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是怎样的情景?
原创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是怎样的情景?

好文

热门回答: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鸡飞狗叫的乱。映射出的是宋朝茶文化的繁荣

四时田园杂兴•晚春•其三

—— 宋•范成大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这首诗作者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幼元;早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素有文名。犹工于诗。和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因逝后谥号“文穆”。故世称“范文穆”。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生活的内容成就最高。在清初影响很大。“家剑南户石湖”(陆游《剑南诗稿》)。说明其诗作流传范围之广。著作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

这首诗是范成大晚年隐居石湖时所作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四时共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时。晚春属于春时。只是把春天多写了一倍。多出来十二首。可见作者对春有着偏爱。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乡村暮春景色和农家田园生活。前两句乡村风景美如画。后两句写鸡飞狗叫客商来收茶。有声有色。动静相映。恬静之中有活力。静谧之中有生机。以动衬静。以实写虚。自然清新。

这句话有多吵。乡村就有多静;这句话有多乱。乡村生活就有多井然有序。大白天的。而且日头落得越来越晚天越来越长的时候。农家不可能闲居在家。自古以来就是春耕夏耘秋收。更何况。这鸡飞狗跳迎来的。是茶商!茶商是生人。不知道路乱闯。才会惊动悠然觅食的鸡;才会惊扰酣然避暑的狗!当然。农人们在忙。而且。多半在忙着采茶制茶!

开头句蝴蝶菜花。一下子就速描出一幅画。非常的美。恬静宜人的美;可是收茶的客商来了。犹如平静的湖水投入了石块。不只传出声响。还荡起一串涟漪!

接下来就是卖茶了。定质论价。讨价还价。装货运货。一系列操作。乡村就会热闹起来了。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也从侧面反映出茶是当地特产。也可能是支柱产业。而且茶叶很有名气。外地客商都来收购。

石湖。原为太湖一内湾。春秋时越人进兵吴国。凿山脚之石通苏州而得名。石湖附近气候温和湿润。土壤微酸或酸性。土质疏松。适合茶树生长。所以一直是茶叶种植地。那一带“太湖洞庭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其奇香扑鼻。一开始叫“吓煞人香”茶。直至康熙觉得其名字不雅。见其卷曲如螺。叶芽脆嫩。故提名“碧螺春”。以芽多、嫩香、汤清、味醇而成为十大名茶之一。另外。石湖属苏州。苏州是中国花茶三大产地之一。

所以这“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的背后。也隐藏着当地茶经济。反映出茶农们种茶采茶制茶的艰辛和卖茶时的一点点高兴的场景。字在诗里。意在诗外。

如果说唐朝是诗的国度。宋代就是词的故乡;如果说唐诗里飘着酒芳。那么宋词里就溢着茶香。我国自古就有饮茶的习惯。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时代。唐•陆羽《茶经》里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汉代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和杨雄的《方言》。分别从药用和文学角度提到了茶;晋代张载则留下了“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登成都楼诗》)。唐朝时喝茶已经盛行。及至宋朝更是蔚然成风。堪称国饮。文人墨客更是以茶入诗。留下许多千古名篇。据考证宋代有一百八十多位文人吟咏过茶。有四百多首诗词中涉及到了茶!苏轼的“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休对故人思故园。且将新火试新茶”(《望江南•超然台作》);陆游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幽居初夏》);辛弃疾的“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满江红•和范先之雪》);就连李清照也喜欢在酒后喝茶。“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芳草池塘”(《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宋朝繁荣的茶文化。和宋徽宗有很大关系

自宋开始。朝廷就设置了茶马司。专门负责以茶叶和周边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后来又设置了茶局。专门督造皇家御茶。宋徽宗更是亲自编著《大观茶论》。要求上供的御茶必须是精品龙团茶。又规定钧窑为官窑。所制茶具只供皇家御用……当然。一个通晓音律。独创瘦金体。善书画又痴迷于嗜茶的皇帝绝不是个好皇帝。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靖康之变”。抛开这个不谈。我们再来说茶。蔡襄作《茶录》。熊蕃作《宣和北苑贡茶录》。皇帝带头。大臣们附和。宋朝。弥漫着战火味。也氤氲着茶香味。

上行下效。从宫廷到民间。“斗茶”成风。茶肆遍地

宋代的大街小巷。大小茶肆无处不在。宋朝时的茶馆流行小说讲史。讲史者在茶肆中搭台即席开讲。听众则是一边品茗。一边听书。

宋朝酒肆里的面食也以茶称呼。叫“茶点”。包括各种小点心;下酒菜不叫菜。叫“分茶”;厨子不叫厨子。叫“茶饭量酒博士”;还有不少小零食。都是用小蜡茶做的。

宋朝的饮料就分两种。一种是单独的茶饮。一种是茶里边掺其他的混合饮。但茶都是主角。可见茶已经渗透在宋朝的百姓生活中。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看得出汴河两岸茶坊生意兴隆的景象。

综上所述。“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往小了说描绘了茶商来乡下买茶时热闹纷杂的情景;往大了说这情景就是一个小窗口。是当时社会茶经济的一个缩影。它映射出了宋朝茶文化的繁荣。

留言:这就是我hyg陌上花开。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解答。十分感谢您的阅读!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

其他观点:

您好谢邀!“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第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之三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这首诗前两句写田园静景。首句用蝴蝶、菜花来点明晚春的场景。接着用无客来描述了田户人家十分安逸的日常生活。诗的后两句写茶商来到时的动景。茶商是为了采购茶叶而来。村里因平时极少有人过去。见到陌生人大家很注意。连村子里的鸡犬都为之震惊而动。此句十分生动。进一步衬托了农村日常生活的幽闲恬静。因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美好的田园印象。

范成大是南宋名臣。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诗人致仕后。在石湖度过了长达十余年较为闲适优裕的晚年生活。于淳熙十三年(1186)写下了最后的著名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其他观点: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晚春田园杂兴》: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诗的前两句写日常农村静景。蝴蝶双双在菜花田里飞来飞去;白昼慢慢显得长了。田户人家没有客人来临。村子里十分恬静。这是从正面描写日常农村景物。首句也说明是晚春。

诗的后两句写茶商来到时的动景。茶商来是为了采购茶叶。但却连鸡犬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到来。来了陌生人。大家都十分注意。这是动景。却是进一步说明农村的恬静。

每当读到这样的诗句。很容易联想起同样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诗中有不少写景之作。都是诗中有画。尤其是南宋末年。一些作家常以七绝的形式。进行这方面的艺术实践。使你感到这些诗本就是题在画上的。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也是反映农村安宁和谐恬静的生活气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8:42

    行商,犬吠,茶商,宋朝,晚春,田园,来买,菜花,恬静,两句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8:42

    没想到大家都对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是怎样的情景?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28:42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鸡飞狗叫的乱。映射出的是宋朝茶文化的繁荣四时田园杂兴•晚春•其三—— 宋•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