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响马,蹚将。有什么区别不同之处?请谈一下您的看法吧?
原创

土匪,响马,蹚将。有什么区别不同之处?请谈一下您的看法吧?

好文

热门回答: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过去山东响马比较多。“响马”指的就是打家劫舍的土匪。

为什么山东响马多呢?这和朝廷的的马政有关。

相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规定山东一带养马的老百姓要向官府交一定数量的马驹。

过去打仗都是骑马抡刀上战场。朝廷战马奇缺。养马户无法承受繁重的赋税(交马驹)。为了活命。一部分养马人啸聚山林成了打家劫舍的土匪。

这些被逼走上抢劫的人。所骑的马脖子上挂着一串铃铛。飞奔起来叮叮当当。所以人们称这些人叫“响马”。

还有种说法。这些强盗在抢劫前先“嗖嗖”放一阵响箭。后驰马打劫。

比如山东好汉秦琼最初是捉拿响马的捕快。后来被逼上了瓦岗山。秦琼的贾柳楼36位拜把兄弟大多是响马。如单雄信、尤俊达、王伯当、程咬金等人。

由此看来山东出响马并非始于明朝。近代最著名的响马是民国时期的孙美瑶。山东枣庄市人。他制造了轰动一时的“临城大劫案”。劫持的列车上有外国人。影响很大。

最后经过谈判。孙美瑶被诏安。不过没多久北洋政府诱杀了孙美瑶。

“河南出蹚将”这句话原本叫做“河南出蹚匠”。

相传清末民初时期。在河南西南山区一带。常年流动着一只数量相当庞大的农民务工队伍。里面有从事木匠、铁匠、石匠等职业的人。这些人统称为蹚匠。

农忙时这些人在家种地。当冬闲的时候就三五成群搭帮结伙出外找活干。一旦找不到工作。为了生存一些人就占山为王。沦落成了土匪。因此由“蹚匠”变成了“蹚将”。

最著名的蹚将莫过于河南省宝丰县绿林首领白郎。白朗反对袁世凯的统治。领导了豫西白朗起义。这也是历史上最后一次农民起义。然则白朗目不识丁。领导能力有限。加上起义队伍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实乃一盘散沙。最后被北洋政府消灭。

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是响马还是蹚将。其性质都是为匪为盗。土匪、响马、蹚将只是叫法不同。其实都是土匪和强盗。

不过“盗亦有道”。也就是说强盗、土匪也有好坏之分。古代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使一些贫苦百姓不堪忍受。不得已沦落为为匪为盗。大多数人本质不坏。土匪、响马和蹚将是旧时代的产物。数量的多少由统治阶级来决定。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观点:

响马和蹚将虽然都是土匪。区别还是很大的。

先说山东的响马。

响马之兴起。起自反抗大明朝的马政。

朱元璋养军队都不愿意花钱。养马当然也不愿花钱了。都派给老百姓替他养。

就是当时大明政府推动的“官马民牧”。在河北山东等地实行。规定养马户每年应该“纳马驹”若干。如果到时候没有马驹交上去。养马户要赔大明朝廷钱的。

我们要知道。在过去养一匹马就是现在养一辆宝马轿车。不。比养宝马轿车还费钱费功夫。因为宝马轿车你可以停在那里不吃不喝不花钱。不开上路就是了。

一匹朝廷的战马养在家里。是需要每天吃吃喝喝的。还有可能生病。这都是要花钱的。还有可能死亡。死亡了也要赔钱那!

朝廷的战马你还不敢牵出去挣钱。有人会举报的。

虐待军马也是大罪!

不少养马户为了“养活朝廷的战马”破产了。

山东的强盗起点比其他地方的强盗起点要高很多。起码比河南的蹚将要高。因为他们一开始做土匪就有马骑。骑着马还爱挂着大铃铛。所以称之为“响马”。

河南的蹚将呢!

蹚将之兴起。起自晚清民国初的失地农民。都是些无恒业的游民。穷得很。做土匪事业之初。当然没有马骑了。

众所周知。清朝中晚期有一次人口大爆炸。到了清朝晚期呢。地少人多的豫西南山区就出现了很多无地的青年农民。他们四处打工求食。

也没有工厂招工呀!他们也就做些替人家修梯田、沟渠等农业水利的力气活。农忙则替人家种地。这些人被河南人民称呼为“蹚将”。

“蹚”者。从有水草的地方走过去。趟水过河;用犁、锄把土翻开。蹚地。——《新华字典》

所以那些四处干“农业短工”的人被称为“蹚将”。

对。一定要读者猜出来了。冬天他们怎么办?找不到工作他们怎么办?有些人好逸恶劳怎么办?

怎么办?

去做土匪呗!河南的土匪多数是从“蹚将”而来。所以被称为“蹚将”。

其他观点: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是从清末民初流传开来的一句话。前半句大家都知道。就是山东地界出土匪的意思。

明朝推行马匹“民牧”。在山东、河北、安徽等省订有应纳马驹数。若不够。养马户须赔偿。养马户多因此破家。转为“响马”。以抢劫为生。

明清以及后来的民国时期。山东响马从未断绝。他们成群结队。犯案前常以“官兵奈我何!”挑衅。在马上放哨箭发出响声。响箭一响。马匪就会杀出。抢劫货物辎重。历史上最著名的响马案。当属1923年5月孙美瑶率领一千多响马发动的临城劫车案。

“响马”是土匪、马贼的意思。那“河南出蹚将”中的“蹚将”又是什么意思呢?

晚清民国年间。河南宝丰、汝州、鲁山、伊阳等西南山区常年流动着一支由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等组成的数量相当庞大的打工队伍。每到冬日的农闲季节。则应募从事梯田、沟渠等农田灌溉工程的修理、养护工作。这些人在当地统一被称作“蹚匠”。有活干有饭吃的时候。这些“蹚匠”们就是平民老百姓。但稍有天灾人祸。无事可干时。他们就极易变成土匪。

后来民国大乱。这些“蹚匠”干脆直接就不干活了。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专门靠抢劫周边村镇、路过商旅为生。所以“蹚匠”就变成了“蹚将”。也成了土匪的代名词。

民国初年的河南省宝丰县绿林首领白朗就是有名的“蹚将”。1912年。白朗组织扶汉讨袁军。发动农民起义。反对袁世凯统治。先后转战豫皖鄂秦甘五省。攻下50多座城池。同北洋军20余万人作战。最终不敌段祺瑞。于1914年8月阵亡。起义失败。这次起义也被史界称为中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

除了白朗外。民国时纵横河南、陕西的镇嵩军。也几乎都是由蹚将组成。如其中的宜阳人贾济川、临汝人姜明玉等。还有老洋人张庆的“河南自治军”和樊钟秀的“建国豫军”。也都是蹚将武装集团。

无论是“响马”还是“蹚将”。其实说白了。都是政府统治昏暗。百姓民不聊生的产物。如果人人都能吃饱饭。有尊严的活下去。谁又愿意去当土匪呢?所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响马”和“蹚将”都彻底地消失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21:56

    响马,土匪,山东,河南,都是,白朗,马驹,朝廷,养马,明朝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21:56

    没想到大家都对土匪,响马,蹚将。有什么区别不同之处?请谈一下您的看法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21:56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是古代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过去山东响马比较多。“响马”指的就是打家劫舍的土匪。为什么山东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