曹公的《红楼梦》仅留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有狗尾续貂之嫌。看来。这梦永无边际。让世人去无限猜想。

二、艺术美。白先勇先生是国民党名将白崇禧之子。逃亡台湾后。家渐败落。和曹公相似的经历。让他成为曹公的“神交”。让《红楼梦》成为他的枕边书。在2014到2015年期间。他把这本书作为小说来解析。在台湾大学开了三个学期的导读课。从人物关系开始。了解小说框架结构。讲解其中形而上的神话及象征意义。直到人物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深度。随着程度的加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戏。都得到了展现。赢得了学子们的钟爱。

三、爱情美。得不到。远远地爱慕。也是人世间爱情的阅历。《诗经》中有很多美好的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佳人。在水一方。世俗生活让人厌倦。注定了有一些爱情与众不同。因为爱情的方向是落地栖息。爱的方向是相伴飞升。宝黛的爱情。虽然是千古憾事。但是成为了凄美的绝唱。让世人在柴米油盐之外。瞻望精神的红楼。有更大的人生格局。

四、雅俗共赏之美。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出过很多版本。目前有程乙本、脂砚斋本、庚辰本等。曹公生于清代乾隆年间。当时印刷术不发达。好多馒头店的伙计除了干本职工作。还兼职手抄《红楼梦》赚钱养家。以致于有些字抄错了。但不影响其传颂效果。这样接地气的作品。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幸事。闲时一书在手。有时会发现生活中有书中“凤姐”的影子。书中也有你我生活中的影子。

其他观点:

“红楼梦是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这是白先勇先生在程乙本校注版《红楼梦》的序言内容。

答主不才。下文会先指出白先勇先生的观点。然后谈谈其他人对于天鹅之歌的理解。最后说说我的认识。

1.白先生眼里的红楼梦——“天鹅之歌”。

什么是天鹅之歌?

传说天鹅在临死之前会发出它这一生当中最凄美的叫声。也许是因为它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所以要把握这最后的时光。将它最美好的一面毫不保留地完全表现出来。

白先勇先生在序言中曾用“天鹅之歌”来凸显红楼梦的伟大和绝伦。

原文是这么评价的:

中国文学史上艺术价值、美学成就最高。哲学思想、文化意义最深刻丰富的一本小说

白先生对此解释有以下几点:

1.艺术手法上:神话寓言的神秘色彩。充满象征意义。

一开始曹雪芹便写下女娲补天、顽石历劫、绛珠仙草下凡还泪这几则神话作为引子。……这些超自然的因素。使得《红楼梦》在写实框架上面。形成另外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神秘宇宙。 ——序言(白先勇) 程乙本校注版《红楼梦》

2.思想内容上: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相互渗透

《红楼梦》的底蕴。从头到尾一直有儒、释、道三种哲学思想的暗流主控着这本小说的发展……《红楼梦》因为有深刻的哲学底蕴。其分量自然厚重。 ——序言(白先勇) 程乙本校注版《红楼梦》

3.写作手法上:写实细工。真实具体表达。

他以无比细致、精确的笔调把十八世纪乾隆盛世贵族之家的林林总总。巨细无遗地刻画出来……《红楼梦》也是曹雪芹用工笔画下的“神品”。 ——序言(白先勇) 程乙本校注版《红楼梦》

4.人物塑造上:栩栩如生。描写精妙

人物塑造是《红楼梦》最成功的一环。书中人物大大小小。男女老少。个个栩栩如生……宝玉周边这些对比、模拟的人物。如同面面镜子。把他映衬得多姿多彩。加上他与黛玉(他的另外一个类比认同的人物)、宝钗、袭人、晴雯千丝万缕的关系。《红楼梦》的男主角成为一个最多面、最复杂而又最教人难忘的小说人物。

所以。在白先生看来。《红楼梦》之所以是绝伦的天鹅之歌。是小说本身的艺术魅力和成就所致。“兼容中国文学各种文类。浑然一体“。红楼梦的风格。既有”金陵姑苏杏花烟雨的婉转缠绵“。亦有”北地燕都西风残照的悲凉苍茫“。所以称作是”天鹅之歌“

2.破局中的神来之笔——”天鹅之歌“

看似不经意这么一个小场景。你来写写看。要写活它。适时地写这么一句出来。读者再也不会忘记。

写活一部小说不是一件容易事情。而如果又在每个细节中处理一些线索和发展更不容易。这是红楼梦称得上”天鹅之歌“的另外原因。

1.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幅穷亲戚的味道。见贾母。遇到园里的小姐们吟诗作词。大家就让刘姥姥也参加。刘姥姥掷个骰子开口就来一句。

“一个萝卜一头蒜”、“大火烧了毛毛虫”她的那么一下子把小姐们都哄得笑翻了。

2.

凤姐不是在装腔作势吗?刘姥姥不管三七二十一。听见给她二十两银子以后乐不可支。她就讲了:

“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这么讲一堆。把凤姐的那套装腔作势通通打掉了。这就是曹雪芹高明的地方。凤姐还要再装出一副样子。刘姥姥给她几句通通拆掉!背后对照于官府里头的那种派头、姿态。就有了强烈的对比。也等于是暗中批评了凤姐的势利。对穷亲戚的高傲。凤姐的下场也就暗暗地伏在这里了。

3.曹沾和贾府 彷徨的余晖——”天鹅之歌“

曹雪芹。一生只写了这一本。留下两句残诗。就成就了他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曹雪芹先生”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创造红楼梦。而这红楼梦。也不是身心巅峰状态下的写作。而是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是一代才子不得不在大起大落和穷困潦倒中心血所作。

天鹅之歌。曹雪芹先生就是那个天鹅。在濒临死亡面前。看透了很多东西。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所以用一生经历和心血投入到这个作品中。一生的才艺和本领全部表达出去。

另外一个方面。贾府和背后代表的封建王朝进入了落寞时代。

首先就是贾府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有这段评价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孙子败家败业是根本。贾府一方面是教育子孙不得。另一方面尽享荣华富贵之中。

祖宗的田地。是封建贵族的根基。

秦可卿就曾经建议:现在贾府的坟地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这些过多的坟地。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所以。她觉得应该把这些坟地改造成田地。甚至是房屋。这样一来。一旦家族败落。可是家族的子弟们也可以去务农种田为生。其实。她说这样的话在。当时完全就是天方夜谭

然后是封建王朝的没落

红楼梦反映的是。在国力强大、物质丰富的“太平盛世”的表象背后。即将的落寞隐藏其中。阶级斗争在加剧。各种隐伏着的社会矛盾和深刻危机。正在逐渐显露出来。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已日益腐朽。

临死之际。封建王朝迎来了康乾盛世。也是古代封建的最后一个盛世。虽然乾隆和康熙是功在千秋。但是子孙后代也不可避免进入一个腐败和终结。

对于这个理解。我在另外一个回答中有详细的回应:

《真的是乾隆时期的曹霑写的<红楼梦>吗?乾隆时期是末世吗?》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821482554114195719/?origin_source=user_profile_answer_tab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12:11

    红楼梦,之歌,刘姥姥,书中,小说,乾隆,思想,人物,作者,时代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12:1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说《红楼梦》这部书是中国文化的"天鹅之歌"?如何理解?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12:11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首先。要读懂《红楼梦》这部小说。如果不了解作者曹雪芹的生活时代和小说产生的社会背景是无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