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怎么写?
原创

后记怎么写?

好文

热门回答:

《后记》与前言相反。《后记》是写在书籍、文章等后面的短文。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或补充个别内容。例如:《庄子》选译的上榜理由:《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主要的哲学和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美学史和思想史诸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书节选了《庄子》中的二十篇。其中内篇的《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外篇中的《秋水》亦被认为最能体现庄子的思想;杂篇中的《寓言》和《天下》两篇也很重要。前者旨在明《庄子》表达\"道\"的手法。后者则阐述了先秦各学派的中心思想及活动情况。并列举了重要的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哲学史论文。

以上是《庄子》后记中的论述。谨作写后记中的参考。写后记必须根据自己写作方面的需求。如果有前言就不用写后记。

其他观点:

大家好!这里很高兴与大家交流探讨一下怎样写后记这个话题。这些年来。我的作品出版我写过五篇后记。写后记的第一个感觉是“如释负重”。一种心情是“心花怒放”。一种期待是“高人认可”。细说其故。包含着对上面“三个一”的回答。

其一。如释负重。说的是出一本书很辛苦。每一个章节。每一篇文章。都要认真地去写。去修改。最后还要通过出版社编辑的编审。质量行就可以通过。有问题就得修改。如果改不好过不了关。将前功尽弃。瞎子点灯白费蜡。一年甚至几年十几年的辛苦付诸东流水。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红楼梦》作者、大家名家曹雪芹写出了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一名著。他有“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体会和感叹。道出了创作中的辛苦、痛苦和甘苦。只有自已知道。而事实上。出版一本书。如果到写后记这一环节了。说明大功即将告成。胜利就在眼前。这个时候。当然会有如释负重的感觉了。所认。写后记。第一部分可“回忆式”写出版这部作品的创作和成书过程。

其二。心花怒放。说的不是书马上要出版了。有些忘乎所以了。而是在高兴取得成绩成就的时候。要想到为我们这部作品这本书的出版。给予指导付出辛苦的编辑和家人朋友等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要用一种感恩的心。表达我们的谢意和敬意。所以。后记的第二部分。可以写感谢为此书出版给予指导关心和帮助的人。

其三。高人认可。说的是这本书马上就要出版了。书的质量水平高不高。还期待着行内业内高水平人士认可。怎么让人家人可?我们就要实事求是地查找出版这本书。还存在什么问题。特别是查找自已在写作上。还存在什么问题。下一步再出版作品时要注意要提高。争取做到出版下一本书的质量。一定比上一本书要有进步和提高。怎么提高?除了自己努力外。还需要高人指点迷津。因此。后记的最后一部分。可以分析一下问题和不足。期待高人批评教导。

这是我写后记的“三段论”。如果出多本书多部作品。写后记最好要有所变化。可以在结构上有所变化。如:把3个部分顺序进行变化或再多写一两个部分都可以。正如古人讲的。文无定体。定体则无。大体须有。

这是我的实践体会。不知对否?



其他观点:

后记一般写读书写文章的感触、写作相关的人、事及写作过程。以及表达感谢或者以志纪念等等!也没有固定格式。是对正文的补充!

其实后记。也是写作最自由、最灵动、最接地气的部分!写好了。让作品锦上添花。意味悠长!

附上金庸《倚天屠龙记》后记(因多次出版。后记增加到三篇):

《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

这三部书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比较软弱。他较少英雄气概。虽然宽厚大度。慷慨仁侠。豪气干云(其实他的侠气最重。由于从小生长于冰火岛。不知人世险恶。不会重视自己利益。因而能奋不顾身地助人)。但不免也有缺点。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杨过是绝对主动性的。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黄蓉来推动一下。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至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绝不犹疑。张无忌却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已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是这样。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了。

张无忌一生只重视别人的好处。宽恕(甚至根本忘了)别人的缺点。像张无忌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当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地摆在那里。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敌人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但政治才能太强的姑娘。往往并不很可爱。

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所以这部书中的爱情故事是不大美丽的。虽然。现实性可能更加强些。

张无忌不是好领袖。但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事实上。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武当七侠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和张翠山之间、谢逊和张无忌之间父子般的挚爱。

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一九七七·三月

张无忌的性格之中。似乎少了一些英雄豪杰之气。但他于这个“侠”字。却发挥得很充分。“侠”是并非为了追求自己(包括自己国家、自己团体、自己亲友)的利益而去做义所当为的事。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士是不顾一切(不顾自己的生命、利益、名誉)、不接受任何代价而去追求正义。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却坚持拒绝美丽的京娘委身。因为他觉得如果他接受了。他的义举便有了代价。就不是高尚的侠义行为。西方社会中较少这种价值观念。西方人常觉上帝(或教会)吩咐这样做。便去做了。中国人的观念是。自己良心觉得应当这样做、。便去做了。未必是求来生较好。未必是为了免得在地狱中受苦。武侠小说的最高原则。是宣扬侠义精神。英雄往往是为自己而做。侠士却通常是为别人而做。有了代价。便少了侠气。

张无忌甘受灭绝师太三掌。在光明顶上奋身而挡六大派。不是求名。不是逞勇。只是觉得“应该做”。所以他决不会去和朱元璋争做皇帝。

二〇〇三·七月

《倚天屠龙记》一书。因为结构复杂。情节纷繁。漏洞和缺点也多。因之第三次修改中大动手术。最主要的更动是:张无忌最后没有选定自己的配偶。我一直相信。历史并非命定。充满了偶然因素。人事也是这样。张无忌最后与赵敏前往蒙古。从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现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世事主要是人为的。而张无忌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于是。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很可爱……

周芷若对张无忌说:“你只管和她做夫妻、生娃娃。过得十年八年。你心里就只会想着我。不舍得我了。”这种感情。小弟弟、小妹妹们是不懂的。所以我不主张十三四岁的小妹妹们写小说。

本书的回目是模仿柏梁体一韵到底的七言诗四十句。古体诗的平仄与近体诗不同。不可入律。我不擅诗词。古体诗写起来加倍困难。就当作是一次对诗词的学习了。困难之点在于没有“古气”。

二〇〇三·七月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回复 少女恶习 取消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9:25

    后记,张无忌,庄子,本书,的人,这部,作品,高人,周芷若,自己的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9:25

    没想到大家都对后记怎么写?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19:59:25

    《后记》与前言相反。《后记》是写在书籍、文章等后面的短文。用以说明写作目的、经过或补充个别内容。例如:《庄子》选译的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