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士兵突击》中,为什么被改编的会是最好的钢七连?
原创

在小说《士兵突击》中,为什么被改编的会是最好的钢七连?

好文

热门回答:

为什么首先动刀的是钢七连。原因就在于。702步兵团传统的构成模式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在许三多刚来新兵连的时候。就已经显露无疑!

一年多之后。高城跟许三多以及团长聊天时曾经提到过。702团16个连。始终是钢七连作为老大。再加上将门虎子的特殊身份。更没有哪个连长敢与他进行同级别竞争。因此。每年702团的新兵入伍。高城都会玩弄一套小伎俩。

由于新兵连训练期间。新兵连的班长以及班以上干部都要由老兵来担任。因此。高城长期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来安排钢七连的班级干部或者军官来充当新兵连的训练骨干。而在此期间。所有参与者都要执行一个特殊任务:从新兵连中寻找可塑造的士兵骨干。简单地说。就是看谁的成绩最好。看谁会有可能成为兵王!

而在确定目标之后。高城利用钢七连的特殊地位和与团长的关系。再将这些条件好的新兵补充进钢七连的新兵体系中。这样的话。钢七连的优秀老兵即便退伍。成绩较好的新兵立刻补充上去。钢七连照样可以保持十足的战斗力!

或者再粗俗一点地说。就是好的果实钢七连自己留着。剩下的歪瓜裂枣甩给其他的15个连。

而到了这里。大家会不会觉得这种模式有点熟悉呢?因为明朝末年的家丁制度。基本就是这个套路!

在明朝时期。很多的军事将领会对自己麾下的军队采用一种独特的构成模式。将军队中的老兵和具备战斗力的士兵单独挑选出来。将他们编成一个独立的家丁部队。由于这支部队汇聚了整个军队的精英。因此打起仗来。这支家丁部队的战斗力永远在军队中排名第一。也成为了这支军队中独特的榜样。

但问题是。其他部队由于抽调走了大量战斗骨干。在家丁部队战斗力直线上升的同时。其他的部队的战斗力反而呈现出直线的下滑。等到了战场上。这支军队往往展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刚与敌人发生交战。其他的军队就一触即溃。甚至大部分官兵被打得人仰马翻、狼狈逃跑。只有明军的家丁部队在苦苦坚持。

运气好的话。家丁部队有挽救胜负的可能。但大部分情况下。人数稀少的家丁们往往难以挽救战局。甚至看到眼前的大部分官兵逃跑。这种心理崩溃的冲击往往也会杀伤家丁们的士气!

而702团以钢七连一连独大的模式。与明朝的家丁制度又有何区别?

和平时期。钢七连成为了702团的标杆。每每在师级单位或更高级别单位进行军事大比武的时候。钢七连都会成为重点参赛单位。由于汇聚了702团的大部分精英。钢七连在这些大比武中更是荣誉拿得手软。为702团挣足了面子。可一旦到了战争时期。702团一旦全团进入战场。那这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

难道其他15个连队看热闹。大家只看着钢七连一个连队进行拼命?

至少钢七连进行重大改革前。也是史今班长退伍之前。702团所参加的那场山地实弹演习当中。这个问题就已经暴露得淋漓尽致!

在这场大演习当中。由于其他15个连队的战斗力实在太差。几乎在演习的初始阶段。这15个单位就被揍得人仰马翻。导致702团在一开始阶段就陷入被动。为了挽救局面。702团只能以钢七连一个单位的形式进行猛打猛杀。但在这种失去配合的模式下。这种打法不但不能保证702团的整体战斗力。反而更加加剧了钢七连的消耗。

所以在大演习当中。钢七连一个连级单位竟然直接遭到了武装直升机的轰炸。随后就是老A特种部队的连续狙杀和夜间偷袭。至少参考许三多所在的三班。班长史今和班副伍六一全部被“击毙”。甚至全班上下只剩下许三多跟白铁军。这个主力步兵班直接被打残。光是从三班的身上。就可以推断出钢七连在不到48个小时内。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而在702团团长与铁路(老A大队总指挥官)的对话中。702团更发现了对手完全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其指挥架构不臃肿。依靠电脑信息系统和不到十个人的团队。就可以遥控一支军队与702团展开搏杀。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702团反倒被对手打得满地找牙!

演习结束后。团长沉默了。高城也陷入到了郁闷当中。而让他们沉默不语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演习场上的失败。一个是702团的最高领导。另一个是将门虎子的特殊身份。两个人彼此之间都明白。在这场传统模式与信息化的对抗当中。传统模式被打得一败涂地。而这个结果也将意味着。702团在随后将会面临一项重大的改革。

谁让你的模式在实战中没有占到便宜呢?

而要想进行这种信息化改革。谁又是702团最大的顽疾?这个问题的答案。高城在演习之后就已经知道了。尽管他不愿意面对。但他却不得不承认。702团的最大病症就是钢七连。

钢七连搜刮走了702团的大部分精英。直接造成了其他连队战斗力量的削弱。信息化时代的确是一场精英的战争。但精英的概念并不只是少数人。而是所有参战人员。只有将钢七连的架构全部打散。将上百名老兵和资深军官分配到702团的每一个位置当中。让702团的每一个单位都具备战斗力。这才是信息化改革发展的实质问题。

而为了完成这样的改革。更上层的师级单位似乎与702团达成了一个交易:即702团同意将钢七连打散。而成为光杆司令的连长高城则晋升为营侦察连副营长。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另类交易。但实际上。这也同样是一项改革信息化结构的必要步骤。由于接触过702团最强的武器装备。高城也是该团中现代化指挥能力最强的基层指挥官之一。把他转入更高级别的侦察营当中。也同样是为了提升侦察营的指挥力!

钢七连到底好不好呢?答案是好的。但在更宏远的视野当中。它也许应该发挥更好的作用。单独发挥一个连队的战斗力。远远比不上发挥一个步兵团的战斗力!

其他观点:












其他观点: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兰晓龙作品《士兵突击》原著第七回。

看原著。更深入。

在团长办公室。团参谋长和团长在一起。两人的深情十分的沉重。

参谋长问:“为什么是他们?”

团长说:因为他们是最好的。

参谋长说:非得把最好的拆散吗?

团长说:最好的。拆不散。

退回一个月前。

在师部。师长谈起了一个沉重的话题:

我们一直在改。一直都在触及筋骨。

从摩托化到半机械化。再到机械化。现在是信息化。

我们送走了很多光荣的老部队。本以为他们会一直跟我们走下去的。

钢七连是装甲侦察连。是全团的尖刀连。

当第一批三十六个士兵离开钢七连之后。钢七连的人炸了。

剩下的七连的战士们全部压抑的愤怒爆发了出来。他们顶着雨在操场上疯狂的奔跑着。

参谋长看着这群毛头小伙子。不禁被感染。震慑了。

他对团长说:也许真的不该动这个连?

团长说:你看见一个连吗?

参谋长看着团长。

团长说:我看见的是在枪林弹雨中。刚射出去子弹……

如果够种。他们应该能够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

提出把钢七连改编的是团长。

自始至终。团长就不曾动摇过。

因为他知道钢七连是最好的。

化整为零。让最好的充实到其它连队中。

那么就可以带动并提高其它连队的军事素养和士气。

钢七连最后留守的就只剩下高城连长和许三多了。

后来。高城连长被升调到师属装甲侦察营担任副营长。

算是高升了……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读《士兵突击》原著小说:第七回。

喜欢请点赞。加关注。还有精彩后续等着你。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7:59

    团长,家丁,战斗力,连队,部队,单位,模式,军队,参谋长,明朝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7:59

    没想到大家都对在小说《士兵突击》中,为什么被改编的会是最好的钢七连?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7:59

    为什么首先动刀的是钢七连。原因就在于。702步兵团传统的构成模式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许三多刚来新兵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