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流传千年的《开经偈》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
原创

武则天流传千年的《开经偈》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开经偈的来历传说是武则天请来西域法师重译《华严经》后题在经前。因为实在是简练高妙。千百年来无法增改一字。并且流行到所有经文开颂之前先要念上这四句。以表对经文的尊重和修习者的喜悦。所以就称为《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佛教的产生。就是为了帮助世人跳出生生世世轮回的苦难和困厄。解决方法就是其“开悟”的“四真谛”。即“苦集灭道”。

“苦”是众生皆苦。认识到人生充满了苦难和困惑。这是普罗大众寻找信仰的基础。希望能摆脱苦难。“集”是解释人生为什么这么苦?那是因为你前世造的孽。前世的因和今世的缘会得到来世的果。“灭”是解除一切苦厄的方法。即摆脱困惑。远离生死轮回。“道”。是解脱苦厄后的状态。即涅槃寂静。

《开经偈》首句“无上甚深微妙法”是称颂经法无上高妙。佛理精深。

第二句“百千万劫难遭遇”就是指人生之苦。因果之集。

第三句“我今见闻得受持”指我诵读经书。学习佛理。希望能得到“灭”的法门。

第四句“愿解如来真实义”希望能得“道”。

句句贴合佛理。而且是最古老的原始佛教四真谛。这四句《开经偈》。写的就是一个普罗大众得到佛法加持。心生喜悦。修身养心。以求得证大道的过程。既简单明了。又阐叙了最高佛理。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法改动。因为只要你信佛教。就无法对这基本真谛进行反驳和修改。

第二点源于道教是李唐皇朝的国教。老子和李渊都姓李。而武则天要上位。排挤李氏。打压道教也必须另外有所依仗。甚至伪造了《大云经》以改变天下人和佛教门徒的看法。为自己一个女儿身荣登大宝打好了理论上的基础。

所以在武周时期佛教大盛。一时无两。《开经偈》假托武则天之名。流传开来。

不过这种依托政治的昌盛并不稳当。随着武则天退位。李氏重新掌权。终于在唐武宗时期发生了大规模的灭佛事件。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请点关注。谢谢。

其他观点:

谢谢。

说起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开经偈)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本人略述如下。不足之处欢迎评论。

武则天自武曌。自幼颇得母亲杨氏文学熏陶。其母篤信佛教。环境染指了武则天从小就对佛教的虔诚。

武则天少时文采过人。聪慧绝顶。自汉明帝夜梦金人。白马驮经以来。佛教便在魏晋南北朝开始了它的使命。在这五百年其间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到了隋唐开国时期。李渊仍然崇道抑儒释。

天地轮流转。日月赶光阴。武则天终于从才人一跃成为全世瞩目的女皇。这其中也历经了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武则天隐忍不发。终成正果。将自己聪明才智发挥的淋漓尽致。是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

武则天与佛教的渊源深厚。感业寺数年的青灯古佛。使武则天对佛法精髓的深刻领悟。为了江山稳固。武则天一改唐朝祖制。大力支持佛教在唐朝的崛起。

武则天不仅是政治领导者。同时也是位诗歌大家。世存她的诗歌47首。论文著述几篇。与唐代同时代的诗人共同开创了唐诗的韵律。极大的丰富了开元盛世的文化发展。

当时有位高僧大德请武则天看(华严经)。武则天觉得(华严经)上少了些什么。不够完美圆满。她非常喜爱这部(华严经)。武则天低眉思索片刻。提起笔来在首页上书;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这首开经偈。从唐朝开始一直到如今。历代高僧大德。文人墨客望其兴叹。自愧不如。千百年来无人能写出此偈子。也成为千古绝唱。

开经偈大意是对本经典赞颂之词。也可以唱颂。一般佛教经典都有开篇偈子。

根据个人理解。来说明此偈子的意思。

无上甚深微妙法。

无上;没有什么能超越。甚深;非常深奥无穷。微妙法;细微又绝妙的法门。

百千万劫难遭遇。

百千万劫;人生的轮回历经百千万劫。佛法难闻。人身难得。

难遭遇;在这一世或几生多世。如果能遇到佛法。是你最大的幸福。所以很难与佛法结缘。

我今见闻得受持;我今生有缘遇见了。我就得皈依持戒佛法。

愿解如来真实义;我很想知道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我也理解如来一片慈悲诚意。

总结;对于超越世间一切经典的法门。它让我知道了人生的真谛。宇宙实有的真相。这个法门是说世界上的真理。遇到这个法真的很难遇到啊!既然我与佛法有缘。我就得按照佛法去修为自己。但愿我能在这次修身修心中能理解如来的真实意图吧。



其他观点:

偈:〔偈陀〕梵语“颂”。即佛经中的唱词。简称作“偈”。开经偈则是指佛门中人念经前所晿诵的四句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此四句偈是否武则天所写。一直争议都很大。因其在唐、宋、元代的文字中(包括民间宗教经卷)都不曾有记录。直至在明崇祯刻本的《金瓶梅》中才首次出现。之后便广泛见于明清的宗教宝卷中。

筱静亦偏向于此谒是后人拓武则天之名而为。目的是借武则天的身份。弘扬佛法。当然。这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考证。

相传。武则天做皇帝时。非常喜欢读佛经。对《华严经》更是爱不释手。但又觉得当时的《华严经》残缺严重。难以领悟其中之妙。便派使者去西天(印度)取真经。其间得知于阗国的三藏法师藏有全本。便将其请至大唐。担任《华严经》的翻译工作。

华严。是佛教语。天台宗所述的“五时”教之一。其内容为释迦牟尼成道之初在菩提树下所说的大乘无上法门。佛理甚为高深。能解悟者极少。

三藏法师带来的华严经一共有四万五千颂。虽然也不完整。但是比当时的经文也多出了九千颂。法义已基本能够看出。

武则天翻阅初译成的《华严经》时。便感到其佛法之高妙。情不自禁在经前题了上述的四句偈。一直流传至今。并成为佛门弟子颂经前必不可少的发愿文。

此四句偈的表意并不难懂。首先是歌颂《华严经》的高妙。说世间上没有一种学问能超过其法理。接着便是说此经即使经历万千劫难也未必能求得到。既然今日有缘遇见。就一定要按经义修持。希望能借此悟解出如来的真正佛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6:41

    华严经,武则天,佛教,佛法,如来,劫难,高妙,法门,微妙,百千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6:41

    没想到大家都对武则天流传千年的《开经偈》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6:41

    开经偈的来历传说是武则天请来西域法师重译《华严经》后题在经前。因为实在是简练高妙。千百年来无法增改一字。并且流行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