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停用华为5g,这对华为有何影响?
原创

英国停用华为5g,这对华为有何影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当地时间7月14日。英国政府作出决定。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购买新的华为设备。除此之外。英国5G网络中目前所使用的华为设备必须在2027年前拆除。

看到英国这种做法。其实很多网友都是非常愤怒的。认为英国这种做法非常不厚道。因为前段时间华为刚宣布将投资10亿英镑在英国建设华为光电研究中心。

而且一直以来华为在英国的投资也是比较大的。也为英国提供了一些就业机会。比如2018年华为在英国的研发投入超过1亿英镑。雇佣了300名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在人工智能、5G以及光学技术等方面开展研发。2019年这个研发团队人数已经扩大到400人。

但是华为对英国的支持和投入并没有能够得到英国的支持。英国最终还是选择站在美国的那一边。

至于英国停止使用华为5G设备之后。对华为来说会有什么影响。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第一、最直接的影响是华为5G设备在英国没有销量。

现在英国正式宣布停用华为5G设备之后。这意味着从2021年开始。英国将不会采购华为新的5G设备。这对于华为来说又少了一个客户。

虽然英国并不是什么大国家。但英国的通讯市场还是有一定分量的。而且之前华为在英国市场的份额是比较大的。英国一些主要运营商所使用的通讯设备都是华为。比如李嘉诚旗下的电信公司70%以上的通讯设备都是采购自华为。

其中在2019年的时候。李嘉诚还宣布跟华为签订价值389亿的订单。而现在英国政府宣布停止使用华为5G设备之后。李嘉诚旗下的电信公司肯定也会受到影响。有可能跟华为签订的这个订单会被取消掉。如此一来华为直接损失的订单将超过300亿。

第二、其他国家有可能效仿英国停止采购华为设备。

自从美国限制华为之后。很多国家都陷入了到底要不要使用华为5G设备的艰难抉择当中。

一方面是华为在5G设备上拥有先进的技术。是5G贡献技术最多的一个企业。另一方面华为的5G设备相较于爱立信。三星。诺基亚等厂家来说更便宜一些。采购华为的5G设备是性价比最高的一个方案。所以很多国家的运营商一直以来是更倾向于采购华为设备的。

但另一方面是。尽管华为的产品有优势。但是面对美国的制裁。很多运营商其实也有所顾虑。毕竟美国前段时间已经发出通知。禁止使用美国有关设备、技术、软件和服务的企业向华为提供产品。对于美国这种做法。不排除如果一些运营商采购华为的设备有可能也会受到美国的刁难。

因此面对美国的压力。很多西方国家的运营商可能会放弃华为的设备。特别是在英国做出示范之后。很多国家有可能会跟随英国的步伐减少或者停止采购华为的5G设备。这才是最让华为担心的地方。

当然。至于未来全球通讯市场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可以肯定的是英国停止采购华为5G设备之后。不会打垮华为。相反只会让华为变得更加强大。正如美国从2019年开始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原以为华为的总体业绩会受到影响。但事实相反。2019年华为营业收入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营业收入已经突破8500亿人民币。

到了2020年。即便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总体经济表现不太理想。但华为在2020年上半年仍然实现了4540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3.1%。

这说明美国想通过一些手段来限制华为的发展其实并不奏效。我相信大多数国家的消费者眼睛都是雪亮的。面对华为物美价廉的商品。我相信他们会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

所以即便英国停止采购华为5G设备了。但对华为5G设备的总体市场也不会有太大的冲击。我相信很多国家仍然愿意采纳华为的5G设备。

正如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所表态的那样。关于德国5G建设不会排除华为的表态“一如既往地”有效。德国联邦政府选择“持平、且对技术和生产商保持中立”的做法。不会从一开始就将特定参与者排除在外。

其他观点:

英国作为美国的盟友。被迫站队采取抵制华为的策略也并不意外。

14日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问及:“如果今天英国首相如外界预期那样宣布对华为实施禁令。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能否为在英中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是脱欧后英国市场走向的试金石。也是中国在英投资是否安全的风向标。中方将密切关注。”

这一回应可以说非常有力。反将了英国一军。告诉英国你现在的处境可是刚脱欧。全球的投资者都盯着你的市场是否公平开放。是否收到政治影响。同时中方对英投资也会受到影响。英国你要好好想一想。

华为作为中国通信领域的最强企业。在5G领域做到全球领先并可以制订相关标准。5G作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是未来20年很多关键技术路径的核心入口。在电子和互联网时代一路领先制订标准的美国自然不会放任技术霸权旁落。

我们要看到技术自主从来都是一条艰难之路。从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艘航母。再到北斗导航的组网成功。都是走过了几十年历程。几代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拿芯片来说。美国是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研制。走过了80年的历程。我们要想在短期反超肯定是不现实的。短期内华为必定受到影响。但是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华为和其他中国的科技企业必将冲破重重阻碍取得成功。

一是中国巨量市场足够支撑国内5G应用场景落地。三大运营商的定单就足够华为吃下。二是中国的技术国产替代已经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从资本市场如中芯火速上市。到人才流动的倾向的变化。最顶尖学府的人才已经从学金融到学技术。资源的迅速倾斜会加快技术的研发。我们相信华为会继续成长。重新在世界唱响自己的名号。

其他观点:

即便是不关心国家大事的普通百姓。现在也已经明显能感觉到。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正在急剧恶化。伴随着美国施压的加剧和国际形势的。一张围堵封禁中国的大网。正在以超出预料的速度迅速铺开——美国自身的动作就不说了;在印度。边境争端也引爆了印度反华浪潮。抵制中国制造成为潮流;在欧洲。英国和意大利在特朗普的亲自施压下。最终还是改变了之前的中间立场。正式宣布封杀华为。而法国也陷入摇摆当中。至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则在早在先前便已站队;后面。其他西方国家是否会出现变化。现在也难以预料。可以说。中国即将经历90年代初以后。近30年内最严重的一次外部战略封锁——而这场战略封锁所持续的时间以及烈度。将仅次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那次——甚至超过也不一定。美国的目的很明确。通过长期的经济封锁尤其是科技封锁。阻断中国国力继续向上突破的空间。让其逐步陷入内卷化困境。最终像苏联那样。在内外交困中崩溃解体。

毫无疑问。这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美帝已经露出了獠牙。必欲将其眼中的第二个苏联。置之死地而后快!

当然。大家对此也不必过于紧张。毕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所以这一仗本来就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这一点。中国早有预料。至于现在的全球脱钩站队浪潮。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美国再怎么说是全球霸主。唯一超级大国。它既然已经发出了明确信号。那出现一批追随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如果大戏刚开始都无人响应。那才真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大跌眼镜不合理了。

所以。形势虽然严峻。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出脱战略预期——最多就是比之前预料的稍稍快了点而已——但结合美国国内矛盾和积弊的升级速度。以及新冠对中美不同打击程度造成的此消彼长。这种提速其实也是符合逻辑和道理的。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乃至惊慌失措。

不过。不慌张。不代表不重视。更不代表不积极防范。面对美国的全球封锁。如何应对。这将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关注时政的人们应该已经有些了解。近段时间以来。“内循环”这个词汇的出现频率明显提高。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也明显增强——虽然很多人简单的将其理解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下外贸萎缩的临时性措施。但实际上。如果仅仅只是临时性举措。是犯不着如此强调的。更不会炒热一个“内循环”的专用名词并将其摆在如此显眼的位置。这种临时性的表象背后。其实也蕴含着应对美国长期封锁的战略考量。

中国与前苏联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中国拥有齐全的工业门类和全球的最大产能。并且依托几十年财富积累。中国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内需市场——并且依然有极大的增长潜力。

这是中国应对美国封锁的最大底气。虽然鉴于美国的优势实力和影响力。中国无法阻止——至少在斗争的中前期无法阻止美国全球锁华大网的建立。但中国可以也必须通过庞大的内需市场。以及潜力的不断挖掘。对冲这种封锁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冲击。(从这个角度来看。房市真的可以歇菜了。而股市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不过。我们也必须明白。光靠内循环。是不可能突破美国封锁的。虽然短期内。内循环可以对冲美国封锁。但如果长期这么走下去。必然是一条死路。

这一点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最近的网络上。很多爱国青年激情澎湃的认为:光靠中国市场。华为(或者其他企业)依然可以活的很好

但云石君想说。短期内确实如此。但长期依靠国内市场。无论是华为还是其他市场竞争性企业。都必死无疑!而中国。也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内卷化困境。最终步苏联的后尘。

为什么会这样?逻辑很简单:中国市场再大。潜力再强。也不可能跟全世界相比。如果单单依靠国内市场。虽然短期内可以通过爱国主义的情怀支持。以及内部潜力的有效开发。勉强实现与西方分庭抗礼并驾齐驱。但随着随着美国以及西方对自身乃至全球市场的逐步蚕食以及开发。中国VS外国。光凭这种体量差距。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是西方的对手。

而科技同样如此。别说现在中国在科技方面本就落后于西方。哪怕双方实力对等。一个依托14亿人的新兴市场。一个依托差不多同等人口量级的发达市场——二者所获得的资金和资源支持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在这种支持面的差异。最终也会让二者在科技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让西方实现对华的全面碾压。

所以。光内循环和国内市场。并不足以对抗西方。将希望全寄托在这二者身上。苏联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循环和国内市场就不重要。实际上它们依然相当重要。只不过这种重要的价值体现和大家理解的不一样。具体来说。内循环。它之于中美博弈的作用。是为中国打破封锁争取战略时间;而国内市场。它的价值则在于为中国打破封锁提供战略空间。

这个战略时间和战略空间该如何理解?

这个要从中美斗争形势来解读。

中美之间的这场封锁与反封锁。和当年的美苏博弈态势。呈现出两个巨大的外部环境不同:

首先。当年的美系阵营。正处于蒸蒸日上的长期态势中。

以二战结束。冷战开启为标志——美国自不必说。二战本土就没受什么影响。二战结束后更是一跃成为全球霸主。发尽了战争财;而美系同盟——欧洲、日本等。虽然战争期间本土被打的七零八落。但在战争结束。冷战开启后也开始逐步反弹。这种反弹态势一持续就是几十年。

这种良好的态势。大大增进了同盟的紧密程度——毕竟利益是政治永恒的追求。大家只要跟着美国这个老大。就能有源源不断的肉吃。这种好日子。谁不愿意过——别说没什么历史积怨的英法了。就是有深仇大恨的德日。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也迅速沦陷。心甘情愿的充当美帝马仔。

这种情况下。美帝要办事情就简单多了。它说要揍谁。大家都会抄起家伙跟着上——赢了就一起分赃。就是没赢。美帝也能给它别的好处补偿——就算美帝不给。至少把跟美帝的关系搞好了。大家接下来搞钱也更容易。

而苏联就不同了。苏联本身实力就不如美国。本土在二战中同样被摧毁的稀里哗啦——所以底子先天就比美国差了一大截;而在二战后。虽然苏联也靠着地缘扩张发了一把战争财。又通过内部挖潜壮大了自身。但这个跟美国毕竟没得比。所以反弹的空间和天花板不如美国——最要紧的是。苏联由于以前都没有殖民地。所以做不到吸全世界的血来满足自身。最多只能吸吸社会主义小兄弟的血——但苏联盟友的数量和质量本就不能和美系盟友相比。所以斩获天然有限。而且这种搞法会大大侵害了盟友利益。搞得大家民怨沸腾。所以苏联只能靠武力强行维持联盟。等到后来自己内力耗尽。再也镇不住场子。小兄弟们也就一夜间变了颜色。朝着美国爸爸欢呼而去。

这就是美苏发展态势以及发展天花板不同。导致二者对其他国家捆绑力度的天然差异。

而现在的中美态势。与当年的美苏态势是不一样的。

首先。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现在都处在一个长期性的衰落趋势之中——而且这种衰落还因为新冠的冲击而骤然加剧。

当然。衰落归衰落。但美西底蕴深厚。所以一时半会说要致命那是不可能的。但持续衰落的这种态势。却大大限制了美国对华封锁战略的成型以及能效发挥。

鉴于美帝的衰落。所以它现在要号召盟友建立对华封锁。难度是很大的。因为现阶段欧洲这些盟友也在衰落。它们急需养血。而美国这时候喊它们帮自己去搞人——这下大家当然就会有意见。

当然。搞人也行。美国如果能给补偿。那也没什么。可问题是美国自己现在也供血不足。所以叫小弟搞人的同时。并不会给他们辛苦费——这意味着小弟们要自己为美国的战略利益出血。

这就有点过分了!

好吧。大家退一步。就算自己出血。但只要能跟美国搞好关系。然后以后从其他方面获得回报——就像以前那样。那大家也认了。

但问题是。现在西方正处于长期整体走衰的趋势中。所以现在给美国助拳。也看不到其他方面有什么回报的可能性——最多就是画个大饼。大家合伙把中国彻底撂倒。然后一起割它的肉。可问题是中国肉虽肥。但身子也够壮。想彻底撂倒并不容易。所以这种画饼。就算能实现。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甚至。美国这个老大自己都越来越不地道。在特朗普这厮带领下。动辄向盟友小弟举起屠刀打贸易战——这等于说我一边我出血帮你揍人。一边还要割肉给你补疮——而你的回报。最多就是让我少点割肉而已!

而最最无语的是。中国本就是可以给这些美系盟友输血的最好对象——它有强大的内需市场。而且这个市场潜力也很大。开发难度也比其他地方更低。而且为了中国也愿意让美系盟友进来分享自己的利益——只要他们不追随美国封锁自己就行。

从上面的分析。大家就可以看出。美国的这种要求。明显就是太坑小弟了。说白了。现在西方的状况就是。小弟们现在都缺血。美国不仅不能给他们输血。却还要他们自己放血去帮自己锤人。小弟们锤人的同时。还要给美国爸爸献血;而它锤的对象。还是本来愿意给小弟们供血的血牛。

这就是这次美国启动对华封锁的最大BUG。

而美国对华封锁的另一个大BUG。就是科技停滞。

当年美苏冷战时。有一个对美国非常有利的时代大环境。就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鉴于美国本身就在资源和技术积累方面大幅领先苏联。所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以及成果的转化。美国从中获得的收益要远远大于苏联——这不仅意味着美国可以借科技革命成果转化的东风。推动经济高度增长。进而牢牢捆绑盟友;同样也意味着美苏之间以科技为驱动的国力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环境下。苏联虽然也奋力追赶。甚至不惜扭曲自己的经济结构。但由于技术、资源、体量方面的先天弱势。所以光靠自己的努力。并不足以在这种高速前进的时代环境下。实现对美国的追平和反超。反而被美国越拉越远。最终支撑不住。而轰然解体。

而现在的时代大环境不一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已经基本被人类吃尽。第四次科技革命连发展方向都还没有完全明确。更别说爆发和成果转化。这种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先发者。在科技创新方面实际上已经陷入总体停滞状态。这就给作为后发者的中国提供了追赶的空间——虽然中国资源、技术和市场纵深同样不如美国。但鉴于科技在宏观层面的停滞。中国可以凭着自身努力实现追平。甚至局部反超。然后再利用自己的性价比优势。实现对外部市场的吸引——尤其是对美国那些手头紧张的西方盟友的吸引。最终瓦解他们的反华决心。打破美国的封锁——虽然这个目标现阶段没有实现。但是从逻辑和方向来看。是完全行得通的。

正因为以上两点。我们看到。这次美系组织对华封锁。比当年组织对苏封锁要艰难的多——当年杜鲁门自己还没开腔呢。丘吉尔就先跳了出来发表铁幕演说。直接掀起冷战和封锁的序幕。而这一次。美国吆喝了半年。盟友们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这种二等货。真正当打的几个却都首鼠两端。直到美国使出了吃奶的劲儿逼迫。这才让英国和意大利屈服而放弃华为5G。而更有实力。对美国有更多利益冲突。在华收益更多的德国。则在英国刚刚宣布排除华为5G后不久。就立即重申其选择“持平、且对技术和生产商保持中立”的做法。不会从一开始就将特定参与者排除在外——德国这个重量级国家。在这个节骨眼上做出这番表态。这对华为可谓雪中送炭。而这种举动。也足以证明。德国这个欧洲老大。已经在对华封锁方面跟美国的利益冲突已经大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铁杆盟友英国的长期扭捏。以及最强盟友德国的正面硬杠。这足以证明。这次的美系对华封锁。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极不稳固的。而这种不稳固背后。体现的正是西方整体衰落背景下。美国对盟友利益供给能力下降。以及中国对美系盟友的利益诱引。这两股力量。同时作用在美系盟友身上。二者互相博弈。互相争夺。共同构成中美封锁和反封锁的斗争主旋律。

那么。中国内循环和内需市场。在这场斗争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前面说了。就是给中国争取更多战略时间和空间。

毕竟现在。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还不如美国。所以我们看到。在这场针对美系盟友的争夺中。现阶段总体而言中国还是处于下风的——美国既不给钱还扒皮。就这样。依然能逼得一票盟友放弃唾手可得的中国利益。而加入美国对华封锁阵营。这背后。既反映了美国实力和影响力的强大。也侧面体现出。西方衰落的还不够狠。中国能拿出的利益诱惑也还不够多。

这时候。就需要内循环和内需市场出场了。

通过经济内循环和内需市场。一方面稳住自己的阵脚。坐等西方衰落更深——反正西方这鸟样。一时半会儿是扭转不了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陷越深。所以越往后拖。他们亟需外部供血的迫切性就更强。

而另一方面。也是创造出更多的利益。以便更好引诱美国盟友反水——中国的内循环和内部市场。论上限天花板肯定是比不过全球市场的。但好在掌控在自己手中。开发潜力较大——最关键的是开发难度也相对较低。变现速度快。所以。通过对它们的有效开发。辅之以被美国挤压后剩下的海外市场。那么至少在中短期内。依然还是能够支撑中国经济的整体向上。以及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以上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打破封锁的战略契机。只要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制造的品质依然能升级提升。中国内需市场还能不断做大。这对越混越灾的美系盟友来说。诱惑就越来越大。这种趋势下。只要中国继续坚持利益分享。给他们足够的甜头。他们反水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大。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还各自飞。又何况一堆本来就对美国越来越不满的盟友?只要美系盟友因为自己撑不住。又受中国利益诱惑。而挣脱美国控制。那中国就可以逐渐打破美系封锁。在给它们利益的同时。将它们的市场乃至经贸体系。与自己紧紧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整合资源。创造出更多的利益和财富。

而一旦进入这种正循环。美系盟友反水的就会越来越多。美国就会成为逐渐孤家寡人。它的对华封锁。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让自己游离于中国主导的全球经贸新秩序之外。

这样一来。攻守之势异也。美国封锁中国的渔网。最后就会成为禁锢自身的铰链!到时候中国不求他。他都会自己解除封锁。加入到新贸易循环中来。

这就是内需市场和内循环的意义和价值。光靠内循环和内需市场。那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以明清之强。苏联之盛。闭关锁国。都免不了内卷化困境。GAME OVER 的结局。但面对外部强势封锁。以内循环和内需市场争取时间和空间。最终打破封锁。这个不仅在逻辑上可行。在现实中也完全具备可操作性。

从这个角度看。经济内循环和内需市场开发。虽不足以作为中国打破封锁的战略方向。但却可以作为打破封锁的战略依托。以内强实力为基础。打出开放合纵新局面。这就是中国在面对美国全球封锁的新形势下。破局而出的逻辑和思路。至于能否实现。那就要看老天的造化。和中国自身的努力了。

这是宏观层面的分析。而说完了宏观。再说微观。具体到这一次英国禁用华为5G。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会采取哪些反击措施。这些反击措施。能不能稳住局面。如何才能既让英国感到肉痛。又为未来策反留下空间和契机?这些技术操作手段。同样考验中国的智慧。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关注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为云石海外风云系列2055章。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用微信搜索公众号:云石。系统收看全部云石海外风云系列全部原创文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8:01

    华为,美国,中国,英国,盟友,苏联,市场,设备,内需,都是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8:01

    没想到大家都对英国停用华为5g,这对华为有何影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8:48:01

    当地时间7月14日。英国政府作出决定。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购买新的华为设备。除此之外。英国5G网络中目前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