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动脉硬化、心梗、冠心病了。这和油吃得太多有关。油吃得太多很容易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
心血管专家在外从不点的12道家常菜。可以说个个是“吸油菜”。每吃一口都在喝油!这些你要晓得!
12种“吸油菜”尽量少吃!
毛血旺
毛血旺可以说是一道重庆名菜。同时也是一道非常“吃油”的菜。所有菜几乎是用油来煮。可以说吃一口都是在喝油。一点都不夸张。
水煮肉、水煮鱼
水煮鱼、水煮肉是我们最常点的2个“水煮菜”。但其实我们吃过的都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水煮菜。就是一道“油煮菜”。虽然水煮肉汤里。上面是油下面是水。但当夹起肉时上面的油会吸附在肉和菜上。十分不健康。
烧茄子
烧茄子吃着最香。也最下饭。但是你不知道的是。茄子疏松多孔。十分“吃油”。比如。制作烧茄子需要过油。茄子在油里就像一块海绵在吸水一样。一盘汁浓味美的烧茄子实际要吸油40克左右。这些油最后都会被吃到肚子里。十分不健康!
地三鲜
地三鲜这道菜主要食材是土豆、茄子、青椒。可这些食材都需要过油炸。过油后茄子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大量的油。这道菜听起来是一道“素菜”。但经过油炸后其含油量比一碗油滋滋的红烧肉还要多。
干煸豆角
干煸豆角。听起来似乎与过油无关。其实也多半是油炸过的。油炸的干煸豆角不仅热量超标。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风险。因为在油炸时。豆角可能外焦里生。而如果豆角不彻底做熟。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炸藕盒
虽说藕是养生的食材。但它的淀粉含量和土豆接近。加之外表裹着面糊。这样富含淀粉的食物经过高温油炸会产生丙烯酰胺等致癌物。同时藕盒上吸附了大量油脂。过多食用对健康着实有害。
糖醋里脊
糖醋里脊可以说是老幼喜爱的一道菜。外焦里嫩吃起来口感和味道都很棒。但经过油炸后的里脊肉也可谓是吸油大户。同时。糖醋里脊外面包裹了大量的糖。是个不折不扣的高糖、高油菜。
松鼠鱼
松鼠鱼和糖醋里脊一样酸酸甜甜。口感也是外焦里嫩。但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松鼠鱼经过油炸后才会呈现金黄的样子、外焦里嫩的口感。而经过裹着淀粉油炸后。淀粉和鱼会吸收大量的油。所以并不是一道值得点的健康菜。不如把松鼠鱼换成清蒸鱼。
干锅菜
干锅娃娃菜、干锅千叶豆腐、干锅白菜。这些是我们最常点的几道干锅菜。但干锅菜想要达到“麻辣鲜香”的特色。大部分食材需要经过“过油”工序。这样一来干锅菜的含油量就大幅提升。此外。干锅菜一般都需要持续加热。最后大部分油脂都会被菜吸收。
烤鸭
烤鸭也是一道非常油腻的菜。烤鸭在烤的过程中要不断刷油。同时鸭子本身就有一层很厚的脂肪层。切鸭子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皮与肉之间有一层厚厚白色脂肪。所以专家建议。吃烤鸭也要少吃这层白油。对心血管确实不健康。
土豆烧牛肉
有一类食物特别吸油。那就是薯类食物。如土豆。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淀粉本身就有吸油性。再加上烹调方法不当。经常用来做烧牛肉、炒土豆丝等菜品。更容易摄入不少油脂。还有人爱吃外面的炸薯条。殊不知100克土豆蒸熟后可提供70千卡能量;若炸成薯条。能量就翻了两倍多(150千卡能量)。所以为健康考虑。还是远离这些菜比较好。
锅包肉
锅包肉是一道东北风味菜。做法是把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等到金黄色再捞起。再下锅拌炒就可以了。光油锅至少就要进几遍。其高油的本质可想而知。所以为健康。还是少吃点为好。
每天该吃多少油?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限量为25克。但目前。我国居民人均每天摄入量达到44克。和吃盐一样。远远超过指标。
如何做到低油饮食?
首先。减少在外就餐。外面的饮食都是多油、多盐的。
其次。减少食用含油脂较多的菜色。如上面举例的。
再则。选择含油量少的材料。例如:鸡、鱼等含油量较猪、牛等来得少;相同的肉类。不同部分含油量也不同。牛腱的油便比牛腩来得低。还有烤鸡腿。去皮后。油脂量相差将近6至7克。因此。将眼睛可见的油去除。例如肥肉、鸡皮、鸭皮等。这也是低油的方法之一。
最后。自己在家做饭时。要控制用油量。建议用市面上卖的控油壶。改变烹调方式。少用油炸、油煎、红烧、炖或卤。多用水煮、凉拌、清蒸。除了可以减少热量。达到控制热量的效果。更可以降低油腻感。口味也不会太重。
其他观点:
一说到哪些菜最吸油热量还高。我就想到了烧茄子。成人每天食用油在25克到30克为好。超过的就是俗话说的油大。下面说说餐桌常见的几样最喜吸油菜肴。
烧茄子。不经过油炸不香。热锅放100克油。烧热。放入茄子块。煎到金黄。一个茄子煎制一半。油很快就没有了。继续添加。茄子就像海绵一样吸附食用油;烧好的茄子。吃完感觉满嘴流油的。食用过多的油。对于心脑血管的健康很不利。
炸藕盒。老北京汉族吃食。藕切片。两片藕中间加上事先搅拌好的肉馅。外面裹上面粉。下油锅炸。藕合说实话真香。但无疑超过了40克油。吸入了过多的油。
软炸里脊。外焦里嫩。炸里脊无疑得多用油。一般酸甜口的菜品得用糖。糖油多的食物会为人体提供多余的热量。肝脏肠胃胆囊。胰腺都受累。造成血脂胆固醇超标。从而带来危害。人体消耗不掉就要生病。尽量少吃或不吃。
其他观点:
正在减肥的小伙伴。为了快速达到减肥效果。将一日三餐改成了素食。可素菜真的不会发胖吗?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 疏松多孔型蔬菜
代表食物:茄子、豆腐泡、豆角
以茄子为例。它是出了名的爱!吸!油!
茄子结构如同一个海绵体。含有较多水分。在烹制过程中。水分会随温度的增高而被蒸发。形成一张网状孔洞。于是油脂便会填充进去。越是老茄子。吸收油脂的能力就越强
文字表达获许不够形象具体。附上一张茄子内部结构图。帮助大家理解
小贴士: 如果你真的放不下茄子。茄子少油吃法在线安利 ①烹饪茄子前。将茄子清洗干净。用食盐腌制15分钟左右。将茄子中的水分攥干。再煸炒就不会那么油了 ②让茄子在锅中干炒一会。这时候不需要放油。干炒过程。茄子的水分会被蒸发一部分(如果你家的锅比较差。建议考虑第一种方法)
油豆腐也是一样。孔洞组织较多。需要满满一大锅油才能从蓬松状态炒至软化。跟油炸豆腐似的
有些不知好歹的家伙。还用来涮火锅。啧啧啧。你不胖谁胖哦~
⭕ 淀粉类食物
代表食物:土豆、红薯、芋头、南瓜
以土豆为例。它在煸炒过程中。很容易黏糊粘锅。为了避免粘锅。大家又会无形之中添加不少食用油。因此吸入了大量油脂
小贴士: ①将淀粉类食物切好。用清水淘几遍。等淀粉基本掉落后。再进行烹饪就不容易粘锅了 ②锅中倒油之前。用生姜涂抹锅底。减少粘锅情况
这是土豆的正常吃法。如果经过油炸之后。例如:炸薯条、炸土豆片。那么性质又不一样了
酥脆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但是它们之所以酥脆。主要是因为淀粉与高温接触。食物表面的温度会迅速升高。当外层水分和油相互交替后。带来了外酥里嫩的口感
如果只是薄薄的一层脆皮。吸油量并不会太高。但由于食物接触面积越多。吸的油也就越多。油炸的时间越长。吸的油也就越多
同样重量的薯片和薯条。75 克薯条脂肪含量 10 克。75 克薯片脂肪含量 26 克
所以知道怎么辨别谁的油脂高。谁的油脂少了吗
⭕表面容易附着油的蔬菜
代表食物:油麦菜、空心菜、菜花、芥菜
吃绿叶蔬菜也算是减肥圈的一种饮食风尚。天真的以为青菜油脂少。实则有些青菜比肥肉还肥
青菜在烹制过程中。虽然不会像茄子那样吸入太多油脂。但由于其表面结构的特殊性。容易将油附在表面上
以油麦菜为例
曾有人将茄子和油麦菜做过一场吸油试验。100克原料。30克油。结果发现:
100 克油麦菜清炒/凉拌后。脂肪含量分别为19.8 克/19.3克
100 克油茄子清炒/凉拌后。脂肪含量分别为18.6 克/13.8克
我的老天爷呀。油麦菜吸油能力居然超过了茄子
本想通过蔬菜解腻。实则吃下了更多油脂。原来每一斤肥肉都是有“家”的
小贴士: 水煮油麦菜。配上特调酱汁:橄榄油、红酒醋/陈醋、盐、黑胡椒、百里香、洋葱 搅拌均匀后使用。既健康又美味。大大减少了油脂的摄入
⭕王炸“吸油大户”
上面的都是小case。最最最最最最容易被忽视的吸油大户。实属炒鸡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确提到。炸散鸡蛋的吸油率竟然达到了 43%。足足比炸茄盒高出了26%的吸油量。仅次于炸面包的80%
为什么鸡蛋容易吸油?
鸡蛋打散后和油的接触面被近一步扩大。而且搅拌鸡蛋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更多气泡。所以油脂更容易进入鸡蛋体内。加上。蛋黄中的卵磷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让油、水分更稳定的存在
以一个鸡蛋47克的重量计算。它能够吸收15克的油。如果是两个鸡蛋。就是30克。以此类推
按照1克油9千卡的热量计算。一个鸡蛋就能产生135千卡的热量。若鸡蛋想炒得更蓬松。最少需要25克油。那实际热量就远不止于此了。妥妥的增肥大菜啊
小贴士: ①鸡蛋尽量采用水煮做法。煎、炸鸡蛋少吃少做 ②水炒鸡蛋。准备一个土鸡蛋、半碗清水、盐、葱花、先将清水煮开。倒入加了盐得鸡蛋液。待鸡蛋变得非常凝固。里面的水分越来越少盛出。加入葱花即可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油脂的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以一个每天需要摄入 1200 千卡的减肥者来说。每天油脂摄入量不宜超过 40 克(大概4汤勺)
1克脂肪能产生9大卡的热量。不经意的一餐。很有可能让一个星期的减肥成果付之东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568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茄子,油脂,油麦,鸡蛋,热量,食物,淀粉,里脊,豆角,土豆
没想到大家都对哪些菜最吸油?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动脉硬化、心梗、冠心病了。这和油吃得太多有关。油吃得太多很容易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动脉粥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