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不厭。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学习不满足。亲近贤士不厌倦。是人生取之不竭的宝藏。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要自学。还要向朋友老师学习。荀子说的是做人的学问。
天下國有俊士。世有賢人。迷者不問路。溺者不問遂。亡人好獨。詩曰:「我言維服。勿用為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言博問也。
每个诸侯国都有才俊。每个时代都有贤人。迷路的人。是因为他不问路;水中溺亡的人。是因为他不事先了解水路;成为亡国之君。是因为他喜欢独断专行。
《诗经》上说:“我言维服。勿用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我所说的是事关国家兴亡的大事。不要以为是开玩笑。古人有句话说。要向割草砍柴的人去请教。意思是说。即使地位卑下的草野之人。也应该不耻下问。治理国家一定要广泛征求意见。
不知而問堯舜。無有而求天府。曰:先王之道。則堯舜已;六貳之博。則天府已。
不懂治国之道就去询问尧舜。缺吃少穿就去向物产丰富的大自然索取。要我说啊。先王之道就是尧舜的治国之道。广博的六经就是天下人的宝库。
君子应该学什么?学尧舜圣王之道。学诗书礼乐易春秋。
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詩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謂學問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為天子寶。子贛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學。服禮義。為天下列士。
“人与学习经典的关系。就像玉和琢磨的关系。《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做学问啊。卞和的玉璧。原是乡间一块普通的石头。经过玉器匠的反复雕琢。就成了天下的珍宝。子贡、子路。原是浅陋的人。受了经典的熏陶。践行礼义。成了天下屈指可数名士。”
怎么学呢?
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善于学习的人穷尽其中的道理。善于做事的人深究其中的难点。
学习不是死读书。而是带着问题学。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举一而反三。达到融会贯通之效。
君子之學如蛻。幡然遷之。故其行效。其立效。其置顏色、出辭氣效。無留善。無宿問。
君子的学习像一些动物的蜕皮一样。通过不断积累。有一天突然就焕然一新了。他走路时学习走路。站立时学习站立。与人相处时应该什么脸色、什么态度、讲什么话、用什么口气。他都在学习。有好事的时候。他不会拖延不做。有疑难问题的时候。他不会拖过夜再问。
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应该学习。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所谓脱胎换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少不諷誦。壯不論議。雖可。未成也。
少年时不诵读经书。壮年时分析讨论其中的道理。这样的人即使资质还可以。也不能有所成就。
年纪小的时候。记忆力好。要多读多背。没有记忆就没有思维。少年是打基础的时候。成年以后。应该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才能成为学问。
君子壹教。弟子壹學。亟成。
君子专心教授。学生专心学习。很快就会有成就。
荀子不但劝勉大家自己学习。同时一定要择良师而学。没有老师一定学不好。“壹”更多的是指正道。是圣人之学、君子之学。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德育。学习最重要的目的是。成为有一个有品德的人、心理健康的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隔离霜排行榜前十名的牌子 十大防晒隔离霜排行榜10强
- 台湾女明星的名字大全 台湾著名女艺人排行榜
- 中国液晶电视十大名牌排行榜 国产十大名牌液晶电视排名
- 关于吃烤红薯的心情说说 天冷吃烤红薯的说说
- 呼叫转移是什么意思 再不学中招的就是你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8920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荀子大略全文及翻译 荀子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的人,之道,君子,荀子,尧舜,如切如磋,的是,天下,天府,都有
學問不厭。好士不倦。是天府也。 学习不满足。亲近贤士不厌倦。是人生取之不竭的宝藏。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