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是福建福州人。我嫁了一个吉林白山人。来东北定居一年半。并且我把福建的父母也接来东北住了半年有余。
我以前连福建省都没有出去过。要不是因为大学暑假在福州实习的时候碰到一个东北人——我老公。我可能这辈子都不太可能跑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吉林白山(距离福建福州2700多公里)。
我第一次来东北的时候。大约是在9年前的一个冬天。下面来谈一谈我来东北后的认知与感受:
东北的环卫工人冬天真辛苦 。
我在福州市区生活20多年。一年四季都不会下雪。就连霜冻都很少见。福州的环卫工人都是拿着大扫帚扫落叶的。我来东北才知道:原来东北的环卫工最辛苦的不是扫落叶。而是冬天拿着铁锹铲下水道口的冰。
原来东北下雪并不冷。
来东北我才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天上缓缓飘下雪花有多美。我透过大玻璃窗向外看。雪花随风飞舞。有的碰到窗台。悄悄地就化了。我就这样静静地看了半个小时。我男朋友(现老公)还笑我:“雪花有什么好看的?一会儿带你出去堆雪人⛄。你别看它下雪。现在一点也不冷。雪化了才冷。”既然他这样形容。我立马打开窗户。大胆的探出手指接了一点雪花在指尖化开。感觉冰冰凉凉的。十分有趣。
不是所有的雪都能堆雪人⛄。
等我男友(现老公)忙完手里的活儿。就真的带我出去堆雪人了。可是那天的雪是沙沙的。怎么也捏不成团。后来他就拿了一个洒水壶出来。把雪浇化一些。才勉强团成了一个大球。我后来才知道。雪要有点化有点粘度。才比较好堆成大雪人。
东北的烤串特别好吃。点一顿份量还特别大。
以前在福州上学的时候。我就喜欢吃点烤串、铁板烧。我最喜欢的还是铁板鱿鱼和铁板田鸡。我都是一串一串点的。来东北发现。东北烤串店真的特别多。每当夜幕降临。烤串店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人们都是5份10份的点。生意相当火爆。
今年我带着我爸也来品尝了一番。我老公就在旁边侯着。我每点一样。他就在后面加个数字。防止我点太少而尴尬。吃了这么多次。我觉着干豆腐卷香菜。烤羊肉。烤茧蛹。味道都相当好。我发现东北人都喜欢吃着烧烤。再配点啤酒。好朋友聚一起唠唠嗑。
东北人热心肠。
9年前。我老公还在自主创业。我来东北不久。他就把买菜的重任就交给了我。我个子小。南方人来东北。踩着冰雪走路不习惯。一不小心就容易滑一跤。走起路来。摊着两只手。小心的像一个小企鹅。有时候买菜买的比较多。就有热心阿姨帮忙我一个袋套一个袋。告诉这样就好提了。我还是个路痴。经常找不到方向。随便问个东北人都能帮我指路。我要再不会走。他就给我带过去。认识我的东北人经常说我实在。我觉着他们也挺实在。
东北的黑土地。土是真的肥。
记得第一次来东北的时候。我突发奇想要在室内种菜。弄了个大盆。还上网买了营养土。我男友(现老公)就吐槽说:“你竟然上网买土?东北都是黑土。都是腐殖质土。就够肥的。一会儿我给你出去挖一盆。”当时真的不知道。东北的土真的是黑色的。松松软软。还锁水。再后来我们在家里又种了很多盆栽果树。都是去山上刨一点土回来。再不花那个冤枉钱了!
东北人说话自带幽默。认为自己说的普通话很标准。
以前没来东北之前。只能在小品中注意到东北人。东北人呈现出来的。让全国人都注意到。有那么一群人。说话自带幽默。吵架都能笑翻一堆人。
但是东北人说的东北话。有的南方地区的人。不一定听得懂。大部分东北人都觉着自己说的普通话是标准的普通话。但是我到东北。就经常没听懂。特别是老一辈人说话。我和我的东北老公研究过这个问题。南方人说话是有些音分不清。东北人说话是吃字。所以导致。南方人听不懂北方人说话。北方人也经常听不懂南方人说话。更别提各自说各自方言的时候了。简直鸡同鸭讲。
想起来一个笑话:一个南方同学去北方坐公交车。当时的公交车还有售票员。售票员问:“你去哪个站?”南方同学回答:“XX”。售票员:“哪个站?”南方同学又回答:“XX”。售票员急了。说道:“请说普通话!”南方同学也着急了。说道:“我就是说的普通话呀!”售票员:“……”
其实。来东北发现新奇不一样的还有很多。比如说:在南方。衣服晾外面太阳暴晒才能干。东北都是室内阳台。室内就能阴干。面包在南方没吃完放着会潮湿发霉。在北方会干透变硬。
虽然南北差异很大。但是整体来说。在东北生活还是特别舒适的。四季分明。生活节奏慢。让人感觉特别安逸。这也是我选择定居在这里的原因。
其他观点:
南方人在东北的感受。我在一次春节去了哈尔滨。感受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色。在兆林公园欣赏了美轮美焕的冰雕艺术。阳台上摆放着啤酒。冻梨。饺子和猪羊肉。坐在温暖如春的房间大杯喝酒。大口吃肉。洋溢东北人的豪气。真佩服他们的海量。有人说东北冷。零下二三十度。滴水成冰。这不假。但我却感到没南方冷。为什么?因为北方空气干燥。外出都捂的严实。进到室内有暖气可只穿衬衣。而南方空气湿润。被服潮乎乎。又没暖气。进到被窝冷的缩成一团。呆了十余天。处处感到东北人大方豪爽。热情洋溢。家里待客尽其所有。大盘上菜。大杯倒酒。连去饭店。也是份量十足。堆的冒尖。虽然比不上南方菜的精致。但那份量真让我瞠目结舌。东北虽然只去了一次。可在脑海里刻下深刻影响。魂牵梦萦。有机会再去东北。领略雪乡风光。也祝愿东北重振雄风。经济发展。人民幸福!
其他观点:
我江西人。只去过一次东北。给我的感受还是很深刻的。
2020年12月底考研结束后。我们宿舍里的东北室友已经回黑龙江了。我们三个同是江西的室友。此时还没有回去。因为我们三个。正在准备一场毕业前的旅行。
正愁不知道去哪里的时候。室友小宇提了一个建议。乘坐火车去东北。给我们的东北室友小马一个惊喜。这个建议直接被我们全部肯定了。然后我们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准备好了一切之后。我们坐上了去东北的火车。
来东北之前。我就知道了东北是有多么的寒冷。所以。我们提前准备好了厚实的手套和保暖衣物。
有一幕我记得很清楚。列车行驶了十多个小时。此时已经是凌晨两三点。列车经过秦皇岛火车站的时候。我透过窗户。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在站台上等候上车。
但是我没有看清任何一个人的样貌。因为他们站在那里。穿的都是那种带一个大帽子羽绒服。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说实话。躺在车内的卧铺上。都能感觉到外面有多冷。况且。这才刚到秦皇岛。不属于东北。
早上六七点左右。我已经到了黑龙江哈尔滨。此次行程的终点到了。我看了一眼手机。天气预报提示哈尔滨的室外温度-22℃。我的内心突然有些期待了。
马上就要踏上东北的土地了。此刻我是带着激动的心情准备下车。
然而。我下车的一瞬间。刚好吹来一阵大风。刚从温暖的车上下来的我。马上就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放在背包里面的手套。我并没有戴上。我觉得现在戴了不太方便。
我拿出手机。联系我们来自哈尔滨的室友。尴尬的是。不到十秒钟。我的手就冻的发麻。还伴随一丝痛感。手指活动起来都不灵活。然后我赶紧把手伸进口袋里面。完全不想再把手机拿出来了。(喜欢玩手机的朋友。要得停不下来。可以试试在东北的室外体验一下。看看12月底的东北。能不能让你放下手机。)
同学听说我们来东北了。非常开心。一大早。就开车来接我们了。
朋友接到我们后。先是带我们去一家早餐店吃早点。那家早餐店门的造型。样式也很不一样。它是由两层门和中间一层厚厚的棉布构成的。我认为这样的门框结构。是为了不让房间没内的暖气流失过快。
吃过早饭过后。朋友说我们一路上也比较累。就让我们先找个酒店休息一下。
然后。我们就一起住进了一家酒店。没想到。酒店也有那么一些特别之处。东北的酒店。一般都会有一个浴缸。可以躺在里面泡澡。对我一个南方人来说。那感觉简直不要太舒服了。
在酒店休息半天之后。小马又开车带我们去吃东北有名的荤锅。各种食材摆在一个几层的锅上。吃着热乎的火锅。在这寒冷的冬天。内心感觉满满的幸福和吃饭的气氛十足。在东北。给我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吃饭也是一种享受。
第二天。小马提议一起去滑雪。我们三个都表示赞同。然后他给我们预约了滑雪场的门票。然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驱车赶往滑雪场。
一路上的风景。也让我对东北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我们的车行驶在东北的土地上。窗外的田野。大山。树木看起来都是光秃秃的。树上没有一片树叶。草木都是枯黄的。看不到一点绿色。这就是12月的东北。
到了滑雪场。我立刻就感受到了东北人对于滑雪的热爱。即便是零下近二十度的气温。依然挡不住出来滑雪的人。建在几座大山之间的滑雪场。看起来格外壮观。但是里面却是人山人海的场景。此时。我的内心特别期待滑雪是什么样的游戏?
体验了一天的滑雪。说实话。对于我这个滑雪初学者。过程真的很累。但是玩的很开心。
我记得滑雪场还有很多大水池。结了很厚的场面。当时我们几个南方人都不敢走上去。主要是怕冰面太薄。不结实。
然后小马直接跳上去给我们展示。笑着说:“在我们东北。冰面可以达到半米以上的厚度。完全不用担心承受不住你的重量。”听到这个。我们才敢走上冰面。就跟走在地面上一样。南方人直呼:太神奇了吧。
这次东北的旅途。体验了很多在南方不存在的东西。对于初来东北的人。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这些体验也让我留下了很深刻的感受。
写在最后
对于冬天想去东北的朋友。希望这一篇我在东北的经历。一路上的亲身体会。可以带给你们一些帮助。
在东北体验开心的旅途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相信做好准备的你。东北之行一定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888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东北人,都是,南方人,的人,福州,我就,滑雪场,售票员,老公,都能
没想到大家都对去过东北的朋友,说一说在东北的感受如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是福建福州人。我嫁了一个吉林白山人。来东北定居一年半。并且我把福建的父母也接来东北住了半年有余。我以前连福建省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