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除了海瑞以外还有哪些为官比较清廉的人物呢?
原创

明朝除了海瑞以外还有哪些为官比较清廉的人物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海瑞做为历史名人他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大约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会有不同的看法。中国文化史上的海瑞。和现实历史中的海瑞大约是会有些差别的。在清代之后。海瑞做为清官的楷模与宋代的包公并列为人所膜拜。人们所敬重他的大约就是清廉二字。

做为一种道德情操。“清”与“廉”其实是不同的。“清”除了做人的清清白白之外。还有做事的清白。而做事的清白。是要靠能力来支撑的。所以。做清官不仅只要道德高尚就可以了。《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就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官员。但他的能力有着太多现代法制的特点。这与历史上的海瑞恐怕很不一样。廉是廉洁。是各人道德上的一尘不染。主要体现就是不义之财。一介不取。这一点。海瑞是当之无愧的。能做到这一点。获得人们的敬仰也是应该的。

海瑞成为清官楷模。还有一个特质就是他的忠。他在道德上的执着。对皇帝的忠诚。达到迂憨的程度。正是因为皇帝也明白他的这种特质。于是。他就成了道德偶像。其实。海瑞的忠。更多的是体现出忠于皇帝本人。忠于体制。这个忠。与孔孟的价值还是有所偏差的。老子说。国家混乱。乃有忠臣。是很有见地的。

要回答上面问题。必须明了海瑞的特质。之后才能找出大明朝与之相同特质的人。这个品质我觉得就是一是廉洁自律。二是正直无私。大明王朝这样的人是很多的。比如弹劾严嵩的杨继盛。以及后来弹劾魏忠贤的杨涟左光斗等。都是清廉之士。

《明史》中。与海瑞一起列传的还有丘橓、吕坤和郭正域。也就是说。在修史者的眼中。这些人是有相似之处的。

丘橓是山东诸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吏科给事中。在任的时候。以刚直不阿著称。明朝时期。六科给事中。做为言官。就是找人毛病的。丘橓弹劾过许多贪官污吏。其中不少是严嵩的关系。后因事被罢官时。史书说其只有敝衣一箧。图书一束而己。因为太过刚直。为张居正所不喜。万历十一年被起复任左都御史之时。以一柴车就道。进京之后。立既上书陈吏治积敝八事。

明史说丘橓强直好搏击。其清节为时所称。这些性格特点。与海瑞有较高的相似度。

比起丘橓。吕坤的知名度就高多了。这是因为他除了官员的身份之外。又有学者的身份。《呻吟语》就是吕坤的著作。

吕坤是万历二年进士。他的履历比较全面。才做知县。成绩突出升为户部主事。再升郎中。再任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山西巡抚。佥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

吕坤一生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他给万历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忧危疏》。万历中后期。朝中最大的事情就是立储之争。万历因为不喜欢皇长子的母亲。便不想立其为太子。他想立的是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询。于是。朝中为此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由此产生党争。吕坤做为大臣。对于万历在立储上的犹豫不决。导致的朝政混乱。自然忧心。于是给皇帝写了这份奏疏。后来。这份奏疏被人利用。写成了《忧危闳议》。为立储之争的一方说话。从而成为万历年间一个著名的案子“妖书案”。吕坤受此牵连而罢官。

吕坤罢官之后。乡居做学问。后来福王封到河南。占地四万顷。吕坤上书朝朝廷认为封的太多。河南之地已经封了八个藩王。财税去掉一半。这样下去。对国家不利。后经内阁的力争。福王的封地减掉一半。

郭正域是江夏人。万历十一年进士。当过皇长子朱成洛的讲官。而升为南京祭酒。在此任上。曾处理过一事。为人所称道。当时李成梁的孙子成了魏国公徐宏基的女婿。既是名将之后。又是公府娇客。也就免不了张狂。按国家的法律。国子监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庄严之处。不准骑马。李大公子却照骑不误。明代的读书人气势是很盛的。从心里并不把武将放在眼里。于是。国子临的学录李维极把李大公子抓起来打了一顿。这一下。惹了麻烦。李家的仆人们大闹国子监。魏国公徐宏基亲自到场。而郭正域做为祭酒。刚正不阿。和平解决了纠纷。其正直品格。为人所称道。

郭正域后来做到礼部尚书。因楚王一案与首辅沈一贯意见相左而被罢官。《明史》说:正域博通载籍。勇于任事。有经济大略。自守介然。故人望归之。扼于权相。遂不复起。家居十年卒。

  《史明》对海瑞的评价是:海瑞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

海瑞的正直。与包宋代的包公。汉代的汲黯差不多。但他在廉洁自律方面所做的。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所以。《明史》中与海瑞同传的这些人。大约都与其有相似之处。“丘橓、吕坤。虽非瑞匹。而指陈时政。炳炳凿凿。鲠亮有足称者。郭正域持楚狱。与执政异趣。险难忽发。慬而后免。危矣哉!以妖书事与坤相首尾。故并著焉。”

其他观点:

那必须是于谦于少保!“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相比之下。于少保比海瑞对国家的贡献可大多了。

其他观点:

谢邀。

我国家明代时期 作为君主帝制时期的朝代 其官吏大小数以千计 计其廉洁者 自然不少 在以下之外 又有吴履 曾泉 范希正 徐九思 周新 丘橓 唐伯元 况钟 石昆玉 袁可立等等

笔者就明代历史上较为著名清官稍作罗列 如下:

方克勤 (方孝孺父)

《史·本传》谓:“(方)克勤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尝曰:“近名必立威。立威必殃民。吾不忍也。”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太祖用法严。士大夫多被谪。过济宁者。克勤辄周恤之。永嘉侯朱亮祖尝率舟师赴北平。水涸。役夫五千浚河。克勤不能止。泣祷于天。忽大雨。水深数尺。舟遂达。民以为神。八年入朝。太祖嘉其绩。赐宴。遣还郡。”(《明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循吏传·方克勤传》)

高斗南

《史·本传》谓:“政绩益著。寻举天下廉吏数人。斗南与焉。列其名于《彰善榜》、《圣政记》以示劝。九载绩最。擢云南新兴知州。”(《明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循吏传·高斗南传》)

于谦

《史·本传》谓:“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明史·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于谦传》)

刘大夏

《史·本传》谓:“十年命兼左佥都御史。往理宣府兵饷。尚书周经谓曰:“塞上势家子以市籴为私利。公毋以刚贾祸。”大夏曰:“处天下事。以理不以势。俟至彼图之。”初。塞上籴买必粟千石、刍万束乃得告纳。以故。中官、武臣家得操利权。大夏令有刍粟者。自百束十石以上皆许。势家欲牟利无所得。不两月储积弃羡。边人蒙其利。明年秋。三疏移疾归。筑草堂东山下。读书其中。越二年。廷臣交荐。起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敕使及门。携二僮行。广人故思大夏。鼓舞称庆。大夏为清吏治。......大夏忠诚恳笃。遇知孝宗。忘身徇国。于权幸多所裁抑。尝请严核勇士。为刘瑾所恶。刘宇亦憾大夏。遂与焦芳谮于瑾曰:“籍大夏家。可当边费十二。”三年九月。假田州岑猛事。逮系诏狱。瑾欲坐以激变律死。都御史屠滽持不可。瑾谩骂曰:“即不死。可无戍耶?”李东阳为婉解。且瑾诇大夏家实贫。......大夏尝言:“居官以正己为先。不独当戒利。亦当远名。”又言:“人生盖棺论定。一日未死。即一日忧责未已。”其被逮也。方锄菜园中。入室携数百钱。跨小驴就道。”

清史臣赞曰:“刘大夏笃棐自将。皆具经国之远猷。蕴畜君之正志。绸缪庶务。数进谠言。迹其居心行己。磊落光明。刚方鲠亮。有古大臣节概。”(《明史·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七十·刘大夏传》)

杨继宗

《史·本传》谓:“(继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杨继宗传》)

李廷机

《史·本传》谓:“廷机遇事有执。尤廉洁。帝知之。”

清史臣赞曰:“廷机虽颇丛物议。然清节不污。”(《明史·卷二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五·李廷机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31:10

    明史,万历,列传,御史,大夏,清官,奏疏,国子监,清史,魏国

  • 情多浓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31:10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除了海瑞以外还有哪些为官比较清廉的人物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31:10

    海瑞做为历史名人他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大约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会有不同的看法。中国文化史上的海瑞。和现实历史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