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谓是如何取得宋真宗赵恒赏识的?
原创

丁谓是如何取得宋真宗赵恒赏识的?

好文

热门回答:

有关丁谓。有一个成语流传至今。叫做“一举三得”!

话说当日宋真宗崇奉道教。下诏修建玉清昭应宫。这一工程十分浩大。预计要建造2610个分区。一共3600间殿阁。宋真宗定下的工期非常紧张。许多人都不知如何安排。万一触怒了皇帝。势必丢官罢职。

具体来说。修建玉清昭应宫有三大难题:

其一。修建宫殿需要大量用土;其二。需要从外地运送大量木料;其三。完工之后需要将原有一些废料运送出京。

这三件事若是一一处理。势必耽误工期。丁谓一番考量。制定出一个完美方案:

他先是从玉清昭应宫开始。挖了一条直达京城外的大深沟。将挖出的泥土送入。作为修建宫殿所用。从而解决了第一个难题;

开挖深沟之后。他引来汴河河水。让外地木料从深沟中运入宫殿;

待宫殿修建完毕。将汴河重新堵住。用废料将深沟填埋。

由此一来。原本预计十五年完工的浩大工程。在丁谓主持之下只用了七年就完工了。

另外。丁谓在经济、民生、治理地方等等方面都有许多不俗表现。他主持宋朝财政。改革了许多弊政。使得宋真宗一朝国力大增。财税收入位居历代之冠。

说丁谓是古代第一流的经济大师毫不为过!北宋、南宋能够那么富有。丁谓功不可没。

不过。丁谓不问是非对错。专一逢迎宋真宗。也让许多士大夫不齿。因此。就算是丁谓当到了宰相。在朝野间口碑也比较差。

其他观点:

谢邀。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丁谓乃是任何皇帝都喜欢的哪种大臣。情商高、够圆滑、会拍马屁。但本身的业务能力又超级强。这样的臣子谁不喜欢?

事实上。作为北宋有名的“滑头宰相”。丁谓工于心计。为人处世很有一套。在为人方面。丁谓勾结奸佞、欺上瞒下。残害朝中同僚。是北宋臭名昭著的“五鬼”之一。其拿手绝活正是对上的阿谀奉承与“溜须拍马”——他奉承寇准的举动已经足够令其“青史留名”。但他最令后世奸佞敬佩的还是他能以娴熟拍马术赢得宋真宗赵恒的宠信。

▲宋真宗赵恒像轴

据史料记载。宋真宗赵恒喜欢赏花钓鱼。每到花开时令。真宗总会邀请朝中大臣入宫一同游赏。一次。真宗与朝臣齐聚御花园。众人一边钓鱼一边观赏鲜花。然而御池中的鱼儿却迟迟没有露面。搞得真宗龙颜不悦。觉得自己丢大面子。眼见皇帝脸色逐渐阴沉。丁谓十分着急。眉头紧皱。突然他心生一计。张口就吟诵出两句颇有文采的诗句:“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尴尬局面顿时化解。真宗的心情也立马变得舒坦起来。在场官员们对丁谓的应变之强与拍马有术。可谓自叹弗如。

▲今人仿建的宋皇宫

不过这些官吏再怎么嫉妒丁谓也没有用。因为丁谓溜须拍马的本事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自幼聪颖。对待人情世故很有眼色。客观地说。丁谓不仅精通溜须拍马。他的聪明才智也并非浪得虚名。大中祥符年间。汴京皇宫遭遇大火。一夜之间原本富丽堂皇的面目全非。宋真宗下令工部尽快重建皇宫。并指定丁谓全权负责皇宫的重建工作。丁谓临危受命。到达现场后才意识到问题的棘手性——由于京城缺乏皇室专用的建材。从外地大批量运抵京城需要一定时间。而且被焚毁后的皇宫到处都是建筑垃圾。好在丁谓聪明。仔细思考后。一个高效快捷的方案就被筹划了出来。

▲宋代画作中的汴京城

丁谓先是向工部下令。征调民夫在城内主干道上深挖沟渠。没过几天。汴京城内大街就沟壑纵横。这样重修宫殿所需泥土的问题得到解决。随后。丁谓又令民夫将汴河与城内深沟对接。将汴河水引进城中沟渠。如此一来。汴京皇宫与外地相连的水路通道形成。水路完工时。丁谓订购的建筑材料也陆续抵达。这些珍贵的建材通过竹排与木船沿着水道不断运进宫中。重建工作得以有序推进。工作临近完成时。丁谓又命人将施工过程中清理出来的建筑废渣统统填进之前在城中挖出的深沟之中。汴京城内的“人造运河”再次成为宽阔街道。事后。宋真宗对丁谓这一举三得之法赞不绝口。而且省下的费用以亿万计。“丁谓建宫”成为北宋城建史上久传不衰的一段佳话。

▲丁谓剧照

有意思的是。丁谓的聪明才智除了溜须拍马与建造宫殿外。还在于其精通会计。称他为会计学科的创始人也毫不为过。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担任北宋权三司使(即财政部长)的丁谓。主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会计学著作《景德会计录》。这是历史上首部以“会计”冠名的专著。如果其没有一定的会计知识。必然无法撰写这六卷本的会计著作的。可惜的是。丁谓并不像历史上的名臣那样只做好事。他阿谀奉承、残害同僚的本领丝毫不弱于秦桧等宋朝奸相。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大臣中。丁谓大概可以位居首列。

参考文献:

《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二》

其他观点:

能干啊。情商又高。

先说能干。

最著名的故事就是他一举三得修宫殿。但他一开始就受到重视。

他中举的时候。大名鼎鼎的寇准和王禹偁都非常喜欢他。

大诗人王禹偁甚至将他和另一个人孙何称为比肩韩愈和柳宗元的文章大家。

亲自为他写诗:

二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

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

他先从基层干起他先任福建。后转四川。

当时王均在川陕叛乱。自立为帝。朝廷征集四川少数民族子弟前去平叛。想必工作简单粗暴。结果兵没有征到。反而把这些人给逼反了。丁谓到任。亲自与叛军首领会晤。劝说他们放下武器。兵不血刃招降叛军。

丁谓大开贸易市场。在四川任上发现少数民族多稻谷少盐。于是就召集贸易以盐换粮。解决边军的军粮问题。看到少数民族养的马好。他又主动购马。提高军队战斗力。

他在基层后来又去了几个地方。中间还短暂回到中央。就像消防队员。哪里有事就去哪里。这工作能力很受皇帝喜欢。

后来他回到中央任职。这时候辽国进攻大宋。

宰相寇准拉着宋真宗到前线督战。打败了辽国人。

当时的宋朝的逃难百姓急于渡过黄河避难。船夫乘机涨价大发国难财。面对这种情况。丁谓从监狱里提出死囚。换上船夫的衣服。拉到渡口一刀斩头。船夫一看。发国难财原来要死的。赶忙开始拉人。

面对来势汹汹的契丹军队他组织难民穿上军服。在黄河边上摇旗呐喊。敲鼓示威。让契丹人以为宋朝军队早有防备。

后来澶渊之盟签订。他又大肆搜捕辽国留下来的间谍。功绩赫赫。

你说寇准能不喜欢他?

后来他又担任了宋朝的三司使。

这是大宋朝的财政部长。

在这个职位上丁谓展现了自己理财的本领。宋真宗去泰山封禅。所有花销就是他一手操办的。

当然由于他过于迎合皇帝。也为他留下了奸臣的骂名。

这是能力。更重要的是他的情商。

有一次宋真宗喝酒喝得高兴。就突然问了一个问题:“你们说唐朝的酒啥价格?”

谁也没不知道。气氛顿时尴尬了。丁谓说唐朝的酒每升30文钱。

皇帝说你凭什么这么说。

丁谓说:“杜甫有诗:速须相聚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这不就是一升30文钱吗?”近代学者有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丁谓也算是开先河者。

这可是又有文化。又会马屁。还会迎合你。

你是皇帝你会不会喜欢他?

当然会了。

锦翼系问答签约作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公主抱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33:18

    真宗,深沟,宫殿,宋朝,皇宫,溜须拍马,北宋,皇帝,这是,景德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33:18

    没想到大家都对丁谓是如何取得宋真宗赵恒赏识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33:18

    有关丁谓。有一个成语流传至今。叫做“一举三得”!话说当日宋真宗崇奉道教。下诏修建玉清昭应宫。这一工程十分浩大。预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