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华雄斩杀了很多十八路诸侯,在十八路诸侯束手无策时,曹操手下的武将为什么一个都不上呢?
原创

在三国演义中,华雄斩杀了很多十八路诸侯,在十八路诸侯束手无策时,曹操手下的武将为什么一个都不上呢?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曹操在陈留招募了六员武将:李典、乐进、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别的不敢说。夏侯惇(根据以后的战斗表现)斩华雄问题不大。时间上肯定比关羽要长一些。酒可能也需要再热一热!

既然夏侯惇能斩华雄。曹操为什么不派他去呢?其实曹操也很无奈!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各有心思。有的是为名望而来。有的是为面子而来(都去了。你不去多没面子)。有的就是凑个热闹。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既然来了都想捞点功劳!比如说鲍信就私自安排弟弟鲍忠提前攻打汜水关。虽然送了人头。但是其目的就是要抢功劳的。再比如孙坚一路高歌猛进。惹得袁术不高兴了。功劳你拿。粮食我给你提供。上哪找这好事去?结果粮食一断顿。孙坚趴窝了!

华雄赢了孙坚。就有点飘了。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能将十八路诸侯搞定。实际上在董卓、吕布出动之前。华雄也不过是个打酱油的角色!对十八路诸侯来说。华雄就是个送人头的。就是一个带数字的功劳。至于这个功劳该谁拿。那也得先排个顺序。怎么排呢?肯定不是按大小个来排。要排也得按实力大小来排!

谁实力最大呢?按说是盟主袁绍。但是袁绍能当上盟主很大一部分靠的是祖上的声望和自己以前在洛阳的那点名气。以他渤海太守的实力绝对排不上第一。当然曹操招募那点兵也排不上号。去掉袁绍和曹操谁最强呢?最强的当属袁术和韩馥。一个占据淮南一个占据冀州。都是产粮大区。十八路诸侯人吃马嚼的还得靠这两家接济。所以这好事得先让人家拿!

袁术当仁不让派了“骁将”俞涉。紧接着韩馥派了“上将”潘凤。结果这两个人名气大于实力。抢人头不成反送人头。这种拿功劳的事情。让一回就得了。不能你将多就老霸占着。谁让你一开始不上给力的呢?排第三位的就轮到袁绍了。当然实力和他差不多的诸侯也还有。谁让人家是盟主呢?等轮到袁绍。袁绍着急了。因为大将颜良文丑没在(估计是押送粮草去了。作为盟主不能光吃袁术韩馥的粮食。掉份)。袁绍要是不派人。可就该别人上了。这一着急。嘀咕了一句“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至此。何惧华雄”

这话被一边站着的关羽鄙视了。要脸不?一个华雄你们费这么半天劲。所以出列要挑战。关羽是从公孙瓒附近出来的。袁绍不出人。差不多也该公孙瓒了。但是一问。关羽还不是公孙瓒的人。袁术就不高兴了。本来出牌出错了正郁闷着呢。出来个加塞的。所以就出来说了句。意思是有人加塞。这时曹操出来打圆场。因为关羽一看就是有本事的人。反正一时半会儿也轮不着我曹操。不如做个人情!再说都死俩人了。这事也不能拖了。差不多得了!

等到关羽斩了华雄。张飞嚷嚷着要杀到关内。活捉董卓。当时就把袁术惹恼了!你一个小小的县令。给你个马扎子。就当自己是一路诸侯了。真当我们拿不下华雄啊!所以有了下面这个说辞!

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

内幕大概就是这么个内幕!

在这十八路诸侯当中真心讨伐董卓的也就是孙坚和曹操了。前有孙坚担任先锋玩命打。后有诸侯畏缩不前。曹操孤军深入追击董卓险些丧命。那时的曹操还没激活乱世枭雄的属性。还是真心为汉家做事。没派人出战华雄只能怪曹操实力太弱。这等抢人头的好事还轮不到他!.

其他观点:

“关羽斩华雄”是三国演义里的著名桥段。此为关羽威震华夏第一功。罗贯中先生在写这一精彩片段前。也可谓是做足了铺垫。大肆渲染华雄!

时华雄乃董卓手下虎将。出场时很是惊艳。先是战杀了孙坚手下大将祖茂。紧接着来到虎牢关前。横刀立马。挑战十八路诸侯。相继斩杀了联军大将俞涉。潘凤。当时的华雄可谓意气风发。耀武扬威。而十八路诸侯对此却是愁眉苦脸。一筹莫展。直到最后身为一小小马弓手的关羽出战。才解除了诸侯们所面临的危机。

话说当时若没关羽出战。其他诸侯就没有大将可战华雄吗?时曹操身边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李典等诸将。这些可都是闻名后世的名将啊。那么为何曹操手下的武将一个都不上呢?曹操的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呢?

识大局。不争功

我想第一点便是曹操不想抢功劳。当时若以夏侯惇出战的话。不说斩杀华雄。将其击退应是不难。但曹操为何不让其出战呢?

不过要知道。有些功劳不是人人都能拿的。拿下华雄是会盟后的第一件大功劳。至于这个功劳该谁拿。那也得先排个顺序。怎么排呢?得按实力大小来排。袁绍虽说是盟主。但是袁绍能当上盟主很大一部分靠的是祖上的声望和自己以前在洛阳的那点名气。以他渤海太守的实力绝对排不上第一。况且他上将颜良文丑也不在。那么十八路诸侯谁最强?最强的当属袁术和韩馥。一个右将军一个冀州刺史。一个占据淮南一个占据冀州。都是产粮大区。十八路诸侯用的是人家的粮草。所以这好事得先让人家拿!袁术派了骁将俞涉。紧接着韩馥派了上将潘凤。谁知道两个人不争气。抢人头不成反送人头。曹操当时实力太弱。在这些诸侯里排不上名次。这等抢人头的事还轮不到他。所以曹操也很识趣。这个功劳他不抢。

保留实力

要说之前轮不上曹操。那么在袁术和韩馥所派的大将相继败阵。且无诸侯主动请战时。曹操要是站出来其实也并无不可啊。至少此时他不会受到非议。没有抢功劳之嫌啊!为何曹操还是沉默呢?这就得说说曹操生性谨慎。多疑的性格了。想俞涉和潘凤也算是当时名气很大的武将了。二人却被华雄轻而易举地杀死。所以曹操坚信华雄的战力也非同一般。而自己的战将在当时毕竟实战经验不足。人是需要成长的。不会一出来就无敌。也需要长期军阵行伍中磨炼。因此他不敢让自己的部下去冒这个险。

出头鸟。有代价

再有便是风头出的太早往往不好。十八路诸侯里孙坚打先锋。虽然前期大出风头。但结果如何呢?立马遭到了董卓的针对。江东兵死伤惨重不说。袁术怕其抢功。还断孙坚的粮不派援兵支援。使其独木难支险些丧命。另外曹操实力在众诸侯里算弱的了。名气也不大。如果部下斩将立功大出风头。万一被袁术袁绍看上挖角。曹操岂不亏大了?所以曹操觉得派将出战不管胜负都是亏。因此才没有让自己的部下出战。

其实当时有这个想法的恐怕也不止曹操一人。故最终成就了关羽之名!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其他观点:

谢邀。三国演义中。华雄挑战时曹操手下的为何不出来。这是一个多年争论不休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华雄的武评定位。进而造成对关羽武力高低的巨大争议。因为关羽作为罗贯中极力吹捧的猛将。其战绩中最出色的是斩颜良、诛文丑、杀华雄。这里面斩颜良是颜良措手不及。诛文丑虽然文丑三回合心怯。却不是直接败。于是速斩华雄成为所谓“有效案例”的最强一个。如果认为华雄高。那怎么会死的这么快。关羽太牛了吧?于是有人又反推。华雄其实没那么厉害。也就二流武将。关羽杀之不武。可这样问题就来了:曹操手下的夏侯惇干嘛不去干这个二流?

以上说的是华雄武力定位造成的深远影响。下面正式就本问题回答。曹操手下的猛将之所以不轻易和华雄pk。包含两个原因。首先是不冒险。其次是低调。

第一个。不冒险。曹操为人是很谨慎的。当时的情况。华雄已经连续秒杀了鲍忠、祖茂、俞涉、潘凤四员大将。杀得江东猛虎孙坚不敢抵挡。士气正旺。当时天下初乱。各路诸侯聚集。也并不清楚彼此的实力。包括曹操手下几个兄弟实战也不多。所以。这个连胜四将的华雄到底什么水平。曹操心头也没数。这种情况下。贸然派夏侯惇或者夏侯渊出战。万一碰上硬茬子。战死了怎么办?曹操当时也有热血。并不说害怕牺牲。但是稀里糊涂去打没必要嘛。(当然。实际上。华雄的武艺在我看来大概和夏侯惇一个档次。但曹操不知道啊)

第二个。低调。当时十八路诸侯聚集。曹操虽然是发起人。但自己兵力最少(一万)。又没有固定的地盘。可以算最弱势的一个。这种情况下他还要担负协调诸侯关系的任务。就不能太突出。让自己手下猛将出战。就算不被砍。也难免招人嫉妒。看看关羽斩了华雄后。袁术什么嘴脸?

综上。处于两方面考虑。曹操没有让部下将领出战。毕竟十八路诸侯的事情。先把出风头的机会让给别人吧。不过我相信。假设没有关羽出来斩华雄。诸侯都一直相互推诿。曹操应该会派夏侯惇上的。甚至会在夏侯惇出阵后再派人助战。毕竟那时的他还有热血。不会眼看着同盟事业泡汤。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7:32

    诸侯,关羽,功劳,夏侯,八路,文丑,实力,袁绍,不上,的是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7:32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三国演义中,华雄斩杀了很多十八路诸侯,在十八路诸侯束手无策时,曹操手下的武将为什么一个都不上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7:32

    曹操在陈留招募了六员武将:李典、乐进、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别的不敢说。夏侯惇(根据以后的战斗表现)斩华雄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