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探花和现代探花谁厉害?
原创

古代探花和现代探花谁厉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如果论综合文化底蕴。肯定是现代探花更厉害。

整体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让现代的“状元探花”变得普普通通。古代时候。我国崇尚读书科举。社会以读书为荣。所以。在古代。才会有这么多诗词歌赋流传至今。

而现今社会。大家崇拜网红明星富豪。社会以挣钱多为荣。所以。现在被大家所熟知的不是诗情画意。而是致富名言。

其他观点:

古代读书不易。中个秀才。考个举人都是很难(如大家熟知的范进中举故事。得知考中便因兴而疯)。如再考个进士便是难上加难。如若定要考个探花、榜眼、壮元亦难之于上青天。



大凡古人若想改变出身。都要通过层层选拨考试。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古人进阶之路:1、童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通过五场县考便可进阶进行府试。通过府试便是生员。也就是秀才。生员分三等即廪生、增生、附生。成为生员再通过内部生员选拨便获得乡试的资格。2、乡试:原则上廪生、增生加上附生的前三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通过便成为举人。3、会试:中举之后便可参加三年一度的京考会试。以清朝乾降五十四年录96名为进士。会试中榜之后称贡士。习惯上称进士。4、殿试:成为进士之后便可参加三年举办一次的殿试。殿试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四十到五十。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所以古人若想取得功名利禄。必须得经历一番寒彻骨。才得梅花扑鼻香;而今日之学子出路千万条。各类大学比比皆是。只要努力都能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所以古之教育与今之教育已不可同日而喻。2020高考在即。祝天下所有学子锦鲤跃龙门。金榜题名。不负青春!

其他观点:

探花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三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

“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举经已出现。当时中进士者会园游庆祝。称“探花宴”。以进士中的年少貌美者为“探花使”。到各名园采摘鲜花。迎接状元。北宋开始。进士必须经过皇帝殿试。并且定立进士一甲只有三人。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称探花。

探花这名称跟状元、榜眼一样。其实都是社会上习惯使用。在正式发放的金榜之上。只会称进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四、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此称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前的预考,由县里考试,中第者为生员。又叫秀才或庠生.这是大概,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其次是增生。新入学的称为附生.乡试由省里考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又称秋闱,中第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是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又称礼闱和春闱.中第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又有国家特考,第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

而和现在对比只能大概对比成:

童生相当于高中毕业。

秀才相当于学士。

举人相当于硕士。

进士相当于博士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7:12

    进士,殿试,探花,榜眼,状元,乡试,会试,生员,科举,出身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7:12

    没想到大家都对古代探花和现代探花谁厉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孤飘的蒲公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7:12

    如果论综合文化底蕴。肯定是现代探花更厉害。整体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让现代的“状元探花”变得普普通通。古代时候。我国崇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