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秦王”不是尊称。而是一个爵位。中国历史上被封秦王的大概有70个吧!只多不少。最有名的就是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嬴政了。
按照历代王朝不成文的规矩(明朝是成文法)。皇帝的儿子除了嫡长子继承大统之外。其他的儿子都要封亲王之爵。给予土地和兵马。取的是拱卫皇室大统的效果。好像东周时代天下诸侯王拱卫周王室一样。
我们知道。儒家自孔子起就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要“恢复周礼”。
孔子是“大圣至圣先师文宣王”嘛!徒子徒孙无数。历代朝政大权基本都在他们的手中。所以后世稍微像样点的王朝无不以效法“周礼”为荣为幌子。不约而同在分封王爵之时就把周王室当年诸侯国名称拿来恬不知耻地用了。
以示自己的王朝遵循孔夫子教导恢复了古圣贤的“礼乐制度”。
首先是西楚霸王项羽。他的政治制度设想的也是恢复周礼。他做天下共主。其他诸如刘邦英布田都张耳赵歇等有势力人士应该去做诸侯王拱卫他。然后就”天下太平“了。
但项羽并没有封谁去做秦王。
他之所以没有封谁去做秦王。乃是因为他要“断秦嗣”。干脆把秦地一份为四。分别封了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詹王董翳。是让秦王国永远灭亡的意思。其他的诸如齐王、燕王、魏王、赵王、吴王、代王、韩王、九江王、辽东王等等。项羽封的可不少。取的就是恢复诸侯国拱卫天子之意。
到刘邦。因为他自己就在秦地。也是要断秦王国嗣。所以也没有封秦王。
但是刘邦也是封了很多王的。也多用了春秋诸侯国的名字作为王爵名称。诸如齐王、楚王、燕王、赵王、代王、魏王等等。虽然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
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汉亡。到了曹魏政权。
曹丕定都洛阳。秦地就应该封个王了。不过他没有封秦王。大概是历史的惯性吧!到了他的儿子曹睿继位。曹睿封了他的养子曹询做秦王。
这是自秦王嬴政他们那一大家子秦王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秦王”。自此之后。历朝历代皆有秦王封号。如下:
晋朝有司马谏、司马郁、司马邺三位秦王。
南北朝那些非汉族王朝也不能免俗。要恢复周礼嘛!被封秦王的有拓跋翰、拓跋觚、拓跋翰(同名。差着四辈呢)、姚苌、乞伏乾归、赫连昌、杨玄、杨难当、慕璝、莫折大提、吕伯度、元罗、宇文贽。
隋朝虽然时日不多。怎么也是大一统王朝。秦王封号更要缺不了。隋朝有两个秦王杨俊和杨浩。
唐朝的秦王就是伟大帝王李世民了。但他后来“玄武门之变”夺了皇位。为避讳。所以终大唐几百年只有他一个秦王。有点少。不过这也是“礼法制度”所要求的。
五代十国虽然乱。不过那些乱世雄主赳赳武夫们都要表示自己是在乎礼乐的文明之人主。所以也各自封有秦王爵位于人。李茂贞、李从荣、李从曮、石万友、李守贞、符存审、高行周、刘玢这些人可能现在少有人知。但当时都是一方诸侯。鼎鼎大名的秦王爷。
宋朝有三个秦王。赵廷美、赵德芳和钱俶。
辽国从来也以中原汉文化正统自居。封的秦王也不少。代代辽国皇帝都封有他的秦王。耶律重元、耶律定、耶律隆庆、耶律阿琏、高勋、韩匡嗣 、萧孝穆都是秦王。
金国也是汉化的政权啊。有一个完颜宗翰是秦王。
元朝有三个秦王分别是孛儿只斤·忙哥刺、伯颜和田雄。
到了明朝。有名的皇子皇孙多致误国。秦王更多了。朱元璋的二儿子朱樉被封首届秦王。终明朝一世。朱樉家嫡长子代代皆是秦王。一共有二十一位秦王。真够疯狂的。
清朝王爷不准出京。秦地无王。所以也就没有封秦王。他们的王爵封号另有说法。但是大清也还是有一个自称秦王的“朱明月”。看名字也知道。一定是“大明余孽”。对。朱明月原名张保山。冒姓为朱。跑到一支反清起义军那里宣称自己是崇祯帝第十代孙子。被起义军拥立为秦王。所以清朝也是有一个秦王的。
这样算下来。中国历史上的“秦王”真是不少。加上秦始皇的几个祖宗和秦王子婴。大概有70多个吧!
但历史上“秦王”这个王爵还不是最尊贵的。最尊贵的是“晋王”。(也可能不是最多的。这个没有去计算)
尤其明之前。晋王尤其尊贵。有些是嫡长子做太子之前被先封晋王。或者皇帝第二个儿子被封晋王(司马昭、司马炎、杨广、李治、赵光义、李存勖等都做过晋王)。
因为春秋战国之时。晋国是最先强大的。一度曾经强大到率领山东诸国把强秦挡在函谷关之内。使强秦不敢越出函谷关。
后来虽然三家分晋。可晋国从来没反过周王室啊!韩赵魏三家分晋也是经过周王同意的。
所以。历代朝廷。多数都依“晋王”为尊。“秦王”次之。然后是“齐王”、“楚王”、以及周、鲁、赵、魏、梁、燕、代、韩、韩、宋、吴、越王......等。
朱元璋稍微变了下。把秦王放在了尊位。封他二儿子为秦王。三儿子为晋王。四儿子为燕王。
其他观点:
秦王的来历——厉害的养马人
说来“秦王”这个称呼更多体现的是爵位。而不是尊号。它可以简单理解为封地在秦的王爵。而且在最初的概念里秦地的面积很小。也并非位于华夏核心。只是后来大秦帝国崛起。才让这个爵位赋予了很多意义。故事大约得从公元前933年说起。
在那一年西周有个叫大骆的小贵族得到了自己第二个儿子。他给这个孩子起名叫“非”。作为一个声名不显的贵族。大骆对孩子没有太多期望。在他的规划中长子“成”会继承自己的爵位。而次子“非”大约只能平淡一生了。
为了给次子谋条生路。大骆让这个孩子学习养马。“非”没有让父亲失望。牧马水平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以至于周孝王都请他到汧河及渭河之间养马。一年以后。那些马匹增加了一倍还多。周天子很高兴。
秦王的来历——艰难的创业
老大一高兴自然就要封赏。奈何周孝王这货有点抠门。他想废大骆的嫡子“成”。另立庶子“非”做继承人。准备拿一根胡萝卜忽悠别人全家卖命。大骆官小位卑不敢吱声。但老丈人申侯可不干。他表示我大外孙子以后是稳定西戎关键。老大你最好再想想。
周孝王充分了解了一根胡萝卜骗两头驴的坏处后。果断重新给“非”划了块封地。只是这块封地有点小(几十里)。还有点偏(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即使如此。这个叫秦邑的小地方也成了“非”和后人未来安身立命的本钱。
咱们讲道理哈。秦邑确实不算个好地方。种地不爱出粮食外还有个要命的邻居。西戎没事就过来串门。抢钱抢粮又杀人。“非”和他的后人数十年来与西戎连翻进行血腥残酷的战争。总算站稳了脚跟。
秦王的来历——赢驷的崛起
公元前821年。“非”的后人获封西陲大夫。总算成为大贵族;公元前770年。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他们被封为伯爵。终于位列诸侯。这次周天子难得大方一回。把甘肃的河东地区与陕西的一部分都划给秦伯。
建都雍城的300年中。秦人显露出可怕的战斗力。西灭犬戎十二国。奠定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战国纷乱到来后。秦人虽短暂受挫于魏国。但很快依靠商鞅变法后来居上。实力冠绝诸侯。
公元前325年。“非”的第26代继承者。秦伯赢驷称王。秦王这个称呼第一次出现于华夏大地。也是在这一年。韩、赵、燕、中山、宋皆相继称王。加上之前的齐、魏两国。周天子已颜面扫地。再无翻盘之望。
之后的日子
至赢驷以下。秦王共传承了六代。分别是惠文王赢驷、武王嬴荡、昭襄王赢稷、孝文王赢柱、庄襄王子楚。以及横扫六合的秦王嬴政。嬴政夺取天下后称始皇帝。他的子孙再不是秦王。而是秦皇。
大秦帝国覆没后。项羽把秦地四分。没有再封秦王。汉朝建立后也没有封秦王(因为秦地是汉朝中央核心)。只有割据政权南越国出过一个苍梧秦王。只是这个叫赵光的家伙很快投降。受封随桃侯。
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终于打破了不封秦王的禁忌。他把自己的养子曹询封为秦王。奈何仅4年后曹询就夭折掉。身死国除。三国归晋后司马炎又把第三个儿子司马柬封为秦王。这一系秦王只传了三代。就伴随西晋灭亡终结。
十六国到南北朝这段时间天下纷乱。秦王这个爵位也开始不值钱。反正只要占到一点大秦旧地就敢自称秦王。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一共有19个人号称秦王。这还不算那些号称秦皇的家伙。
隋朝统一后封了两个秦王。都是宗室子弟。但这些秦王的风采都被一个绝世人物掩埋。大唐的秦王李世民成为千古一帝。也让随后百年再无秦王。晚唐风雨中李茂贞再次得到这个爵位。可惜他终归抵不过鞭挞天下的李存勖。
五代十国期间有三人拿到这个爵位。分别是李从荣、高季兴、刘玢。宋朝更喜欢追封。把原吴越王钱俶和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都追封为秦王。辽朝跟风也封过一个。元朝国祚太短。但也封了4个秦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比较喜欢让肉烂在锅里。把儿子们封了一堆王。次子朱樉成为新的秦王。这一脉传了十一世共十六王。在南明弘光元年末代秦王投水自尽。身死国除。随后军阀孙可望矫诏自封秦王。在这货降清后。华夏再没有出过秦王了。
大致统计一下吧。从秦惠文王相王成功开始。一直到孙可望降清。华夏大地共出现了61个有名有姓的秦王。这里面有嬴政、李世民这种天之骄子。也有孙可望、司马邺这种混蛋。最终那些先人都归于尘土。为后人凭吊。扯淡完毕。
其他观点:
相信说的秦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秦始皇嬴政。没错。嬴政是战国时代最后一个秦王。这时候的秦王是一个国家的君主。他拥有国家所有的权利。而后也有秦王。但这些秦王的权利就少了很多实权。它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爵位。而不是所谓的尊称。
王的称号最早是周朝时期。周朝的天子称王。比如说周幽王、周武王、周平王。周朝下设五个爵位。就是大家所公、侯、伯、子、男。
一开始秦国的君主只是一个公爵。但随着周天子势力越来越弱。战国时期诸侯国越来越强。周天子也没有什么权利的情况下。各路诸侯开始相互称王。也就是这个情况下秦国因为商鞅变法。国富民强。到秦孝公的儿子时改“公”为“王”。称秦王。史称秦惠文王。也是第一个秦王。
而秦始皇之前的秦王分别是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武王、秦庄襄王、加上秦孝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奋六世之余烈”。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鼎定天下。感觉秦王的称号已不足以改变天下。所以才改成皇帝。
而后因为赵高杀掉秦二世。赵高为求自保。立子婴为秦王。去掉皇帝的称号。最终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后来被项羽所杀。
上面的秦王共有七个。都是作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的称号。
汉朝以后因为春秋战国时秦、晋、楚、齐四国最强。所以后来以这四个王爵最为尊贵。
汉朝之后的君主都称皇帝。王渐渐变成了一种爵位。爵位中最高的。刘邦的汉朝就有。非刘氏不王。无功不得封侯。但后来随着中央集权越来越严重。王爵变得越来越不具实权。
西晋时秦王:司马柬。晋武帝司马炎三子。司马郁。秦王司马柬的侄子。司马邺。秦王司马柬的侄子。吴王司马晏之子。都是嗣的司马柬的秦王爵位
隋朝的秦王杨俊。随文帝第三子。病逝后由儿子杨浩袭秦王爵位。后被拥立为帝。被毒死。
秦王李世民。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父亲称帝。自己被封为秦王。后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登基称帝。
秦王赵廷美。宋太祖赵匡胤和送太宗赵光义的弟弟。因为金匮之盟和斧声烛影事件。赵光义继承哥哥赵匡胤的地位。为稳住朝局。封赵廷美为魏王。开封府尹。当时的秦王尹京就是未来继承人。被宋太宗怀疑。忧郁而死。后宋真宗追封为秦王。
苻生(335-357年):字长生。十六国时期前秦暴君。为秦王。
明朝秦王:朱樉。朱元璋二子。其余明朝秦王都是出自这一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9066.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秦王,司马,爵位,王爵,都是,儿子,项羽,明朝,周礼,王朝
没想到大家都对“秦王”这个尊称在中国一共有多少个人使用过?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秦王”不是尊称。而是一个爵位。中国历史上被封秦王的大概有70个吧!只多不少。最有名的就是秦王李世民和秦王嬴政了。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