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四人被誉为晚清的中兴名臣。当然。他们也确实起到了“中兴”晚清的作用。至少让清朝多喘了几十年的气。
曾国藩被捧得很高。这得归功于“成功学热”。说到才华。曾剃头拿个第一应该也没问题。毕竟清朝给了他“文正”这个谥号。虽然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是慈禧给他的回报。但是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能够埋下头做学问的人。
左宗棠很狂。很自负。胡林翼说他是“近日楚材第一”。林则徐也说他是“绝世奇才”。如果他能够将心思用于做学问。不说超过曾国藩。和曾平起平坐也不难。可是左宗棠更看重的是做实事。趋近于“事功之学”。
李鸿章当然也很有才华。但是纵观李氏一生。他的才华更多的是官场上的才华。他知道怎么讨好上司。也知道怎么拉拢下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职场上的“老油条”。
张之洞的学问才华更不用说了。乡试是解元。会试是探花。腹中没点经论、没点墨水还真办不到。看看曾国藩和左宗棠为了考个进士考得多辛苦?
可是。如果说到对中国的贡献的话。这第一恐怕还属左文襄公。李鸿章次之。曾国藩又次之。张之洞再次之。
我为什么将曾国藩放在第三呢?因为说的是对中国的贡献。不是对清朝的。曾国藩的一生。只有两件值得说一说的事。
第一件是“平发”。也就是平定太平天国。他之所以能得“文正”这个谥号。除了“平发”为清朝收复了半壁江山之外。还在于他主动配合慈禧裁撤了湘军。免除了清朝的后顾之忧。
第二件则是他曾和李鸿章、容闳推动了晚清的“留学生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如果没有这件事的话。曾剃头恐怕只能放在第四了。
张之洞之所以放在第四。实则是因为他和曾、左、李三人相比。拿得出手的几乎只有实业。近代中国实业的觉醒离不开张氏的贡献。但只有这个的话。显然还不够。
也许还会有人说。曾剃头不能第一的话。李鸿章总可以吧?李鸿章还真不行。
李和曾一样。如果说是对于清朝的贡献。让他们二人并列第一也没什么不妥。曾国藩为清朝收复半壁江山。李鸿章自称“裱糊匠”。为维护慈禧的统治而竭心竭力。又创办了这么多个“第一”。对于清朝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了。
不过。将李鸿章和左宗棠一比。二人对中国的贡献便顿见高低。
晚清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数出于李鸿章之手。不论他是愿意。还是被迫。总之他确实签了。难道清政府想签吗?显然也不想。如果说不想签就能开脱的话。清政府不也能免罪了?
更何况。我并不认同李鸿章出于被迫或者是为慈禧背锅的说法。他自称“裱糊匠”。是谁的“裱糊匠”?是慈禧的。因为他的权势和荣华富贵统统来自于慈禧。他的利益已经和慈禧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他很愿意为慈禧“擦屁股”的原因。因为他得保住这份得来不易的权势和富贵。
这也就是说。他虽然不想签约。但是对于签约这件事他是自愿的。不存在什么背锅不背锅。他要真不想背锅。真不想签约。慈禧还能拿着刀逼他不成?又想要权势富贵。又不想付出。哪有这么好的事?
李鸿章自己想要得到慈禧的宠信和重用。所以才甘当慈禧的忠实走狗。为她“擦屁股”。擦完了又嫌赃。又觉得自己可怜?简直可笑。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这句话应该很适合。
李鸿章在洋务这一块确实做了很多。可也别忘了。左宗棠同样是所谓的“洋务派”的重要成员。他在洋务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可不比李鸿章差多少。
当然。决定左宗棠对中国的贡献高于李鸿章的还是——李鸿章拼了命地将中国的地割下来送给列强。左宗棠却是拼了命地从列强手里夺回中国自己的地。
如果慈禧对待列强的政策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么李鸿章就是这个政策坚实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左宗棠说要收复新疆的时候。李鸿章重重阻挠。一会儿说中国的战略重心在东南。在于“海防”。一会儿说阿古柏不好打。一会儿又说新疆遍地黄沙打下来了也没用。白白浪费钱而已。被左宗棠反驳得说不出话来了。却又撒泼说没钱了。拿不出军饷。
李鸿章这个人有多无耻呢?这边不给钱。也不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那边却火急火燎地拿出50万两白银去“买”日本从台湾撤军。
虽然说50万两白银也远远不够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可是。李鸿章的态度很明显就有问题了。
对于李鸿章的为难。左宗棠放弃了吗?没有。即便是找洋人借钱也要收复新疆。而且左宗棠还抬棺出征。
欠别人的钱。咱们可以慢慢还。
可是。领土被别人侵占了。别人能慢慢还给咱们吗?
所以。即便是债务缠身。即便是死。也要收复新疆。左宗棠的这股气势。至今仍然能够激荡人心。
没有左宗棠。何来今日之新疆?
左宗棠这边收复了新疆。李鸿章那边却让中国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气得左宗棠破口痛骂:“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虽然说李鸿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用自己的那一套外交手段游弋在列强之间。虽然让中国流了很多血。但或多或少也对中国有一定的贡献。
所以。说到对中国的贡献。曾、左、李、张四人。第一只能是左公宗棠。
其他观点:
在这四大晚清名臣里。曾国藩和左宗棠是一辈人。张之洞和李鸿章是一辈人。四个人基本上把持了晚清政局和洋务以及外交。如果没有他们。晚清政局将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至少这四个人延续了晚清的寿命。题主所言的才华只的是什么?如果题诗做赋。这四个人肯定不行。这四人却是治国之贤才。世之枭雄。至于说他们的贡献各有不同。各有所长。
这四个人里年纪里最大的是曾国藩。生于1811年。左宗棠比曾国藩小一岁。然后是李鸿章。最小的是张之洞。生于1937年。李鸿章活的最久寿高78岁。去世最早的是曾国藩去世的时候61岁。最后去世是张之洞。1909年72岁去世。这四个人都是封疆大吏出身。除李鸿章外都担任过两江总督。担任职务最高的是张之洞入主军机处。应该算是“宰相”了。但除了张之洞之外。其他三人都是侯爵。而且是世袭罔替。除左宗棠之外。都是科举进士出身。四人都是军功起家。但曾国藩与左宗棠基本上处于地方。几乎没有入主中枢。张之洞入主军机处的时候。满清已经是奄奄一息。入主军机处三年就过世了。但李鸿章虽然没有入主中枢。但几乎把持了同治光绪两朝外事。权力之高不压于宰相。
如果就晚清四大名臣就才干。能力。功绩。后世评价应该这样评价: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点评。
其他观点:
后世称此四人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对后世影响力最大是曾国藩。才华最高是李鸿章。贡献最大还是李鸿章。
本人本着不诬古人。不欺今人的态度来陈述历史。
曾国藩。溢号文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权位显赫、极有影响的人物。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钦服于曾国藩。有人佩服其为人、治学、齐家。有人佩服他人行军做战平天下。他一手提拔培养了对中国近代极有影响的名臣有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一流。就连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之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大教育家。杨开慧之父)。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师其法。深受过其人影响。留世作品有《冰鉴》、《治学论道之经》、《修身养性之诀》等共计十三部。曾国藩。原名子诚。入翰林后。改名为国藩。就是国家的藩篱的意思。从古人的角度来说。立功、立德、立言。无一不备。曾国藩几近圣人。李鸿章后师从曾国藩。曾国藩建湘军。其弟曾国荃打败洪秀全。攻克南京后。清延开始卸磨杀驴。裁撤湘军。李鸿章继曾国藩建立淮军。为治捻军之乱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曾国藩也多次上表朝延称李鸿章之才十倍于自己。极力推荐李鸿章。曾国藩死后。李鸿章流涕写下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一下我写的《这样才能造就人才:曾国藩的作育人才之道》。《曾国藩的立世功成之基》等文章。曾国藩论才华。自诩不高。他擅长的是水滴石穿。坚忍耐烦。对于修身治国平天下。他眼中天下还只是局限于一国一域。
李鸿章。官至中堂。道光二十四年少年中举后屡考进士不第。后投身为曾国藩幕僚。曾国藩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自叹不如。在曾国藩的极力推荐下出仕为官。展开波澜壮阔的仕途人生。谤誉满身的争议人物。提出“师夷技以制夷”。夷指的就是洋人。主张中国改革开放。学习先进的欧美先进科学技术。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引入外国一系列的生产线。吸收欧美国家先进经验。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的现代化生产线与现代化军队。最出名莫过于李鸿章创建当时世界第一的北洋水师。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所谓“北洋”。再多说一句。就是在清延统治力被削弱后。汉人文武官员形成的强大政治、经济、军事的现代化集团。跟洋人无关。后因清朝对外战争失败。代表清政府签定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多为世人所诟病。
左宗棠。清朝重臣陶澍的儿女亲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主要内阁大巨之一。二十岁中举屡考进士不第后投奔张亮基手下为幕僚。下一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继续重用左宗棠。言听计从。后为胡林翼所推荐投奔正在组建湘军与太平天国做战的曾国藩。被曾国藩推荐下入朝为官。开启了自己升迁之路。左宗棠天生聪颖。经学致用的人才型人物。非常看不起曾国藩。认为曾国藩天生愚钝。凡事三思才断。不是个做大事的人。升迁之后。与曾国藩决裂。自立门户。与曾国藩一生龃龉。左宗棠虽靠曾国藩提拔起来。但心里从来没服气过。李鸿章是一生都以曾国藩的学生自居。晚年提起老师来还敬佩不已。左宗棠在平定捻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大的功绩是在粮饷兵力都不足的情况下。收复新疆。在太平天国为乱。沙俄入侵混乱的局势下。新疆豪强都纷纷分疆裂土为王的情况。为保持国土不分裂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曾参与了李鸿章主持的洋务运动。
张之洞。两广总督。军机大臣。官至体仁阁学士。镇压过义和团运动。参与李鸿章主持的一系列洋务运动。效仿西方开办西式学堂。现在的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大学都是张之洞所办书院升而来。后又开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开设了中国第一个轻工业工厂。湖北织布局。引入最先进的西方机器。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轻工业的先河。积极参与洋务动动。主要还是继承李鸿章的主要政治经济改革方向。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先进。其学生六君子之一杨锐参与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被杀。督办铁路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十分重视兴建铁路。“西洋富强。尤根于此。 ”。中国第一个提出要致富。修铁路的人。建议并监修了京汉铁路。在曾国藩、李章鸿、左宗棠这个群星璀璨的时空。张之洞的的光辉多为他人所遮掩。而张之洞。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具有全国性意义。特别是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为湖北培养了大批人才。使湖北形成了一个知识和价值观念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新型知识分子群而活跃于清末政治舞台乃至未来的中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30367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曾国藩,左宗棠,的是,中国,晚清,张之洞,新疆,贡献,慈禧,清朝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几个晚清名臣中,谁才华最高?谁贡献最大?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四人被誉为晚清的中兴名臣。当然。他们也确实起到了“中兴”晚清的作用。至少让清朝多喘了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