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约怎么来的?
原创

马关条约怎么来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1894年10月。日军在花园口登陆后。一路攻占了金州。旅顺和大连湾。大连地区已无清兵的抵抗。于是。日军腾出手来。集中陆军围攻辽东的清军。击溃6万清兵。日本海军舰队则将北洋海军围困在刘公岛上。刘公岛上的清军虽与日军炮战10余日。击沉日军舰艇7艘。但是。最终日军还是占领了刘公岛。水师提督丁汝昌与左翼总兵“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自杀殉职。刘公岛北洋海军的11艘舰艇成为了日军的战利品。至此。曾经让李鸿章引以为傲的北洋海军。终于全军覆灭。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完成了让后人发出无限感慨的悲情演出。

这时的清政府处于一种首鼠两端的境地。对过去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的小岛国日本。打了半天。陆战陆军打不过日军。逢战必败。海战海军也打不过日军。到最后居然连整个北洋海军都打没了。仗如果再这么打下去。还不得被人家打到北京去。占了金銮殿?面对这种局面。清廷十分惶恐。为今之计。只有求和这条路了。

自古以来。城下之盟都是失败的代名词。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失败就要为失败付出代价。至于要付出什么代价。是个人闭着眼睛都能想出来。无非是割地赔款。这是战胜国的权力。于是。1894年11月。清廷请求英、法、美国公使出面进行调停。旅顺口陷落后。在美国公使田贝的斡旋下。日本政府同意双方在日本举行和谈。

其实。战争打到这个程度。日本方面也感到很吃力。在咬牙支撑着。这时。清政府的求和正中下怀。日本人便答应了清政府的请求。于是。1895年1月份。清政府派出了张荫桓、邵友濂前往日本议和。张荫桓时任左侍郎。邵友濂时任湖南巡抚。大概相当于现在省部级的规格吧。

当这两个人率领的议和团队到了日本后。没想到日本人却以这两个人级别低官职小。说话不好用。没有决定权为借口。拒绝与他们议和。这正是日本人的狡猾之处。在议和之前就先给你来个下马威。为以后的谈判铺平道路。无奈之下。急于停战的清政府改派李鸿章这个资深大咖亲往日本。主持议和大计。

此时的李鸿章已经垂垂73岁了。在那个年代算得上是高龄老人了。鉴于朝廷上下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一片乱象。李鸿章婉拒这项任命的请求没有被皇帝批准。他只得起身东渡日本。时间是1895年的3月14日。临行前他选了一个人做他这次出使日本的副手。这人叫李经方。

李经方本来是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的儿子。后来过继给了李鸿章。成为李鸿章的长子。说起来李鸿章这么做倒也不是以权谋私。任人唯亲。而恰恰是胸怀坦荡。举贤不避亲。唯才是举的表现。因为李经方不但学贯中西。精通五国语言。而且对日本的情况也非常了解。在甲午战争之前。他曾在日本做过三年(1890--1892)的驻日公使。公允地说。李鸿章带李经方同去日本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再说了。自古就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说法。基于以上原因。朝廷批准了李鸿章的请求。同意李经方做为副手陪同李鸿章前往日本谈判。说到这里再啰嗦两句。李经方和我们大连还颇有渊源。他后来定居大连。在大连生活了7年。1934年在大连去世。这些都是闲话了。暂且不表。

李鸿章一行于3月19日抵达马关。20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陆奥宗光展开谈判。祝勇先生在他的《马关。一个写进中国课本的日本城市》中这样写道:李鸿章先是在楼下小憩了片刻。然后超过预订时间5分钟后进入谈判会场。我想。这一微小举动绝对是有意而为的。它的潜台词。也许是要凸显自己的重要性----即使是一场任人宰割的谈判。也要摆出一副傲然的气度。

可惜的是。这种精神胜利法。并没有让李鸿章在谈判中抢得先机。在讨论停战条件时。日本提出要用大沽、天津、山海关三处地方作为抵押。接管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做为停战的条件。李鸿章坚持不同意日本的条件。双方都不让步。谈判始终没有进展。然而。3月在24日。突然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意想不到的事情。打破了谈判的僵局。

这天下午4点钟。结束了第三次毫无结果的谈判后。李鸿章满怀心事。走在回宾馆的路上。已经70多岁的人了。他太累了。他需要休息。可是。就在李鸿章快要到达宾馆的时候。人群里面突然窜出一名年轻的日本男子。冲到李鸿章的轿子前。只见这人掀开轿帘。对着轿子里面的李鸿章就是一枪。子弹穿过李鸿章左边颧骨之下。深入左眼下面。鲜血顿时染红了李鸿章的官服。李鸿章几乎晕死过去。

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一个堂堂外国使臣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枪击。这对一向做事严谨的日本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安保工作太差劲。还是对大清使臣不重视呢?凶手没有被当场擒获。而是趁乱躲入路边的一个店铺里。不过。他还是很快就被日本警方逮捕了。经审讯得知。这人叫小山丰太郎。是个二十郎当岁的小青年。他刺杀李鸿章的目的就是不希望中日停战。借此挑起两国矛盾。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小山丰太郎的鲁莽是在帮日本政府的倒忙。日本政府此时已无力继续作战。同时还担心列强从中干涉。坐收渔翁之利。日本的谈判策略就是利用战场上的优势。在谈判桌上捞取最大的实惠。在中国这块肥肉上狠狠地咬上一大口。而小山丰太郎这个傻蛋。差点坏了日本政府的好事。伊藤博文知道这件事情后。气急败坏地说。这件事情的发生比战场上一两个师团的溃败还要严重。

李鸿章在日本被刺杀。日本政府自知理亏。而最主要的是。日本政府害怕此举引起列强的抗议和干涉。于是。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亲自到医院慰问李鸿章。同意签订休战条约。李鸿章被打了一枪。总得给个甜枣吃吧。但休战期仅为21天。而且只限于北方地区。

于是。口舌争论多日得不到的东西。靠李鸿章的一处枪伤得到了。其实。日本人并不是因为同情李鸿章而改变了主意。他们是为了自身更大的利益才作出让步。为了表示歉意。日本天皇派来了御医和军医来为李鸿章治疗。凡是给李鸿章看过病的医生都一致认为。只要取出子弹。李鸿章的枪伤就很容易痊愈。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必须要静养一段时间。不能操心劳神。

李鸿章知道如果手术的话。他就要休息一段时间。而他如果休息一段时间。势必要影响谈判的进程。就不会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议和休战。休战是皇帝交给他的任务。也是国人的期待啊。这时的李鸿章表现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他慷慨陈词道。国家危在旦夕。促成和平刻不容缓。我怎么能拖延时间以致误国呢?为了加快谈判进度。李鸿章宁死也不肯同意将子弹取出来。

第二天。有人见到李鸿章衣服上满是血迹。说道。你这是为报国而流的血啊。李鸿章流着眼泪说道。如果我死了对国家有好处。那么我就去死。一个70多岁的老人。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打击下。还能说出这番话来。不管他是真心还是作秀。都令人心生敬意。

李鸿章在日本遇刺后。清廷对他降旨慰劳。同时将李经方的副手职位升格为代理全权大臣。即行使李鸿章的权限。表面上是这样安排的。但是实际上一切还都是李鸿章在掌控着。

而日军则利用休战议和的机会。在辽东渡辽河。陷田台庄。不到10天。击溃6万清兵。在海上派出近卫师占领了澎湖列岛。从而增加了谈判的筹码。

由于伤势较重。李鸿章只能卧床但却并没有休息。他不断地对李经方下达着有关谈判的各种指示。看到李鸿章的这种情况。医生们都为他的身体健康担忧。

到了3月7日。日方代表伊藤博文等人送来了拟好的和约样本。要中方答复。李鸿章看后。将日方的和约内容大体归纳为四部分:一、朝鲜自主;二、割让土地;三、赔偿军费;四、通商权利。

11日。李鸿章在给日本的答复中。除了第一条朝鲜自主外。其它部分都予以驳回。日方没有反应。这时李鸿章感觉到日方对他的答复不满意。担心因此影响休战的实施。便在15日重新做了答复。增加了赔偿军费一亿两白银。割让奉天南部四厅县等内容。

然而。对于李鸿章的让步。日本人并不满足。这次他们的反应很快。第二天。伊藤博文等人就送来了一份他们修改过的和约。这份新修改过的和约。比原先的要求略微减轻了一些。与后来正式签订的《马关条约》内容差不多少。

这时。李鸿章的枪伤已经痊愈。便又来到春帆楼即受伤前谈判的地方。与日本全权大臣继续当面讨论。哀求日本方面的刀不要磨得太快。下手不要太狠。其忍气吞声。乞求怜悯。换来了“如果从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在三年之内能够全部还清赔款。除了将已付的利息。或两年半。或不到两年半。在应付本金中扣除外。剩下的全额免除利息。”以及威海卫的驻军费用减少一半这样的条款。

弱国无外交。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又怎么可能在谈判桌上得到呢。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坚强的后盾。区区几个代表又能改变什么呢?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代表。肩负着朝廷急于停战的重任。李鸿章没有别的选择。他接下来所能做的就是在条约上签字了。

条约第十款规定。本条约批准互换日开始。双方应罢兵停战。也就是说。只要双方一天不互换条约。日军就可以随时随地向清军进攻。肆意烧杀掠抢。这种情况可不是朝廷所愿意看到的。

1895年4月17日。我们不知道那天的天气是怎样的。但是此时每个中国人。尤其是辽东台湾澎湖列岛的中国人。心里面都是阴云密布。一片愁云惨淡。因为就在这一天。李鸿章与日本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讲和条约十一款》。又称《中日马关条约》。

关于《马关条约》。我们学生时期。老师在历史课上都讲过。可是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有几个人记得这个卖国条约的内容呢?究竟是我们的记忆出现了问题。还是我们很多人患上了历史健忘症。对中华民族曾经的屈辱和苦难淡忘了呢?今天让我们利用这个机会。集体回忆一下《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吧:

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库平银(清朝国库收支使用的标准货币单位)2万万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任使在中国设立领事馆和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自由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各项机器得自由装运入口。仅纳入口税。在中国制造的货物免征一切杂税;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中国不得逮捕为日本军队服务的汉奸分子。

看了这个条约。不知诸位有何感想。凡是有点血性的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气愤和耻辱。这就好比是一个成年人。被三岁的孩子骑在脖子上拉屎一样。被欺负到家了。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土地面积只是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人口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居然能够逼迫清政府签订如此不平等的条约。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呢?这个沉重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深深思索啊。

《马关条约》对中国而言。后果很严重。首先。日本实现了控制朝鲜。从而对外进行扩张的梦想。朝鲜不但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也成为了入侵中国的桥头堡。对中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其次。割让土地给日本。这就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一个领土不完整的国家。何言主权。一个政府。连本国的领土完整都保护不了。如同母亲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强盗从怀抱里抢走一样。这是何其悲哀和残忍的事情啊。

第三。2个亿的巨额战争赔款。几乎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3倍。在这天文数字的压力下。清政府只能对内增加苛捐杂税。结果是激化国内各种矛盾;对外向列强借债。而列强苛刻的政治条件则成为了套在清政府脖子上的绳索。使自己处于了受人摆布的境地。

第四、新增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就使得日本及列强能够深入到长江流域的广阔地区。伸出贪婪的魔爪。一方面直接攫取那里丰富廉价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大量倾销本国的产品。从而加速了中国经济半殖民化的步伐。

总而言之。《马关条约》是个彻头彻尾的卖国条约。对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养肥了日本这头饿狼。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实力大长。野心爆棚。走上了加紧侵略中国和亚洲的不归之路。而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成了日本大和民族的英雄。春帆楼前的空地上。竖起了他们的青铜雕像。保留至今。

其他观点: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日本胜。清国败。李鸿章奉清廷之命到日本的马关谈判议和。最终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澎湖列岛。承认朝鲜独立。并赔偿日方2亿两白银

其他观点:

 《马关条约》是中日甲午战争时签订的。清朝末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也代表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马关条约》是李鸿章作为代表人跟日本政府签订的。这次事件导致中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半殖民地也出现弊端。

  清朝末年。清政府跟外国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而《马关条约》只是其中一例。它产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战争是在1894年爆发的。当时日本不满足于小小的领土。开始进行对外扩张。中国就是他们的目标。

  当时清政府腐败。官场争斗不断。百姓生活困苦。这给外国列强提供了很好的侵略机会。所以战争一触即发。中日甲午战争是清末著名的战争之一。清政府迫于日本强大的军事实力。只能签订《马关条约》。从《马关条约》的内容来看。这完全是不平等的条约。加重了半殖民统治。从而让列强更加肆无忌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7:21

      日本,马关条约,中国,条约,甲午战争,日军,清政府,列强,马关,朝鲜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7:21

      没想到大家都对马关条约怎么来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7:21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1894年10月。日军在花园口登陆后。一路攻占了金州。旅顺和大连湾。大连地区已无清兵的抵抗。于是。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