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侓诗体的对仗有哪些讲究?
原创

格侓诗体的对仗有哪些讲究?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律诗对仗的基本要求和对联是一样的。第一。字数必须相等;第二。词性相同;第三。平仄相对。要避免孤平;第四。句式结构一致;第五。意义相关联。上下句意义相同或者相反。但是切记不要合掌。但是律诗的对仗不像对联那样要求严格。比对联要宽松一些。我们在律诗中最常见的就是工对。宽对和邻对。

2。宽对:宽对是相对于工对来说的。一般只要求句型相同。词性相同。例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里的“青山”与“白铁”除了都是名词之外。不太精工。按说“青山”应与“绿水”相对才算精工。所以属于宽对。

以上三种对仗最为常见。其实律诗中还有好多偏僻的对仗。比如自对、借对、扇面对、错综对等。尽管很复杂。但是有志于律诗的朋友可以了解学习一下。但万变不离其宗。出不了对应的范畴。

想要精通律诗。真的很难。光是对仗就有很多种。初学者只需要掌握工对、宽对与邻对就行了。一定要多学多练。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平台上有好多出对联的。闲暇的时候可以对一些对联。对对联可以提高诗词的对仗水平。

其他观点:

格律诗。是诗歌的一种。其中包括了律诗。排律。词。五言、七言体的绝句等。均可称为是具有固定形式的格律诗。而对于对仗有严格规定的。应该是专指律诗而言的。

律诗。始于南北朝。形成于唐初。盛于中晚唐。在平仄、用韵、对仗等方面有着严格要求和规定。其中对仗方面。要求诗中的第三和第四句。第五和第六句。均必须对仗。

什么是对仗?两个人在一起叫作:做偶。(与数学的奇数和偶数意思相通)古代的皇帝及官员出行所用的仪仗也是两两相对的。比如:县官出街也是前边一牌子:肃静。后边必须跟一牌子:迴避。因此做偶又叫作:对仗。用在律诗中指的是平行的两句诗。要求两两相对。即为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自己的名称。第一联叫作:首联。第二联叫作:颔联。第三联叫作:颈联。第四联叫作:尾联。一般的是用在中间两联用对仗。(即第三、四句。第五、六句)。

如。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其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对乌蒙。逶迤对磅礴。腾细浪对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对大渡。〈一江一河〉。水拍对桥横。云崖暖自是对的铁索寒。

除了中间两联外。也可以在首联用对仗。还有的把对仗用在尾联。如。毛泽东主席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其首联\"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用饮茶对索句。粤海对渝州。第三联再用了对仗。〈略〉

对于律绝(包括五言及七言绝句)则可以完全不用对仗。也可以首联用或后联用。也有的是全用。这个是视情况而定。

除此。还可以利用一字多义的现象来构成对仗。这个叫作:借对。也可以利用字音来对仗。这个叫作:借音。如…借\"沧\"为\"苍\"。来对\"白\"。借\"皇\"为\"黄\"。来对\"翠\"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流水对。即一联中的两句。字面是对仗的。意思却是相承的。即这两句诗从意义上说的是一句话。

总而言之。写此类诗时不仅要讲究对仗。还应注意平仄、押韵及固定的句数。

其他观点:

格律诗的对仗。与平仄。粘对。押韵一样。都是格律诗最重要的特征与要求。

绝句中对仗不是硬性要求。可对可不对。但律诗的对仗是必须的。下面重点谈谈律诗的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1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式要相同。

如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这一联中名词直接相联。无谓语句式

星垂平野阔。 主谓定宾状

月涌大江流。 主谓定宾状

名岂文章著。 主状谓

官应老病休。 主状谓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这是首、颔、颈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都是“主状谓”的句式。

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

况乃未休兵。

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白露”一词拆开颠倒。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明月”一词拆开颠倒。

2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3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一联之内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词词性要相同。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阔”字在此的意思是“变得开阔”。因此也是动词)。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如《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代蒙学《笠翁对韵》就是专门训练对仗能力的启蒙读物。下面仅举一例: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象杜甫《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

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

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

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

不堪人事日萧条。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杜甫《秦州杂诗》其三:

州图领同谷。

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

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

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

西来亦自夸。

颈联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又如《独坐》:

悲愁回白首。

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

天虚风物清。

沧溟恨衰谢。

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

投林羽翮轻。

又如杜甫《曲江二首》之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颔联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古代“八尺为寻。倍寻为常”。因此“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象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又如《秋兴》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尾联也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杜甫《登高》:

先看其中的句内对、叠词对、数字对: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再看四联全对: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趣的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或唐人七律压轴之作。不仅赞其内容上气势雄浑。情感沉郁。但就形式上的精美无比来看。也当得起如此盛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8:11

    律诗,的是,句式,杜甫,平仄,对联,一句,下句,都是,流水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8:11

    没想到大家都对格侓诗体的对仗有哪些讲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8:11

    律诗对仗的基本要求和对联是一样的。第一。字数必须相等;第二。词性相同;第三。平仄相对。要避免孤平;第四。句式结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