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机遇总是情睐有条件有准备的人的。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之所以能在短短九年时间统一六国。开疆拓土建立大秦帝国。并实行有效的统治。得益于秦国各方面的完善成熟。一是秦始皇继承了雄厚的秦国基业。秦起襄公开基到穆公的吞并西戎小国。再到秦孝公利用商鞅变法。国富民强。到孝惠文王吞巴蜀。取西河。秦昭王宣太后并义渠。解除后顾之忧。割楚魏吞韩败赵。特别是长平之战。坑杀赵国士兵40万。从此六国再没力量对抗秦国。正是几代秦国国君和贤臣的不懈努力奋斗。才为秦国一统六国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二是民心所向。从春秋到战国。各诸侯国相互攻伐。战争频仍。百姓饱受战争摧残。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有个无争战的和平生活。秦的统一能消除战乱。对广大人民是好事。三是秦始皇有一统六国的雄心壮志。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继承了历代先祖们的遗志。决心发扬光大。统一天下。给先祖们一个圆满交待。四是时间点把握得好。经过历代先祖们的努力。离纵连横。远交近攻。蚕食瓜分。六国基本上被打残。韩国已被吞并。楚国、魏国的大片土地并归秦国。赵国、燕国有生军力被灭。齐国已屈服秦国。唯求自安。拒绝支持他国抗秦。这就给秦国灭六国一统华夏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此时不统。当在何年?五是相对于六国。秦国人才济济。成了灭六国的关键。秦始皇时期。秦国文有李斯、尉缭子等。武有王翦、蒙恬、王贲等。相对于六国才能卓越者却是了了。六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任免权直接归中央。加强了王朝中央集权。有利于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七是推行有利于大一统的措施。在全国统一历法。统一度量衡。要求书同文。车同轨。这一措施让中华民族弥久受惠。功在千秋。八是焚书坑儒。实行愚民政策。由于春秋以来。诸子百家争鸣。扰乱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思想统一。因此就对那些有反对统一言论的儒士和民间诸子百家学说进行了镇压和焚烧。九是开疆拓土。出动大军20万。南征百越。第一次将广西、云南及越南北部并入大秦。设桂林、象郡等四郡。实施有效统治。十是北拒匈奴。派大将蒙恬率军40万北击匈奴七百余里。使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又征集大量民夫。由蒙恬、扶苏监管。将原秦、赵、燕三国北部防御匈奴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修成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有力地维护了北部边疆的安全。正是有此十项因素。秦始皇仅仅用了九年时间就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形成了空前绝后的大秦帝国。还迅速对帝国进行了有效统治。其历史功德成就。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在享受其恩惠。只可惜的是秦始皇只重视的武力征服。以苛政严法治国。忽视了愚民力量。没有及时施惠于民。没有给人民必要的休养生息。致使金城万里的大秦帝国。在秦始皇死后不久。就被狂风暴雨般的农民大起义给摧毁了。本想千世万世传承的秦始皇。不想竟二世而亡。泉下有知的他会否伤心抹泪呢?
其他观点:
秦始皇能用10年(首尾10年。不是9年。即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扫平六国)灭掉6国。并非偶然的结果。而是必然的结局。抛开秦始皇历代先祖的发展沉淀不谈。单就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的所作所为来看。无不展现出“勤勉、放权、离间、平等”的8字管理学真谛和人生至高境界。
一、勤勉
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50年。嬴政9年的赵国少儿质子生活。在半软禁半自由的生存状态下。养成了严格自律、独立的人格;在风言风语的社会氛围下。心性更加的早熟懂事;在时好时坏的生活条件下。磨练出了吃苦耐劳的品性。
因此。自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开始。在无父无母(赵姬几乎很少关心嬴政的成长)的情况下。其均能主动跟随李斯、韩非学习法家思想。学习的刻苦程度。对于历史上富贵之家的子女来说。也是极其罕见的。而且经常钻研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为了缓解工作疲劳。偶尔听听音乐。放松一下。便成了嬴政工作间隙的主要娱乐项目。这些。可通过秦始皇陵园出土的大批青铜水禽乐器便知一斑。
古人言:“天道酬勤。厚德载物。”现代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些。不就证明。勤勉是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吗
二、放权
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会取得最好的结果。但是。纵观古今。所有君王、枭雄皆有极强的疑心病。总想插手领军主将之事。最终导致战争大败的事例不胜枚举。
所以。历史上敢大胆放权的掌权者。也是非常少见的。而秦始皇便是其中的少见者之一。如: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灭韩;公元前228年。王翦灭赵之战;公元前225年、公元前222年。王贲(王翦之子)分别率领10万大军的灭魏、灭燕之战;公元前224年。王翦、蒙武率领60万大军的灭楚之战;前221年。王贲灭齐之战等无数场战争中。秦始皇皆能大胆任用良将。从不插手将领的战场决策。更不会派监军之类的官员监督将领作战。
想想后来的大宋。并非缺少良将。而是文官管着武将。外行管着内行。失败便早已注定。
可以说。秦始皇将识人用人之能。发挥到了人生的极致。因而。才取得了一场场战争的辉煌胜利。
三、离间
对于无法战胜的敌人。离间无疑是付出代价最少。获取成果最大的策略。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和诸位大臣制定的一统天下的策略核心。便是“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为此。公元前231年。秦国策反了韩国的亲秦势力。南阳郡守腾。并任命其为内史。因此。后世称其为内史腾。由于内史腾对韩国的军事部署以及国内势力等情况了如指掌。所以嬴政便派遣内史腾为主将。进攻韩国。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领大军。一举攻克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俘获了韩王安。韩国遂灭。
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34年。当燕国与赵国交战之时。秦国抓住机会。令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打赵国。遂破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歼灭10万赵军主力。并杀赵将扈辄。接着。秦军又挥师向北挺进。却被赵国大将李牧大败于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
为此。王翦根据战场形势迅速调整战争策略。后采用虚实之计。命一路偏师袭扰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自己则率领一路主力大军。突袭赵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子西南之地)。欲将赵国拦腰截为两段。却被大将李牧识破。早做防范。因而难以寸进。
为此。秦国针对赵王迁庸碌无能。以及其宠信重臣郭开好利贪婪。且又妒能嫉贤的弱点。遂派遣使者悄悄进入邯郸城内。用携带的重金贿赂郭开。并令其散布大将李牧有不臣之心的谣言。并任用赵葱、颜聚将其替换。最终。在谗臣郭开的陷害下。昏庸无能的赵王迁竟然自毁长城。逼迫赵国最后的屏障李牧自杀而亡。
随后。王翦率领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杀赵葱。败颜聚。擒赵王迁。赵国遂灭。但是。当时的赵国公子嘉。却在数百死士的护卫下。侥幸逃到了代国。从此称王。到了公元前222年。嬴政派王贲率军攻代。公子嘉被俘。赵国从此彻底覆灭。
由此可见。嬴政相对于其它六国国君来说。综合能力和品性皆胜其多矣。
这还真应了现代管理学上的一句话:狮子率领的绵羊团队。可以战胜绵羊率领的狮子团队。
四、平等
秦始皇统一六国期间。同样执行的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政策。战争中。继续推行军功二十级爵位制。其核心便是:即使身份为平民百姓。只要在战争中立有军功。国家便会授予爵位和土地。
这些。就如同时下管理学中的激励机制一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由此种种。便可看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优势所在了吧。
图片来源网络
其他观点:
秦始皇用九年的时间横扫六国统一中华。究其成绩。非始皇帝一人之功。
战国时的秦国。经六代君王的经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每一代君主无不呕心沥血.沥经图治。后经商秧变法。秦国变得兵勇将骁.国富民强。传到赢政手中时。秦国已具备了扫平六国的实力。差的只是一个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君王。嬴政继承王位之后。文有李斯等人扶持。武有王翦.白起等大将领导虎狼之师的秦军东征西杀。在短短的九年时间扫平六国。统一了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及统一了法规。建立了大秦王朝称始皇帝。意思是自己是秦王朝第一世的皇帝。以后还有第二世.三世直到万世。可惜好景不长.事与愿违。他的江山只传到了二世就飞灰烟灭.土崩瓦解了。纵观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功在当时。利好千秋。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30097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秦国,公元前,始皇,六国,韩国,赵国,嬴政,之战,先祖,帝国
没想到大家都对秦始皇如何用9年时间扫平六国?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机遇总是情睐有条件有准备的人的。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之所以能在短短九年时间统一六国。开疆拓土建立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