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又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博士失踪事件。
又一名博士失踪。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之前多次出现的博士失踪事件。而最终的结果。也往往是大家最不愿意见到的那个结果。
正正经经读博。从来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各种压力会纷至沓来。有读博之前就意料之中的。也会有之前始料不及的。
经济压力、学术压力、就业压力。乃至周围及社会的各种舆论的压力。都会向博士们压过去。个体的承压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到了极限。而在压力之下。出现心理问题。乃至精神问题。也不乏其人。
个体的遭遇。无论结果多么坏。多么震撼人心。或许也难上升到制度层面的思考。然而。我们恰恰需要这样的反思和实际的改进。
中国博士的数量已经够庞大了。世界第一。每年多达五六万博士毕业生。然而。数量起来了。总体的培养质量并不高。不谈翟天临这样的鱼目混珠的水博士。只说那些拼了命去读的博士们。讲真。其中不少人。真的有适合去读那个博士么?真的有能力做出实质性的有创新的研究成果么?真的对得起博士这个代表神圣的学术的最高学位么?
我们不能对那些拼命读博。拼命想做出成果、拿到学位的博士生们苛求什么。然而。有些人明明并不太适合去读博。为什么也不得不去?因为就业压力。博士生这个群体。当然有不少人是基于对学术的兴趣。然后去读博去进取的;但其中。也有不少人仅仅是为了拿一个博士学位。以便更好就业。
这些为了拿学位以便更好就业的人错了吗?没有。读博或许是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
但一旦进入读博这个行业。很多压力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博士生们无疑是贫穷的。因为除了那点国家补贴和导师看心情的不稳定补贴之外。再没有收入。将近而立之年。不但要为论文发愁。很多人还得为生计发愁。为个人问题发愁。为将来工作发愁。这种困境。谁能轻松面对?
博士生为什么有经济压力?因为补贴少。为什么有就业压力?因为博士数量太多了。竞争大。博士为什么很多人难毕业?除了因为要求确实较高。还因为一些人其实并不太适合读博。为什么要招那么多博士生。乃至把一些不太适合读博的人也招进来了。结果数量多了。补贴摊薄了。就业竞争更大了。使得博士生面临的压力更多、更大?
显然。是博士培养的制度性设计出了问题。
我们真的有必要不断扩招。追求世界第一的博士数量么?
在我看来。当前。博士培养是一团乱相。不谈科研院所。只说大学。最有能力、最有资源。也最有条件培养博士的高校。其实是985中实力最靠前的那十几二十所大学。大部分211学校。资源不多。很多学科没有能挑大梁的带头人。他们的治校策略。就是大量向本科生倾斜资源。研究生培养(包括硕博)。特别是博士的培养。他们根本没有条件搞好。想搞好。也有心无力。这样的一大批高校。培养出来的往往是质量并不太高的博士。意义真的很大么?
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普通大学也加入培养博士的“战团”。为了提升学校的层次。不少普通大学不断地申请博士点。已经有了博士点的。想增加;没有的。想方设法要从无到有。结果就是。近年来。在不少普通大学里涌现了不少新增博士点。但实际上。这些学校并不具备培养博士的能力。相应学科也没有比较权威的学科带头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博士。质量可想而知。
我们的博士培养应该是怎样的?在我看来。应该是:比较严格地控制博士培养点。让那些真有资源、有能力培养博士的单位去培养博士;控制博士生的数量。追求博士培养的质量。让那些真愿意投身学术的人获得博士深造的资格;加大博士生的补贴。减少他们的经济压力。
强化博士培养的质量。淡化数量。不但可以真正培养出有用的人才。也可以给那些读博的人减少很多压力。包括经济的、就业的等方面的压力。在我看来。这才是一条上佳之路。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刘春杨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生。现年28岁左右。从1月31号凌晨4点30分离开宿舍至今。仍无音信。我看到该信息时都能感受到他父母及亲人的痛苦。从嗷嗷待哺到培养到即将成为社会栋梁的人。怎么说走丢就不见人影了呢?
读到博士确不如同龄人早就业的幸福指数高。老实说。博士不好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看看俺村的孩。一位是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类(详细不知什么专业)本科毕业。现在上汽工作。落户上海。有房有车。早已结婚生子。另一位是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现已考入县城一所高中任教。今年才25岁。幸福感爆棚。我想刘春杨是不是心理也和同龄人比较过。才感压力山大。
所以读大学专业选择至关重要。
第二如何做个身心健康的人。现今这病哪病的都叫出名来了。小时候也没听谁有抑郁症。现今有多少明星及名人有此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太少了。你看现今公共场所几乎是低头族。玩游戏的青年人太多了。造成各种社会问题。
总之。在没找到之前。希望他好好的。
其他观点:
中科大博士刘春杨失联事件。在这个中华传统第一节之际。牵动亿万人的心。令人痛心的是。失联15天的刘博士遗体。在董铺水库芦苇荡中被发现。又一名博士令人心痛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刘春杨在1月30日下午。未发现有什么异常。他给父母打了电话说31号下午到家。他的家离中科大20公里。2个小时就到家了。
然而。31日早晨4点36分。他就从中科大西大门走出了学校。只拿了一把伞。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何要起那么早?
他过年给自己买的两条裤子两双鞋的快递。整整齐齐摆在桌子上。打好的行李包裹也没拿。就独自一人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直到最新消息。发现了他的遗体!他的父母崩溃了。谁能告诉人们。他究竟遭遇了什么?
看起来的一切正常。从31日的行动看的不正常。背后到底隐藏了些什么。也只有刘博士自己知道了。
直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刘博士是自己寻短见。还是被歹人所害。还是不慎失足遇害?无数谜团。不知怎么解?
一个家庭。塌了。父母的希望。无论如何辛苦都觉得甘甜的希望。就这样化作青烟缥缈而逝。国家失去了一个即将毕业的博士。无论于国于家。都是很大的损失!
还在刘博士失联后没有任何消息的时候。就有人开始质疑博士培养制度了。似乎对现行博士要求严格颇有微词。如果说。博士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我是相信的。但是。对于严格要求也不行。我觉得没有任何道理。
博士作为最高的学历层次培养者。不严格要求肯定是不行的。现在振兴本科。对于混日子的学生不得清考。严格要求。难道还要让博士混日子吗?
我们暂时无法知道。刘博士究竟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如果是失足落水。太令人痛心了。如果是歹人所害。那害人者一定会被绳之以法。如果是自己寻短见。那就太令人遗憾了!
一名博士在读生。有多大的挫折能令其走上这样的不归路。如果不幸真的是这样。我们的教育问题真的太大了。我说的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是大教育。当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悲剧的发生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斯人已逝。带走的迷终将被解开。当我们得到更多的信息时。再来分析因果。总结教训。警示他人吧。
刘博士。安息吧。愿天堂没有烦恼和困扰!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9973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博士,的人,博士生,压力,的是,数量,学校,也没,不太,质量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对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失联事件有何看法?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又是一个让人心情沉重的博士失踪事件。又一名博士失踪。很难让人不联想到之前多次出现的博士失踪事件。而最终的结果。也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