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伞兵,本来就该被包围”,温特斯说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坦然?
原创

“我们是伞兵,本来就该被包围”,温特斯说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坦然?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其他观点:

倒也不是说这句话坦然。而是当时的伞兵。其实也差不多就是这种现状。

在纳粹德国和盟军这两个势力来讲。其实这两个事例都曾使用过伞兵。而且有一段辉煌时期。并且二者之间结束伞兵活动的理由和条件也特别相像。

纳税德国使用伞兵的巅峰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的时候。那段期间几乎是德国伞兵开挂的时期。在进攻挪威的时候。德国伞兵在失去了海军和空军的协助之下独自完成任务。可以说技惊四座。在这之后德国伞兵也有多次成功地发挥。只不过后来在进攻意大利的一座地中海的岛屿的时候损失惨重。后来希特勒几乎就废除了伞兵单独活动的命令。

至于说能军方面使用伞兵最巅峰的时期。毫无疑问肯定是诺曼底登陆的时候。那个时候散兵作战几乎是一种常态化的作战形式。但是在这之后在市场花园行动里面。由于盟军的伞兵包出了巨大的损失。所以盟军方面也暂停了伞兵的活动。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伞兵的活跃期特别短。为什么伞兵其实就是一个杀着你?如果说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使用伞兵可以获得奇效。可一旦敌人对此有所防备。你无论有再多的伞兵。你也是上去送菜的市场花园行动。就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当德国人有所准备的情况之下。即便盟军方面能够拿出足够数量的三倍。德国人依旧把你在天空之中的散兵当做鸟射!

伞兵由于其特殊的作战形式。携带的装备以及能够得到的资源少之又少。甚至有的时候伞兵就是用来卖的。

伞兵天生就是用来被包围的。这点在东方看来可能很容易接受。为什么我们讲究的就是为了整体大局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围点打援的时候。通常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行动分队和小支队。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来拖住敌人的进攻锋芒。

但是对于西方来讲这一点难以接受。为什么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高贵的。这就很奇怪。打仗的时候哪有不死人的。但是你说士兵的生命太过于高贵。这就显得美国人有些束手束脚。

尤其是在使用伞兵的时候。其他的国家使用伞兵。那当然能够多拖一会儿是一会儿。但是无论是纳粹德国还是西方的盟军。在使用伞兵的时候。都希望伞兵能够活着回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上来讲。这确实不错。(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可是从整体战略的角度来讲却又有些扯淡!当然也并不排除西方盟军在这方面的舆论攻势。总体而言伞兵作战有自己的局限性。

伞兵的局限性在哪里?在于他的牺牲性。即便是在诺曼底登陆的时候。这一次被称为散兵作战成功的战例里面仍有大量的伞兵死在了战场之上。反兵的阵亡率也是挺高的。这一点无可否认。如果说你因为害怕牺牲害怕损失而不选择去使用伞兵的话。也会造成另一个方向上面的损失。尤其是战略方向上的损失。

伞兵作战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总之不能够只因为它的优势而忽略了它的劣势。也不能够因为它的劣势而忽略了它的优势。总体而言伞兵肯定是要付出牺牲付出自己的生命来为主力部队开山辟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而选择放弃为主力部队做掩护的话。那这一只伞兵就不是一支伞兵!或者说不配做一个伞兵。

其他观点:

1944年11月末。也就是盟军实施“市场花园”行动惨败后的2个月。美军第101师、第82师从前线移师法国莫米昂兵营进行休整。同时担任盟军总部的卫戍任务。这里有热水澡。有干净床单。更难得的是。这里有释放压力的酒馆和女人。

尽管巴黎的宪兵很多。但依然阻挡不了伞兵们的喝酒胡闹。也许“同行是冤家”。82师和101师的伞兵们常常因一句话而大打出手。在他们看来。无非就是关几天禁闭而已。这不算什么。因为他们估计至少要到来年的3月份以后。才会有作战任务。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战局出现了重大变化。

12月16日莫米昂。E连的官兵们正沉浸在圣诞节前的兴奋中。到巴黎寻欢作乐依旧是他们的“最爱”。大部分军官也请假去了巴黎。同时。连队也在积极准备一场橄榄球比赛和火鸡大餐。庆祝即将到来的节日。

就在同一天。温特斯上尉接到命令停止休假。收拢部队。在巴黎。空降师的官兵们被宪兵从酒馆、剧院里赶回部队。凭老兵的经验。这一定是有什么紧急的战事。果不其然。希特勒在阿登地区实施反击。盟军损失惨重。

首先。阿登战役是德国发起的最后一场战役。他们又一次的选择阿登地区。就是想麻痹和迷惑盟军。从而达到战役的突然性。但其规模远比1940年进攻法国时要大得多。按照情报部门估计。美军的正面有4个师的德军。但实际上有25个师。其中包括了7个装甲师。

这一天。天气十分恶劣。空中能见度很低。盟军的空中优势被瓦解。德军就是要利用这样的天气发起偷袭。因为在地面上。无论是士兵的战斗素养。还是装甲部队的实力。他们完胜美军。并以此打乱美军的部署。争取时间攻下安特卫普城。

其次。自从盟军突破 “大西洋壁垒”后。认为德军已成颓废之势。他们要做的就是勇往直前。根本就没有人相信德国人还有实力做垂死挣扎。甚至“市场花园”行动的惨败。依旧没有引起盟军高层的警觉。

艾森豪威尔考虑的是如何对付德军。从来没有思考过德军会怎样对付盟军?在“D日”前。他对德军在诺曼底的部署、战斗序列和番号都了如指掌。但现在只是了解这个地区有多少兵力。可见。盟军的过于自信和对德军的轻视。是损失惨重的关键。

同时。可以预见失败的是。美军将领们只有进攻的经验。没有防御的经历。自美军参战以来。真正反映在战役级别上的经验就是如何进攻。从来没有遇到过德军大规模的“闪击战”。这次。他们算是领教了德军地面部队的强悍和实力。

这是美军在二战中遇到的最大一场战役。结果是惨重的。参战的60万美军。伤亡6万余人。被俘2万余人。艾森豪威尔清醒地认识到。在崎岖不平的阿登山区。唯一要坚守的是巴斯托涅。那里是多条公路的交叉口。也是扭转战局的关键。

伞兵们“临危受命”。但缺衣少食。

艾森豪威尔决定“以快制快”。他要以快速地填补防线漏洞。来遏制德军的“闪击”战术。他手里唯一可以作为战役预备队的只有在巴黎的2个空降师了。眼下要做的就是将他们快速地部署在防线上。

他命令从诺曼底海滩往前线运送物资、汽油、给养的运输车队。放下手中一切工作。改运增援部队到阿登地区。由于命令突然。E连并没有做好战争的物资准备。因为在莫米昂没有弹药库。官兵们只有从荷兰带回的一些弹药。

而且。作为卫戍部队。E连的新兵没有补充到位。出发前只达到满编的65%。同时。冬季服装还没有下发。甚至钢盔都缺少。干粮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是缺衣少粮。12月18日晚8点。运输第101师的380辆卡车准时赶到。

为了赶时间。抢速度是必须的。但是一路上车灯大开。显然是违反《战时条例》的。从巴黎到巴斯托涅300多公里的路程。他们直到进入了比利时境内才熄灭了车灯。被颠簸一路的伞兵们。终于在离巴斯托涅几公里的地方下了车。

道路上满是撤退下来的美军。垂头丧气、疲惫不堪的样子像是经历了一场人间地狱。不远处。巴斯托涅的枪炮声不断。E连要趁着德军还没有完全包围。尽快进入战场。他们不断地向撤退的步兵索要弹药。因为子弹是战场上安全的保障。

“我们是伞兵。本来就该被包围”。

电视剧《兄弟连》中。也真实还原了当时的情景。美军第10装甲师的后勤官赖斯少尉。将弹药分发给路过的伞兵。并好心地提醒温特斯:“一个德军装甲师要切断南面的道路。你们可能被包围”。

“我们是伞兵。本来就该被包围”。温特斯回答的这句话。成为本剧的一个经典“格言”。它既不是豪言壮语。也不是孤雁哀鸣。就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却让他说得如此坦然。底气从哪里来呢?

首先。过硬的战斗素养。他们有这个自信。空降兵在美军序列里是步兵中的佼佼者。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战斗意志。在他们眼里。伞兵就是用在最艰难的时刻。一般步兵做不到的事情。他们却能很好地完成。

从诺曼底登陆以来。伞兵们经历了空降作战、堑壕战、遭遇战。更有步兵没有经历过的“敌占区”作战。这些经验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面对德军的包围。被包围是伞兵们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这句话有“讽刺挖苦”友军的味道。

其次。珍惜团队荣誉。士气高涨。自空降兵成为美军的新军种以来。在各个战役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尤其是第101空降师。他们在历次战役中。打出了伞兵们的强悍实力。在美军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艾森豪威尔手中的“王牌”。

这些荣誉。让伞兵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在他们看来。越是不利的时候。越是衬托他们高于一般部队的时候。更是获得更多荣誉的时候。为了这份荣誉。“他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就是伞兵们的“荣誉证书”。

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铁板一块”的战斗集体。再大的困难也不怕。经过两年半的摸爬滚打。一起经历炮火。一起冲锋陷阵。伞兵们早已结成了超出一般友谊的“战友情”。他们是彼此信赖的兄弟。是团结一致的战斗集体。

有这样的团队。就是安全的保证。就是胜利的关键。所以。他们看到撤退中的美军。没有惊恐。没有退却。只是感觉到将要面对一场恶战。为了打好这一仗。他们需要更多的弹药来保护自己和队友。这句话。其实也是对他们自己最好的安慰。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兄弟连》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8:39

    伞兵,盟军,德军,作战,美军,自己的,艾森豪威尔,的是,部队,战役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8:39

    没想到大家都对“我们是伞兵,本来就该被包围”,温特斯说这句话为什么这么坦然?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2:58:39

    其他观点:倒也不是说这句话坦然。而是当时的伞兵。其实也差不多就是这种现状。在纳粹德国和盟军这两个势力来讲。其实这两个事