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白衣渡江指的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闰十月东吴孙权派遣吕蒙率军偷袭攻取荆州的事件。
具体来说。当时吕蒙率领东吴部队隐蔽前行。进至寻阳(今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然后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皆身穿白衣。然后以隐蔽的姿态昼夜兼程。溯江而上。进击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驻守江防的蜀军士兵被伪装得非常好的吴军欺骗。以为只是对方只是一般百姓。遂在猝不及防的状态下大都被俘虏。江陵只剩一座空城。最终在吕蒙的军事打击与政治诱降双管齐下的运作下被攻陷。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白衣渡江的白衣。并不像94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第59集表现的那样全是白色的衣服。更没有有的网友说的穿上白衣就与月光下如银的江色混成一体或者伪装送丧船队让蜀军嫌晦气不愿意多看的意思。这里的白衣就是便衣的意思。也就是说穿了普通老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事实上。吕蒙是让东吴军队冒充商人等普通老百姓。也就是尽量混同于不扎眼的平常人。而不是全体穿着白衣服形成反而非常显眼的样子。
其他观点:
《三国志》有载。不过我的总结是四条:
一、谋定全局
吕蒙武夫学文。其志不小。收荆州是东吴夙愿 。所以不动就算了。动必有成。起先。吕蒙上书吴主借关羽讨樊之机。慢关羽之心。使其无备。“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已经不仅仅是收荆襄九郡了。而是要擒威震华夏的关羽了。自然全局谋略已定。
二、白衣渡江
所谓白衣即是乔装打扮。仍然是不让荆州南郡人马知晓。可见吕蒙智计非凡。可比暗度陈仓了。昼夜兼行。一路“江边屯侯。尽收缚之”至南郡降服傅士仁、糜芳。“蒙入据城”。彻底断了关羽归路。
三、明纪安民
吕蒙知道关羽很得荆州士民之心。得地不得民心只怕难守。所以明军纪、安民心是为急务。故“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垂涕斩麾下士以明军纪 。军中震栗。道不拾遗。亲自存恤耆老。问所不足。军民两安。然后封府库以待孙权。尽显名将之风采。
四、关羽成擒
关羽知道后。遣使者斥问吕蒙。吕蒙厚遇使者。带使者看南郡民情及士卒家人皆无恙。这是搅乱关羽军心啊。弄得关羽士卒毫无斗志。尽皆逃散。“众皆委羽而降”。最后关羽父子成擒。荆州遂定。
可以看出吕蒙勇而有谋。是真名将也!
其他观点: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两个势力就战后利益分配问题一直有纠纷。也就是荆州所有权问题。到建安二十年。刘备夺取益州。矛盾彻底激化。
鲁肃领军一万屯兵巴丘。吕蒙领兵两万攻打长沙。桂阳。零陵三郡。长沙。桂阳两守将见吴军势大弃城逃跑。零陵郡太守郝普稍作抵抗寡不敌众也投降了。
刘备听闻三郡有失立马从益州带了五万兵马支援荆州。同时让关羽的三万部队充当先锋。怎料同年七月曹操率兵攻打汉中张鲁。威胁到了刘备的益州。刘备立马跟孙权议和。双方决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
之后吕蒙一直在麻痹关羽。等待时机夺取荆州:
第一步。表示友好。大力鼓吹孙刘联盟。共同敌人乃是曹操。
第二步。假装生病。吕蒙征战多年。伤病旧患在所难免。荆州前线的医疗条件太差要回建业养病。同时孙权的配合也很到位。演的很逼真。
上述三步成功得麻痹了关羽。让关羽不再防备东吴。把荆州的兵马都抽调到了襄樊前线。夺取荆州的时机终于到了。
随后吕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
其次。逼近烽火台。上岸迅速控制烽火台士兵。把士兵都押上船。沿江一路的烽火台就这样全被拿下了。
至此。“白衣渡江”初步完成。荆州已然拿下。剩下的就是防止关羽部队的回撤反扑。守住江陵。吕蒙对此采取了“攻心为上”。
吕蒙的攻心手段有如下五点:
一。严禁抢夺百姓。
二。关心弱势群体。有露宿街头的。食不果腹的。没钱看病的。通通给解决。
三。封存仓库。防止士兵抢夺仓库。不然仓库抢完士兵会去抢夺百姓。再者仓库里的都是当地民众的赋税。应当用之于民。
四。保护关羽部下的家属。这一点对瓦解关羽的部队有很大作用。士兵的家属还在城中。攻城难免会伤及自己的家属。因而士兵都不愿去打。
五。不约束关羽派来城中打探消息的人。让他们来去自如。把城里的情况告诉士兵那最好不过了。
以上就是白衣渡江的前前后后。原因种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30290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荆州,关羽,白衣,东吴,益州,江陵,士兵,渡江,烽火台,刘备
没想到大家都对吕蒙白衣渡江的事情经过到底是怎么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白衣渡江指的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闰十月东吴孙权派遣吕蒙率军偷袭攻取荆州的事件。具体来说。当时吕蒙率领东吴部队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