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的节气民俗活动文化,寒露节气的特点
原创

寒露的节气民俗活动文化,寒露节气的特点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其中寒露节气的民俗文化古时便流传至今。想要了解的小伙伴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寒露的节气民俗活动文化。寒露节气的特点。

寒露的节气民俗活动文化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饮菊花酒

习俗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赏菊花

每个季节都在寻找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始黄华。”其中“菊始黄华”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

登高

如果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那么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盛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也有男子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描述。除了佩带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后来传承下来。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形。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送佩戴的。

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政府的提倡下。重阳节已成为了中国人“敬老爱老”的老人节了。

寒露秋边钓

寒露时节是钓鱼的好时节,因为。进入“白露”以后。天气已逐渐凉爽。水温也下降到鱼类喜爱的温度。此时。饱受了盛夏苦日的鱼儿又开始活跃起来。 四处游弋觅食。尤其在“寒露”。“霜降”节气的晚秋。鱼儿为填肚越冬要贮存食料就显得更加馋嘴贪吃。易上钩、易钓获。钓者须把握住这一大好时机。

寒露节气的特点

寒露节气的特点是冷空气南下。白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节气的风俗有赏枫叶、吃芝麻、喝秋茶、秋钓边、吃螃蟹等。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时节。北方应播种完小麦。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

寒露的节气由来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对于寒露的节气民俗活动文化。寒露节气的特点的所有内容就到这里了。寒露到来。小伙伴们也要记得添衣。以上内容仅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14日 01:31:27

    寒露的节气民俗活动文化,寒露节气的特点 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14日 01:31:27

    寒露,节气,菊花,茱萸,重阳节,习俗,时节,这一,天气,露水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14日 01:31:27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结束。其中寒露节气的民俗文化古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