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马的驯化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与作战方式。是人类驯化历史上最重要的环节。没有家马就没有后来的人类文明。
美洲起源
野生马起源于美洲。是一种群居物种。一匹公马与多匹母马建立群落繁衍生息。史前时代的冰川时期。带着犬类的印第安猎人进入美洲。造成了美洲物种的大轮替。距今1.3万年前。北美洲的克洛维斯人开始捕杀美洲野马。考古学家在他们的用过的石矛上发现了美洲马的蛋白质结构。
印第安人将美洲马变成蛋白质来源。很可能造成了美洲马的灭绝。印第安人并没有驯化美洲马。他们身边唯一完全驯化的家畜是狗。这是他们从旧大陆带过去的唯一一种家畜。印第安人后来频繁使用的羊驼是一种半驯化的动物。无论是体型还是性情都不能用于骑乘。等到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之时。印第安人已经没有了关于马的记忆。
马的驯化对人类有多重要?如果不能驯化马。整个人类很可能会一直停留在印第安人所处的石器时代。
驯化之路
马的驯化发生在亚欧大陆。范围大约东起中国新疆的阿尔泰地区。西到里海地区。关于马的驯化。一些学者认为是多地区同时发生的。但无论如何都不会脱离欧亚草原地带。新疆普氏野马的存在也是很好的佐证。普氏野马的存在说明上古的欧亚草原地区十分适合马类生存。并且这一地区马种遗传的多样性很高。马的繁殖力很强。普式野马的染色体有33对。而现代家马的染色体只有32对。但是。普式野马仍然可以和家马繁殖出健康的后代。并且这些后代可以生育。这说明马是一种十分利于培育的物种。
生活在欧洲草原地区的史前人类成功并且完全驯化了马。驯化后的马可以读懂人的面部表情。知道人类是高兴还是愤怒。同时也能明确听懂人的指令。家马甚至可以用头部的动作与人类进行简单交流。这是一种完全融合的状态。意味着家马这一物种可以和犬类一样。完全融入人类生活。成为一种生产工具。这一特点是山羊、绵羊、猪等肉用家畜不具备的。
(亚欧草原带 马的驯化中心 北亚草原之路)
马的用途
马对于人类的用途十分多样。马肉可以食用。作为人类蛋白质补充来源。但是这对于古代人类来说是很浪费的。完美的是——不仅马肉可以食用。马奶也可以食用。比如蒙古民族夏天主要靠奶源补充营养。调节饮食结构。马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成本更低的蛋白质摄入方式。
更完美的是——马奶还可以酿造马奶酒。为人类提供酒精饮料与生活享受。
马的重要用途是驮运与骑乘。并因此发展出两种不同的马匹培育方向。即挽用马与乘用马。差不多与马的驯化同时。人类也发明了马车。有了马匹的补充。人类的运输能力获得巨大提高。以蒙古军队为例。一名蒙古骑兵可以同时配备3-5匹马。以便换乘以保持高速行进。这是以步行为主的军队难以达到的行进速度。二战时期。德军炮兵部队使用挽马拖拽大炮。行进速度可以达到每天40公里上下。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马匹人类用什么运输辎重。
颜那亚人与印欧语族
大约5000年前。中亚草原上出现了一股强劲的移民潮。移民的核心就是颜那亚人。颜那亚人先于欧洲地区的原住族群掌握了马匹驯化技术。拥有骑兵、战车与运输马车。更重要的是。骑马的颜那亚人可以利用马匹管理更大的畜群。这就为他们的大规模迁徙时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提供了可能。
颜那亚人西迁很可能引发了史前最后一波移民浪潮。因为颜那亚人掌握了马匹。所以他们可以轻易击败其他没有马匹的民族。就如同拥有骑兵与驮运火炮的西班牙探险队可以轻易的击败没有马匹的印第安帝国。根据基因工程测定。相当多现代欧洲男性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三个颜那亚男性的身上。说明颜那亚人是欧洲真正的征服者。他们很可能是印欧族群的主要男性祖源之一。
骑兵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最为重要的兵种。左右了人类战争史。骑兵的基础是战马。
在世界战争史上。许多政权都发展出了举世闻名的骑兵战术。汉朝用鼓励民间养马、使用小米精心饲养马匹等措施提高战马数量与质量。又与西域等产马地区联络。改善战马血统。最终发展出善于突袭战、肉搏战的汉朝骑兵。得以击败匈奴骑兵。而蒙古人在中古时代的崛起则完全依赖骑兵。
蒙古马是一种矮小而粗糙的马。这种看似貌不惊人的马却缔造了旋风般的大蒙古汗国(也克蒙古兀鲁斯)。蒙古马如同越野车一样皮实。可以驮载着蒙古军队进行其他民族无法想象的长距离奔袭与长时间撤退。将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促不及防。而大蒙古汗国的版图正好和蒙古马可以适应的气候范围基本一致。这绝不是巧合。
蒙古骑兵的精髓不在于冲击力与肉搏战能力。而在于丰富稳定的马匹繁育资源、优秀的长距离机动能力与对恶劣作战环境的适应。这是一种古代的不对称作战。也是蒙古马和蒙古高原赋予蒙古军队的天然武器。大蒙古汗国的军队利用了这种天然武器。其疆域囊括整个亚欧内陆也在情理之中。
相对而言。宋蒙战争时期大宋王朝的军队则一直苦于没有优良的北方马匹产地(北宋时期还有陕西、青海东部作为产马地区。后来被金朝、西夏占领)。半壁江山的大宋王朝只能优先发展步兵。在战术上缺少了大量骑兵的配合。机动性差了不少。再加上强干弱枝、指挥无方。虽然有一大批杰出将领力挽狂澜。却一直十分被动。最终被蒙古军队从气候相对适于骑兵作战的西部地区迂回包抄。
(放养的蒙古马群)
欧洲同样具有骑兵传统。这种传统甚至可以跨越冷兵器时代。一直延续到热兵器时代。拿破仑时代。法国因为控制了德意志地区优良的马场。得以在19世纪初期组建起近代历史上盛极一时的法国胸甲骑兵。应该说。这是骑兵最后的辉煌。
法国重骑兵的马匹肩高要达到1.5米以上。只有体格高大的马匹才具备良好的冲击能力。相应地。法国胸甲骑兵的身材也必须高大。这样才有足够的体能冲锋与肉搏。为了保障队形。法国胸甲骑兵的战马全部为母马或者骟马。这种严格的选配方法是全民皆兵的草原族群无法做到的。因此。法国胸甲骑兵的作战方式也和草原骑射手不同。
法国胸甲骑兵装备的武器不是弯刀。而是又长又直的重剑。这也决定了胸甲骑兵的杀伤方法不是劈砍。而是冲刺。法国胸甲骑兵的护甲可以抵挡当时的步枪射击。大幅提高骑兵的生存率。
通常。法国胸甲骑兵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发起冲锋。他们经过严格训练。可以在高速冲锋的同时保持密集队形。数千重骑兵们腿挨着腿。如同一堵墙一般飞速前进。地面会因为重骑兵的冲锋而震动。很少有步兵能够抵挡这样强大的恐惧。所以法国重骑兵往往可以冲破一道、两道步兵防线。直接杀入敌军的炮兵阵地。或者将敌人的阵型完全瓦解。
(胸甲骑兵在冲锋)
法国重骑兵的弱点在于战马的适应性。欧洲战马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碎石路面战马会崴脚。烂泥路面战马的马蹄会溃烂。因为血统。优良的欧洲战马总体上喜欢干燥温暖的气候。对潮湿阴冷十分敏感。基本上越是体格雄伟、重心高、自重大的马匹。越不耐受长途跋涉。这和体重超重的人不能长跑是一个道理。重骑兵战马娇贵。需要精心饲养。行军一段时间以后需要喂食燕麦。也需要骑手下马步行以缓解战马疲劳。这一点和皮实的草原蒙古马完全是两种风格。也正因为如此。当拿破仑进攻沙俄的时候。法国骑兵的战马因为长距离行军、艰苦作战。加上俄罗斯寒冷潮湿的气候影响大量减损。而德意志地区的战乱又使法国骑兵无法大量补充战马。
与法国头牌胸甲骑兵相比。沙俄的头牌是以乘用顿河马为主要坐骑的哥萨克长矛骑兵。这是一种轻骑兵。顿河马本身就是在亚欧内陆的草原地区繁育成型的。具有蒙古马的血统。顿河马虽然样子不太好看。跑起来也不优雅协调。但是耐力强劲。非常善于侦查袭扰。
在法军撤退途中。哥萨克骑兵跟了一路。造成法军大量减员。最终导致拿破仑兵败。
直到二战时代战马仍然在广泛使用。即便是机械化程度极高的德军。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依然需要挽马来拖拽火炮以缓解装甲部队的燃油压力。其他国家的陆军也都使用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作战。尤其是进入敌后地区之后。因为交通线的拉长与物资紧张。各国部队都会大量征用当地马匹以提高运输能力。这种补充是必须的。也是最可靠的。说明那时的人类虽然有了飞机与航母。但依然需要马的帮助。
结语
马匹是伴随人类文明一起出现。度过了漫长的五千年。而它退出人类运输主力的历史只有几十年。很难想象。没有马的人类会是什么样子。
喜欢请点赞 不足之处欢迎指正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观点:
冷兵器时代。好的战马是神一样的存在。
冷兵器是相对于热兵器而言的。唐代国教尊崇道家。热衷炼丹。追求长生。火药就是炼丹家偶而发明的。在唐代末年应用于军事。从此热兵器的发展一日千里。冷兵器也逐渐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冷兵器时代。最历害的冷兵器当属箭了。百步穿杨。取人首级。可能连照面都没打呢。头已经掉了。你看多吓人。所以追求速度。是战场决胜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在速度方面。马是不二的选择。毕竟二条腿的跑不过四条腿的。所以。在冷兵器时代。好的战马是神一样的存在。
你可能不知道是。和兵器时代分冷和热一样。马也分冷马和热马。这是按马的血统分的。冷血统的马温顺、低调。艺术、高冷。适宜家用观赏。热血统的马桀骜、张扬。粗犷、热血。适宜战场厮杀。
好马配好鞍。好鞘配好剑。美女配英雄。好船配好帆。一匹名马的一生。是难得配一个驰骋沙场的英雄。从此一起出生入死。笑傲马圈。留名马史了。
你看乌骓。尝一日千里。陪项羽战场冲杀。霸王枪未点地。马未倒退半步。羽死马泣。投江而亡。一生只认一主。气节千年流传。
你看赤兔。浑身上下。火炭般红;四蹄踏雪。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随吕布时。睥睨天下;跟关公时。纵横四海。关公殁后。再无英雄可选。遂绝食而死。这骨气。使多少良将感叹!
你看爪黄飞电。通体雪白。唯蹄黄色。高大威武。体态庄严。气势磅礴。高贵非凡。估计也只有曹操这样的枭雄才可以驾驭这匹桀骜不驯的马大爷了。
你看飒露紫。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护驾李世民。中箭深入胸。忍疼不敢死。拼命突重围。待到箭拔出。轰然倒地亡。这情形。让久经沙场。见惯生死离别的李世民。也忍不住热泪难眠。
你看的卢、你看照夜玉狮子、你看黄骠马、你看特勒骠。你看那个能上天入地。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那个弼马温。见到天马就跟见到自家兄弟一样、有多亲!
马有灵性善通神。你对他好一分。他就回报你十分。
其他观点:
纵观世界各国文明的发展史。人类文明一直在朝着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追求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恰好与世界各国共认的“奥林匹克”精神相符。世界历史上。凡是不朝着更高效方向发展的文明。都被淘汰了。
马和牛被人类驯化以后。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效率。不论是乘坐出行。还是运载物品。甚至作为获取肉食的方式。都更为快速、方便和稳定。
▲战马
战马是通过训练用于作战的马。早期是驾挽战车的作战方式。后期是直接骑乘的作战方式。不论哪种方式。都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使战术战法更加多样化。令战争发生了巨大变革。
战马在冷兵器战争中发挥了无以伦比的作用。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字“效率”。
一、骑兵的速度更快
步兵行军一天以十里为单位计算。骑兵行军一天以百里为单位计算。二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古代步兵行军
机动性更好的军队。可利用的战机就更多。作战方式就更灵活。战斗时的选择余地就越大。可以从容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战场、时机和方式战斗。如骑兵可以从容选择有利于作战的平原接战。选择背对着阳光和大风的方向作战。自由选择游走战法还是冲击战法。
步兵对骑兵作战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依托防御工事。如城池、壕沟、拒马;二是选择远程投射武器。如弩、箭;三是使用密集的长兵器防御阵列。如长枪阵、斩马刀阵等。这三种作战方式是按步兵对骑兵作战困难程度的升序排列的。
▲蒙古骑兵的回旋战术
▲骑兵袭扰战术围歼步兵
这三种方式不论哪一种。步兵都是被动作战。即便取得优势。也只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因为追不上。而骑兵一但取得优势。对步兵往往就是歼灭战。因为步兵跑不掉。
这就是速度上的量级差距造成的后果。行动效率决定了步兵天然处于劣势。
二、骑兵的负重更大
步兵在正常的行军中。粮食、武器、盔甲能随身携带的数量很少。否则体力消耗巨大。就无法作战了。大部分物资。都要依靠庞大后勤的支持。船运、牲畜车辆、人力车辆是常用的运载方式。而牲畜和人力本身对物资也在产生消耗。一场战争对国家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
▲古代军粮运输
▲骑兵运载负重能力更强
骑兵作战的消耗相对要少得多。战马的负重能力远超人类。而且对运输条件的要求也远低于船只和车辆。运输效率更高。损耗更小。作战成本更低。马匹数量众多的游牧民族还时常一兵双马甚至三马。作战时对后勤的依赖远低于步兵。作战持久性相对更强。
这就是运载能力上的量级差造成的后果。运载效率高的兵种在战争中的持续能力更强。
三、骑兵作战的能量输出更大
步兵如果在没有工事依托的野外作战。弓弩等远程输出又受到大雨、大风或对方盔甲限制的时候。就常会直接面对骑兵的近身冲击。甚至有时候骑兵会不顾伤亡的直接进行冲击。以弓弩射程二百步、破甲在百步内进行大致计算。百步的距离。只够射出三箭左右。骑兵就冲到步兵面前了——接下来。就是残酷血腥的近身冲击。
▲步兵防御阵列
骑兵是人马合一。集合了人与马的总质量。加上马匹奔跑的速度。就具备了远超步兵的冲击力。输出的动能巨大。完全辗压步兵的能量输出。二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骑兵冲击携带的巨大能量可以毁灭任何阻挡的步兵。
▲骑兵的强大冲击力
这就是能量输出上的量级差造成的后果。能量输出更大的兵种毁灭杀伤能力更大。
综上所述。在冷兵器时代。战马就是作战的BUG级存在。谁拥有骑兵。谁就拥有更丰富的作战手段、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和更大的毁伤能力。谁就掌握战争的主动。
#历史##历史趣聊##历史冷知识#
请关注@三上读史。一起聊历史。愉悦枕上、车上、马桶上的悠闲时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302648.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骑兵,作战,蒙古,战马,步兵,马匹,法国,人类,冷兵器,美洲
没想到大家都对冷兵器时代,战马是怎样的存在?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马的驯化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与作战方式。是人类驯化历史上最重要的环节。没有家马就没有后来的人类文明。美洲起源野生马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